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以來我國教育現代化研究述評

2022-10-18 06:48:13 字數 5155 閱讀 4203

周稽裘馬維娜

[摘要] 文章對「九五」以來的教育現代化研究既從不同分析緯度作一貫通把握,更對研究中的一些重要問題給予特別關注,還對教育現代化研究本身進行反求諸己的批判,其最終旨歸不僅是面向教育現代化研究的現實,而且是回歸並可能推動教育現代化的實踐。

[關鍵詞] 貫通把握,特別關注,反求諸己,實踐

現有對我國教育現代化研究所作的綜述,可以說涉獵的領域、範疇、問題幾乎無所不包,其研究視角也各有千秋。在筆者目力所及中,有王冑的「教育現代化研究綜述」,;劉堯的「教育現代化研究述評」;袁本濤的「教育現代化理論研究述評」;唐愛民的「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的整合——兼論教育現代化研究的歷程」;朱旭東、王春華的「西方教育現代化研究述評——兼論教育現代化研究的幾個問題」等。這些綜述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對當時或當下的教育現代化研究作了一定評說,並形成一定的綜述特色。

本文以為,對教育現代化研究進行綜述的最終旨歸並不僅在綜述本身,而更多地在綜述之外,在於能否通過綜述對教育現代化的研究及其實際程序提供某種參考和促成某種推進。鑑於此,本文試圖對「九五」以來的教育現代化研究既從不同的分析緯度作一貫通把握,更對研究中的一些重要問題給予特別關注,還對教育現代化研究本身進行反求諸己的批判,以求使研究回歸並可能推動教育現代化實踐。

一、 對教育現代化研究的貫通式把握

這裡所謂「貫通式把握」,主要指的是選取幾個不同的分析緯度,即縱橫交錯的切入視角、內外相融的問題把握、觀念與策略的多元呈現,對「九五」以來的教育現代化研究軌跡作一簡要回顧與梳理。

1、縱橫交錯的切入視角

在對教育現代化研究的文獻分析中可以發現,就縱向研究線索而言,一般是從近代以來中國百餘年的教育現代化實踐入手尋其端倪,探求對教育現代化研究的有益啟示。這類文章所佔研究文獻的比例較少,約4%。其研究取向大致有兩個特點,第一是對我國近代以來早期教育現代化的百年歷程進行回顧與掃瞄,探索其艱辛歷程,分析其過程特徵,並對教育現代化研究進行前瞻,以獲取有益啟示。

如曹運耕的「中國教育現代化:回顧與前瞻」、黃小燕的「試論中國教育的早期現代化」、張平海和呂玉才的「教育現代化與中國早期教育現代化的特點」、黃書光的「論中國早期教育現代化的艱難探索」等。其中叢小平「關於教育現代化的一點思考」與鄔志輝「中國百年教育現代化演進的線索與命題」似乎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歷史考察方法。

前者試圖從中國教育現代化所面對的諸多教育命題的演變中把握教育現代化的獨特程序;後者則試圖從表層政治性事件入手,尋求百餘年來中國教育現代化內在連續的歷史線索與命題。第二是在對我國20年來的教育現代化歷程(主要是高等教育現代化的歷程)進行回顧與掃瞄的同時進行不同程度的評述。這以袁本濤的「理論與經驗的再**:

近二十年來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的發展」為代表。

就橫向研究線索而言,主要指從教育現代化的整體研究板塊中擷取其中某些片斷加以重點呈現,如區域教育現代化研究(約佔研究文獻的13%)、高等教育現代化研究(約佔研究文獻的5%)等,從中折射教育現代化不斷發展的軌跡。前者主要關注的問題有區域之間的不同比較、區域協調發展以及區域教育現代化的策略思考等,如程斯輝、劉光俠的「關於區域教育現代化的策略思考」,郭桂英的「我國區域教育現代化發展模式建構」;經濟發達地區的教育現代化研究,如徐玲的「我國經濟發達地區教育的比較分析」;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教育現代化研究,如徐國府的「對經濟欠發達地區教育現代化的思考」,吳明海的「西部大開發與藏區教育現代化若干問題思考」。後者主要關注的是高等教育現代化的內涵、特徵、任務、目標、趨勢等問題,如冒榮「高等教育現代化初探」,顧冠華「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的目標分析」,閻光才「我國高等教育現代化的特徵與實踐」,顧保紅、沈世德「我國高等教育現代化的發展觀與五種趨勢」。

總的來看,這一部分研究似乎表明要在縱橫交錯的不同視角切入中尋找教育現代化研究的生長點,也似乎隱含著某種生長點,如對歷史研究的兩種不同方法的各自關照,但究竟可能有哪些生長點尚待進一步明確與發掘。不過,上述在縱向研究線索中對教育現代化生長點的搜尋,從黃書光「論中國早期教育現代化的艱難探索」殊途同歸的表述中,倒可以或多或少捕捉到一些啟迪。這就是,從「『西學東漸』與中國傳統教育思想的鬆動」到「『中體西用』與中國早期教育現代化的啟動」,「從制度變革下的教育現代化求索」到「觀念心理變革與中國教育現代化的深層思考」,其整個歷史發展程序表明了這樣幾點:

其一,體現「古今匯全」,注重開掘中華民族的文化教育資源;其二,突出「中外融通」,努力探索教育的科學化、民族化和國際化;其三,反映「時代精神」,致力於形式多樣的中國化教育實踐。相比之下,在橫向研究線索的呈現中對教育現代化生長點的搜尋略顯單薄。

2、內外相融的問題把握

可以說,教育現代化研究中對自身的不斷認識、了解,進而解讀、完善是乙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且往往必須從最基本的問題入手。因此,教育現代化研究對自身的內在剖析,關注的主要問題是:教育現代化的概念與內涵;教育現代化的性質與特徵;教育現代化的邏輯起點與分析框架;教育現代化的價值取向與價值目標;教育現代化的指標與標準;教育現代化的自身定位與發展趨勢等。

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可能有這樣一些篇目:楊琇智的「教育現代化之界定」,鮑東明的「實現教育現代化,我們怎樣把舵揚帆」;馮增俊的「試論我國教育現代化的基本任務及主要特徵」;袁本濤的「教育現代化及其基本特徵**」;褚巨集啟的「論教育現代化的價值取向」;褚巨集啟的「教育現代化的性質與分析框架」;談松華等的「教育現代化衡量指標問題的**」;朱旭東的「教育現代化的幾個理論問題初探」;鄔志輝的「教育現代化的代價意識與合理選擇」等。

這一部分研究值得提及的是:第一,在教育現代化的內涵揭示上,除唐愛民「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的整合——兼論教育現代化研究的歷程」和殷革蘭「**教育現代化的內涵和標準」兩文中所概括的幾種外,近年來,有學者這樣概括:「教育現代化是乙個國家教育適應現代社會發展要求所達到的一種新的教育形態,是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的現實轉化,是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在內的教育整體轉換和全面進步的過程。

教育現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素質的現代化。」還有學者從知識經濟時代對教育功能、人才素質提出的新要求出發,對教育現代化的內涵加以概括。這些概括在共同點大致認同的基礎上,力求表述更為完善,且更突顯時代氣息。

第二,對教育現代化性質與特徵的分析,雖然是在不同時間、從不同角度進行的解讀,如2023年有從本地教育實踐出發的概括,2023年有從社會發展的歷史程序著眼的概括,2023年有從時間與價值的雙重維度理解的概括,2023年有從與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關係考慮的概括,從中仍然能夠看出,時間的推移並未影響對有些觀點形成較為一致的看法,如教育現代化所具有的過程性與發展性、科學性與資訊化、開放性與國際化、多樣性與終生性等,與此同時,有些觀點如「以獲取經濟最大發展為辦教育的最高原則和最終目的」等則值得進一步商榷。第三,教育現代化的價值取向與價值目標研究在以往綜述中提及較少,但這類研究本身並不少見。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教育現代化有兩個基本價值取向,一是「為了國家發展」的取向,一是「為了個體發展」的取向。另一種觀點認為,教育作為社會變遷的條件和動因,應當通過教育改革培養出現代人,以促進社會現代化。

當然,教育現代化本身不是孤立也無法孤立的,它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幾乎同步。這樣,教育現代化研究在關注自身問題的同時,生發出一系列與教育現代化相關問題的諸多研究。這些研究主要包括:

教育現代化與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關係研究,教育現代化與教育技術的關係研究,文化傳統與教育現代化的關係研究等。

教育現代化與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關係問題既是在問題關聯研究**現較多的一類研究,也是在具體研究中並未真正搞清的問題。顧明遠先生在《教育現代化與素質教育》中說,現在教育界有兩個熱門話題,乙個是教育現代化,乙個是素質教育,在實際工作中,許多教師搞不明白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這也就是說,在素質教育、創新教育、課程改革等與教育現代化之間的關係研究中,究竟怎樣才能擺脫各種新名詞的疊加而著眼於深層次**,有待進一步深入思考。

至於教育現代化與教育技術的研究,主要涉及的多為教育技術與教育現代化二者之間的關係問題,而在真正把握資訊社會的方**特質與教育技術的文化意涵以及二者在教育現代化程序中的意義與影響等方面,更待實現某種實質性突破。

總的說,這部分研究存在的乙個較為明顯的難題是:教育現代化到底可能或者說到底需要研究一些什麼問題,至少說就現有研究現狀而言尚不很清楚,表現為誰想研究什麼問題就可以研究什麼問題,由此任何人研究的問題均可能放置在教育現代化的「籮筐」中,教育現代化成為什麼都可以容納的無限「硬碟」;而誰不想研究什麼問題也就可以不研究什麼問題,可能導致的是研究的隨意性與武斷性。如此,真正意義上的教育現代化研究何在?

3、觀念與策略的多元呈現

理論上說,教育現代化研究中的觀念把捉與策略操作應當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但就現有文獻資料分析,側重於觀念把捉類的研究文章約佔79%,側重於操作策略類的研究文章約佔16%,從中似乎可以看出教育現代化的理論闡釋與實踐關懷之間還有較大一段距離。

對教育現代化觀念層面的把捉幾乎同樣涉及教育現代化的方方面面,因下文有所涉及,故此處不加贅述。

對教育現代化策略操作的研究,就其切入口而言,也各有不同。其一,從各地不同的經濟特點出發提出的不同策略研究。如蘇州市在實現教育自身現代化方面的三條策略;南京市實施教育現代化的八大方略;藏區提出的教育現代化必須明確且要解決的七大問題等。

其二,以發展高中階段教育為重點,提出推進農村現代化建設的策略。其三,從積極改造薄弱學校入手,努力推進教育現代化的策略研究。當然,這些面向實踐操作層面的研究,並非僅僅實施策略的陳述,而是在具體措施提出的同時都伴有對教育現代化相關問題的關注,如對教育現代化的理解,對實施教育現代化必然性及可能性的認識,對教育現代化模式的闡述,對教育現代化相關因素的分析,對教育現代化目標的展望等。

這一部分研究表明,無論是理論層面的研究還是實踐層面的探索,其路徑多種多樣、異彩紛呈,且在各自層面上又可以拓展出許多研究空間,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尋求一種適切於自身且具有獨到特色的研究路徑。

二、對某些重要問題的特別關注

在對教育現代化研究進行總體貫通把握的同時,突顯近年來研究中的一些重要問題,既是教育現代化繼續研究的必需,也是教育現代化實踐的呼喚,還是一種自覺方**意識的體現。限於篇幅,本文僅聚焦於教育現代化指標體系研究、教育現代化動力發展觀研究以及教育現代化與人的現代化研究三個方面。

1、教育現代化指標體系研究

對教育現代化指標體系的研究,可以說其所用指標大多來自二手資料。如殷革蘭「**教育現代化的內涵和標準」中所提及的教育現代化的六項標準,其資料**分別為世界銀行1994世界發展報告、unsco1993世界教育報告以及undp2023年測算;「關於發達地區基礎教育現代化發展水平若干指標的思考」課題組提出的我國發達地區「十五」時期和2023年基礎教育現代化發展水平指標設定的建議,其所用指標資料分別**於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組撰寫的《2001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教育研究與革新中心編著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教育要覽》。應當說,談松華研究員及其課題組對教育現代化指標體系進行了創造性的研究。

他們認為,衡量教育現代化的指標體系必須包括教育現代化的定性規定和量性規定兩方面,。而葉平、王蕊的近期研究「中國教育現代化區域聚類與特徵分析」,其對指標體系的研究,在推進區域教育現代化方面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日本 南韓教育現代化考察報告

作者 陳向陽 江蘇教育研究 2014年第06期 2013年11月5日 12日,隨同江蘇教育代表團一行6人赴日本 南韓進行工作訪問。訪問期間,代表團以日 韓與江蘇教育現代化比較調研為重點,先後考察了愛知縣知立市立知立南小學 知立市立知立南中學 愛知縣立豐田西高等3所中小學校和愛知工業大學,聽取了愛知縣...

教育現代化匯報

我校目前已完善了 四室一場 建有理化生實驗室 儀器室,圖書室 閱覽室,藏書40030多冊,生均52冊,建有學生計算機教室 多功能教室 電子閱覽室 生機比為9.74 1,師機比為2 1,授課教室與多 投影教學系統配置之比為2 1 室 美術室 舞蹈室 體育器材室 勞技室 醫務室 心理諮詢室等均配套 齊全...

教育現代化檔案目錄

桃園中心小學教育現代化迎檢材料目錄 桃園中心小學教育現代化迎檢材料目錄 桃園中心小學教育現代化迎檢材料目錄 桃園中心小學教育現代化迎檢材料目錄 桃園中心小學教育現代化迎檢材料目錄 桃園中心小學教育現代化迎檢材料目錄 桃園中心小學教育現代化迎檢材料目錄 桃園中心小學教育現代化迎檢材料目錄 桃園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