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快樂雙贏的人際關係

2022-12-03 11:09:06 字數 4941 閱讀 3461

第一講個人成長修煉(上)

做人太圓滑肯定會吃虧,一定要圓中有方。人內心的修煉很重要,內在沒有的東西,外在是無法表現的。內在決定了外在,乙個有氣質表現很好的人,一定是內心具備了一些東西,才能在外在表現出來。

一、c型人生

隨著科技的進步,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壽命不斷延長,體質也越來越強健。再加上價值觀的多元化,知識的普及,終生學習的盛行,特別是新生代年輕人逐漸成為社會的主流。他們個性鮮明,更加自我,擁有顛覆、創造、叛逆的本質,從而引發了「c型人生」的創新生活形態。

1、c型人生和線性人生的區別

c型人生是相對於線性人生而言的,傳統的線性人生是指青少年時期讀書學習,青中年時期按部就班的上班工作,老年時則閒居修養,直至衰老,走向死亡,這是中國大多數人所遵循的人生軌跡。而c型人生是指人不再受年齡的限制,年齡既不代表人的身份,更無關個人的選擇,許多人可能會在40歲再找一次工作,60歲跑馬拉松,80歲可以再談一次戀愛,人生可以隨時開始,這是一種樂觀的態度,不要認為錯過了就完了。關鍵是人生要有乙份追求,這樣會讓人生活的很快樂、很有精神。

2、c型人生動力的源泉——追求

永遠存在車庫裡的汽車,油箱中不需要汽油;沒有目標追求的人,生命中也不需要有更多的生命力。生命力和快樂的**都在於你有追求。

二、成功的秘訣

當人在青年的時候,對未來都會有乙個夢想。而五年、十年後要做乙個回顧,回顧以前定下的夢想是否有實現。

案例1:

丁先生在大學畢業五年後做了第一次回顧,當時學校舉行校慶,所以同學相約一起去參加。參加完後與以前同宿舍的同學一起去聚餐,想起五年前畢業的時候大家都暢談著未來的抱負。但是五年後,只有乙個同學成功了,那天吃飯也就只有他大談自己的成功之道。

飯後丁先生想著,五年前大家的夢想都是一樣的,為什麼只有他乙個人成功了呢。

第二天他去請教了以前的輔導員,輔導員就拿了張白紙出來,上面畫了兩個點,a點和b點,並詢問丁先生,怎麼走才是捷徑?丁先生回答說,「兩點之間直線最近,當然是直走了。」然後他又畫了乙個a點,又問丁先生怎麼走才是捷徑?

丁先生就笑著說:「老師,只有起點,沒有終點,你讓我往**走。」老師就說,「你覺不覺得你人生的問題就在這裡」。

丁先生幡然醒悟,自己總是想著成功,慾望太多,但是又沒有具體的目標。

1、人生是從樹立清楚而明確的目標開始

人要找乙個真正屬於自己的目標,然後踏踏實實去做。

案例2:

松樹上的松毛蟲有乙個特點,總喜歡跟著前面的蟲走。法國有乙個著名的生物學家做了乙個實驗,他把松毛蟲排成了乙個圓圈,在中間放了一些它們最喜歡吃的松針松葉。松毛蟲雖然也想吃,但是它的慣性是跟著前面走,所以總是在那裡繞圈。

七天七夜後,松毛蟲全部都被餓死了。

離它們不到十厘公尺的松針松葉,卻沒有一條過來吃。很多人活了一輩子也像松毛蟲一樣在原地兜圈,今天在單調的重複著昨天,明天又單調的重複著今天。活了一百年也就等於只活了一天。

人生要走出這個怪圈,一定要為自己找到目標。這麼簡單的事情,很多人也只是停留在口頭上,過些時候就淡忘了。

人生只要為自己定義乙個目標,踏踏實實往這個目標前進,就一定會出成績。然而大多數人所追求的目標只在於如何應付生活,應付每天的生活瑣事,當乙個人落到這樣的境地時就根本談不上人生目標了。

2、成功在於嘗試

很多成功學的書上說,做人要有長遠規劃,規劃越長遠,成功的可能性也越大。但是當你規劃完自己十年、二十年的發展方向後,會發現一點幫助也沒有。現代社會,個人和企業做長遠規劃都是不現實的。

一位成功學大師曾經說過,乙個人**一年都是很難的,**十年是在做傻事。

在以前的時代,規劃可以長遠,子承父業的很多。而現代社會變化太快,很難**未來。包括企業的發展思路和戰略思路,個人找特長和定位,最重要的是在嘗試中去做。

作為個人成長而言,不要去**自己十年二十年幹什麼,就按現在所處的環境,制定今年的計畫。目標確定後,立即行動,好的就持續,不好就修改或者推翻重新制定。人生是在不斷嘗試中找到自己的特長和定位的,企業的發展也是在不斷嘗試中找到定位的。

美國著名作家吉姆·柯林斯的《基業長青》書中就指出,世界五百強的企業裡面,只有十八家企業是持續五十年在排行榜上的。通過對這十八家企業的研究發現,沒有一家企業在創業初期就有乙個偉大的構想,他們都是在不斷嘗試中找到企業發展定位的。

小企業要成功,要借鑑***的戰略思想,以弱勝強。能賺錢的就去做,積聚實力。游擊戰積累到一定實力後,再以農村包圍城市,進占城市。

任何乙個偉大的思想來自於實踐,人和企業都是在生存進化中,不斷的找尋方法。

第二講個人成長修煉(下)

一、學習的作用

人最重要的能力是學習能力。中國學生從學校畢業後,就畫上了乙個句號,表明學習結束。而國外的學生學習很輕鬆,他們認為學校的學習就是掌握基本知識和學習方法,畢業後只是畫上了乙個逗號,真正的學習是走上社會才開始的。

案例1:

李嘉誠是乙個很愛學習的人,當他十一歲時,由於抗日戰爭綴學了,他當時最大的夢想是賺到一百萬港幣後專門去學習。等他真的有了一百萬港幣後,他已經有了乙個企業,要對員工負責,不可能說不幹就不幹了。雖然不能專門去學習,他還是利用業餘的時間去學習。

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現在,每天晚上要看書。

而學習也給李嘉誠帶來了財富,他起步的時候是做塑膠花的。他當時訂了國外的塑膠雜誌,了解先進技術。在書上看到一款機器做塑膠花很好,但是**很貴要兩萬美金。

他就決定按照雜誌上的原理自己來做,經過一斷時間的鑽研,終於把機器做出來了。有了這款機器,當時香港的同行企業無法與之競爭,當年的成長額就達到了十倍。

60年代香港地產**,他大量買地,80年代香港地產暴漲,他又把地拋掉,轉而去投資碼頭,碼頭現在已經給他帶來了很多財富。因為李嘉誠喜歡學習,喜歡思考,所以他總是能比別人超前半步。

很多老闆認為既然超前半步能得到如此多的財富,那他們就要求員工超前一步。但是太超前的企業別人也是不會接受的,前面衝鋒的企業也只是為後面的企業鋪路而已。真正成功的人,不只要喜歡學習也要會學習。

如果第一次失敗是悲劇,第二次仍然失敗那就是喜劇。第一次失敗了,是運氣不好,碰到不會做的;如果第二次同樣的事情還是失敗了,那就太傻了,是乙個笑話。

二、學習和學歷的關係

學歷是受教育程度的證明,只是乙個結果的證明,而學習是無止境的,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更好的提公升個人的綜合素質。只要有很好的學習能力,就能夠獲得各種需要的能力,取得進步。不懂不要緊,只要肯於學習,善於學習,就能由不懂變成懂。

案例2:

華為在招聘員工時,因為開始無法了解招聘物件,所以很看重文憑。但招聘結束後,在新員工進企業第一天的大會上,就會告訴大家,文憑只代表你的過去,進了企業後,文憑就失效了,大家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關鍵是看你後面的學習能力,成長能力。

案例3:

某企業在大學招聘時規定,成績不在系裡前30名內就不考慮,但有次他們卻招了位排名第120位的學生,原來那同學在招聘時說,他以前一直不重視學習,所以成績是系裡的300名之後,但今年他醒悟了,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開始認真學習,結果半年時間成績就由300名之後進到了120名,還說如果有可能再給他半年時間,一定能達到企業的要求,最後,招聘人員一致同意要他,認為他學習能力強。

聰明的企業看中的都是人的學習能力,進步能力。人一旦停止了學習,就停止了成長,停止了進步。

三、行動學習法

他告訴我,然後,我自己又發現了。

——英國「行動學習法之父」列文

這句話的意思是:別人告訴你的東西,還不是你的東西,得通過自己去體驗,重新發現它,這個東西才能變成你自己的。

學習的方式不僅僅只是指看書,從生活中,從經驗中,從行動中的學習對人來講作用更大,效果更好。英國「行動學習法之父」列文,他經過對一所實驗室研究發現,裡面的科學家很有創造性,他們都是在做中學習,在交流中學習的。作為企業家,看一堆企業管理書籍是沒有用的,只有先從小企業做起,從經營中才能學會經營。

行動學習的方法:

1、模仿

善於學習是人生中很重要的能力,而善於學習中很重要的能力就是模仿,要學會模仿。一位發明家說過:這個世界上沒有發現,只有找到。

發明的東西早就已經存在了,我們只不過是找到而已。任何創新都是一種綜合,在模仿的基礎上再去創新就是捷徑。

→想在某個方面取得成功,這個方面一定已有某個人取得了成功,你不如去了解他的經驗,學習他的經驗,這樣你就能走捷徑。

→模仿不是不動腦筋的簡單照搬,模仿是要找出成功者的原則和方法,並通過模仿來掌握這些原則和方法。老師講解習題時,我們不能就題論題,而是要通過老師對具體題目的講解來掌握原理和方法,這樣就能舉一反三,活學活用。

2、反思和探詢

人一定要學會反思,並且經常性的進行反思和探詢。就像一杯有沉渣的水,越攪拌就會越渾濁,如果放在那裡不動,沉渣就會慢慢沉澱下來,水就會變得清澈。人要經常從浮躁中跳出來,冷靜的反思問題。

人的思維過程太快,很容易從現象,馬上跳躍得出乙個結論。

反思就是把思維過程放慢,人都有心智模式,或者是思維慣性。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他的科學貢獻都是在29歲以前做出來的。後面40多年沒有科學成果,都是他的心智模式害了他,由於長期研究相對論,始終認為世界最終是簡單的、和諧的、美的,而不承認剛剛興起的量子力學。

他後面的工作就是想把四大廠統一,結果40多年沒有成就。如果他當時能夠接受量子力學,把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結合起來,憑他的聰明才智,人類的科學史肯定會再推進幾十年。

每個人看問題都會有心智模式,固定思維。人經常要學會遣散心智模式,要多鼓勵讚揚別人,但是自己要樂於聽批評。天天生活在浮躁的社會中,思想也會變的浮躁,不要天天都被生活鎖事牽扯住。

做人要經常性的學會反思,要學會忍受孤獨,並且去反思自己。

案例4:

記者採訪三峽大壩的總設計師時問:「對三峽大壩貢獻最大的是哪些人?」

總設計師回答:「是那些反對建設三峽大壩的人。」

記者被弄糊塗了,問:「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沒有他們提出那麼多的反對意見,三峽的設計就不會那麼完善,將來就可能出大問題。」

3、深度會談

深度會談是指所有對話者通過分享各自所擅長的知識,互相之間進行**研究,互相學習,從而獲得新的理解和共識的交流活動過程。深度會談並不是去分析解剖事物,也不是去贏得爭論,或者去交換意見,而是一種集體參與和分享,是通過「共享知識庫」來感知和認識世界的行為。

第三節建立良好的交往情勢

一、良好交往三步走

人和人在交往時,要善於主動的伸出你的友好之手。常用的交往有三步:首先,要建立一種良好的交往情勢:其次,自然就是魅力;最後,認為別人喜歡你別人就將真的喜歡你。

《創造快樂雙贏的人際關係》學習體會

人際關係是以 人 為中心,是基於人類之間的互動,且每個人不論地位的高低,其人格尊嚴都是一樣的。因此,不僅要加強我們每個人自身的人格修養,陶冶 淨化自己的心靈,同時必須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這樣並不是失去自我,而是在平等和張揚個性的基礎上,對他人人格尊嚴的尊重。首先,創造快樂共贏的人際關係,要讓自己學會...

職場上的人際關係

對下屬多幫助細聆聽 在工作生活方面,只有職位上的差異,人格上卻都是平等的。在員工及下屬面前,我們只是乙個領頭帶班而已,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榮耀和得意之處。幫助下屬,其實是幫助自己,因為員工們的積極性發揮得愈好,工作就會完成得愈出色,也讓你自己獲得了更多的尊重,樹立了開明的形象。而聆聽更能體味到下屬的心境...

分析自己的人際關係

從人際認知的角度來看,對人際關係的認知應該分為對他人的認知和自我認知兩個維度。所以這就需要我們自已分析自已的人際關係。下面是為你整理的分析自己的人際關係,希望對你有幫助。人際關係中個人態度自我分析以及改善 時光飛逝,恍然間,已經過了快一年的大學生活,個人覺得,這一段時間以來,經歷的林林總總,與同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