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在各學科教學中的整合與滲透研究

2022-12-18 12:45:04 字數 4562 閱讀 1019

三、課題研究具體方案(開題報告)

(一)課題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核心概念:⑴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有廣義與狹義兩種:狹義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對生命本身的關注,包括個人與他人的生命,進而擴充套件到一切自然生命。廣義的生命教育是一種全人的教育,它不僅包括對生命的關注,而且包括對生存能力的培養和生命價值的提公升。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為核心,以教育為手段,倡導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種提公升生命質量、獲得生命價值的教育活動。讓青少年認識生命和珍惜生命成為這一活動的重中之重。

2.核心概念⑵在學科教學中的整合與滲透

生命教育是關於生命的教育,是對人這一複雜個體的認識,教育內容涉及學校各個學科領域,生物、化學、品德與社會、體育與保健等學科,是生命教育的顯性課程。要在這些學科的教學中增強生命教育意識,挖掘顯性和隱含的生命教育內容,分層次、分階段,適時、適量、適度地對學生進行生動活潑的生命教育。語文、數學、英語、物理、歷史、**、美術等學科也蘊涵著豐富的生命教育內容,是生命教育的隱性課程。

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質量的教育活動。同時充分運用與學生密切相關的事例作為教學資源,利用多種手段和方法開展生命教育活動。

3.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動中進行教育,是通過生命活動進行教育,是為了生命而進行教育。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時還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學校教育的主陣地是課堂,主要內容是學科教學。

要改變生命教育缺失的現狀,就要充分利用各學科教育資源,通過整合滲透,引領、幫助學生素質得到全面完善發展。(二)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現狀與研究的價值1.國內外研究現狀

2023年,美國學者傑·唐納·華特士於2023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並且在美國加州建立阿南達村、阿南達學校,開始倡導和踐行生命教育思想。幾十年來,生命教育的實踐在全球已得到迅速發展。美國2023年就有1500所中小學開設了生命教育課程,20世紀90年代美國中小學的生命教育基本普及。

日本2023年所修改的新《教學大綱》,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對生命的敬畏」之觀念來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標;台灣、香港的中小學系統地開設與此相關的生命教育課程,生命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國內在這方面較為滯後,近年來,許多有識之士已經開始關注這一問題。教育部門也開始重視生命教育。上海、遼寧、江蘇、四川、山東、黑龍江、吉林等省市富有創造性地開展了生命教育科研、教學實踐、教材編制、教學大綱試行等活動。

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實踐正在全國如火如荼地推開。儘管如此,生命教育推進還是初步的、緩慢的,一般採取的形式是理念傳播、綜合實踐、專題教育等形式,關於生命教育與學科整合和滲透的研究雖有啟動,但大多零星而無體系。」。

2.研究價值

關注生命將是人類在教育觀念上一次根本性的變革。基於現有課程體系,在學科教學中整合滲透是生命教育最有效的形式,系統研究此課題對於生命教育的深入開展有重要指導和實踐意義。通過這個課題的研究,在學校層面探索、總結生命教育在學科教學中的整合與滲透的有效機制和策略,真正提高生命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實施水平,全面提高師生的生命意

識和生命質量。

(三)研究的目標、內容(或子課題設計)與重點

1.研究目標

本課題緊密結合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及其學校德育工作相關內容,立足於課堂,以學科教學為載體,在學科教學中科學客觀的滲透生命教育。讓學生真正的「了解生命、欣賞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保護生命、提公升生命、回饋社會、敬畏生命、關注環境、關心他人、關愛生命、關懷人類」,並在此基礎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三個目標:

(1)整合各學科生命化教育資源,尋找中學各學科教材中的生命教育滲透點,將生命化教育融入課堂教學,努力建立生命化課堂。

(2)能夠將生命化教育融入課堂教學,通過教育教學研究,主動**生命教育的方式、方法和策略,與學生建立「民主、和諧、合作」的師生關係,更新觀念,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提公升專業化水平,發展精神生命。

(3)樹立珍愛生命、善待生命的生命意識。學會尊重生命、愛護生命、發展生命,充分認識生活與學習的快樂與幸福,學習主動性明顯提高。

2.研究內容與重點

(1)生命教育內容體系**

生命教育的內容規劃,如果單純從學校的角度而言,應該從兩個角度來著手:教師層面和學生層面。教師層面主要是教師自身生命意識的覺醒,教師應該在重建和反思自己職業意識和職業行為的基礎上,努力成為自覺創造教師生命的主體,成為充滿生命活力的自我主體。

學生層面主要的是要讓每個學生感受生命的精彩、了解生命的獨特、提公升生命的價值。其內容可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即傳授生命知識、優化生命關係、提公升生命價值。這三個方面的內容雖在排列上有先後之分,但在地位上卻無輕重之別。

①傳授生命知識,這是生命道德教育的基礎。我們在學科教學工作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對學生進行有關生命起源即人從何而來的教育,讓學生了解迎接新生命的喜悅、成長、生病、衰老、死亡等知識,引導學生接受痛苦與困難是生命的一部分,協助學生用積極的方法去面對痛苦與失落。加強培養學生的生命意識,使每個學生都能正確地看待生命現象,既認識到生命的偉大與崇高,又認識到生命的渺小與脆弱,從而保持旺盛的生命意識與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在相互關愛與友善的基礎上發展其內在道德品質。

引導學生做到認識生命,欣賞生命,尊重生命,愛惜生命。

②優化生命關係。學科教學的德育滲透應提公升到「以人為本」的人類社會領域。通過生命關係教育,讓學生學會與自身生命和諧、與周圍生命和諧、與大自然萬物和諧,既自我尊重,也尊重他人;既肯定自我,又成全他人;既能全力服務社會,又能愛護自然、善待自然,努力維護自身和大自然之間的動態平衡,在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宇宙的關係之中,學會尊重差異、敬畏自然、胸懷社會。

③提公升生命價值。基於「生命道德」基礎上的「生命價值的教育」認識到生命意義的生成並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乙個認識、實踐和體驗的過程;它並不推崇某種單一的價值觀,而是尊重價值的多元化,主張多元價值觀;培養學生對社會、他人以及自我的理解與認同,強調根據生命的特徵賦予不同的人不同的生命意義,促使學生實現和提高自我價值。

(2)生命教育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是一切學校教育的主渠道,生命教育也不例外。如果教師在學科課堂教學中不關注學生的生命存在、不尊重生命,那麼課堂外做得最好也是低效的。新課程生命教育要求每位教師要讓傳統的知識課堂轉變成生命教學課堂,使課堂成為生命生長的苗圃、生命享受

的樂園、生命創造的天地。探索合符生命教育價值理念的生命課堂教學模式是教師面臨的新挑戰。

(四)研究的思路、過程與方法

1.研究思路

本課題將以行動研究為主要方法,借助專家的引領開展實踐研究,積極探索與改進適合中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方式,優化教學手段,從而引導中學生認識自己生命的獨特性、生命的可貴性和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互動關係,感受生命的喜悅,體驗生命的意義,形成珍惜生命、熱愛生命、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的生命態度,樹立科學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健康、和諧、全面發展。在此基礎上,建立生命教育在學科教學中的整合與滲透的理論模型,揭示其基本原理、途徑和方法,探索和形成實踐模式,從而使生命教育成為全面提公升學生素質的教育基礎。

2.研究過程

⑴準備階段(2012.04—2012.09):組建課題組,蒐集和研究生命教育在學科中滲透的相關文獻資料,開展現狀調研,確立生命教育的認識基礎,形成課題研究方案。

⑵實施階段(2012.10—2014.01):開展專題校本研修和探索性實驗,探索和形成生命教育在各學科教學中整合滲透的實踐模式。

⑶結題階段(2014.02—2014.10):總結課題成果,撰寫研究報告,為進一步改進生命教育,強化生命教育在學科中的整合滲透提供理論思考和實用案例。

3.研究方法:本課題主要採用行動研究、個案研究、敘事研究、調查研究等方法。行動研究法:

各實驗教師在研究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通過課題組會議,討論解決的方法,歸納整理如何建立生命化課堂。

個案研究:在研究過程中,各實驗教師都選定了實驗物件,及時記錄研究案例,不斷反思,針對不同的學生展開研究。

調查研究:為了不斷了解學生的研究狀況,研究教師通過調查訪談等方式,展開對學生的調查。

(五)預期研究成果

1.相關**

2.案例集3.研究報告

(六)完成研究任務的可行性分析

1.課題組核心成員包括學者專家1人,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35人,學校核心管理者5人,均為所在學科的學科帶頭人和教學中堅力量,並且主持或參加過「九五」、「十五」國家級、省級課題等多項課題研究工作,發表**100多篇。具有較強的教科研意識和能力。我校「九五」期間參與研究的國家級課題《農村中學心理健康的研究》的研究,全面提高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學校正常開設心理健康講座,心理諮詢中心每天向學生開放,促進了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

「十一五」期間,我校有兩個省級課題《教育現代化的個性化、特色化、本土化的研究》、《資訊科技條件,教學過程設計的研究》以及多項市級課題順利結題,這些課題研究,都取得了明顯效果。這些課題研究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和借鑑。可見,我校開展生命教育已有良好的實踐研究基礎。

3.本課題進行了專題調研並形成《生命教育在學科教學中整合與滲透研究結題資料集》

等分析材料;蒐集了近年來的中英文文獻,以生命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專著共8本,包括以生命教育為內容的**和報告共400多篇,內容集中在生命教育個案和實踐研究、與新課程的關係研究、學科取向研究以及影響因素研究等4大方面。這些研究成果為本課題的理論設計和實踐探索提供了較好的研究基礎和方法啟示。

4.本課題將聯合揚州大學等專業研究力量和其他重點中學優質資源,搭建良好的專業支援平台,合作開展理論設計和探索性實驗研究,並通過課題專項管理機制,從時間、經費和資

源配置上重點保障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

小學各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研究

二 實施步驟 本課題研究的時間即從2011年9月至2013年10月,歷時兩年時間。共分四個階段進行。一 準備和開題階段 2011年9月至2011年12月。1 組建課題組,撰寫課題研究報告,制定課題研究計畫。2 課題研究成員制定研究方案和實施計畫。3 組織課題組全體成員檢索國內外相關的研究資料,深入學...

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整合

一 研究背景 進入21世紀後,隨著社會和科技向資訊時代的長足邁進,視覺形象和聲音形象開始進入世界的各個角落,充斥於人們生活的每時每刻,感受 篩選 解讀和創造這些形象的藝術能力,隨之成為這個社會所看中的綜合性素質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教育改革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新的超越,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

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幾點體會

主體性原則,就是要徹底解決或克服應試教育中把學生當作乙個可隨意往裡填裝置時的袋子 重結果不重過程,重學生被動的接受不重學生主動積極探索的現象和弊端。要科學地運用資訊科技,打破傳統教學中 以教師為中心 以知識為中心 以課本為中心 的模式。將學生的學習由原來 被動接受 模仿在現 封閉讀書 變為 主動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