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成本費用管理制度

2022-11-20 23:27:05 字數 3815 閱讀 9285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目的

1、規範企業成本費用核算工作,保證成本資訊真實、完整。

2、加強企業成本管理,降低成本費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第二條成本費用核算依據

1、國家《企業會計準則》、《公司內部會計制度》。

2、有關的消耗定額、開支標準和開支範圍的政策檔案。

3、企業內部的經營特點以及經營的內外部環境的要求。

第三條成本費用的核算應當遵循下列要求。

1、成本費用應當分期核算。

2、成本費用的核算方法應當前後一致。

3、成本費用核算應當為企業未來決策提供有用資訊。

4、成本的確認和計量應當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準則制度的規定。

5、一定期間的成本費用與相應的收入應當配比。

6、成本費用歸集、分配、核算應當考慮重要性原則。

7、成本費用核算應與客觀經濟事項相一致,以實際發生的金額計價,不得人為降低或提高成本。

第四條合理確定消耗定額

進行成本費用核算的前提就是制定企業各項消耗定額,具體包括以下4個方面。

1、企業的材料消耗定額,包括原材料、燃料、動力等消耗定額。

2、勞動定額,包括產品生產工時、消耗定額、產品產量、勞動生產率、停工率等方面的定額。

3、裝置利用定額,包括各種機器裝置的利用率等。

4、費用消耗定額,包括各種製造費用的消耗定額。

第二章成本費用核算組織體系

第五條本企業根據生產需要,在主管領導(總會計師)的統一領導下,實行**管理(職能部室、生產分廠或輔助生產部門、工段或班組)一級核算的成本管理體系,由公司財務管理部負責全廠成本核算工作,各分廠、部門負責登記、整理有關原始資料,填報有關原始憑證,並進行初步審核、整理和彙總。

第六條本企業成本費用核算實行總經理負責制,財務管理部部長受總經理委託具體組織開展各項成本費用的核算工作,成本核算會計在財務管理部部長直接領導下,具體負責成本費用核算的賬務處理及相關事宜。

第七條各成本核算部門根據本部門開展業務的需要,設定專職成本核算員或指定專人兼任,以開展本部門成本費用的核算業務。

第八條各成本核算部門具體負責本部門的成本核算工作,健全原始記錄,制定並修訂各項定額,對上報財務管理部的成本費用核算資料全面負責,並配合財務管理部開展各項財務核算管理工作。

第九條成本核算人員的工作內容。

1、按照規定設定成本核算專案,做到結構合理、專案齊全。

2、收集、整理成本核算資料,按規定專案、程式、方法和時限要求,準確計算、編報、分析、**和控制成本費用。

第三章成本費用核算物件、方法和專案

第十條成本核算物件包括:生產成本和製造費用。

第十一條費用核算物件包括:

1、期間費用

(1)銷售費用。

(2)管理費用。

(3)財務費用。

2、其他費用。

第十二條成本費用核算方法:

1、對能直接歸屬某個成本核算物件的成本費用直接分配列入相應成本物件的成本中。

2、對涉及兩個及兩個以上成本費用核算物件的成本費用採用分配的辦法進行歸集,分別根據具體情況按人員比例、工作量比例予以分攤。

3、採用品種法作為成本費用計算方法,品種法即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物件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特點包括以下4個方面。

(1)以「品種」為物件開設生產成本明細賬、成本計算單。

(2)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會計期間」。

(3)以「品種」為物件歸集和分配費用。

(4)以「品種」為主要物件進行成本分析。

4、成本費用計算方法的變更必須經總會計師審批方可進行。

第四章生產成本核算

第十三條根據實際產量和實際消耗的材料、人工、費用計算產品的實際成本。

第十四條生產成本核算要求

1、採用計畫成本、定額成本進行日常核算,產品成本計算必須還原實際成本,計算產品成本的實際成本。

2、劃定本期產品成本和下期產品成本的界限,不得任意待攤和予提費用。

3、劃清在產品成本、產成品成本的界限,不得虛報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

4、凡是規定不准列入成本的開支,都不得計入產品成本。

5、按成本費用發生專案進行歸集,歸集過程中保持成本核算與實際生產經營程序的一致性。

第十五條生產成本核算程式

1、根據各部門統計資料和原始記錄,收集、確定各種產品的生產量、入庫量、自製半成品、在產品盤存量以及材料、動力消耗、職工薪酬、製造費用等資料,確保資料的準確性、規範性和有效性。

2、根據基本生產車間、輔助生產車間和規定的成本費用專案對發生的一切生產費用進行歸集。

3、將歸集的費用予以結算和分配,能夠確定由某一成本核算物件負擔的,直接記入該成本核算物件;由幾個成本核算物件共同負擔的,按照產量等合理的分配標準,在有關成本核算物件之間進行分配。

4、期末有在製品產品,應將歸集起來的生產成本按產值在完工產品和在製品之間分配,從而計算出完工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第十六條材料成本核算

1、材料成本包括材料購買**、運雜費、裝卸費、定額內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加工、整理及挑選費用等。

2、採用計畫**進行材料的日常核算,月末將消耗用材料的計畫**調整為實際**,材料計畫**與實際**的差異,應當按照材料類別或品種進行核算,材料成本差異按月分攤,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計算分攤。

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異)/

(月初結存材料計畫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計畫成本)×100%

發出材料成本差異=發出材料計畫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

發出材料實際成本=發出材料計畫成本+發出材料成本差異

3、凡直接用於產品生產的材料和自製半成品,直接計入各產品成本。不能直接確定的,由幾個成本核算物件共同負擔的應當按照合理的分配標準,在有關的成本核算物件間直接進行分配。一般消耗性材料,應當按照領用材料的分廠(部室)根據材料用途計入「製造費用」、「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的有關專案進行分配。

第十七條燃料和動力成本核算

動力分為外購和自製兩種,動力費用根據能源管理部門記錄的實際耗用數量以計畫**進行分配,凡能直接計入成本核算物件的,直接計入;不能直接計入的,應當按照合理的比例分配計入。照明通風用電、取暖用蒸氣等費用計入「製造費用」、「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的有進行分配。

第十八條直接職工薪酬成本核算

直接從事產品生產人員的職工薪酬,直接計入各產品成本中,不能直接認定的按部門、分廠進行歸集和分配。由財務管理部編制「工資和職工薪酬彙總分配表」,計入「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的有關專案。

第十九條輔助生產成本的核算

1、核算原則

輔助生產車間(部門,下同)應單獨核算成本並進行分配。

2、核算辦法

輔助生產車間(部門)生產的水、電、汽及提供的勞務等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包括材料、燃料及動力、直接職工薪酬、製造費用),通過計畫成本分配法將輔助生產費用按計畫單位成本和各受益部門耗用輔助生產提供的產品或勞務數,向各受益部門分配;,或者由財務管理部統一對實際成本與計畫成本之間的差額進行調整。

第二十條在製品成本的核算

1、在製品的成本核算,設定在製品實物臺帳,記錄各種在製品的投料數量,各個階段及工序中的在製品的加工數量、完工數量、廢品數量、轉出數量、結存數量,並定期進行實地盤點,在製品的盤盈、盤虧,應當按照規定批准後計入「管理費用」。

2、根據每月在製品的實際結存數量和折合成品量正確計算在製品成本,在製品一般只計算原材料成本,生產不均衡,在製品期初期末變動大的產品,在製品可留至「製造費用」。完工產品與在製品分配費用的方法,採用約當產量法,月末按照在製品的完工程式折合成約當產量,再根據約當產量與完工產量的比例,計算在製品和完工產品的成本。

第二十一條分廠成本和公司成本的計算和報表。

1、分廠成本計算要根據各分廠的生產組織型別及產品生產工藝過程特點,分別採用不同的成本計算方法,根據有關部門轉來的原始憑證和會計核算資料,分產品按專案歸集和分配費用。計算各種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並按月向財務管理部報送分廠成本報表。

成本費用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適應集團公司發展需要,加強企業成本費用核算管理,努力降低成本,控制費用支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企業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第二章成本費用管理的基本任務 第二條在企業生產管理過程中,根據歷史成本資料 市場調查等成本費用資訊,研究成本費用變化規律,進行長期和短期...

成本費用管理制度

成本費用管理制度 徵求意見稿 第一章成本費用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一條成本費用的管理與核算是企業財務 成本管理的重要組成部份,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營成果,因此各單位要切實加強成本費用的管理與核算工作。第二條成本費用的管理與核算實行統一領導 分級管理的原則,即 股份公司 各礦山 車間 核算體制,股份公司 ...

成本費用管理制度

為了規範本專案產品成本核算,加強成本的管理及控制,正確及時反映各種生產耗費及生產費用的實際支出和工程成本構成情況,滿足各項管理工作和經濟決策的需要,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企業會計準則 企業會計制度 等有關規定,並結合本企業相關產品的生產經營的特點,特制定成本管理制度。專案成本費用管理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