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1做合格的旅遊者

2022-12-13 00:36:05 字數 4098 閱讀 3920

雙基限時練4.1 做合格的旅遊者

一、單項選擇題

1.做乙個合格旅遊者與普通旅遊者的差異是(  )

a.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 b.必要的閒暇時間

c.超碼的身體條件 d.一定的文化素養

解析只要具備了起碼的身體條件,又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本身又有旅遊的愛好和必要的閒暇時間,就可以成為旅遊者。合格的旅遊者與普通旅遊者的差異是文化素養的高低。

答案 d

2.在旅遊過程中,影響審美情趣的因素是(  )

a.身體條件 b.旅遊景觀

c.文化素養 d.旅遊夥伴

解析影響審美情趣的因素是文化素養。旅遊者的文化素養越高,在旅遊過程中的審美情趣就越濃。

答案 c

3.人們在旅遊過程中普遍接受的準則是(  )

a.娛樂性 b.適度消費

c.組團旅遊 d.科學欣賞景觀

解析量力而行的適度消費,成為人們在旅遊過程中普遍接受的準則。

答案 b

4.人類地理學史上區域地理考察的最早著作是(  )

a.《大唐西域記》 b.《徐霞客遊記》

c.《水經注》 d.《夢溪筆談》

解析本題考查教材基礎知識。《徐霞客遊記》是人類地理學史上區域地理考察的最早著作。

答案 b

5.以實地考察所得,驗證了關於「滄海桑田」的設想的古代旅遊者是(  )

a.沈括 b.酈道元

c.玄奘 d.徐霞客

解析沈括在其著作《夢溪筆談》中揭示了海陸變遷、流水侵蝕等地質原理,以實地考察所得,驗證了關於「滄海桑田」的設想,比歐洲的「地質學之父」赫頓早640多年。

答案 a

6.自幼「特好奇書」,欲「問奇於名山大川」的旅行家是(  )

a.張騫 b.玄奘

c.徐霞客 d.酈道元

解析此旅行家為徐霞客,他從22歲開始出遊,30多年間歷盡艱險,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

答案 c

《徐霞客遊記》寫道:「遙望東界遙峰下,峭峰離立,分行競穎,復見粵西面目;蓋此叢立之峰,西南始於此,東北盡於道州(湖南道縣)」。據此回答7~8題。

7.徐霞客所描述的地貌分布在我國的(  )

a.雲貴高原 b.四川盆地

c.黃土高原 d.兩湖之地

8.形成該種地貌的主要因素是(  )

a.岩漿噴發 b.海浪衝擊

c.冰川運動 d.流水侵蝕

7~8.解析由材料中「峭峰離立」可知徐霞客所描寫的為峰叢、峰林,屬於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雲貴高原地區,是由流水的侵蝕和溶蝕作用形成的。

答案9.「唐僧取經」的故事是從唐代玄奘西遊古印度改編而來。南亞為重要的宗教起源地,下列發源於該地的是(  )

a.佛教、伊斯蘭教 b.伊斯蘭教、**教

c.佛教、印度教 d.印度教、伊斯蘭教

解析佛教、印度教的起源地為南亞,伊斯蘭教、**教的起源地為西亞。

答案 c

10.下列敘述不可能為玄奘在南亞居住期間看到的地理現象的是(  )

a.旱雨季分明,全年高溫

b.該地水旱災害頻繁

c.在該地既能看到海岸地貌景觀,又能看到熱帶沙漠景觀

d.該地喀斯特地貌廣布

解析南亞主要的氣候型別為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為全年高溫,一年中有明顯的旱雨兩季;熱帶季風氣候區水旱災害頻繁;南亞屬臨海地區,巴基斯坦主要為熱帶沙漠氣候,所以既能看到海岸地貌景觀,又能看到熱帶沙漠景觀;南亞喀斯特地貌分布不廣泛。

答案 d

11.美國普雷斯頓·詹姆在《地理學思想史》中說「地中海文明的發現,應歸功於西元前139年的

a.張騫 b.酈道元

c.鄭和 d.玄奘

解析本題考查教材原文,細讀教材易得到答案。

答案 a

鄭和是舉世聞名的偉大航海家。他在公元2023年到2023年的28年間,率領龐大的船隊,先後7次遠渡重洋,航線涉及太平洋、印度洋兩大洋,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據此回答12~13題。

12.鄭和被人們稱為(  )

a.「地質學之父」

b.「三藏法師」

c.地理大發現時代的揭幕者

d.歷史上偉大的旅行家

13.鄭和下西洋航海的特點是(  )

①規模巨大 ②歷時不長 ③組織嚴密 ④考察成果豐碩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2~13.解析第12題,「地質學之父」為沈括,「三藏法師」為玄奘,鄭和被人們稱為地理大發現時代的揭幕者,徐霞客被稱為歷史上偉大的旅行家。第13題,鄭和下西洋規模之大,人數之多,組織之嚴密,航海技術之先進,航程之長,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空前創舉。

答案14.關於對唐代玄奘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被稱為「三藏法師」

b.編寫了名著《大唐西域記》

c.為《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型

d.他傳播的為佛教中的小乘教義

解析唐代玄奘傳播的為佛教中的大乘教義,故d項錯誤。

答案 d

15.被李約瑟評價說:他的遊記讀起來並不像17世紀學者所寫的東西,倒像是一位20世紀野外勘測家所寫的考察記錄——所指的古代旅行家是(  )

a.宋代沈括 b.北魏酈道元

c.明代徐霞客 d.唐代玄奘

解析材料中所指的古代旅行家為沈括,他被英國李約瑟等科學史研究者推崇為近代地質學的先驅。

答案 a

二、綜合題

16.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張騫出使西域需要克服哪些不利的自然條件?

(2)張騫返回的路線,從藍氏城開始依次經過的地形區是

(3)張騫出使西域產生的主要的地理學意義是:

(4)作為當代的旅遊者應向張騫學習什麼?

答案 (1)乾旱的沙漠;高寒的崑崙山。

(2)喀喇崑崙山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河西走廊渭河平原

(3)發現地中海文明為開闢古絲綢之路奠定基礎

(4)收集有關的地理資料和風土民情。

17.讀古代絲綢之路和鄭和下西洋的航路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古代,東西方著名的**通道,是從圖中①______出發,經到達中亞、______。

(2)明代鄭和從江蘇④______率船隊出海,多次遠航到______、印度、紅海和______東海岸,開闢了我國海上對外**的航路。

(3)歷史上我國對外**出口的物品,主要有等。

(4)隨著東西方**的發展也進行著東西方文化的交流,這屬於______擴散。

(5)它們反映了古代文化擴散在形式上的共同特點是

(6)鄭和下西洋是______季去,______季回,其原因是

(7)讀圖把鄭和航海路線補充完整:從江蘇太倉劉家港出發,經______海、台灣海峽、______海、______海峽、______洋,最後到達西亞和北非。

答案 (1)長安河西走廊新疆歐洲

(2)劉家港東南亞非洲

(3)瓷器絲綢茶葉

(4)遷移

(5)以遷移擴散為主,擴充套件擴散為輔

(6)冬夏利用季風和洋流

(7)東南馬六甲印度

18.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徐霞客在考察了廣西、貴州、雲南後,對這一帶發育的峰林地貌作了總結「峭峰離立,分行競穎」「磅礴數千里,為西南奇勝」。他還指出這「磅礴數千里」的岩溶地貌,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各省有各省的特點:廣西之山的特點是「有純石者,有間石者,各自分行獨挺,不相混雜」;雲南之山「皆土峰繚繞,間有綴石,亦十不

一、二,故環窪為多」;貴州之山「則界於二者之間,獨以逼聳見奇」。又說:雲南之山「惟多土,故多壅流成海,而流多渾濁」;廣西「惟石,故多穿穴之流,而水悉澄清」;至於貴州則是「界於二者之間。

」——選自《徐霞客遊記導讀》

(1)徐霞客為________朝人,著名的地理學家。

(2)比《徐霞客遊記》更早記載溶洞的著作包括成書於戰國年間的和北魏酈道元的等。

(3)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

(4)西南地區喀斯特地貌發育的主要自然條件是什麼?

(5)文中「壅流成海」的「海」是指流多渾濁」的原因是

(6)文中「穿穴之流」是指

答案 (1)明

(2)山海經·山經水經注

(3)caco3+co2+h2o ca(hco3)2

(4)海相沉積形成大量石灰岩;地殼活躍,公升降明顯;氣候濕潤,喀斯特地貌發育。

(5)湖泊泥沙入河流,水變混濁

(6)地下河

旅遊者的氣質教學設計方案

旅遊心理學 台兒莊區職業中專 靳朋西2014年5月 旅遊者的氣質教學設計方案 一 教學內容 第六章第一節知識點一氣質概述 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 氣質的定義 2 氣質的體液分類法及四種氣質型別的表現 3 氣質的特點 2.能力目標 1 提高學生通過外在表現判斷他人所屬氣質型別的能力2 通過課堂...

2如何對旅遊者鑑貌辨色

這是說 a.味覺的適應作用 b.視覺的適應作用 c.聽覺的適應作用 d.嗅覺的適應作用 3.空氣混濁 悶熱 光線不足的教室環境,會使學生的聽力降低。這是 a.感覺的適應作用 b.感覺的相互作用 c.感覺的生活實踐作用 d.知覺活動的變化規律 4.食物在左右時對味覺的刺激最敏感。a.20b.30 c....

旅遊專業大學生旅遊者對《旅遊法》的認知跟評價調研計畫書

調研計畫書旅遊專業大學生旅遊者對 旅遊法 的認知與評價 以五山四校為例目錄 一 調研背景1 二 調研目的1 三 調研內容2 四 調研物件及抽樣2 五 調研方法2 一 問卷調查法2 二 人員訪談法2 六 調研程式及安排3 七 調研經費預算4 八.附件1 調查問卷4 九.附件2 訪談提綱6 一.調研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