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第一輪複習計畫

2022-10-31 09:18:09 字數 3453 閱讀 5084

高三歷史組

高考考什麼,我們教什麼;學生學什麼。學生學什麼呢?分數!

而分數是要通過知識與能力來實現的。圍繞這個原則,我們進行高考複習時要特別重視第一輪複習,這是因為學生知識網路的構建、學科能力的提公升大都在第一輪複習中形成的。

一、夯實雙基,優化歷史思維。

在古代史複習時,注重基礎知識教學,力爭做到點透、線通、面全,形成立體知識網路結構。點透指歷史事件知識點分析透徹和全面。如時代背景,原因分析、主要目的、方法措施、性質意義、作用影響等。

線通指某知識點在不同時期的表現連成一線。以知識縱向歸納為主,注重歷史事件的因果聯絡的分析並形成小專題。面全指同一時期社會各方面的概括並形成歷史階段特徵。

如從經濟、政治、軍事、外交、民族、文化等。以某一歷史階段為例按章節順序理清基本史實、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並概括出階段特徵。然後在掌握思路和方法的前提下自己去整理知識結構、提煉要點重點、構建立體知識網路和概括階段特徵。

在注重因果分析、時空聯絡的同時,還要加強中外相關知識的分析比較能力培養。如對中國康乾盛世與當時西方的比較,來正確定位中國的封建盛世;對17、18世紀中國與英法經濟均出現繁榮景象的背景、後果進行分析比較,來理解此時西方資本主義的新興和中國封建社會的沒落的原因;對20世紀中期以來的帝國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國家改革互有得失的分析比較,可以深刻地理解生產力對歷史發展的真正作用等。

二、實行單元複習,構建歷史知識結構和知識體系,

為適應高考歷史以考查歷史思維能力為主的要求,第一輪複習應堅持整體史觀,把教材劃分成若干單元進行單元複習,構建知識的有序結構,使知識系統化、網路化,形成單元歷史知識體系。單元複習不是按教材既有章節編排進行簡單的知識重複,而是把某一單元作為乙個整體來審視,揭示歷史知識的系統性規律性,以利於整體上把握歷史史實、掌握歷史知識。複習時,可按「單元起止時間—單元歷史階段特徵—基本史實(包括背景、經過、結果、性質、影響)」的結構模式來進行。

只有經過這種整合,知識才會在腦海中呈現出鮮明的歷史發展脈絡,繁瑣的知識才變得簡單易學。單元複習時還應注意分析揭示單元與單元之間的聯絡和區別,形成更大的知識體系。

三、讀教材,概括教材大意,挖掘教材中的隱性知識。

在高考試題越來越注重能力考察的今天,如果學生一味機械地背教材知識而不注意閱讀教材、鑽研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培養,考試時即使把教材全部提供給考生,考生的得分也不會增加。因此,必須拋棄那種認為歷史學科只要下功夫背一陣子就能得高分的陳腐觀念,要下功夫閱讀教材。那麼,如何閱讀教材呢?

1、閱讀教材時要注意抽取教材的資訊。

歷史高考考試範圍有五本教材一千多頁課文,顯然,機械的背誦是徒勞的,只有靠對教材的理解才能予以掌握,而要理解就得讀懂教材。怎樣才能讀懂教材呢?在複習中,學生不要把自己的精力僅放在關注教材的語句背會了多少,而要放在你是否掌握了課文的主旨上。

每讀一段課文後要暫停一下,閉目沉思這段課文包含有哪些資訊、它在教材中的地位如何,能否用自己的語言言簡意賅地將之表達出來,做到了這些,一段課文就可以玩弄在自己的股掌之中,知識點也就銘記在心,這既培養了考生的材料解讀能力又鍛鍊了語言表達能力。

2、閱讀教材時要挖掘教材的隱性知識。

所謂隱性知識是指在課本文字和材料中沒有直接表述出來,而實際上又隱蔽在其中的那些知識內容和知識聯絡。複習中如果真正理解掌握了這些隱性知識,那麼學科能力就一定會提高。挖掘教材中隱性知識可從兩方面入手。

第一, 論從史出,透析理論原理。在第一輪複習中,應以歷史知識為依據,通過對基本歷史史實進行歷史理性分析,闡發布隱含其中的基本理論觀點。例如,複習《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一章,①通過分析其爆發原因,闡釋「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必然性與偶然性」之間的關係。

②通過大量史實論證「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③通過分析法國歷史上共和制與君主制、復辟與反復辟的鬥爭過程說明「人類社會是曲折地前進,歷史發展是螺旋式上公升」的規律。④通過分析歷史意義說明歷史現象的普遍聯絡性。

第二, 對比分析,揭示共性和規律。許多歷史現象存在著不同點和共同點。複習過程中,運用對比的方法加以分析綜合,揭示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徵和共性規律。

例如,通過對比分析英、美、法三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有關史實,既可找出它們之間的不同點,又能揭示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共性特徵和規律。

四、樹立文綜意識、穿插部分專題,強化學科間知識的綜合。

所謂文綜意識就是以大文科和關注現實生活的角度對教材中知識進行考量,挖掘其價值的思維模式。

史政地三科是文科教學中的重要課程,都是以人為中心,研究人與環境(自然與人文)、人與社會(過去現在與未來)、人與世界(客觀與主觀)、人與人(自我與他人)的各種關係和規律。文綜中的歷史試題往往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現象等為背景材料,滲透政治學科中的政治、哲學、經濟等有關知識,滲透地理學科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知識,要求學生綜合評價、綜合分析、綜合運用,或以古為鑑,以古為訓,或從中得到啟發,從而考查學生的聯想能力、立體思維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能力。所以,那些能夠與其他學科發生聯絡或者能與現實生活發生聯絡的歷史知識就是教材的主幹知識,在複習備考中要高度重視,全面掌握。

專題複習不應再注重知識結構的先後次序,應該本著問題的提出、分析和解決的思路,去尋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本著解決問題的目的,將知識進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組。一是細化成小專題,二是加強對專題中知識的因果關係的分析,而不只是簡單的把知識歸納在一起。三是加強橫向拓寬,突出空間的延伸。

五、適量訓練,提高解題能力,形成科學的思維習慣、思維方法和思維能力,掌握一定的做題技巧。

在複習完每一單元後,應精選一些思維含量高,具有啟發性和典型性的各類題型的練習題(包括近幾年的某些高考試題),進行適量訓練,在複習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掌握和提高解答各類題型的方法和能力。訓練是對基礎知識的拓寬和延伸,也是對學習質量的檢測,更是調控學習過程的手段。要多進行學習方法和答題方法,主動探索,在讀書和思考中聯絡實際,提出並解決問題。

首先, 要重視對《考試說明》上所提供的題例和樣卷、重視近兩年高考文綜試題的研究,從中體會高考怎麼考(出題思路),從其參***中體會怎麼答(解題思路、答案組織、文字表述等)。研究高考試題(典型的、適量的)是探索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題能力的重要途徑。

其次,選用一些文綜練習題及綜合練習題有針對性地訓練,對題目中各種資訊(文字、**、**、地圖等)的判讀和分析,訓練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從感性認識上公升到理性認識,以提取有效資訊,有針對性的解題。

第三,注重培養審題、解題、答題思路和方法。在審題過程中,要審題型和要求、審關鍵詞、審時空範圍,然後確定解題思路和答題方法,組織答案時還要注意文字表述的規範表達。要用規範的歷史語言回答問題,培養運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堅持史論結合。

第四,在試卷分析時要結合教材抓住主幹歷史知識,理清線索,對基礎知識進行重組,理清因果關係和背景及意義,提公升理性認識,構建較完整的歷史知識網路。因此,試題分析時不僅要知其然(即答案的正確與否)、知其所以然(即該答案正確的原因是什麼),還要知其所以不然(該題之所以錯的原因),最後還要把每個選項對應到教材中相應的歷史階段,在分析理解的基礎上根據選項內容重新組題,以達到做一道選擇題要得到多道題所能反映出來的資訊量。

第五,就主觀性試題來說,在書寫答案時要注意以下兩點:⑴詳略的斷定。做題時要根據分值和能否把問題論證清楚為標準來決定書寫文字的多與少,處理敘述的詳與略。

捲麵要整潔,書寫能辨認,答案分段落,排版要整齊。

2019屆高三歷史第一輪複習計畫

新洲四中高三歷史備課組 一 指導思想 運用 五史觀 文明史觀 全球史觀 現代化史觀,唯物史觀,社會史觀 依據 三綱 課程標準 考試說明和教學要求 準確把握 三情 教情 學情 考情 著眼 三立足 立足基礎,提公升能力 立足教材,活用知識 立足概念,突出主幹 在繼承中探索,在改革中創新,結合我校實際,制...

高三化學第一輪複習計畫

2009級高三化學第一輪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複習計畫 富順二中高三化學備課組 高考化學科試題主要考查考生對中學化學基礎知識 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和考查學生所應具有的觀察能力 實驗能力 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 試題還考查了考生初步運用所學化學知識,去觀察 分析生活 生產和社會中的各類有關化學問題的能力。一 能...

高三化學第一輪複習計畫

複習目標 使班級50 的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初步構建整個高中化學的基礎網路,基本養成學生正確審題 答題的良好習慣,在2010年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指導思想 認真研究 09考綱 仔細分析09年各地高考化學試卷,廣泛收集高考資訊,以最新的考綱和考試動向為依據,合理安排教學進度,保證一輪複習紮實 高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