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人際關係

2022-02-26 14:22:04 字數 4779 閱讀 4787

第一章大學生的人際關係—成長的依託

第一節認識和關注人際關係

大學生處於一種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發展時期,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其心理正常發展、個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歸屬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同時,大學階段又是大學生個性心理品質形成和發展極為重要的階段,如果大學生能夠與教師、同學、朋友、家人維持良好的人際互動,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便會感到被人理解、被人接受,感到安全、溫暖、有價值,從而心情會更加舒暢,性格會更加開朗,興趣愛好會更加廣泛,思維會更加活躍,逐漸形成和發展出良好的個性品質;與此同時,大學生能夠通過人際交往獲得身心發展所必需的資訊,通過良性互動,在一種團結友愛、朝氣蓬勃的環境,促進自身素質的全面提高。

一、 人際關係概述

人際關係是人們為了滿足某種需要,通過交往形成的彼此之間比較穩定的心理關係。人際關係主要表現在交往過程中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深度、親密性、融洽性和協調性等心理方面聯絡的程度;人際關係的好壞反映著人們心理距離的大小。人際關係是通過直接交往所產生的情感的積澱,是人與人之間相對穩定的情感紐帶,情感是人際關係的核心。

無論是什麼樣的人,只要彼此之間有直接的交往,都會導致一定的、性質不同的人際關係產生。正因為如此,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最具有普遍性的聯絡,它對於人的生活與發展有著根本性的影響。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人們往往將人際關係的概念與社會性角色關係、政治關係、勞資關係等相互混淆。但在心理學上,它們的區別是十分明顯的。人際關係是就心理上的情感聯絡而言的,涉及的是情感上的接納或排斥。

情感是不能強迫的,愛、喜歡、滿意、尊重、懷念等積極情感也好,恨、討厭、不滿、輕視、忘卻等消極情感也罷,其產生與保持都是由個人自己把握的。

除非個人的情感自然地發生改變,否則任何外加的力量都不能左右已經產生的具有傾向性的情感。人際關係的產生、保持和消亡,僅僅遵循人的心理規律。人們常常以朋友關係、師生關係、上下級關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作為人際關係的例證,但事實上,只有朋友關係才是典型的人際關係,而其他例證在通常情況下只是社會角色關係。

與人際關係不同,社會性的角色關係、政治關係、生產關係等,都是具有強制性、規範性的人際聯絡,而且捲入關係的雙方由於這種規範性,使得他們所擁有的影響力往往是不均衡的,一方擁有更多的支配另一方的力量。這就意味著,此種關係的存在不是簡單地以捲入者情感的好噁為轉移的。各種社會性的人際聯絡,雖然也受心理規律的制約,但它首先受社會習俗、倫理、政治和法律的規範所支配。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希望各種社會性的人際聯絡都能轉化為純粹平等的人際關係。但這僅僅是人的情感主義理想罷了。現實生活中,只有極少數的師生關係、親子關係、上下級關係、夫妻關係,能夠真正轉變成理想的人際關係所包含的規律。

也許,一切人際聯絡都變為理想的人際關係並非幸事。人類社會要想保持它的有效運轉,只有情感原則是不夠的。許多時候,其他原則比情感原則更重要。

(一) 人際關係的組成

從人際關係的內容與結構上看,人際關係可以分成三個成分或要素,即人際關係的認知成分,人際關係的情感成分與人際關係的行為成分,三者構成了多層次的復合體系。

1.認識成分。指與人際關係有關的一切認知內容。

人際關係的物件通過認知活動,如知覺、記憶、思維、表象、想象等,實現對人際關係的主體與客體以及主體與客體人際關係的認識與評價。其中主要內容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認同和相互理解。認知成分是人際關係發展的基礎。

認知成分構成了人際關係的基礎,決定了人際關係的性質。

2.情感成分。是指與人際關係相聯絡的主體的情緒狀態和情感體驗。

反映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對人際關係及人際關係的物件喜歡、厭惡、欣賞、反感、歡迎等各種情緒表現。情感因素是人際關係的核心,是使人際關係協調、穩定的條件,往往伴隨著人際交往的整個過程。在人際關係中具有動力性,情感體驗的強度往往決定了人際關係的密切程度,在人際交往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3.行為成分。指與人際關係相聯絡的主體的活動,包括舉止、語言、表情、手勢等具體的行為,也包括行為意向。

一般說來,由於人際關係的不同,對人的認識和理解、情緒體驗以及各種行為可能會有所不同,而它們反過來又會影響到彼此的人際關係。行為成分既是人際關係的結果,又是人際關係的表現。

人際關係的三個組成成分是相互聯絡,不可割裂的。但是,在不同的人際關係中,由於社會角色作用的影響,它們所佔的比重是不同的,例如,在同學關係中情感的成分特別突出,而在學生社團中行為成分起著最為重要的作用。

(二)人際關係的特點

通過對人際關係的分析,不難看出人際關係有其明顯的特點:

1.人際關係是社會關係的乙個側面。人的社會關係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社會生產關係,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經濟、政治、文化關係;另一類是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關係,也就是人際關係。社會關係是社會角色之間的關係,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關係;而人際關係的實質是情感上的關係,如同在乙個教室上課的學生,從社會關係上講是同學關係,但由於缺乏人際交往,很可能不存在任何人際關係等。人際關係只是社會關係的一部分、乙個側面,因此,不能將其簡單地等同於社會關係。

2. 人際關係以人們的需要為基礎。需要是建立人際關係的動力,人際關係的狀態就反映了人們在相互交往中需要滿足的狀態。

如果交往雙方的需要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就會產生喜歡、親近的情緒反應,人們的心理距離就會縮短;反之,就會產生厭惡、憎恨等情緒反應,心理距離就會加大。因此,需要的滿足是建立人際關係的心理基礎。

3. 人際關係以感情為紐帶。人際關係總是帶有鮮明的情緒與情感色彩,是以情感為紐帶的。

人們相處中呈現出來的喜歡、親近或疏遠、冷漠的情緒狀態是人際關係好壞的基本評價指標。人際關係所具有的這種情緒性,使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成為可以直接觀察的心理關係。

4.人際關係以人際交往為手段。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人們借助於人際交往,增進相互了解、促進溝通,良性互動,縮短心理距離的結果。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人際交往是人們交流資訊、加深了解、獲得肯定或否定體驗的途徑。不僅如此,交往的頻率還是人際關係親疏的調節器。一般說來,交往的頻率越高,人際關係越密切,交往頻率越低,人際關係越趨於淡化。

如中學時的好友,由於上大學各自分開,雙方的交往減少,由於缺乏共同經驗,多年後重逢時往往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原來的好朋友關係也會名存實亡。

二、人際關係是大學生成長的依託

在漫長的人生旅程當中,人要與周圍環境中的各種事物打交道。但是,在所有的生活經歷中,最耐人尋味、最五光十色的經驗,還是人際關係。愉快、煩惱、纏綿、相思、怨恨、想念、關懷,以及孤傲、淺薄、自豪、自卑、輕浮、深沉等等,所有這些暫時的、膚淺的、久遠的、深刻的情緒體驗,無不與人際關係相關聯。

大學生缺乏了人際關係的體驗,其心靈將是一片空虛,一片蒼白,一片死寂。雖然,有人從與別人的關係中獲得的是愉快和幸福,有人卻只獲得煩惱和不幸。但是,在這兩種人中間有一點卻是共同的,即他們都不能沒有人際關係,不能沒有與人的交往,人際關係是大學生成長的依託。

(一)人際關係有助於大學生認識自我、發展自我

大學生往往是通過與別人的比較中認識自我的,即我們常說的「以人為鏡」。正確認識自己和周圍的環境,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塑造完美的人格。同時恰當的社會比較,既能使人避免「夜郎自大」,又能使人擺脫自卑感。

(二)人際關係有助於大學生學習知識和開發智力

在當今的資訊時代,大學生在交往過程中獲得的資訊對學習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任務應該是全方位的,它應包括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生活。書本上的知識,課堂上的學習畢竟是有限的,人際交往是獲取新知識、新技能的有效途徑。

同時,人際交往中的資訊交流有利於啟迪思維,開發智慧型。在大學生普遍存在的「臥談」中,往往暢所欲言,思維撞擊,經常會產生新的思想火花,使自己茅塞頓開,從而促進思維的發展。由於知識的侷限,加上社會經驗不足,大學生看問題難免有些偏頗,而在與老師、同學的溝通中,可以了解和掌握多角度看問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因此說,人際交往能夠促使人們全方位的發展。

(三)人際關係有助於大學生社會化

社會化,是個體學習社會知識、技能和文化,了解和掌握社會角色及角色規範,從而取得社會生活的資格的過程。人際交往是個人社會化的必經之路:一方面,如果沒有其他個體的合作,個人無法獲得生活必需的知識、技能;另一方面,學會與人平等相處,才能自立於社會,取得社會認可,成為乙個成熟的社會化的人。

(四)人際關係有利於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人際交往體現出人與人之間的愛護、關懷、信任與友誼,是精神需要得到滿足的重要內容。大學生在彼此的交往過程中,相互傾訴各自的喜怒哀樂,進行感情交流,能夠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增進彼此之間的親密感。通過交往,大學生能夠獲得身心上的滿足,培養良好的情緒、開朗的性格和樂觀的生活態度,促進自己的身心健康。

三、人際關係狀態分析

人與人之間相互關聯的狀態從無關到關係密切要經過一系列的變化過程。其結果必然導致不同人之間存在著不同的人際關係,或者不同的人際關係狀態。掌握判斷人際關係狀態的技巧和方法,了解人際關係的狀態,是做出與該狀態相適應的人際行為的前提和保證,同時,把握人際關係的狀態,也能促使人們及時調適人際關係,達到特定的人際交往的目的。

(一)人際關係發展狀態分析

1.人際關係的發展

一般說來,人際關係的建立和發展,從交往由淺入深的角度來看,需要經過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穩定交往四個階段。

定向階段,包含著對交往物件的注意、選擇和初步溝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動。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裡,並不是同任何乙個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而是對人際關係的物件有著高度的選擇。在通常情況下,能夠引起我們的特別注意的人,往往具有某種激起我們興趣的特徵。

在團體中,我們在人際關係方面會將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注意也是選擇,它本身反映著某種需要傾向。比如在我們選擇戀人時,某些與我們觀念中理想的情人形象相接近的那些異性,就會尤其引起我們的注意。一場舞會下來,我們會對舞場中的許多人都視而不見,只把注意高度集中在乙個或幾個異性身上。

與注意不同,選擇是理性的決策。而注意的選擇是自發的、非理性的。我們究竟決定選擇誰作為交往物件,並與其建立人際關係,往往要經過自覺的選擇過程。

比如乙個女孩子形象漂亮,就可以引起我們的注意,這種注意完全是自發的。但是,我們是否選為交往的物件並試圖建立深厚的情誼,還要決定於她的許多方面。如果我們知道她極端自私、嫉妒,甚至作風輕浮,我們會理智地選擇退避三舍的反應。

大學生的人際關係

人是社會性動物,正如馬克思所言 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聯絡越來越密切,人際關係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愈加重要。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人們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大學生作為乙個特殊群體,面對激烈的競爭和日益強...

大學生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之間通過直接交往形成起來的相互之間的情感聯絡。這種聯絡是交往所產生的情感的積澱,是人與人之間相對穩定的情感紐帶。它是人與人之間最普遍的聯絡,對於人的生活與發展有著根本性的影響。和諧 友善 積極 的人際關係都屬於良好的人際關係,對於乙個人的工作 生活和學習是有益的 相反,不和諧 消極...

大學生團隊學習的人際關係機制研究

作者 宋璐李亮 文教資料 2014年第28期 摘 要 本文在回顧已有的團隊有效性和團隊學習研究的基礎上,總結了團隊學習模型中有關的人際相關因素,包括團隊構成 初始認知中的社會性認知 團隊互動 共享心智,以及團隊學習結構的反饋 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基於人際關係的團隊學習模型。關鍵詞 團隊學習 人際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