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對麗江古城打造文化旅遊產業的調研報告

2022-11-07 16:33:05 字數 4818 閱讀 2367

關於對麗江古城打造文化旅遊產業的調研報告——聊城市人大農委調

研組發布時間:2011-8-1資訊**:

在全市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聊城市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按照學習調研階段的要求,組織有關人員赴雲南省麗江古城,就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加快文化旅遊重點專案建設、打造聊城「江北水城·運河古都」城市品牌等內容進行了學習考察。通過學習考察,進一步開闊了眼界,啟迪了思路,振奮了精神,增強了信心,切實感到受益匪淺。

一、麗江古城開發建設的特點

麗江,歷史上是滇西北乙個「被遺忘的王國」,但到了2023年卻一躍成為擁有三個世界遺產殊榮並為世人矚目的城市:2023年12月「麗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乙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並獲得成功的歷史文化名城;2023年7月,「三江並流」風景名勝區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023年8月,納西東巴古籍文獻被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是什麼原因讓麗江屢獲殊榮?

擁有「三大遺產」的麗江展現給世人的究竟有怎樣的獨特之處呢?這些在我們參觀考察後得到了印證,概括起來有以下特點。

特點之一:麗江人找準了堅守與創新的支點,使文物遺產的保護與旅遊產業的發展相互協調。業界普遍有這麼一種說法:

「開發意味著破壞」。然而,麗江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致,彰顯出的是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榮的優美畫卷,明媚的陽光、湛藍的天空、清新的空氣、休閒的意境,能充分讓置身其中、參與互動的人們從緊張、繁重的工作、生活、學習中解脫出來,讓身心得到舒展和休閒,從而讓遊客喜愛。這是來麗江考察者的共識。

為了這古樸、和諧、依戀的誘人景象,為了實現當初申遺的諾言,麗江先後投資4億多元,實施規模浩大的重建和整治,完成了1300多戶,5000多人的搬遷。為了「大局」,在古城重要組成部分、原來被一些現代建築擠占的東大街,有17個單位2萬多平方公尺的建築物在職工們的淚水中被一錘鎚打爛。為了「這一眼」,麗江人提出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古城,對每棟受保護的民居和每一棵樹,每一塊石頭都有詳細的保護規劃和平面圖等,並嚴格按規劃操作。

多年來,麗江在培育發展旅遊產業的程序中,通過發揚勇於探索、敢為人先的精神,創造了民族文化與經濟對接的「麗江現象」,世界遺產保護與旅遊業協調發展的「麗江模式」,這就是文物遺存的保護和展示上的創新。

特點之二:麗江人建立了新的管理模式,文物遺存得到了有效的保護。我們都知道對文物的封閉式管理,但麗江古鎮的開放式管理與木府的封閉式管理有機結合使我們耳目一新,也給我們帶來幾分好奇。

來到麗江古城入口的時候,遊客之多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站在如鯽的遊人中,我們發現,古城沒有圍牆。興建於南宋末年,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的麗江古城是乙個不設防的小城,也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沒有城牆的古城。

這麼多的古舊建築群和這麼大的城區面積如今成了文物遺存中的乙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加之任何人都可從四面八方走進古城,文物的安全管理按理說壓力是非常大的。我們的疑問在參觀過程中得到了解答。一是全民動員,廣泛

宣傳。古城的大街小巷中到處張貼及懸掛著的標牌中透露了這麼乙個資訊,即麗江的宣傳動員教育非常到位。他們在賓館發放的宣傳資料也非常有針對性,如我們下榻賓館的那份《建立首批全國文明城區倡議書》是這樣提示的:

建立全國文明城區是提公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提高市民生活質量的有效載體,是全社會的事情,大家共同的責任。通過大力宣傳造勢,麗江古城的保護更加深入人心。二是文物管理部門體制健全,管理到位。

我們在木府參觀時拍下這麼一段關於麗江古城博物院對古城管理的「宣言」,或許可以說明他們在文物遺存的保護和管理上的一些成功經驗:麗江歷屆黨委**在遺產保護管理法制建設方面作了不懈的探索與實踐,先後出台了很多關於保護古城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規定和辦法,對麗江古城的有效保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在市委、市**的領導下,不斷努力探索合理的管理體制。

通過多年來的不斷探索和總結,目前已形成了一種「多級聯動、合理分工、協調配合、榮辱與共」的古城管理模式。三是麗江人千年守望,細心呵護的結果。麗江是「以其儲存濃郁的地方民族特色與自然的美妙結合的典型,具有特殊的價值,歷經2023年2月3日大**,基本格局不變,核心建築依存,恢復重建如舊,儲存了歷史的真實性」的總體評價,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特點之三:麗江人大力弘揚民族文化,積極打造知名文化品牌。麗江是全國少數民族主要聚集地之一,這裡每乙個民族的衣、食、住、行及婚戀、喪葬、生育、節典、禮儀、語言、文字、圖騰、宗教、禁忌、審美,在麗江古城都有具體體現,幾乎包涵了整個雲南省納西族的東巴文化、大理的白族文化、傣族的貝葉文化、彝族的貝瑪文化,潑水節、刀杆節、插花節、火把節、木鼓節、三月街、神話、史詩、歌舞、繪畫、戲曲、古樂等民俗風情同樣在這裡可以追蹤溯源。

麗江之所以形成多民族文化特色,這得益於麗江對於這些民俗文化的相容幷蓄,得益於麗江人結合旅遊平台大力發展文化產業。近年來,麗江不但推出了《納西古樂》、《麗水金沙》等一大批在國際國內產生影響的文藝節目,同時還吸引了《千里走單騎》、《一公尺陽光》、《茶馬古道》等一大批影視作品在該地拍攝,使麗江文化產業成為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一大亮點,為促進麗江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特點之四:麗江人善於宣傳造勢,著力打造文化精品工程。四方街、東巴谷、玉水寨等名勝區因彰顯民俗風情而著稱,以「一座土司府、半部民族史」驚豔於世的木府、方國瑜故居、和志剛書齋、品正藝堂、東巴紙坊、聽水軒、沙蠡書屋等為代表的民族文化展示範視窗,也都營造了良好的人文環境。

《印象麗江》的公演,為麗江文化產業的發展增添了亮點,成為充分借助旅遊品牌和名人效應,進行民族文化展示和文化旅遊品牌打造的新模式。事實證明,通過宣傳造勢,全面打造文化精品和知名品牌,業已為麗江提公升文化實力和旅遊業的發展帶來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二、麗江古城開發管理情況

麗江古城由三部分構成:大研古城、藝河古鎮、白沙古鎮,面積3.8平方公里,始建於宋末元初,已有八百多年歷史。2023年12月被列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23年批准了保護條例;1995

年批准實施了保護規劃;2023年隨著列入世遺,開始籌建管委會;2023年麗江古城管委會正式成立;2023年地改市,古城管委會為市屬機構,名譽主任為市委書記,副主任為市長。

麗江古城管委會下設麗江古城管委會辦公室、麗江古城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兩個正處級機構。麗江古城管委會辦公室共有人員170人,下設綜合、保護建設、古城維護徵集隊、幕府博物院等科室。麗江古城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設管理城內直管公房的房產經營分公司、獅子山公園經營分公司、幕府博物院分公司、文化旅遊分公司、生產服務中心、古城管理所等部門,另有消防中隊、各居委會成立的義務消防隊和派出所成立的消防治安聯防隊。

在古城的保護開發和管理運營中,他們堅持面向世界、面向可持續發展的民族旅遊業、面向傳統民族文化的原則,著手進行了以下工作:

(一)制定了古城保護有關規定,主要包括:1、「三必須」規定。房屋的修繕必須修舊如舊;重點房屋、水系的保護必須保持原有布局,不准隨意設阻;橋梁不能隨意增減,修繕必須原貌修復。

對147座重點民居進行掛牌保護,並規定不得隨便增減,對重點民居保護得好的居民予以獎勵。為解決好保護古城風貌與居民生活質量改善的矛盾,規定允許房內引進部分現代化裝置。2、「**準」規定。

不准破壞古城布局、不准侵占古城水系道路、不准加高樓層建房(古城基本以二層為主,區域性有三層,修繕前後房屋層數不變,並限定二層屋高不准超過6.5公尺,三層屋高不超過8.5公尺,核心街區房屋體量不超過600立方公尺,外圍街區房屋體量不超過900立方公尺)、不准用現代化建築材料修建房屋外圍、不准見縫插針修建房屋。

3、搬遷不協調單位和建築規定,恢復原有歷史風貌,讓古蹟顯山露水,對附近清朝時期的古蹟遺址進行了重修。

(二)在投資修繕古城基礎設施的過程中,他們對所有設施特別是排汙管網進行了改造,戶外所有電力線路等進行入地改造,基本上每戶的電力、有線、自來水、**等管線全部入地,加強綠化和夜景工程,使夜晚的古城真正成了不夜城。

(三)對古城居民生活進行補助,對有歷史價值的民居進行修復的居民,由管委會據其實情予以補貼,對因居民生活條件困難而未改善的居民,補貼還可適當調高。在準運證發放過程中,要求服務員中的70%以上必須是當地居民,著當地傳統服裝經營有本地特色的專案。組織入戶調查,對用水、用電、入廁等方面予以優惠。

(四)在引進民間文化過程中,他們在古城內為臨近地區的文化名人、手工業者、傳統工藝展示等無償提供經營場所,在直管公房上提供包括裝修門面、租金減免、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並主要集中在東大街形成旅遊特色,豐富了古城人文內涵。

(五)關於古城的收費管理方面,他們規定:1、其他列入世遺的地點,如周莊、烏縣等都收門票。目前,古城管委會採用收古城維護費的方式向遊客收費,來保證日常費用,此費屬行政事業性收費,其原因是古城是開放式的沒有圍牆。

2、徵收方式由旅行社向團隊收取,由賓館、

酒店、客家店向散客收取,並在遊客必經遊覽點——玉龍雪山設站查補漏收客人。每名遊客一張含個人資訊的旅遊ic卡,古城維護費直接從卡中扣除,並留下查核資訊。各旅遊公司收取維護費後,經旅遊局所設結算中心繳市財政再全額撥付古城管委會。

三、思路及借鑑

(一)在目前我市古城區保護性開發改造過程中,應學習和借鑑麗江市的做法,把聊城豐厚的歷史文化、眾多的旅遊資源置入市場運作中,使文化、旅遊在聊城古城區保護性開發改造中成為一種產業。這樣既能有效解決產業開發資金和市場開拓經驗不足的問題,又能增強文化旅遊的核心競爭力,充分發揮出古城區的文化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在古城區保護性開發改造過程中,應高度重視古城區特色的保護,確保古城區的本土性、開放性、多元性、民族性的特色文化體系,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培育特色文化主導產業,形成強大的文化競爭力。古城規劃設計應在聊城古城區特色和優勢上做文章,既要控制好古城區的肌理、風格和風貌,又要創新理念,體現現代元素、未來元素和古城風貌的融合,實現傳統與現代的對接,同時要為具體實施留足操作空間。

(三)要樹立精品意識,打造精品工程,做到保護、恢復、新建三措並舉。結合聊城古城區的實際,以塑造商業、旅遊業品牌為核心,增強文化商業、旅遊業的內在驅動力和外在吸引力,重點做好文化遺產的增量領域向文化商業、旅遊產品體系發展的轉化工作,完成從觀光型旅遊城區向文化休閒型旅遊城區轉化。要保護和利用好光岳樓、海源閣、山陝會館、鐵塔等現存重點文物古蹟,使之成為獨具特色和魅力的精品景觀景區。

聊城古城區可供恢復建設的文化旅遊資源眾多,在保護好現有重點古蹟的基礎上,再恢復新建一些特色景觀,這樣,既盤活了古城區內文化與休閒度假旅遊資源,又能與新城區其它旅遊產品形成互補,產生規模效應。

地方文化特色對旅遊的影響

科目課題授課時間 地理年級 初一備課人員 主備課者 課堂型別授課班級 集體備課人員 新授初一 第二節地方文化特色對旅遊的影響 授課人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 我國旅遊業和發展旅遊業的重要意義 2 了解我國的自然風光和文化古蹟,革命紀念地和民族風情等豐富的旅遊資源 情感目標 1 培養讀圖能力和總結歸納能...

卓頂某古城農業觀光及婚慶文化旅遊示範專案可行性報告

目錄 專案名稱 古城hy 農業觀光及婚慶文化旅遊示範專案 專案業主 my mm房地產開發 建設位址 sccdp縣古城鎮古城村 建設性質 新建 專案建設目標及規模 本專案占地面積約150畝,合10萬 計畫分期分批次投資1.1億元人民幣。本專案將農業觀光 婚慶文化旅遊 休閒度假融為一體,力爭打造成為區域...

關於對旅遊本質的初認識

作者 陳晶 旅遊縱覽 行業版 2013年第06期 隨著旅遊活動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與作用的日益凸顯,進一步明確旅遊的本質已成為旅遊學界與業界共同致力的課題,雖然業界普遍認同旅遊的本質具有較強體驗性,是一種短暫的異地性的體驗活動。然而,關於旅遊的本質看法還是個沒有統一的話題。本文在綜合當下有關旅遊本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