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 開學這倆周

2022-12-10 00:15:01 字數 1714 閱讀 1776

開學了,工作一下子猛增了起來,連坐下來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從辦公室到教室,從教室到辦公室,看著孩子不能走開,有些家長的**沒有聽到,真的請見諒。現在有些空餘時間了,可以坐下來倒倒苦水了。

孩子年級很小,六歲左右,他們對學校生活不熟悉,更不要說一下子很快的適應這種寄宿制的生活了。哭鬧也是難免的,所以在教室裡想起了此起彼伏的哭聲。我也想了很多法子,對於哭得特別嚴重的,就牽到辦公室,保證他的安全,又能更好的哄哄他,對於一些小聲哭泣的學生,只要他不哭,馬上表揚他勇敢。

而對於全班同學,經常講講故事,做做遊戲,這樣增進師生關係,轉移他們的注意力。這樣下來,大部分同學慢慢的適應下來。可是還是有幾個孩子免不了哭鬧,後來發現,主要因為家長來學校的次數很多,孩子的依賴心理本來就重,所以家長一來,孩子那高興的小臉蛋馬上成了一副委屈的樣子,哭著鬧著要回家,回家之後不想來,來了之後又天天盼著父母來接他,這樣迴圈下來,有的家長更加的不捨,孩子更加不依。

我這個班主任只有一邊上課,一邊哄孩子。

其實家長想來看看孩子,關心孩子,我是能理解的,但作為老師,我覺得孩子能夠在這個階段學會堅強,學會融入學校這樣的集體當中來,接受更好的受教育。把這些想法和個別家長溝通,他們馬上能理解,因為他們覺得別人的孩子能,自己的孩子不差。

這也讓我想起了一直在琢磨的一句話。世界上很多愛都是也聚合為目的,比如說夫妻之間,同事之間,家人之間,而只有一種愛是以分散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和兒女之間的愛。可以這樣理解,如果孩子能夠離開父母完全獨立的生活,父母的愛就成功了。

這倆周下來,只有乙個孩子稍微讓我頭疼了些,這個叫湯浩的孩子,他哭了一周了並且他哭的時候特別激動 ,會掀桌子,躺在地上哭,第二週了,原本會以為他會緩過來,沒想到他還不停地哭鬧,有時還會躲起來,每次上著課,他的哭聲就像配樂似的逐漸增大,然後一發不可收拾,我只有把他牽到邊上,可是他還是不停,我只有一邊上課,一邊看著他,害怕他傷到自己。到了下課,我把他帶到辦公室,大家和我一起鬨,沒有用,我只能我到**,他就到**,不然,我又要全校找人了。

他為什麼一直這麼激動,一直吵著要媽媽?一年級小朋友除了湯浩都沒有什麼哭的了,並且湯浩也滿六歲了。湯浩的特殊讓我不禁詢問他的父母。

從父母那裡我知道孩子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基本上什麼都依著他。對於孩子的家庭教育,我是無能為力的,這只能說希望家長好好配合,能夠在孩子教育上不能以滿足孩子的要求為主,還是要考慮孩子的性格發展和心理引導。

孩子的第一周週末作業收上來了,我有些苦笑不得,有的孩子用小字本寫作業,有的孩子是用一張紙寫的,還有的字母沒有寫好,作業質量不高。不過慶幸的是只有倆個孩子沒有教作業,可以看出來,家長還是在盡力配合我的工作。到了孩子大時,家長很煩叫孩子寫作業,主要是因為在一年級開始階段孩子沒有養成必須要高質量完成作業的習慣。

我也希望我們的一年級家長朋友現在處於這開始階段能夠嚴格要求孩子必須高質量的完成作業,在這個問題上不能討價還價,沒得商量,進而讓他樹立一種想法「必須完成作業,才能做其他的事情。」這樣一學期下來學生的思想樹立好,習慣也就能培養出來。到了高年級時,在作業這一塊,家長就不用這麼操心。

乙個手掌,五個長短不一。經過這倆周的接觸,孩子的接受能力是不相同,他們的知識儲備也是不同的。有個叫榮志的孩子,他的反應很快,接受力很強,和他媽媽交流中,我知道家長很重視孩子的學習,家長的重視不是天天念叨,而是落到實處的詢問孩子的學習內容,幫助他查漏補缺,這樣下來,孩子也就自己很重視學習。

在學習的起步階段,扶一扶孩子也是很有必要的,至少讓他從你的行動中看到重視,他也不會隨便敷衍家長。當然有的家長說,孩子的學習我們不太明白,這個不要緊,孩子的知識很淺,只要父母有這個心,還是有這個能力的。現在一年級孩子,重要的不是孩子的學習內容,而是他的學習習慣和他對學習的重視。

王永群演講稿

讓安全伴隨孩子健康成長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 讓安全伴隨孩子健康成長 古有 師者,傳道 授業 解惑也。今有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說法。在許多人眼裡教師只要教給學生知識就可以了。殊不知教師肩上的責任遠不止這些。教師不但要當好 園丁 當好 蠟燭 當好 人梯 當好 ...

物理導學案 王群華

第五章物態變化 西華縣清河驛二中王群華 5 1物質的三態 溫度測量 導學案 一 學習目標 1 能描述固 液 氣三種物態的基本特徵。2 列舉與區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不同狀態的物質。3 了解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知道生活中常見的溫度值。4 正確使用酒精燈和溫度計。5 了解溫室效應,增強環保意識。二 導學...

學習師德師風後感 王群

畢業時,班主任樓老師送了我這樣一句話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 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今天,當我走上了三尺講台,我才真正明白了它的涵義。教書育人 是教師的神聖職責。我們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這看似簡單的四個字,實踐起來卻並沒有那麼輕鬆。當現實與期望出現差距時,我能做的只有堅持而不是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