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養殖技術手冊

2022-10-17 06:24:11 字數 4991 閱讀 5487

【養殖技術】泥鰍養殖手冊

精選評論關注該***可參與評論

寫評論載入中

以上評論由公眾帳號篩選後顯示

【養殖技術】泥鰍養殖手冊

提交我的評論

已評論1、泥鰍的人工養殖

商品泥鰍養殖,是將泥鰍種養成每千克80~100尾,每尾體重10克以上的商品泥鰍,一般養殖期為1年。泥鰍的成魚養殖,包括有4~5月的春季養殖和9~10月的秋季養殖。春季養殖需要飼養到第二年的7~8月份,所用的魚苗為隔年苗,體長6厘公尺,體重1~3克;秋季養殖是在第三年2~3月收穫,所用魚苗為當年苗,體長3厘公尺左右,體重1~2克。

主要的養殖方式有池塘養殖、專用池養殖、稻田養殖、箱式養殖、庭院式養殖等。

1.1 養殖水域的選擇

泥鰍養殖可利用土質較肥、有水源保證的連片稻田,也可利用淺水湖、水庫、沼澤、灘地等大型水域。泥鰍小規模養殖可利用低產魚池、藕塘、育珠塘、小溝渠、低窪地。庭院式養殖泥鰍可利用房前屋後宅基地、廢舊坑地等。

在條件好的地方也可以建造一批專用養鰍池。為減少土方量,節約基建投資,可利用低窪地作埂蓄水後便可進行養殖。如大規模養殖泥鰍,選址應考慮水源有充分保證,但不被澇淹,沒有工業、農業廢水排放,低濕地下水不直接進入的地方,同時要交通方便,有電力**。

泥鰍對水質要求不高,井水、河水、湖水、地下水、自來水都能適應。然而被農藥汙染或化學藥物濃度過高的水對泥鰍生存和生長不利。

除水質外,土質對泥鰍質量也有較大影響。在以沙土為底質的水域中養出來的泥鰍,體烏黑,脂肪少,骨骼硬,肉質較差;在黏土底質的水域中養出的泥鰍則體黃色,脂肪多,骨骼軟,味鮮美。所以,最好應選擇含豐富腐殖質的黏土底質的地方進行泥鰍養殖。

1.2 基本設施及準備工作

無論進行何種形式養殖,都應具備一些基本設施和進行一些必要的前期準備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幾方面。

1.2.1基本設施

①整修池埂、田埂,加設防逃設施:要求池埂高出水面30厘公尺,並沿埂加設罩向池**的蓋網,防止泥鰍越埂逃竄。

②進、排水口設定防逃柵:在注水管上可緊縛1個尼龍網袋,可有效地防止汙物和敵害進入。出水口防逃柵設計成凸向池塘,分內外兩層,內層柵徑小,攔泥鰍,外層柵徑可大些,防止汙物進入池內,同時可防敵害進入。

③建造平水缺(溢洪口):可防止水過多、雨暴時漫埂逃魚。在排水口一側上開設1~2個深5~10厘公尺、寬1~2公尺的平水缺。平水缺口上要安裝防逃柵。

④集魚道:為在水量不足、水溫過高、稻田施肥施藥時泥鰍有躲藏之處,以及捕撈時便於集中收捕,可在養鰍稻田中設環溝或按對角線挖深30厘公尺、長80~100厘公尺的集魚道。在養泥鰍的池**或排水口附近,挖1~5個深40厘公尺集魚道。

集魚道佔全池面積的2%~5%。在設計專用泥鰍池時,事先應設計布局集魚道。在集魚道底部鋪1層厚10~15厘公尺的泥土。

⑤養殖水域清整消毒:養殖泥鰍的水域預先應用生石灰、漂白粉等進行清整消毒。一般預先曬到塘底有裂縫後再在塘周挖小坑,將塊狀生石灰放入,澆水化灰並趁熱全池潑灑。

第二天用耙將石灰與泥拌和。用量一般為每100平方公尺水體用生石灰10~15千克。

1.2.2野生鰍種的消毒及馴養

①野生鰍種的消毒:放養前預先用2%~3%食鹽水浸浴鰍種5~10分鐘或用10毫克/千克漂白粉溶液浸浴10~20分鐘。根據水溫和魚種耐受情況確定浸浴時間。

②野生鰍種的馴養:野外捕捉來的鰍種規格不整齊,預先可用泥鰍篩按規格分選,做到同一池放養規格基本一致。另外,野生泥鰍長期棲息在水田、河湖、沼澤及溪坑等水域中,白天極少到水面活動,夜間才到岸邊分散攝食。

為了讓其適應人工飼養,使他們由分散覓食變為集中到食台攝食,由夜間覓食變為白天定時攝食,由習慣吃天然餌料變為吃人工配合飼料,必須加以馴化。具體的做法是:在下塘的第三天晚上(晚8時左右),分幾個食台投放少量人工餌料。

以後每天逐步推遲2小時投喂,並逐步減少食台數目,經約10天馴養,使野生泥鰍適應池塘環境,並從夜間分散覓食轉變為白天集中到食台攝食人工配合餌料。如果乙個馴化週期效果不佳,可在第乙個週期獲得的成果基礎上,重複上述措施,直至達到目的。

1.2.3泥鰍餌料的準備

在人工養殖條件下,為達到預期產量,就應準備充足的餌料,進行規模化養殖時則更為重要。泥鰍食性廣泛,餌料**廣,魚粉、魚漿、豬血(粉)、動物內臟、野雜魚、蝦蟹肉、螺蚌肉、蚯蚓、蠶蛹粉、黃粉蟲和穀物、公尺糠、豆渣、豆餅、菜餅、麥麩、酒糟、醬糟、豆腐渣、蔬菜葉等均是泥鰍的適口餌料。

泥鰍食慾與水溫關係密切。當水溫16~20℃時應以投喂植物性餌料為主,比例佔60%~70%;水溫為21~23℃時,動、植物性餌料各佔50%;水溫24℃以上時應適當增加動物性餌料,植物性餌料減至30%~40%。

一般動物性餌料不宜單獨投喂,否則容易使泥鰍貪食不消化,腸呼吸不正常,「脹氣」而死亡。最好是動、植物餌料搭配投喂。可根據各地餌料源,調製泥鰍的配合餌料。以下兩種配方可作參考。

① 魚粉15%,豆粕20%,菜籽餅20%,四號粉25%,公尺糠17%,新增劑3%。

② 魚粉或肉粉5%~10%,血粉20%,菜籽餅粕30%~40%,豆餅粕15%~20%,麥麩20%~30%,次粉5%~10%,磷酸氫鈣1%~2%,食鹽0.3%,並加入適量魚用無機鹽及維生素新增劑。

預先可漚製一定量的有機肥,放養後定期根據水色不斷追肥。最後肥渣也可裝袋堆置塘角起肥水作用,以不斷產生水生活餌。

下面就以不同水域各自的特點分別闡述泥鰍的養殖。

1.3 池塘養殖泥鰍

池塘養殖泥鰍可以是土池、水泥池。可根據生產目的,放養不同規格的鰍種和稀放鰍苗。控制鰍苗的放養密度,以達到收穫不同規格要求的商品泥鰍的目的。

1.3.1池塘的建造

泥鰍屬溫水性魚類,因此應選擇土質為腐壤土帶中性或弱酸性,且日曬容易、溫暖通風地點作養鰍場地。

①面積:養殖泥鰍的池塘面積不宜過大,以利於管理。可根據實際情況,如資金、人力、土地面積、水量、餌料和肥料**、技術、市場等進行規模設計。

可單池建造、連片建造和苗池、種池、成品池配套建造。初期可盡量利用原有塘、坑、窪地等略加改造成池,以減少基建投入,有贏利後再安排擴大或改建。

泥鰍魚苗池(兼為產卵、孵化池)每口8~12平方公尺,魚種培育池每口16~40平方公尺,成鰍池每口100~200平方公尺。可根據以上比例靈活安排配套水面。

②土池:選擇保水效能好的黏土地進行挖方建池,池壁有一定的傾斜。有一定條件的可用磚、石護坡、水泥勾縫。池底及四壁必須夯實。池深0.6~1公尺,水深30~50厘公尺。

③水泥池:可建成地下式、地上式或半地上式。池壁多用磚、石砌成,水泥光面,壁頂設約12厘公尺的防逃倒簷(約半塊磚)。

水泥池池底的處理非常關鍵,必要時應先打一層「三合土」,其上鋪墊一層油毛氈或加厚的塑料膜,以防滲漏,然後再在上面澆一層厚5厘公尺的混凝土。池深根據飼養方式而不同,有土飼養時為0.7~0.

8公尺,無土流水飼養時為0.5公尺。回填到池底的泥土最好用壤土而不能用黏土。

每口土池和水泥池均應設獨立的進、排水口、溢水口。池底應有2%~3%的比降,以使水能排盡。進水口高於池水水面,排水口設在池底集魚坑的底面。

集魚坑大小根據池子的大小建造。有土飼養時在集魚坑四周應設擋泥壁,並在泥面水平處增設乙個排水口,以便於換水。進、排水口及溢水口均應設防逃柵罩。

1.3.2野生鰍種採捕

泥鰍苗種採捕比較容易,從春季到秋季任何時候都可以從稻田、河、溝等水域捕到幼鰍,作為苗種進行成鰍養殖。往往夏季雨後幼鰍比較集中。幼鰍的捕撈方法與成鰍的捕撈方法大致相似。

1.3.3苗種放養

一般在每平方公尺養殖池中可放養水花鰍苗(孵出2~4天苗)800~2000尾,放養體長1厘公尺(約10日齡)小苗500~1000尾,放養體長3~4厘公尺夏花100~500尾,體長為5厘公尺以上則可放養50~80尾。有微流水條件的可增加放養量。

1.3.4飼養

放養前按常規要求清塘消毒後施足基肥,每100平方公尺可施10~20千克幹雞糞或50千克豬牛糞,2週後放養。

在成鰍養殖期間抓好水質培育是降低養殖成本的有效措施,同時合乎泥鰍的生理生態要求,可彌補人工餌料營養不全和攝食不均勻的缺點,還可減少病害發生,提高產量。放養後根據水質施用追肥,保持水質一定肥度,使水體始終處於活爽狀態。也可在池的四周堆放發酵腐熟後的有機肥或潑灑肥汁。

在充分培養天然餌料的基礎上還必須人工投喂,在投喂中應注意餌料質量,做到適口、新鮮。主要投喂當地數量充足、較便宜的餌料,這樣不致使餌料經常變化,而造成泥鰍階段性攝食量降低。餌料要新鮮,不投變質餌料。

配合餌料應製成團塊狀的軟料,投放在食台上。

在離池底10~15厘公尺處建食臺,餌料投在食餌台上。要按「四定」原則投料,即定時:每天2次,上午9時和下午4時至5時之間;定量:

根據泥鰍生長不同階段和水溫變化,在一段時間內投餌量相對恆定;定位:在每100平方公尺池中設直徑30~50厘公尺固定的圓形食台;定質:做到不喂變質餌料,餌料組成相對恆定。

每天投喂量應根據天氣、溫度、水質等情況隨時調整。當水溫高於30℃時和低於12℃時少喂,甚至停喂。要抓緊在開春後水溫上公升時期的餵食及秋後水溫下降時期的餵食,做到早開食,晚停食。

一般6厘公尺規格(體重2~3克)的人塘鰍種,經1年養殖體重可達到10~12克。池塘養鰍各月餌料投喂量可按表1比例參考確定。

1.3.5日常管理

池塘中要放養水葫蘆、空心菜等漂浮性水生植物,佔池面10%左右,起到遮陽、吸收水中過剩養分的作用,並吸引水生昆蟲作為泥鰍活餌料。水生植物的嫩根、嫩芽也可被泥鰍自由攝食,以增加所需營養。

要防止泥鰍浮頭和泛池,特別在氣壓低、久雨不停或天氣悶熱時,如池水過肥極易浮頭泛池,應及時換新水。

平時要堅持巡塘檢查,主要查水質,看水色,觀察泥鰍活動及攝食情況等。

要注意防逃。泥鰍逃逸能力很強,尤其在暴雨、連日大雨是應注意防範。平時應注意檢查防逃設施是否完整,塘埂有沒有滲漏,注新水時是否有泥鰍沿水路逃跑等。

要定期檢查泥鰍生長情況,隨時調整餵食、施肥、充注新水等措施。如果放養的泥鰍苗生長差異顯著時,應及時按規格分養,以避免生長差異過大而互相影響,還可以使較小規格的泥鰍能獲得充足的餌料,加快生長。

1.4 稻田養殖泥鰍

稻田養殖泥鰍是生態養殖的一種方式。稻田的淺水環境非常適合泥鰍生存。盛夏季節水稻可作為泥鰍良好的遮陽物,稻田中豐富的天然餌料可供泥鰍攝食。

另外泥鰍鑽泥棲息,疏通田泥,既有利肥料分解,又促進水稻根系發育,鰍糞本身又是水稻良好的肥源,泥鰍捕食田間害蟲,可減輕或免除水稻的一些病蟲害。據測定,養殖泥鰍的稻田中有機質含量、有效磷、矽酸鹽、鈣和鎂的含量均高於未養田塊。有學者對稻田中捕捉的33尾泥鰍進行解剖鑑定,其腸道內容物中有蚊子幼蟲的泥鰍有6尾;解剖汙水溝中的泥鰍14尾,腸內充滿蚊子幼蟲的泥鰍有11尾,有蚊子成蟲的11尾。

可見泥鰍還是消滅害蟲的有力衛士。

泥鰍高效養殖措施

泥鰍肉質細膩鮮嫩 營養豐富,養殖投資少 見效快 經濟價值較高。現將其飼養技術介紹如下 一 飼養池的建造 選擇背風向陽,靠近水源的地方建池,面積以場地大小而定。池子用磚砌,內壁用水泥漿抹光,池底用混凝土夯實。在距池底30厘公尺的地方留好出水口,以便換水。池深一般在60 80厘公尺,池底鋪30厘公尺厚的...

高密度高產量泥鰍魚苗健康養殖新技術

一 清理池塘消毒 進水 清理池塘消毒 每畝用石灰25 50kg施於塘底,進水250px深浸泡1天後。耕耙塘底使石灰和淤泥混合後,排乾塘水曬塘致泥面龜裂,可氧化還原底層。若有排水不幹的地方會有野雜魚 蝦苗,用漂白粉ca cio 2潑施,殺死乾淨野雜魚 蝦苗。殺雜魚蝦不能使用茶麩,因茶麩在短時間內不能完...

豪豬養殖技術

豪豬肉味鮮美 營養豐富,是歷代宴席之珍品 豪豬肚 胃 可治熱風膨脹和胃出血,乾燒服之可治黃疽病,用瓦片烘乾研碎加酒服之可治水腫病。1 建場要求1.1半散放飼養 選座北朝南 排水條件好 土層較厚 有林木的丘陵坡地建場。四周圍牆高1.1 1.2m 圍牆底部先挖深50cm 寬20cm的地槽,倒入混凝土,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