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釐的認識

2022-12-03 04:27:05 字數 3105 閱讀 2407

曾結歡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測量」的第一課時,「公釐的認識」。下面我將從教材研究和教學設計這兩方面對本節課加以說明。

一、說研究

(一)說聯絡

「公釐的認識」這部分內容,從知識方面來講有厘公尺的認識做基礎,從經驗方面來講,學生經常用到學生尺,也有用尺子進行測量的經歷。這時,水到渠成的學習「公釐的認識」,能讓學生對長度單位有乙個比較完整的認識。這部分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是學生身邊的數學。

因此,本節教學不僅是學生今後進一步學習的重要基礎,也為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二)說目標

根據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和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學習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公釐,建立1公釐的長度觀念,知道公釐和厘公尺的關係,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2)會用公釐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3)經歷實際測量的過程,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和簡單的推理能力。

(三)說學情

從年齡特點來看,小學生好動、好奇、好表現,其中我班部分學生基礎知識比較紮實, 思維活躍,有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有主動學習的意識。但存在一部分思維較遲緩,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學生。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特點,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創設情境,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發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四)說重難點

本課中認識長度單位公釐,知道1厘公尺=10公釐是重點,教學難點是:讓學生建立公釐的長度觀念,其理論依據是:由於學生年齡小,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弱,對理論聯絡實際的問題的理解難度大。

二、說教學

(一) 說教材處理

數學**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設計本節課時,我堅持從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實際出發,以「感受生活化的數學」和「體驗數學的生活化」為教學理念,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讓數學貼近生活,使學生感受數學的實用性,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1、教學情境的創設

本單元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著密切的聯絡,教學中我會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靈活選用教材提供的資源,利用例一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進行測量活動,通過先估計後測量數學書本的長、寬、厚,利用知識缺陷,強烈感知需要乙個新的更小的長度單位。通過這樣創設與生活有關的情境,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促進師生互動提供條件。

2、加強學生的操作活動

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特點,「測量」這部分內容的實踐性比較強,需要學生在操作中充分的感知,並逐步達到完善。因此,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應該建立在操作的基礎之上。我在設計本課時,將組織學生進行如下活動:

(1) 猜一猜:猜我的身高;

(2) 量一量:用尺子量數學書的長寬厚;

(3) 看一看:尋找身邊用公釐做單位的物品;

(4) 數一數:讓學生獨立觀察直尺,然後配合學生的匯報,通過多**的演示,清晰的反映出公釐與厘公尺的關係,對學生的有意注意進行正確的導向,突出「1厘公尺等於10公釐」這個教學重點。

(5) 摸一摸:我借助1分硬幣和不同的磁卡,讓每個學生通過觸控建立1公釐的長度觀念;

(6) 想一想:讓學生閉眼想象並用手勢表示1公釐的長度;

(7) 動一動:用手勢表示2、5、10公釐的長度;

(8) 說一說:說一說,測量生活中的哪些物品的長度一般用公釐作單位。

通過設計這一系列的活動,目的是使學生借助實物進行模擬,幫助學生更好的建立公釐這一長度單位的表象,使學生對公釐的認識逐步深入,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3、幫助學生建立相應的長度觀念

在幫助學生建立1公釐的觀念時,除了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源外,同時還要多舉一些學生熟悉的例子加以對比。

(二)說新知教學的創新點

在引入新課方面,我抓住這一節課是新學期開始的第一節課這個契機,圍繞「猜一猜老師的身高「這一話題展開討論。討論後提問:剛才我們說的資料中,有幾個學過的長度單位,你能給大家說說這些長度單位嗎?

通過估計老師身高這一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喚起學生對已知長度單位有關知識的回顧和對經驗的總結,架好了學習新知識的橋梁。

接著,我讓學生幫忙,用公尺尺實際測量我的身高。接著,我設計了這樣乙個問題:剛才通過測量,你們知道了老師的身高,那麼測量在生活中還有什麼作用呢?

我由老師身高測量這乙個體事件擴充套件開來,引導學生放眼周圍,通過對生活現象的舉例,使學生對測量的重要性和生活中測量應用的廣泛性有乙個感性的認識,體會到掌握測量方法的必要性。

然後,組織學生小組合作,估計數學課本的長、寬、厚,並填寫記錄單。

最後,我發給每小組一把特製的沒有公釐刻度的紙尺,要求學生對數學課本的長、寬、厚進行測量。學生測量時,將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互相討論如何表述測量的結果。

紙尺上只有厘公尺的刻度,學生精確測量非常困難。我有意製造這個矛盾,是為了使學生的現有知識和現實需要發生矛盾衝突,讓學生體會到:只有公尺和厘公尺兩個長度單位是遠遠不夠的,要想準確的量出物體的長度還必須尋找乙個更小的長度單位,從而產生要探索新知識的強烈慾望。

這就為下面新知識的探索設定了有利的懸念。

(三) 說練習處理

一般教學在教學新課後都非常注重對新知的練習鞏固,有基本訓練、專項訓練、深化訓練,使學生在練中達到教師所期望達到的教學效果。現代數學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中重結果,輕過程的思想,轉而重視過程教學,重視學生知識構建的過程。所以在教學這一課時,我把主要時間集中於學生對1公釐的認識及建立它的長度觀念,只留少量的時間做些簡單的鞏固練習。

首先,在學生進行一系列的操作活動後,我讓學生完成p3「做一做」,體驗測量的過程。在完成小結後,再組織學生完成p5第2題,p6第5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長度單位公釐的理解,有利於學生公釐長度觀念的形成,培養學生用公釐做單位進行測量的能力。

(四)說教學評價

(1)本節課在教學活動中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2)讓學生在豐富的動手操作和實際活動中逐步形成公釐的長度觀念,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動手操作、語言表達能力。

(3)注意滲透學生之間的評價意識,用一些鼓勵行為、語言等來發揮學生之間的評價功能,激發學生回答問題的勇氣和積極思考的動力。

結束語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採用直觀教學和活動**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公釐的認識

課題總課時數教學目標 分課時1 課型授課日期 新授1 讓學生經歷觀察 比劃 測量等學習活動,明確公釐產生的實際意義,使他們初步認識新的長度單位公釐,建立1公釐的概念,會用公釐作單位進行測量,並能掌握公釐與厘公尺間的關係,進行簡單的換算。2 借助具體的測量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能估計一些...

公釐的認識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測量,使學生明確公釐產生的實際意義,建立1公釐的長度概念。2.通過觀察使學生知道公釐與厘公尺間的關係,會進行簡單的換算。3.在操作與交流中,使學生會用公釐作單位進行測量。4.在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估測意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難點 重點 學會用公釐作單位進...

《公釐的認識》反思

回顧教材 公釐的認識 是三年級上冊數學中的第一節新授課,這一節課主要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建立對公釐的長度觀念,掌握公釐與厘公尺間的進率,並能利用這一關係進行單位的互化。在學習這一知識前學生已經對厘公尺和公尺有了一定的認識,對於長度有了一定的概念,學生在有學習過同型別的知識的基礎上學習公釐,對於學生的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