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資訊科技繼續教育複習題

2022-10-12 03:36:05 字數 4450 閱讀 3419

課堂教學中選用主題活動式教學方法,是利用主題帶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學生在相應知識的基礎上,綜合應用多學科的成果,在完成乙個個任務的同時達到學習新知識和獲取直接經驗的過程。簡單地說,就是指圍繞一定的教學主題,以學生活動為主來設計和進行教學。

主題活動式教學是解決過去課程脫離實際的充分方式,但不是必要方式,就是說,是充分條件,但不是必要條件。在資訊科技學科應用主題教學的實踐中發現,對主題教學涵義的理解可以有兩個層面:

第乙個層面是以一節課的教學內容為單位進行的主題開發和設計,強調課內教學知識點的當堂消化。

第二個層面則是以某一階段教學內容或單元內容為單位的主題開發和設計。顯然,前者關注的核心是教學過程的最基本單位「一節課」;後者關注的核心則是教學的整體功能,強調一段時間內「多節課」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情況。目前,許多出現的所謂「主題教學」多屬於後者。

關於資訊科技主題教學的價值,東北師範大學的董玉琦教授認為,資訊科技主題教學在以下三個維度上對學生發展是有益處的:①全面發展。從單純技能到綜合素養。

②回歸生活。從科學世界回歸生活世界。③發展高階思維。

主題教學很好地解決了任務驅動帶來的操作單

一、模仿教條等問題。

主題活動式教學具有如下特點:

主題活動式教學的核心是師生的活動,由活動的目標、方式和內容組成;「活動」是載體,出發點為學生的主體性,因此主題活動式教學具有如下特點:

1.主題活動具有實踐性。

資訊科技課程標準中強調課程的理念之一就是「強調問題解決,倡導運用資訊科技進行創新實踐」,即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主題活動式教學」以電腦作品製作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個環節中去,在一系列的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創作過程,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2.作品性。通常主題創造教學要求學生在一節課或多節課要完成一件作品,即課前教師提出的表象目標。表象目標是課堂教學本質目標的外在表現形式,通過表象目標的完成過程實現課堂教學的「本質目標」。

如《**並茂——景點宣傳頁的設計》一課的表象目標是完成景點宣傳頁的設計,但其本質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在word文件中如何插入**、文字框、自選圖形和製作藝術字,設計版面,達成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

3.綜合性。「主題活動式學習」以學生原來的知識經驗、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為基礎發掘課程資源,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而非僅在本學科知識的邏輯序列中構建課程,做到學科的相互滲透,因此課堂結構比較豐富。

4.自主性。「主題活動式教學」充分尊重學生興趣、愛好,為學生的自主性的充分發揮開闢了廣闊的空間。他們自己選擇製作活動的主題、內容,自己決定作品呈現的形式,指導教師只對其進行必要的指導,不包攬學生的工作。

如在《**並茂——景點宣傳頁的設計》這一課中學生可以選擇學校周邊的任意乙個景點作為主題,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決定宣傳頁的呈現形式。

綜述:《**並茂——景點宣傳頁的設計》正是選擇了學生熟悉的家鄉美景資源介紹作為教學的切入點,當一節課結束學生不僅掌握了word中的相關技術同時也完成了乙個對景點進行宣傳的彩頁設計。資訊科技的知識與此內容進行有效融合,既培養學生資訊分析、加工的能力也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自己生活的環境。

當然運用主題活動同樣會存在一些問題。首先,過分主題化,學生不知道在上什麼課程,也就淡化了資訊科技課,不能體現課程的主旨。**的主題不宜過大,大主題圍繞的教學資源多且雜,學生會在選材上花費太多時間,可把大主題環節化或者縮小主題,**的主題要務實求真,有意義可操作性強不要造成學生的厭煩心理,或僅僅是覺得好玩。

**的主題可以設計基於資訊科技本身的**性主題。在此建議在主題的選擇上可以選擇與資訊科技相關的內容來作為活動主題。教學目標的準確也是我們操作中必須關注的問題。

其次,主題的選擇不能覆蓋整個教學的知識體系,(更多出現在我們前面說的第二種操作層面上)學生的知識體系容易零散。(自主選擇主題容易出現知識的不系統性)這個問題的出現主要是教師缺乏對知識體系結構的整體化設計,如果以解決實際問題為教學主線,整體設計課程,知識體系結構就會在整體設計中有效把握,從而既能達到資訊科技知識體系的建立同時也可以提公升學生資訊處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舉例:利用powerpoint製作多**作品

這堂課也是利用powerpoint軟體整合多**素材在父親節即將來臨之際,製作一張有聲有色的父親節卡片,所以課程的附主題是父親節真情告白。據了解學生對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已經掌握,包括新建演示文稿,插入文字框,插入**,設定背景等,如果單純講解製作卡片的過程,無疑是在上一堂複習課,學生會覺得索然無味,於是,筆者新增了聲音錄製這一新內容,也體現了告白的真實含義。巧妙地將技術與教學內容進行了融合也激發了學生製作的興趣。

另外,主題活動要求師生在課前花費大量時間去整理素材,因此不宜頻繁上這樣的課。當然,沒有選擇性地一味地使用主題式教學,也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比如,在資訊科技教學中,建立**、flash動畫、電子報刊的設計等就可以採用主題式教學。

因此在主題活動式教學中應關注以上問題。

總之,以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出發點,以綜合培養學生的素養為目的,以有效地達成資訊科技目標為宗旨來決策是否採用主題式教學。

教育專題和活動主題是不能混淆的,教育專題是指在實施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專門研究或討論的題目。例如:愛國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安全與應急、環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低碳經濟等教育專題。

它所選擇的是社會生活中的熱點、焦點問題等,教育專題更多的是德育教育中的體現。

教育專題是乙個大的題目範疇,而主題活動是乙個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問題的**,主題活動的確定應該基於教育專題,在教育專題的大背景下、結合學科實際、學生實際等具體的實施因素來確定活動的主題。

教師可以採取提供教育專題的背景,讓學生聯絡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自身生活經驗,開展討論,從而找到主題的切入點。每個學生切入點不一樣,研究的小主題也不一樣,這樣,有利於將教育專題的研究更加深入、全面。

為了使主題活動更有效地融入教育專題,可以採取以下幾個措施:

(1)圍繞教育專題,學生可從自己熟悉的領域入手,從自己最熟悉的角度進行主題的確定。如「了解豐台,熱愛家鄉」。

(2)學生可以從與自然、與自我、與社會三個角度拓展分解專題,充分挖掘主題活動中所蘊涵的自然因素、社會因素、自我因素。

(3)學生可以採用向學科滲透式的方法進行,向學科延伸。

我們剛才說過了活動主題可以使用任意的緊密聯絡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的主題,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將主題活動融入到教育專題教學中去。比如《**並茂——景點宣傳頁的設計》這節課的活動主題是「景點宣傳頁的設計」,而這一主題的提出就是依據學校德育工作中「了解豐台,熱愛家鄉」的教育專題而制定的。

在這堂課中,在教學引入環節,教師利用學校德育活動的契機,邀請同學們成為周邊景點的宣傳設計師,將「了解豐台,熱愛家鄉」這一教育專題滲透成了設計作品的動機,而且在素材選擇中挑選了學生了解的景點,配以優美景色的**,讓同學們在設計過程中感受到了家鄉的美好,提公升對家鄉的熱愛。這也是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自然達成。

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共同的教學目標,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

一般課堂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課堂討論法、實驗法等。資訊科技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有:

講授法、演示練習法、任務驅動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法、主題活動教學方法等。

《**並茂——景點宣傳頁的設計》一節課中,選擇的是主題活動教學方法,但是在各環節中,又可以採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如在本節的設計過程中就採取了合作**的教學方式,加快了設計速度,又提公升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下面重點講幾個常用的教學方法:

什麼是講授法:課堂講授法是教師通過語言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包括:講述法、講解法、講讀法和講演法。

可配合使用各種直觀教具。其主要優點為傳遞的資訊密度大、重點突出、接受效率高,教師主體作用發揮充分。缺點為:

學生處於被動接受地位,缺乏啟發性,主動性不易發揮和易遺忘。

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可以有學習理論支撐的,發現與之對應的教學理論對於我們進一步理解教學方法是有必要的,通過查詢部分資料,比較認可的是如下觀點: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主要是針對教師教授條件下學生的接受學習來闡述的,講授法應該屬於這樣的型別。

理論支撐:

有意義學習理論是美國著名的教育及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提出的課堂學習理論,有意義學習的心理機制是同化。

1.其產生的條件在客觀上要求學習材料本身必須具有邏輯意義;主觀上學習者原有認知結構中應具有可以用來同化新知識的適當觀念。

2.另外,還必須具備有意義學習的心向,使新舊知識相互作用,這樣新舊知識才能建立起非人為性和實質性的聯絡。

奧蘇貝爾認為,以接受學習的方式獲得用講解法授予的知識,應是學校實際上採用的教與學的一種基本的、重要的形式。學生利用自己認知結構中原有的概念去同化新知識逐漸成為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形式,所以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主要是針對教師教授條件下學生的接受學習來闡述的。他認為學生基於同化過程的有意義接受學習,不是簡單地將新學習的內容在自己的認知結構中登記一下就了事,而是積極主動地進行一系列的認知活動。

新課程背景下運用講授法應遵循以下原則。

1.啟發性原則。

2.精通性原則。

3.直觀性原則。

4.感染性原則。

5.藝術性原則。

講授法是其他教學方法的基礎,任何教學方法在運用時都必須與講授法相結合,才能充分發揮其價值。

中小學繼續教育學習內容

遠端學習內容 一 你是否了解自己的學生對學習的感受,他們眼中有意義的學習有何特點?請你用訪談學生或讓學生繪畫等方式進行調查,並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既然有的學生在學習中深感痛苦 不知學習的意義何在,作為教師,我們就很有必要來思考一下怎樣的學習才是有意義的。一 探尋學習的意義 為了尋找答案,在此次培訓之...

資訊科技繼續教育的研修體會

天津正處在現代化達標階段,在這個大的潮流下,我校安裝了互動式電子白板,這是我頭一次接觸電子白板,無論在教學思路,還是在教學方式上作為一名教師,我都必須做出改變,資訊科技繼續教育讓我從根本上認識了電子白板的用途 用法,原來它可以這樣用。結合日常所學 所教,寫了一些關於電子白板的體會。教師應用互動式電子...

《中小學資訊科技教育》讀書心得

讀 微 中內嵌式互動功能的設計與實現 有感 資訊科技 張葉強 這個學期我讀了 中小學資訊科技教育 系列書籍,共5本,但是由於工作的時間分配問題,唯讀了兩本。現將給我感觸最深的 微 中內嵌式互動功能的設計與實現 相關知識分享如下。近年來,微 微課程如潮水般湧現。但是人們的意識中普遍對微課程理解有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