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經之上善若水

2022-12-24 09:39:03 字數 2580 閱讀 7462

帛書甲本:上善治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淵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靜故無尤

帛書乙本:

世傳王本: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之所以要把三個版本的《老子》都羅列出來,是為了能夠對其文字的演變,尤其在關鍵處,有乙個脈絡。從時間先後上,依次為帛書甲本,帛書乙本,世傳王本(世傳王本若用拼音可見失傳忘本,一笑耳)。故可知,在甲本之「有靜」、「不靜」到乙本為「有爭」、「不爭」最後成為世傳王本的「不爭」、「不爭」。

其文字的變化不可謂很大但由此而導致的對《老子》詞章意義的理解的變化則不可謂不大。

先說文字上,從甲本的「靜」到乙本的「爭」,據對《老子》郭店楚簡的考證,「靜」、「爭」古通,而甲本中其他「爭」字均未用「靜」通假,可知此處老子用「靜」字非取「爭」之意。而乙本用「爭」怕是因為通假之故。而到了世傳王本,可能是因為未考慮通假的因素,而在文字意義上又無法圓通,因此將「有爭」、「不爭」(實應為「有靜」、「不靜」)改為「不爭」、「不爭」。

文字上的改變雖有跡可循,但更重要的是文章意義如何,若依從甲本還原之後文章意義不通,則不可排除較早的版本有錯簡的可能。下面對此章的註解進行一下梳理。

目前比較流行同時也是大多數人對此章的解讀是:此章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上善若水,水幾於道;第二部分繼而詳細論述水之「七善」,是對第一部分的補充說明,是對聖人的具體要求,進而得出不爭的結論。對「七善」如何能得出不爭大家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現略引一二: 清世祖《御注老子》: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地也;空虛靜默,深不可窮,善淵也;利澤萬物,施而不求報,善仁也;圓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信也;洗滌群識,平準高下,善治也;遇物賦形,而不留於一,善能也;冬凝春泮,涸溢不失節,善時也。

郭世銘《老子,究竟說些什麼》:居善地,不爭奢華;心善淵,不爭地位;與善仁,不爭貴賤;言善信,不爭利害;正善治,不爭功過;事善能,不爭強弱;動善時,不爭先後。

劉小龍《老子原解》:居善地,善於擇地而居(自然流往低處,故於地位不爭);心善淵,其中心善於會聚八方之水(自然形成中心,於權勢無爭)予善仁,善於公平無私地給予(不分親疏澤及萬物,故與他物不爭)正善治,善於整治自身而處於既不多餘又無不足的標準狀態(無過度之欲求,故與私利無爭)事善能,善於適用自己之能成事立業(能因地製流而不強爭)動善時,善於適時而動(故於先後無爭)。劉小龍先生的《老子原解》是以帛書甲本為基礎,但解譯時多採眾說。

雖眾說紛紜,且都頭頭是道,但仍令人莫衷一是。因為不管是「七善」也好,「六善」也罷,若最終與不爭撤上關係都多少牽強。 而唯對此持異議的便是沈善增先生的《還吾老子》。

其認為「七善」並不是對「道」的補充說明和對「聖人」的具體要求。相反,此「七善」是「聖人」不應執著於此的行為。

初見此說,我亦很不以為然。然依照主流思路對這一章節進行註解的過程中,雖費盡心機,仍是越解越解不清。尤其是參閱了各家對「七善」所推導出的「不爭」之意後,對此章的疑惑反愈來愈深。

再琢磨良久各本的區別,反覺得沈先生的見解似乎更貼近老子。現將理由陳述如下(其中有借用沈先生觀點處,還望恕偷學之罪):

一、本章前面說水「居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矣」,而緊跟其後卻提出「居善地」。此「居善地」多被解為善擇地而居之意,不管其所擇是高是低,有所善擇則首先與水流之自然而然有向背之嫌,哪怕你是有意——「善」——「居眾人之所惡」。

二、由此想到老子在第二章中所提到的:「皆知善,斯不善矣。」。

可知老子對「善」並非完全持肯定態度。本章中在形容「幾於道」的水時,用的是「上善」(「上」在老子中放在名詞前修飾時均取積極意義,如上德等)。由此推想,此「七善」恐為世人「皆知善,斯不善矣。

」之「善」,而非水之「故幾於道」的「上善」的展開。

三、水之「故幾於道」的「上善」當是「變動不居,周流六虛」的,而「居善地」顯然與此不同。

四、如前所述,在帛書甲本中「有靜」、「不靜」(帛書乙本為「有爭」、「不爭」,「爭」通「靜」)為「有」、「不」的相互對應,故而兩部分內容不應為遞進關係,應為轉折關係。

五、一些注家注意到,並提到(他們均以世傳王本為底本),老子對「與善仁」中之「仁」所持態度與其在書中其他部分對「仁」的態度是不同的,在其他篇章中老子對「仁」都持否定態度,而在此卻持肯定態度。由此我們是否可以得出結論:或者此處出現在世傳王本中的「仁」為後者依

其個人理解或個人意圖進行的改動(從帛書甲、乙本可見這種改動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如本文所論,老子在此對「仁」仍一貫地持否定態度,只不過是後人將其理解的與其本意相反;或者老子在行文過程中對「仁」的態度前後不一致。

六、 「故無尤」,對此的解釋,注家為了能夠使得全文自圓其說多將「尤」通假為「訧,罪也。」以配合「不爭」的結論。而若將「七善」視為世人之「善」,將「不爭」、「不爭」還原為「有靜」、「不靜」則無須通假。

「尤」為其本意,(《說文》:「尤,異也」即不同,突出之意)則「夫唯不靜,故無尤」指前述之「六善」雖為當時社會對賢人的道德要求,但由於其不符合「道」對聖人的「有靜」的要求(夫唯不靜),因此,以此來約束自己的賢人與聖人相比則沒有突出的表現。夫唯不靜故無尤全文之意圓潤貫通。

毫無疑問,本章是在闡述水與上善的關係,與上善相對應的幾於道的水應當有善利萬物、有靜(即便用不爭代之亦無妨)、居眾人之所惡的表現形式。但並不是所有的水都具有如此的特徵,甚至相反,若對其放任自流,對我們造成的危害恐怕,尤其在老子時代,是災難性的,大禹治水即為證明。而唯有治理過的水才能有善利萬物、有靜、居眾人之所惡的表現形式。

讀上善若水有感

老子的 道德經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說的是,最善的人如水一般。水能夠滋潤萬物卻又不與萬物相爭,而停留在別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 道 的。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

上善若水 王洪

王洪 道 是虛空之間有形世界與無形世界的本源,也是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總則 道 是宇宙中的終極存在,他化生了萬物.乙個 道 字闡明了世間倫理,乙個 道 子,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乙個道子令我為之痴狂。道 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的道是萬物的根源,天地萬物都是從 道 中產生出來的,這樣看來他算是中國思想史上第...

上善若水大愛無痕

我不是詩人,不能用漂亮的詩句謳歌我的職業 我不是學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的價值 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動聽的歌喉歌詠我的崗位。然而,我是一名教師,我要在我腦海中採擷如花的詞彙,構築我心中最美好的詩篇 我要用深深的思索,推演我心中最奧秘的哲理 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動人的頌歌 我愛我的學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