學生《王何必曰利》導學案

2022-12-31 15:36:05 字數 2721 閱讀 4029

班級: 小組: 姓名: 教師評價:

一、明確目標和指導自學

【學習目標】(1分鐘)

1.理解文中文言實詞、虛詞的含義;

2.分析正反對比加強論證的效果,首尾呼應的結構;

3.了解孟子對利和義的看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指導自學】(4分鐘)

1、朗讀全文,標記出陌生拼音並查閱字典正音。

2、 結合注釋,疏通文意,圈點勾畫,歸納重點詞語和句子,提出疑難問題。

3、 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了解孟子對利和義的看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分析學習正反對比加強

論證的效果和首尾呼應的結構。

(1)知識積累:

1、孟子:名軻,字子輿,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列女傳》載有他母親「三遷」和「去齊」等故事,可見他得力於母親的教育不少。據《列女傳》和趙岐《孟子題辭》說,孟子曾受教於孔子的孫子子思,但從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他「受業子思之門人」,這倒是有可能的。

無論是受業於子思還是門人,孟子的學說都受到子思的影響。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為一派,這就是後世所稱儒家中的思孟學派。

和孔子一樣,孟子也曾帶領學生遊歷魏、齊、宋、魯、滕、薛等國,並一度擔任過齊宣王的客卿。由於他的政治主張也與孔子的一樣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鄉聚徒講學,與學生萬章等人著書立說,「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孟子一方面繼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發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學術思想。

立了自己在儒學中的重要地位,成為僅次於孔子的正宗大儒。

2、《孟子》:與論語一樣,《孟子》也是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但它比《論語》又有明顯的發展。《論語》的文字簡約、含蓄,《孟子》卻有許多長篇大論,氣勢磅礴,議論尖銳、機智而雄辯。

如果說《論語》給人的感覺是仁者的諄諄告誡,那麼《孟子》給人的感覺就是侃侃而談,對後世的散文寫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2)預習自測:(課前完成,課堂分小組交流對答案)

一、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含義。

1、不遠千里而來 2、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3、上下交征利 4、苟為後義而先利

5、未有義而後其君者 6、吾聞秦、楚構兵

7、我將見楚王說而罷之 8、願聞其指

9、然而不亡者 10、是君臣、父子、兄弟終去仁義

11、孳孳為善者 12、舜之徒也

13、利與善之間也

二、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1、先生將何之 2、未之有也

3、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4、孟子遇於石丘

三、結合注釋,理解重要語句。

1、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

2、楚王不悅,我將見秦王說而罷之。二王我將有所遇焉。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2、分組合作(15分鐘)各小組完成下列題目

(1)【分組朗讀課文互相點評】

(2)【小組交流預習自測】

(二)【小組合作**】

1、結合第一則的內容,找出本則的中心論點,說出孟子所用論證方法;並分析孟子說理的思路。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2、孟子認為推行仁義有什麼好處?孟子說:「何必曰利」,那麼過多的強調利益會帶來哪些危害?試用文中語句回答。提示:從治國安身的角度來分析。

3、有人說孟子主張實行仁義,反對追求利,這種看法對不對,為什麼?

四、展示提公升(20分鐘)

分組展示(一)預習自測和(二)合作**(每題請一小組回答,其他小組補充。教師引導、點評)

五、鞏固拓展(5分鐘)

1.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

a.叟(shǒu) 庶(shù)人千乘(shènɡ)b.說(shuō)而罷之遺(yí)其親宋牼將之楚 (kēng)

c.構(ɡòu)兵不饜(yàn) 然而不王(wànɡ) d.孳孳(zī) 蹠(zhí) 利與善之間(jiān)

2.下列加點的詞,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交(互相)徵利弒(古代稱子殺父,臣殺君)其君不奪不饜(滿足)

b.罷(停止)之願聞其指(意旨) 利吾身(身體)

c.先生之號(所用的提法) 事(侍奉)其君去(離開)仁義

d.相接(交往) 懷(懷中)仁義孳孳(勤勉、努力不懈的樣子)

3.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義相同的兩項是(  )

a.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b.何以利吾國?

c.為人子者懷仁義以事其父。 d.以五十步笑百步。

4.下列句子中「遺」的意義相同的兩項是(  )

a.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 b.蒙故業,因遺策。

c.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 d.深追先帝遺詔。

5.下列句子中「然」的意義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 b.河東兇亦然

c.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 d.吳廣以為然

6.下列句子中的「徒」字,與「舜之徒」的「徒」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是魯孔丘之徒與 b.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c.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d.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

7.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與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的三則短文,都運用了正反對比說理的方法,使文章論證有力,中心突出。

b.前兩則短文中的「仁義」,與第三則短文中的「善」,其內涵是一致的。

c.孟子說理喜歡開門見山。這正是孟子的主張不被很多諸侯國君接納的原因。

d.孟子數落宋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宋能用「仁義」去勸說秦、楚二王。

王何必曰利實用教案

敖巨集銘教學目標 1 了解孟子的義利觀,進一步認識體會孟子的仁政思想。2 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義利觀。教學重點 領悟孟子的仁義思想 教學難點 討論對孟子仁義思想的現實意義。教學步驟 一 匯入 上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孟子,並感受到了孟子的思想境界,作為 亞聖 他的思想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知識分子,也被一般的...

王利實習報告

畢業頂崗實習報告 中鐵十七局集體寧波鐵路樞紐工程實習報告 作者姓名王利 專業班級 水工材料試驗與檢測0803班 學號 2008071036 校內指導教師 史傳文 校外指導教師許毅 實習起止日期 2010.07.20 2011.06.06 完成日期 2011.06.10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水利系 本...

王利萍材料

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慈周寨鄉第三完小王利萍 我叫王利萍,今年29歲,自2000年畢業於滑縣師範學校,至今在慈周寨鄉三完小任教。在這幾年中,我任勞任怨 不怕吃苦,對待自己的工作認認真真 兢兢業業 從不懈怠。服從上級的領導,聽從一切安排,從無怨言。在這幾年中,經過自己的辛勤努力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從而也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