簍子裡的青虫

2022-10-12 23:27:03 字數 2374 閱讀 6898

《簍子裡的青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課後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會認雙橫線中的10個生字。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了解蝴蝶的生長過程,激發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學會本課生字及詞語,引導學生聯絡已知經驗了解蝴蝶的生長過程,在充滿趣味性的朗讀、表演中激發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

教學時數: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趣味識字,學習課文第8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1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簍子裡的青虫》這個童話故事,看你們還認識它嗎?(出示一棵大白菜)(是大白菜)看它長得綠油油的,多好啊!那還記得它們嗎?

(出示小青蟲)看,它們又爬到了大白菜的身上準備美餐一頓)這麼多的小青蟲都在吃大白菜,你看它多可憐啊!誰願意幫助大白菜?只要你讀準了這些小青蟲背後的詞語,你就幫大白菜消滅了乙隻蟲子。

誰來?(學生讀詞後,讀對乙個就拿走一條蟲子)看,在你們的熱心幫助下,這顆大白菜身上的青虫都消滅光了,我代表大白菜謝謝你們。

2 上節課,我們讀通了課文,還記得小黃雞最後怎麼樣了?(指名回答)現在,你們就是小黃雞,做個「呆住」的樣子我看看。(請出做的最像的乙個學生)問:

小黃雞你為什麼呆住了呀?(小青蟲呢?它們到**去了呀?

)童話中的小黃雞和你們想的一樣,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第8自然段。(生齊讀)是呀,小青蟲到哪去了?(有學生回答:

變成蝴蝶飛走了。)那小青虫是怎樣變成蝴蝶的呢?讓我們趕快去學習課文,從這個小童話故事中去尋找答案吧!

二看圖切入,品讀1-2節

1 (出示第一幅圖)請同學們看圖,能說說你看到了什麼嗎?(對的肯定,不對的或沒看出來的教師鼓勵:看看課文是怎樣寫的)

2 ( **對照學習1-2自然段。)請同學自由讀課文的1、2自然段。讀完後告訴我你知道了什麼?

(生回答:蝴蝶在大白菜上產卵,變成了青虫,青虫吃菜葉長大了等等。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貼上蝴蝶、卵和青虫的**。

)同學們可真會讀書。能再讀一讀1、2自然段嗎?,看看還知道了什麼。

(這些小青蟲很多)你是怎麼知道的呀?學生找到「一堆堆」「一條條」「滿身小孔」等詞後,都說明蟲多。「一堆堆」「一條條」是從卵和青虫看出來的,「滿身小孔」是從大白菜身上看出來的。

教師夸夸學生真會讀書並啟發想象畫面指導朗讀。

三看圖想象,選段品讀3-4自然段

過渡語:這麼多的青虫,把大白菜咬得滿身小孔。同學們,在生活中你見過被青虫咬過的菜葉嗎?

是什麼樣的?(生自由回答)你可真會觀察生活,也是個愛勞動的孩子.看!

誰來給大白菜幫忙了?

1 (cai出示第二幅圖)請大家仔細看圖,誰能說說圖上畫了些什麼?(生:雞媽媽帶著小雞來了,它們捉蟲。

)請大家再仔細觀察一下它們的表情怎樣?想象它們會說些什麼?(生自由回答:

1它們十分高興。2這裡的青虫可真多啊!3小青蟲,你等著我們來收拾你了。

4今天真開心,可以吃個飽了。今天怎麼吃得完呢,把他們藏起來以後慢慢吃等等)

2 同學們可真會想象,那麼課文的哪些自然段是描寫的這幅圖呢?(生:3、4自然段)大家說的都對,第三節是寫畫面內的,第四節是寫畫面外小黃雞的心裡想法的。

請大家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段美美地讀一讀。(指名讀。注意扣住「大大小小」「不停地吃」「一大批」「好多好多」體會小青蟲的多)

3 師設疑: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小青蟲啊?聯絡上文,蝴蝶產了「一堆堆」卵,變成的青虫也應該是一條條的,當然多了!

四看圖比較,品評結果。學習5—7自然段

過渡: 那麼,這只小黃雞後來吃到了放在簍子裡的青虫嗎? 瞧,發生了什麼事

1 (cai出示第三幅插圖)小黃雞看到了什麼?(一群蝴蝶飛出來了)(出示第一幅圖)比較一下你有什麼發現?(a乙隻蝴蝶和一群蝴蝶;b 有青虫和只有空殼。

空殼是什麼,知道嗎? 師邊描述邊板書:蛹。

c小黃雞呆住了。)

2 同學可真會觀察,讀讀課文吧,看誰能告訴呆住了的小黃雞發生了什麼事?(小青蟲變成了蛹,之後又變成了蝴蝶)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連線。

3 揭示蝴蝶的生長過程。

師:同學們想親眼看看蝴蝶的變化過程嗎?我們一起來欣賞。

(大螢幕**蝴蝶的一生的變化歷程:首先是蝴蝶,到卵的發育階段,然後是幼蟲期的生長過程,再是蛹的發育階段,最後是變成蝴蝶階段。)

五、 聯絡生活,拓展延伸

在神奇的大自然中,大多數昆蟲一生都要經歷這樣幾個變化過程,誰還想提醒提醒小黃雞,除了小青蟲外,還有哪些小昆蟲是不能藏的呢? (蠶,蜜蜂,蒼蠅等)

六、 昇華情感,回歸文字

1、學習了這個童話故事,,你們想說點什麼?(生自由說)

2、大家的收穫還真不少。是啊,大自然神奇美麗,有無窮無盡的奧秘,讓我們用智慧型的雙眼去觀察,帶著一顆好奇心去探索吧!同學們,趕快找到你的好朋友,把這篇有趣的童話故事美美地讀一讀吧!

《簍子裡的青虫》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課後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會認課後雙橫線中的10個生字。2.正確 流利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通過課文的學習,了解蝴蝶的生長過程,激發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教學重點 1.隨文識字,鞏固識字方法。2.學習課文1 2自然段,指導朗讀,感受青虫的多。教學難點 了解蝴蝶生長變化的過程...

20130120語文塗緒君《簍子裡的青虫》

小班化前提下的 雙贏 課堂教學課例 簍子裡的青虫 一 研究目標 通過以 簍子裡的青虫 課堂教學為載體的實踐研究,進一步梳理小班課堂教學獲得 雙贏 的基本途徑和方法。二 研究問題 在小班化的前提下,課堂上什麼樣的教學途徑和方法,能更有效增加師生間交流和互動的頻率,提高交流互動的質量。三 研究策略 1....

2019《簍子裡的青虫》教學反思語文

簍子裡的青虫 是一篇介紹蝴蝶生長變化的科學童話故事,生動形象的插圖 趣味十足的故事情節,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慾望。青虫青虫簍中藏,怎變蝴蝶長翅膀?帶著好奇的心理,學生走進課文 簍子裡的青虫 在老師的引導下與文字中的小黃雞一起去思考 去探索蝴蝶的生長變化過程,從而產生觀察大自然 探索大自然的興趣與想法。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