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饋」助推教學更有效

2022-11-18 20:57:05 字數 1635 閱讀 8576

廣元外國語學校馮成雲

美國心理學家加涅認為,「學習的每乙個動作,如果要完成,就需要反饋」,反饋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條件。我認為在課堂教學重視開課時的反饋、重視學生在情感態度上的反饋、重視學生在師、生互動過程中的反饋、重視學生在練習後的反饋能教學更有效。

一、重視學生在開課時的反饋。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教師在上課時必須要對學生學習的心理準備、原有知識掌握的情況、原有的生活經驗、學生預習情況以及學習用具的準備等方面的情況進行反饋。

如,教師進教室後一直看著學生不說話,此是時無聲勝有聲,或讓學生說一說老師進教室後做過哪些手勢,談論過哪些話題,數學科代表在上數學課時做過哪些事情,目的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同時也可以落實課前準備的檢查,養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又如,通過小練習可以反饋學生對原有知識掌握的情況和學生預習情況,還可以通過情境、質疑、猜測等形式可以建立起原有知識經驗與所學知識的聯絡,建立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這些資訊的反饋有利於教師實施教學計畫,調整教學策略。

二、重視學生在情感態度上的反饋。數學相對其他科目來說,確實比較枯燥乏味一些,因此要重視學生在情感態度上的反饋,讓學生願學,樂學。在數學課上,學生願不願學,學的怎麼樣,這些資訊都會體現在他們的表情上。

如果學生表現的積極配合,眼睛炯炯有神,說明學生聽了,懂了,會了,相信課堂效率肯定比較高;反之,則說明學生注意力不在課堂上,對教師講的內容沒有興趣,或者對所講知識一知半解,需要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利用各種手段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在反饋調整時,要注意尊重學生,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注意反饋中的情感把握,用「摸摸頭」、「投去善意目光」、「幽默的語言暗示」、「熱情的鼓勵」「傳張小紙條」等方法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重視學生在師、生互動過程中的反饋。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數學教學要面向全體,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

在一些數學課堂上,優生的話語權比較多,這樣反饋的資訊肯定會失真。因此有必要改進反饋方法,根據問題的不同,合理的採用小組討論、自學質疑、生問師答、生問生答、小組提問集體討論作答等多種反饋形式,創造讓全體學生參與、展示的機會。同時,在反饋時還要看到每一位學生的個體差異。

要把個體差異作為一種寶貴的教學反饋資源來開發,充分發揮學生個體差異作用。例如,利用差異,加強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反饋矯正在互動中進行。如在教師的指導下,有時通過讓學困生回答有一定難度的問題,並利用其中的錯誤與缺陷激發中、優生進一步思考。

反之有時提問中、優生,而目的是給學困生做示範,期望他們能從中學到方法與思路。在示範性回答後,讓學困生複述再現,強化記憶。這樣,使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或平時比較少主動回答問題的同學也有參與的機會。

四、重視學生在練習後的反饋。練習的反饋可大大提高了練習的效率。首先,練習的反饋要及時。

及時的反饋能使教師正確及時地了解學生的掌握知識的情況,根據反饋的情況來分析原因,在精講時就能抓住重點、難點,有效地查漏補缺。其次,練習的反饋上必須從多角度進行,既要讓學生知道正確與否,又要讓孩子們知道是怎樣想的,是怎樣做的;既要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又要對於不同的解法要學會鑑別和吸收。最後,練習的反饋方法要多樣。

可以是小組交流,校對答案,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也可以是全班交流,突出重點,講出典型錯誤。還可以是學生相互檢查,尋找錯誤原因。

當然也可以採用教師講評的方式。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的資訊有很多,我們要善於捕捉這些資訊,進行適時反饋,根據反饋資訊,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進度、教學方法和知識的深淺程度,使教學處於最佳狀態,以提高課堂效率。

方法讓識字教學更有效

語文課程標準 指出低年級段要求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根據課程標準對識字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點,結合兒童的身心發展和認知規律,我在識字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型別,不同特徵的生字,探索運用了多種識字方法,對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拓展識字途徑。提高識字效率,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習慣,加深對祖國語言文...

積極互動讓教學變得更有效

摘要 教學是師生互動相互交流和相互學習的活動。現代教學理念強調課堂教學中把學習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要體現出 學生為學習的主體 教師要發揮好 組織 引導和指導 的作用,要加強師生雙方的教學互動,也需要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為學生創造主動學習 合作 和自主發展的條件和環境,以利於形成 合作 自主創新 ...

如何表揚更有效

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斯金納認為 給學生施加他們喜愛的表揚或鼓勵,可以增強學生良好的行為,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教師要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懲罰 當你想對學生說 你不要這樣做,還不如說 你那樣做更好。與其讓學生在沒完沒了的批評中糾纏於做過的錯事,還不如適時的表揚他的每一次進步。不過如今的情況是,教師表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