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兒童三生教育

2022-11-11 22:18:03 字數 5334 閱讀 6956

第24卷第1期2015年3月

臨滄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農村留守兒童三生教育

陳慶淵(臨滄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政法系。雲南臨滄677099)

摘要:隨著中國城市化逐年推進,大量農民進城務工,農村留守兒童已經成為乙個重要的社會問

題。截至2010年農村留兒童守突破6 000萬,留守兒童的生存現狀堪憂。本質上,留守兒童的成因是父

母長期外出,兒童長期與隔代親屬生存所致。更為嚴重的是,農村留守兒童犯罪與被侵害時有發生,留守兒童的「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由於缺乏正常的家庭而嚴重扭曲,學校成為教育的

唯一途徑。因此,對農村留守兒童的「三生教育」意義重大。

關鍵詞:留守兒童;三生教育;重要性;對策一、

農村留守兒童的「三生教育"位置。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因家庭結構的

不同分類也不同:(1)缺乏型。缺乏型的家庭教

育主要表現為,父母雙方都外出兒童單獨留守,兒童雖然有一定的生活能力但主要靠鄰居

的特殊性

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並因此而不能和父

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兒童【i】。農村留守兒或是其他親屬提供幫助,家庭教育完全缺失。

2)殘缺型。父親或者母親長期外出,兒童依靠童因為地域關係,可以理解為因父母長期外出(

3)隔代型。父母留守農村地區的兒童。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狀留守家庭的一方教育和生活。(

況因地域、家庭、父母的收入等差異而不同,雙方外出留下兒童與老人生活,家庭教育也呈

4)寄宿型。父母雙方均外出將兒童與生活狀況相比,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普現隔代性。(

遍堪憂。一般而言,教育是家庭、學校與社會寄宿於親屬家中,親屬進行事實上的家庭教

共同之責,家庭教育在其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育。

誠然,家庭成員在家庭結構中的角色不結構功能。

「三生教育」,就是通過教育的力量,使被同,在家庭的教育中起的作用也不同,農村留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少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心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生活觀的主體認理發展等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具體表現如

知和行為過程。也就是通過整合學校教育、家

下:(一)生命教育的質量不足,農村留守兒童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力量,激發學生的主體認

知和行為實踐,最終達到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缺乏正確的「生命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目標過程圓。因此農村留守兒童對生命的認知模糊,無法正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在「三生教育」中的重要確理解生命對家庭的重要性、生命的親人的重

。收稿日期作者簡介: ̄

(1o84-

)。男。彝族。雲南臨滄人,臨滄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政法系講師,主要從事政治發

展研究。

本文系2013年雲南省教育廳價值主義思想研究課題「『生命生存生活教育』課程教學法教材開發研究」(課題編號:jz13b06)階段性成果之一。

102陳慶淵:農村留守兒童三生教育

要性、生命的社會的重要性。家庭成員的長期離散,使農村留守兒童扮演家庭成員的角色到社會成員的角色轉換沒有過渡期,從而使留守兒童缺乏通過家庭認識自我、認識社會的途徑。從更寬泛的角度看,農村留守兒童對「我是誰?

我從**來?我將要到哪去?」的生命哲學知之甚少,並且缺乏對生命的認同,無法是強調個體對生命過程和死亡現象的看法和理

解;「情」是注重對生命過程和死亡現象的體驗和感受;「意」則指個體對生命價值及其意義的探索和領悟嗍。農村留守兒童對於生命認知,「知」意味著對自己作為生命個體的科學認識,「情」表達出對於自己生命的珍惜與尊重,「意」可以理解為生命對於自己、家庭與完成本我、自我、超我的生命過程。

(二)生存教育的質量不足,農村留守兒童缺乏正確的「生存觀」

家庭結構對於兒童的生存至關重要,一方面,家庭是兒童生存的物質基礎,安居的場所。另一方面,父母的早期教育是兒童原始技能習得的重要途徑。農村留守兒童由於缺乏家庭教育,生存教育僅僅依靠社會模仿來獲得,存在許多不確定性。

「生存教育的目的在於提高生存的適應能力、發展能力和創造能力,樹立正確生存觀念」嘲,農村留守兒童的生存教育僅僅完成初級的適應能力,後續的發展能力和創造能力非常薄弱。

(三)生活教育的質量不足,農村留守兒童缺乏正確的「生活觀」

在個人生活方面,農村留守兒童很容易形成自卑傾向,很難融入到群體生活中;在家庭生活方面,農村留守兒童缺乏必要的關愛與照顧會形成心理創傷;在學校生活方面,農村留守兒童對教師的依賴嚴重缺乏必要的獨立性;在社會生活方面,農村留守兒童缺乏社會交際的綜合素質很難融人到社會生活中去。農村留守兒童對「認知生活、了解生活、實踐生活」具有侷限性,很難樹立正確的生活觀。

一言以蔽之,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

乏是造成兒童無法形成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價值觀的根本原因。農村留守兒童的特殊性決定了學校在「三生教育」的重要性。

二、農村留守兒童「三生教育」的重要性

(一)生命教育的基礎性生命是生存、生活的基石,生存、生活是為生命而服務。生命教育的基礎性主要體現在:生命認知、生命認同、生命價值。

根據「生命認知」的界定及本質特點,可從「知」、「情」、「意」三大取向對其進行劃分:「知」社會的意義。就生命認同而論,生命認同是個體認同的基礎,個體認同是集體認同的先決條件。

生命教育對於生命認同的教育包括:生命的合理性、生命的發展性、生命的社會性幾個

方面。最後,生命價值在生命教育中的其中昇華的作用,如何提公升生命的價值不僅僅是「存在感」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生命價值是人自

我發展的指引力量。

(二)生存教育的必要性

生存是生命的保障,生存也是生活的基礎,因此對兒童的教育起著必要性的作用,對於農村留守兒童亦是如此。生存教育對於農村留守兒童的必要性主要表現為:(1)物質「需求—獲取」的獲得。

農村留守兒童物質需求並不是簡單的習得「貨幣與物品的交換」,「物品到食物」是乙個非常重要技能。對食物的獲取是教育的實踐性問題。通過生存教育的開展,使留守兒童學會「獨立生存、健康成長」是生存教育的乙個重點;(2)社會「交往—適應」獲得,農村留守兒童交往的需要是社會化的重要途徑,通過生存教育對其進行交往技能的培養來融入社會、適應社會;(3)精神「需求一滿足」的獲得。

相對於城市的兒童,農村

兒童的精神文明建設更加困難,對於農村留守兒童的精神文明建設尤為重要。精神文明雖然對於物質生存就有依賴性,但通過生存教育使

得留守兒童立德、明德是「三生教育」的應有之義。

(三)生活教育的實踐性

生活教育是對生活方式、生活態度、生活

價值的教育過程,對於農村留守兒童而言,培養留守兒童的自立、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能力。通過生活教育使得農村留守兒童學會自立的生活方式;在生活態度上培養自尊、自愛,在實踐中既要引導兒童在社會生活中尊敬他人、關愛社會,同時自己又要保持尊嚴的獨

103第l期臨滄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4卷

立性和自愛的合理性;在生活價值上培養兒童的自信、自強,自信意味著留守兒童對生活的主動性,自強則意味著留守兒童堅韌與不屈。自立、自尊、自愛、自信、自強實踐能力的建設有機統

一、渾然一體,農村留守兒童因為種種因素可能會帶有某些負面情緒產生消極的生育,使學校教育彌補家庭教育的缺失。

(二)建立**「見面會」,營造虛擬家庭教育

學校通過網路技術搭建遠端的父母與子女的見面會,使農村留守兒童能與父母通過**進行交流和溝通(比如3天一次,每次1個小活觀,通過生活教育引導和培養兒童健康向上、和諧生活來樹立積極的生活觀。

對於農村留守兒童而言,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都必須以實踐為基準。當然,在農村「三生教育」面臨著許多挑戰,特別是留守兒童聚集區,學校資源和社會資源表現出急缺性。同時,如何處理應試教育和「三生教育」的平衡是乙個老大難的問題。

通過發展的眼光看兩者關係,「三生教育」應該放在首要的位置。

三、加強農村留守兒童「三生教育"的對策

農村留守兒童的「三生教育」既是教育問題,也是社會問題。留守兒童的「三生教育」是一項複雜的教育工程,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力量共同構建教育體系,共同加強留守兒童的「三生教育」。從巨集觀方面來看,農村留守兒童的「三生教育」需要**的政策、

人力和財力的支援,協調學校、家庭和社會力量來進行有效幫扶;從微觀上看,農村留守兒童的「三生教育」應該以學校為中心,統籌兼顧、有序教育。本文側重於從微觀上討論對策

問題。(一)健全學校寄宿制,營造大家庭

寄宿制在農村中小學普遍存在,但大多數寄宿制存在質量上的不足,即僅僅解決食宿和初級管理。寄宿制下的學生與教師更多的是師生關係,無法彌補農村留守兒童長期缺乏親情形成的心靈創傷。因此,我們必須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還要側重於培養校園親情關係。

一方面,學校的「三生教育」不僅僅只停留在課題上,學生的學校生活是「三生教育」的重要問題,既要突出學生對生命的自愛性,也要教會學生的獨立生存能力,亦要求教師輔導學生的生活技能具有安全性;另一方面,在「三生教育」的視野下學校寄宿制應該營造學校家庭氛圍,留守兒童應該學會分享、互助和承擔。同時,師生關係應該加入更多的親情教

104時)。父母可以遠端進行家庭教育,引導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留守兒童也能經常看到父母,避免分離的相思之情。

當然,學校和父母也應該創設每次**交流的議題,在關愛兒童的同時進行必要的家庭教育,使留守兒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三)設立「三生教育」輔導員制度,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實際問題

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生命、生存、生活,必須引入「三生教育」專職輔導員。這是因為:(1)「三生教育」的系統性,既要引導兒童對生命、生存、生活的價值素養,也要輔導兒童生存技能和生活常識;(2)單純以「三生教育」的理論教師或是班主任來兼任輔導農村留守兒童的日常生活,會顯得有心無力、顧此失彼;(3)「三生教育」專職輔導員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文化教育、心理疏通、道德引導都必須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能力素養。

何況,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背景各不相同,心理素質也不同,教育上必須因地制宜、對症下藥。

(四)引入社會公益**,建立定期「探親」制度

農村留守兒童長期見不到自己的父母,對兒童的健康影響頗深。比如會產生自閉、不安全感等。引入社會公益**讓孩子每個季度或者假期回到父母的身邊至關重要,因為大多數農村家庭的經濟能力無法實現此目的。

社會公益**的引入,一方面可以解決個別孩子家庭困難帶來的困擾,也可以援助父母與孩子見面的家庭夢。

四、結語

教育是民族繁榮的希望,也是社會發展的動力。近6 000萬的農村留守兒童,是社會主義**人的一部分。本文從微觀上論證了提公升

農村留守兒童「三生教育」的可行路徑。但要徹底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必須以**為主導,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沒有「先教」

陳慶淵:農村留守兒童三生教育

與「後教」之說,只有公平的教育。

系【j】.昆明學院學報

參考文獻:

[3]陳慶淵.生命、生存、生活的教育理解:人本教育的

【l】段成榮,周福林.我國留守兒童狀況研究l乃.人口研起點與歸宿【j】.臨滄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0).

究,2005(1).

【4】徐曉瀅,李丹,發展視野下的生命認知:研究取向與【2】羅崇敏.全面實施「三生教育」建設現代教育價值體

整合【j】.心理發展與教育,2011(2).

(上接第92頁)

【上接第101頁)

677099)

,105

農村留守兒童

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現狀調查 說明 調研內容 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現狀 調研時間 2010年1月26日 調研目的 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狀況調查了解教育現狀 調研物件 安徽省渦陽縣公吉寺鎮中小學 調研人 龔毅 調研方法 走訪調查資料調查引介 關鍵字 留守兒童受教育狀況 留守兒童概述 留守兒童 childre...

關注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教育

關注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教育 大理州農村留守兒童現狀調查及對策 中國民主同盟雲南省大理州委員會 雲南財經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9年第1期 隨著農村勞動力的轉移,留守兒童已成為乙個不容忽視的社會群體。農村留守兒童思想品德 心理健康 安全隱患方面存在的問題正日益凸顯,引起了社會相關方面的高度重視。一 ...

三生教育總結

三 3 班三生教育上冊總結 瓦窯明德小學 趙曉萌2016年1月 三 3 班三生教育上冊總結 生命貫穿人生,以生存為根本,以生活為載體。所以,生命教育 生存教育 生活教育是人的終身教育,是蔓延於生活的全方位的教育,三生教育 的實施需要學校 家庭 社會多種教育力量共同參與。學校推行 三生教育 必須從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