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體的體積

2022-10-29 11:42:03 字數 1678 閱讀 7472

馬山口鎮第一中心小學趙岩

教學內容: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教學目標:

⑴ 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操作、猜想、估計、驗證、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探索圓柱體積公式,並掌握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能解決與圓柱體積計算相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⑵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體會「轉化」方法的價值,培養應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發展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⑶使學生進一步體驗立體圖形與生活的關係,感受立體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探索圓柱體積公式,掌握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探索圓柱體積公式。

教學具準備:學生準備學具盒,教師準備圓柱體積教具。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引發猜想。

⑴創設情境,呈現例題。

教師說明:這是幼兒園小朋友玩的積木,但有點特殊,它們的底面積和高都相等,所以陽老師讓積木們和六年級的同學一起來學習了。

教師板書:底面積一樣,高也一樣。

⑵呈現問題,引發猜想。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相等嗎?為什麼?

圓柱的體積和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相等嗎?

學生討論,回答問題;引出猜想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底面積乘高。

⑶順應思維,揭示課題。

教師順應學生的思維和回答,呈現本節課研究的主題——圓柱的體積。

二、操作活動、驗證猜想。

⑴提供驗證的思路。

師:圓柱的底面是圓,圓面積公式的推導大家還記得嗎?

預設學生回答:分割,轉化成長方形。

師設問:圓柱體積能否也有圓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

預設學生回答:應該可以。

教師引導:假如能的話,這樣分割圓柱,分割後可以轉化成什麼圖形。

預設學生回答:長方體或正方體。

⑵動手操作驗證。

學生利用學具操作驗證。

⑶交流想法,匯報,得出公式。

假設分的份數越多,那麼形成的幾何體越來越接近長方體;比較圓柱和長方體體積,體會它們之間的聯絡。

預設學生交流:長方體和圓柱體體積相等;長方體的底面積和圓柱的底面積相等;長方體的高和圓柱的高相等。

教師追問:可以怎樣求圓柱的體積?

通過觀察,使學生明確:長方體的底面積等於圓柱的底面積,長方體的高就是圓柱的高。

板書: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師:如果用v表示圓柱的體積,s表示圓柱的底面積,h表示圓柱的高,可以得到圓柱的體積公式; v=sh(板書)

2、公式應用

出示例4 一根圓柱形鋼材,底面積是50平方厘公尺,高是2.1公尺。它的體積是多少?

(1)教師指名學生分別回答下面的問題:

①這道題已知什麼?求什麼?

②能不能根據公式直接計算?

③計算之前要注意什麼?

(2)通過提問,使學生明確計算時既要分析已知條件和問題,還要注意要先統一計量單位。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的第1題。

讓學生獨立做後集體訂正。

2、完成練習八的1、2題

這兩道題分別是已知底面積(或直徑)和高,求圓柱體積的習題。要求學生審題後,知道底面直徑的要先求出底面積,再求圓柱的體積。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是怎樣聯絡學過的知識進行學習的。

板書設計:

圓柱的體積

長方體的體積 = 底面積 × 高

圓柱的體積 = 底面積 × 高

8 圓柱體積

學習目標 使學生能靈活運用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熟練利用圓柱的高和半徑,直徑或周長,計算圓柱的體積,並能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培養應用意識。重點難點 重點 已知圓柱底面的半徑和高,求體積。難點 圓柱的體積公式的靈活應用。使用說明與學法指導 1 認真閱讀教材,把重要的知識點畫出來做好標記。2 獨立完成 知...

彭佺佺圓柱體的體積

圓柱體的表面積 丹鳳縣棣花鎮中心校小學 彭佺佺 教學目標 1 理解圓柱體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2 通過操作,獨立推導並把握求圓柱體的側面積和表面積方法,並能運用到實際中解決問題。3 通過探索合作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以及培養學生合作 意識,滲透數學 於生活的思想。教學重點 難點 重點 把握圓柱體的側...

圓柱體積綜合練習題

班級 姓名 一 填空 1 把乙個底面直徑和高都是2分公尺的圓柱體切開拼成乙個近似的這個長方體底面的長約是 寬約 高是底面面積約是體積約是 2 乙個圓柱的底面面積是25平方厘公尺,高是10分公尺,它的體積是 3 乙個圓柱的體積是314立方分公尺,它的底面面積是6.28平方分公尺,它的高是 4 乙個圓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