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家庭教育的調查報告

2022-12-09 11:48:02 字數 3897 閱讀 3302

一、調查目的:

1.通過本次調查,了解青春期少年對青春期知識的普及情況以及存在的成長困惑;

2.了解家長對青春期家庭教育和對青少年情感引導的態度和具體做法。

二、調查內容:

1.調查青春期少年對青春期知識的了解程度;

2.調查家長如何看待青春期家庭教育問題。

三、調查方法:

1.對區內100名中小學生及其家長進行問卷調查。發出學生問卷100份,收回91份;發出家長問卷100份,收回100份。

四、調查結果分析:

(學生卷)

1.對於青春期知識的獲取渠道

對於你的青春期知識從**獲得的調查中:30%的同學來自學校開設的課程,28%的同學來自書刊雜誌,只有1人來自父母、家庭教育。青春期教育在孩子的眼中家庭教育還是極為缺失的。

2、對於青春期知識了解程度和對於在青春期後男女生出現哪些性徵代表發育成熟的標誌

40%的同學認為對青春期知識比較了解,34%的同學認為自己一般了解,認為自己非常了解和不了解的各有10%的比例。

54%以上的男生認為聲音體沉就是發育成熟,不到三成的孩子認為出現遺精才是發育成熟,另有16%的學生分別回答肩膀變寬、長出鬍鬚和不知道。

60%的女孩認為乳房增大、臀部變大就是發育成熟;有37%的認為出現月經是發育成熟。看來孩子們對男性發育成熟的標誌很模糊,錯認為出現第二性徵就是發育成熟了。女孩比男孩的情況好些,但也存在錯認為第二性徵出現就是發育成熟的錯誤,看來他們對青春期知識了解的程度沒有他們說的那麼多,對***官發育成熟的概念還要澄清。

3、對於你是否在青春期教育課學到了你所感興趣的知識

43%的同學認為還算有收穫;28%的同學認為學到了很多,15%的同學感覺內容不夠豐富,有10%的同學認為儘管聽課還是不了解有關的知識。這說明我們的課本知識還有待豐富和更具有趣味性。

老師在課堂上講有關生殖、發育等方面的知識時,42%的學生認為很好;35的學生認為無所謂,另有10%的孩子認為不講這方面的知識好,沒有人認為男女分開上課好。

4、對於進入或即將進入青春期的心理準備

近一半的孩子表示基本上可以應付,但還需要得到一些幫助;41%的孩子因為對青春期知識很了解,所以呈現出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

5、對於獲取青春期方面知識的途徑

本次調查有80%的問卷來自小學六年級青春前期的孩子們,有20%來自15、6歲初三的學生。有32%的孩子希望教師和家長結合;其次有29%的孩子希望來自家長的教導;20%的孩子寄希望於書籍、絡;另有19%的孩子單純依靠教師。

6、對於青春期的心理反應

100%的孩子覺得周圍有同學發育早是正常現象,認為發育是有早有晚的,這個認識很自然,也很正常。

如果你因為發育早被人議論,63%的孩子會無所謂,不加理會;有28%的孩子會感覺很煩惱,覺得不好意思。

在遇到煩惱更願意找誰傾訴的調查中,62%的孩子選擇了父母或親人,認為他們最理解自己;35%的孩子選擇告訴同學或好朋友,願意和老師傾訴的只有3%。

7、對於現在最需要了解哪幾方面內容(可多選)

最渴望了解的是青春期的生理變化,有64%的同學選擇了它;54%的同學選擇了如何排解青春期的心理障礙;18%的同學希望了解如何和異性正常相處;另有10%和6%的孩子希望了解有關性傳染病知識及其引起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和懷孕與避孕知識。

以上資料說明學生還是迫切需要了解青春期的生理變化知識的,這就需要我們的家長和教育部門認真對待此事。據調查,學校在學生的青春期開展的青春期教育課很少,甚至沒有開設,只讓學生自己看這一部分知識,其實學校擔負著對學生進行青春期生理課的教育和學生性心理的教育任務。

(家長問卷)

1、對於家長是否了解青春期的生理特點的調查

70%的家長自認為了解,也有25%的家長不太了解,不了解的5%。這說明我們的家長在對孩子青春期教育方面需要提高,還不具備向孩子傳授知識的條件。這也反映出我們的家長缺少學習的能力,作為父母講授青春期知識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不可缺少。

2、對於孩子的性知識教育應由誰來完成,是否做過什麼時間做合適的調查

%的家長認為性知識的教育應由家長在家庭中完成,也有%的家長認為這是學校的責任;大約56%的家長對孩子進行過性知識的教育,沒進行過性知識教育的比例佔到44%,青春期家庭教育的情況不容樂觀;在什麼時間段對孩子進行性知識教育,有%的家長認為在孩子生理發育前比較適合,有的家長認為在生理發育後適合。

3、對於孩子異**往的態度和對早戀的教育方式

有一半的家長贊成孩子與異**往,有%的家長持不太贊成態度,僅有%認為要堅決反對。看來多數家長還比較支援孩子與異性正常交往。

發現孩子有早戀現象,%的家長採取引導的方式處理,有7%的家長選擇告訴老師,%願意採取說教的方式進行教育。

4、對於由家長對孩子進行性知識教育是否感到尷尬和是否教給青春期孩子避孕知識

%的家長認為不尷尬,也有10%的家長感覺挺尷尬,沒想過要對孩子進行性知識教育的佔%。說明多數家長還能夠直面孩子的青春期性教育。60%的家長選擇了可以教給孩子避孕知識,有40%認為不可以這麼早就教給孩子避孕知識。

5、對於家長對孩子青春期教育的方式、態度等問題

只有%的家長選擇了家庭交流對孩子進行青春期教育,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有41%的家長做好了準備並知道如何應對,有%的家長有準備,但不知道怎麼應對,更有的家長認為孩子這時期特殊,但沒有多想,也有%的家長完全沒有任何準備。

對於面對青春期教育該怎麼做,家長認為客觀明晰地講解佔55%,認為要適當模糊的佔%。

青春期健康教育該包括哪些內容,有80%的家長認為應該包括性心理知識,%的家長認為包括性生理知識,40%的家長認為避孕及自我保護也很重要,另有26%的家長認為可以把性病及愛滋病傳播及預防也包括進來。

6、對於是否與自己的孩子很容易溝通青春期問題及能否適時溝通

只有18%的家長能做到常討論,10%的家長從不談論;當電視螢幕出現接吻、擁抱鏡頭,有%的家長能藉機與孩子交流青春期問題,還有%的家長忽視不見,10%的家長採取立即換台。

7、對於父母應該如何引導青春期少年情感

多數家長心中有數,能爭取看待青少年正常交往,對有愛情萌動的也能做到疏導為主。但實際情況不容樂觀,很多家長簡單粗暴的方式也屢有發生,看來急需對這一年齡段的家長進行引導,做到知行合一。

五、調查思考:

從上述調查情況看,雖然五十年前***曾明確指出要將性知識深入學校,但幾十年來青春期教育(性教育)並未在學校普及和深入。

2023年國家教委、國家計生委發布了《關於在中學開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2023年衛生部衛生監督司和國家教委學校體育衛生司印發《中小學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試行)》,將青春期教育內容融入中小學健康教育內容之中。2023年國家教委又發布了《大學生健康教育課程基本要求》的檔案。

至此,我國教育部門規定在小學、中學及大學的在校學生都必須接受必要的性健康教育。可是,由於教育主管部門對性健康教育不重視,且有些家長的擔心,所以學校並沒有認真對待性健康教育課。中學階段由於存在中考和高考的公升學壓力,就不重視性健康教育課,讓學生以自學為主。

學生在教育者及家長的雙重影響下,自然對性健康教育課不重視,即便想學也不好意思提出要求。

學校要成為性教育的主渠道,學校對學生開展性教育責無旁貸。如果性教育陣地學校不去占領,就會拱手讓於其他非正規渠道,而非正規渠道的性知識傳播,從某一側面講甚至是弊大於利。學校教育有著其他教育途徑無法替代的知識優勢、資訊優勢、方法優勢、手段優勢和經驗優勢,其教育途徑和效果是一般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無法比擬的。

因此要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同時,家庭教育也不容忽視。青春期,孩子的身體發育已基本成熟,而心理發展尚處於由幼稚向成熟發展的過渡時期。

前者的發展速度和發展水平都明顯地超過了後者,出現了不平衡,並產生了衝突,在這個時期,孩子們一方面要應付青春期生理方面的突變,達到基本成熟;另一方面,他們又必須面對社會環境的變化,如進入初中以後有了新的學習內容和學習要求,要處理好師生之間的關係,要適應家庭地位變化等等,這一系列生理、社會的變化,都要求他們去認識、去學習、去適應。然而,他們的心理發展卻剛剛從幼稚向成熟過渡,遠遠不能應付這迅速而又複雜的自身和外界環境的變化,尤其是性發育所引發的巨大變化。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性生理與性心理的衝突。

在這種衝突下,就需要家長給予充分的切實的幫助和引導。為此,家長們就必須了解孩子成長的規律,以促使他們健康的成長。

關於家庭教育調查報告

一 調查目的 家庭教育是整個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基礎。是提高民族素質的重要環節。與學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側重於良好的品質。行為習慣,健康心理的培養,它對孩子的一生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家庭是每個人來到人世間的第乙個生活環境。家長與子女生活在一起,接觸最多,交流最方便。孩子時時觀...

幼兒園家庭教育調查報告

調查人 陳小彥 一 導言 1 調查的目的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環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師。親情的紐帶,使家庭教育具有著學校教育 社會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道德觀,幫助孩子走向成功 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應該盡好教育子女的責任與義務,當好孩子...

少數民族家庭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順濞鄉婦聯 以往的教育學著作中,通常把家庭教育理解為長輩主要是父母對於子女的批評 指導 培養和管理等活動。但是,隨著社會的變遷,家庭教育的概念和內涵正在發生變化。我們把家庭教育界定為家庭生活諸因素影響子女身心發展的活動,並參照中外學者關於家庭教育要素的觀點制定了家庭教育評價指標,包括家庭人際關係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