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文學文字文學教學的策略

2022-12-18 17:15:07 字數 2209 閱讀 5459

小學語文主要分為實用為本和文學文字。對於不同的文體,教學方式、教學目的、教學手段皆有很大區別。那麼,如何在文學文字閱讀教學對話中進行有效的情感薰染呢?

我試從課堂閱讀教學諸環節的操作實施層面,結合具體案例來剖析,以**其基本原理。

一、導言啟情

文字閱讀教學對話的起始階段,教師以情感飽滿的引導性語言,對所讀文字的相關知識作精要介紹,以吸引讀者參與對話和交流的興趣,這叫「導言啟情」。從內容層面看,導言設計的切入點通常有:

(1)文字的閱讀史痕跡,即教師從某一經典文字自誕生以來在讀者中引起的批評反應,或讀者對作文的評價反映等閱讀認知或審美體驗中,擇取合宜的資訊來充實導言,先聲奪人,開啟學生的驚訝、好奇、**和發現等心理情緒,以引起讀者對所讀文字的有意注意。

(2)文字作者的逸聞趣事,即通過對文字作者相關事蹟的介紹,以使讀者對文字產生某種特定的閱讀期待。

(3)與文字題材、內容、表現形式等相關的知識點等,通過這方面知識的介紹,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導言啟情,要求教師導言中含有於學生而言具有新異感、刺激性的新鮮的資訊,語言表述力求簡練、概括,同時有幽默的諧趣,有懸念感,起到引逗學生與文字對話的興趣的作用。

二、設問引情

在文字閱讀教學對話的展開過程中,教師針對文字的情感內涵拋出缺省的問題,或者根據學生對文字閱讀接受的反應狀況隨機生成問題,以之為中心任務來驅動學生深入探尋文字情感世界的風景,這叫「設問引情」。文學文字閱讀教學對話是乙個具有探險色彩的動態過程,教師的設問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它促進學生更透徹更顯豁地感知文字的情感。教師的設問語,應講究情感的修飾,或驚訝,或冷峻,或詭譎,或狡黠,或幽默,或莊嚴……要密切聯絡文字的情感內涵,呼應學生的閱讀反應,

使之自以為了然時又忽添乙份疑惑,使之「山重水複疑無路」時突見「柳暗花明又一村」,使之在「晴空一鶴排雲上」的亢奮的巔峰時轉而見「無邊落木蕭蕭下」的傷懷的幽谷……通過情感的渲染,教師設問語才能更有力地抓住讀者對話和交流的慾望,從而把閱讀解讀引向深入,這是提高文學文字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三、解疑悟情

文字閱讀教學對話過程中,學生對文字的情感內涵的理解產生困惑或提出質疑,或者面對教師的有深度的提問而懸宕未能破解時,教師以精要的解析闡釋,為對話的持續進行而鋪墊,以使學生最終領悟,這叫「解疑悟情」。「解」因「疑」生,「悟」因「解」得,因解析闡釋而使學生進入文字的情感世界,這體現了對話中師生的互動,發揮了教師在對話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教師的解疑,要讓學生感到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教師的解疑,要把握恰當的時機。除了教師主體直接為學生解析文字的疑難點之外,亦可啟發學習同伴嘗試答疑,而後教師進行評點、糾正,這可使閱讀教學對話更為活躍。

四、講析顯情

文學文字閱讀教學中,教師的精要講析,是提公升學生對文字情感內涵理解深度的必要途徑。教師在發現學生對文字的情感內涵理解有偏差、較膚淺時,要敢於講析、善於講析;通過講析,使文字的情感世界的原貌得以彰顯。且看下例:

師:蘇軾是怎麼勸解「客」的?蘇軾的話可以分幾層?生:兩層,「且夫」是標誌。

生:我想第乙個文句是一層。不管蘇軾怎麼解釋。「水與月」,下面兩層都寫到,起引起下文的作用。

生:不對。水與月是第一層,第二層是風與月。

師:第一層是以「變」與「不變」來看人與物的盡與無盡,含蓄地指出客觀審美角度的偏差:作者認為,要說變都在變;要說不變,都無盡。

所以不存在羨慕什麼的問題,這是「何羨論」。第二層從人與物的領屬關係說起,有些物屬於某人或權力專有的,比如門口的樹是屬於公共的,你

們是屬於班主任的;(學生笑)有的是存在,不屬於個人的,比如江上之秋風與山間之明月,可以盡情去聽去看去享用,而且無人阻止,無窮無盡。這是「共適論」。用我們今天的話歸納一下:

一是換位思考,痛也可視作樂的催化劑;二是親近自然,一切來自社會的痛都會在開放的大自然的懷抱中稀釋殆盡。

上述環節中,教師以設問來啟發學生理解蘇軾勸客之語的層次(其實就是理解蘇軾在本文中要闡釋的情感內涵),當學生的理解出現浮淺、偏差時,教師適時地講析,使學生由知之模糊到知之教深,逼近了蘇軾的心靈世界。

「文學作品的真正存在只在於被展現的過程,這也就是說,作品只有通過再創造或再現而使自身達到表現。」課堂閱讀教學對話的過程,正是文字真實世界的由模糊到清晰的逐漸被展現的過程;教師恰當精要的講析,可以充分釋放文字自身的情感力量,使學生受到薰染。

五、結語明情

在課堂閱讀教學對話的終了階段,教師通過歸納總結,來進一步明晰文字的情感內涵,這叫「結語明情」。結語可以指向於文中的思想情感內涵,亦可指向於文字的藝術表現形式,或者由此文字閱讀過程匯出一般的閱讀策略。結語的情感融合較多地指向於文字的思想情感層面,以發揮文以載道的功能。

六、評價含情

文學文字的五種文學屬性

在當今的文學研究領域,人們已開始頻頻地看到 對話 dialogue 一詞,這種對話的意識已使得人們可以從一種獨斷論的藝術觀中解脫出來。所謂對話,就是不同觀點的人可以在共同的話語空間中交流各自的意見,並不一定要求對方折服,而是求得一種溝通和相互理解。從對話的立場出發,我們除了可以看到不同藝術觀之問的交...

文字細讀對中學現當代文學教學的意義

作者 原雅傑 亞太教育 2015年第24期 摘要 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常常出現高耗低效的現象。對於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我們可以通過對中學現當代文學教學實施文字細讀的方法,從文字細讀出發,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讓學生對文學的興趣和審美能力有所提高,為後期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選擇所需的人教版高中...

文字裡的意境 古代文學。隋唐小結

文字裡的意境 相比這個學期我們上的唐詩和宋詞,我認為,我自己從小就比較喜歡唐詩多一點吧。我希望我的這個學期總結就用日記的形式,表達我所理解的唐詩意境吧,恰好,這下的冬雨,貌似秋雨一樣纏綿,淒涼之意漸深,不由得讓我生出些許感慨。漫天的細雨,沒有規則的 雜亂的飄著,我都懷疑是不是雪花了,這麼亂,形同 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