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克的思維

2022-12-05 00:45:02 字數 1337 閱讀 9772

2023年11月19日本該是彼得·德魯克的96歲生日。但是,這位被尊為「現代管理學之父」的老人卻在距這個日子還有8天的時候停下了生命的腳步。留給世界的,是他閃耀著真知灼見的大量著述,是過去半個多世紀中他對現代企業的組織及管理所產生的重大影響。

德魯克被譽為引領時代的思考者:上世紀50年代初,他指出計算機終將徹底改變商業;2023年,他提醒美國應關注日本工業的崛起;20年後,又是他首先警告日本可能陷入經濟滯脹;上世紀90年代,他率先對「知識經濟」進行了闡釋。我們身邊耳熟能詳的人物,無論是「市場營銷之父」——菲利浦·科特勒、領導力大師——約翰·科特,還是英特爾公司前總裁安迪·格魯夫、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通用電氣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傑克·韋爾奇……都曾受到德魯克的啟發和影響。

先進的管理思想和成功的管理實踐相結合,不僅造就了企業發展的驕人業績,而且成為推動時代進步的力量。

這位生於維也納、祖籍荷蘭的天才,以其2023年出版的《管理實踐》一書,開創了「管理學」這門學科。他於2023年出版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成為高階管理者必讀的經典之作;2023年出版的巨著《管理:任務,責任,實踐》被許多國家的企業與學術界奉為管理學「聖經」。

此外,他的《創新與企業家精神》、《高效的管理者》、《管理的前沿》、《以成果為目標的管理》、《管理的未來》、《巨變時代的管理》等書也被譯為30多種文字,傳播到了1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一本本著述所展示的,是一顆不倦的天才頭腦引領的思維創新。

令人欽佩的是,這位曾發誓「如果我能活到80歲,我要寫到80歲」的人,在90歲高齡時仍然以敏銳的洞察力,思考著21世紀的管理命題。2023年,在《21世紀的管理挑戰》這部書中,德魯克將20世紀的管理理念與21世紀的管理理念逐一對比,通過事實說明21世紀管理的關鍵,並預言了管理方式將出現的新的正規化。德魯克的四點看法頗見深意:

一是未來成功的關鍵在於培養出能走在21世紀變革前面的企業領導者;二是應當重新定義「資訊」的內容,特別是針對「過去注重的都是it(資訊科技)裡面的t(技術)層面的問題」,要重點思考「i(資訊)的內容和實質」;三是世界舞台的經濟領導地位,將會轉移到那些最能有系統地、成功提高知識工作生產率的國家;四是「知識工作者」應當制定管理自我的方案,以便應對全新的挑戰。上述見解的提出,無疑又是一次思維「領跑」。

跟上時代的步伐,是聰明人的選擇;有遠見地審視時代的變革,是大智慧型的體現。雖然,德魯克的理念未必放之四海而皆準,但是,作為一種觀察世界、思考問題的新角度、新方法,它帶給人們的啟示遠遠超出了管理技巧本身。這種啟示告訴人們,透過現象的思考,能夠提煉出超越現實的思維創新,進而引領時代的發展。

回顧20世紀的種種變革,前瞻21世紀的種種挑戰,不妨想想一貫強調「創新」的德魯克所留下的箴言:「做正確的事(有效)比把事情做好(有效率)要重要得多。優秀的企業兩者兼備。

」引申一步,思維創新正是為了發現和把握好「正確的事」,從而應對時代的機遇和挑戰。

德魯克管理的實踐

企業管理資料 管理的實踐 提供了觀念 原則和工具,是一套極具系統化的管理知識。本書問市後,不僅在美國一炮而紅,而且在全球各地也都非常成功,包括在歐洲,拉丁美洲,尤其在日本更是備受重視。的確,日本人認為本書的觀念奠定了他們經濟成功與工業發展的基石。德魯克以其深厚的人文素養,強調人的理想性 價值觀及判斷...

德魯克的自我成長

作者 彼得德魯克 peter drucker 發表於 2011 07 28 1 自我的成長 對自我的要求如果不高,就會對自我的成長造成阻礙。但如果能嚴格地做到自我要求,就可能成為一位傑出的人物。而其中所付出的心力,並不會比那些一事無成的人多。2 人為什麼要工作 人不僅在精神及心理層面上需要工作,而且...

德魯克的績效觀

企業只有兩項基本職能,市場營銷和創新。只有這兩項可能產生成果,其他全是成本。績效 這個詞眼的同義詞是 成果 在德魯克的著作當中,有很多對於績效和成果的強調。他認為,管理不在於知,而在於行。不在於邏輯,而在於驗證。管理的惟一權威就是成果。他甚至在生命最後的時間裡,把管理者定義為 取得成果的人。對於聘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