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啟蒙 獲獎

2022-10-11 16:21:05 字數 3772 閱讀 4781

《月光啟蒙》教學設計

【文字透視】

《月光啟蒙》是當代作家孫友田的一篇寫人散文。作者回憶了小時候母親在月光下用歌謠、神話故事、童謠、謎語等對自己進行啟蒙教育的事,表達了對母親養育、啟蒙之恩的美好追憶。本課的教學重點在於借助具體的語言材料,讀懂母親的啟蒙,感受母愛的樸實與溫馨,感悟作者對母親的深深感激和懷念之情;教學難點則為領會「月光啟蒙」的真正內涵,感受民間文學的藝術魅力。

【設計理念】

以生為本,以文為本,以讀為本,讀悟結合,情智並重,追求人文性與工具性和諧

共長的有效課堂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品讀「芳香」、「長」等具體的語言文字,體會「月光啟蒙」的真正內涵。

3. 感受母愛的樸實與溫馨,感悟作者對母親的深深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預設】

一、知「啟蒙」

1. 送上快樂律動,引出歌謠話題。

師:同學們好!「六一」節快到了,沈老師在這裡先送上乙份小小的祝福,讓我們一起唱起快樂歌。

請全體起立,聽沈老師示範。(變換速度,加上動作,邊唱邊做)你快樂嗎?(快樂)請坐。

剛才我們唱的是律動兒歌,生活中這樣的歌謠(板書:歌謠)很多,回憶一下,你唱過哪些歌謠?(3生交流)

師:我這裡也帶來了兩首歌謠(點選課件:歌謠找朋友、小燕子),會唱的咱們一起唱一唱,好嗎?(好朋友話題)

師:這些易於傳唱的歌謠,美麗了我們的記憶,快樂了我們的課堂,同樣也飛進了詩人孫友田筆下的文字裡,一起去看看,讀題(課件出示:月光啟蒙)

2. 走進《月光啟蒙》,初解「啟蒙」詞義。

生:月光啟蒙

師:讀了課題,哪乙個詞語引起了你的關注?

生:啟蒙

師:看沈老師寫這個「蒙」字(板書蒙)觀察字形(草蓋住了下面的部分)蒙可以解釋為「蓋著」。再看「啟」字(板書啟),一戶人家開了口,把門給「開啟了」,啟就是「開啟」。

那麼「啟蒙」是什麼?(把蓋著的開啟)

二、品「啟蒙」

1. 初讀全文,感受「啟蒙」。

師:預習過課文,你知道《月光啟蒙》中講的是誰對誰的啟蒙?(母親對孩子)母親是怎樣啟蒙孩子的呢?帶著思考走進課文(讀一讀)。

生:(自由讀文)

師:非常欣賞大家認真讀書的畫面,你認為母親是怎樣啟蒙孩子的?

生:用歌謠……

師:有補充嗎?

生:唱童謠、講故事、猜謎語。

師:(板書:唱歌謠……)讀得很細緻。唱歌謠講故事唱童謠猜謎語這些都屬於……

師:(板書:民間文學),這是個新名詞(解釋)月光啟蒙,作者具體描繪了這4幕情景,最詳盡的是哪一幕?

生:唱歌謠。

2. 細讀歌謠,體味「啟蒙」。

(1) 唱歌謠——美的享受

師:那好,請你細細讀讀這個情景,找一找最打動你的句子劃下來。

生:(自讀,劃句)

師:誰願意與大家分享?

生:她用……

師:(點選出示),一起讀讀。

生:她用……

師: 結合具體文字談談什麼地方打動了你?

生:深情…甜甜…(師:說說你的體會)從深情中我讀到母親用心在唱,用情在唱。

師:把這份深情帶給大家,(讀,我已經有點被你打動了!誰也想讀?讀,用心在讀!你來?包含深情)有不同的體會嗎?

生:芳香……

師:(點選「芳香」)哦,你又從「芳香」一詞中讀到了什麼?

生:母親唱得動聽,歌謠像花一樣美……

師:把這份體會送進你的朗讀。(生讀「她用……」)讓我們一起走進芳香。(齊讀)

師:還有補充嗎?

生:輕輕的,三月的……我讀到了乙份輕柔的美。

師:把你的感覺用朗讀告訴大家。(生讀)

生:月亮出來……

師:要是我的話,我的讀還要輕,我會這樣讀:「月亮出來……」自己試著讀讀。

生:自讀「月亮出來……」

師:芳香的音韻飄滿了整個小院,這是怎樣乙個畫面呀?閉上眼睛去感受。(**歌謠配樂)

生:月光下,母親摟著……

師:你能為腦海中的畫面題個詞嗎?(美妙、溫馨、……)真好!有同感!

師:一起走進這個美妙、溫馨的月夜吧!(配樂朗讀1-4段,課件出示)

(2)長歌謠——愛的引領

師:在唱歌謠這個畫面中,你還找到其它打動你的句子嗎?

生:(點選出示)

師:帶著你的感受大聲地讀給大家聽。

生:母親用……

師:同學們有沒有發現,他朗讀時強調了兩個詞(板書:混沌豁然開朗)

師:你理解什麼是混沌嗎?給豁然開朗換個詞?(點選:混沌……豁然開朗)誰能把這句話讀成文中的乙個詞。讀讀這句話(生自讀)

生:啟蒙

師:讀到這裡,「啟蒙」之意更豐富了。(板書:蓋上黃顏色「啟蒙」)。再讀這個句子,你是否有不同的讀法?

生:(讀)

師:你強調的是——生說「故鄉的愛」,為什麼這樣讀?(你讀到得真多)

師:咱們回到整段文字中去理解。自由讀讀這段文字。

生:自讀

師:你從**感受到了這份愛?

生:黃河……

師:注意到沒有,這裡有乙個字很值得推敲,是(長)(點選兩個「長」)

師:「長」字,它在告訴我們什麼?

生:歌謠很多……

生:歌謠像莊家一樣受老百姓的喜愛,長在作者的心田裡……

師:讀一讀這句話。

生:黃河……

師:長在我心頭的僅僅是對故鄉的愛,還有……

師:芳香的音韻中,愛無聲無息地滋長在了作者的心頭,使他豁然開朗。那時,讀(齊讀)

3. 續讀畫面,拓寬「啟蒙」。

師:伴隨著母親的愛悄悄開啟童心的除了歌謠,還有童謠,謎語,故事。

(隨機)

生:幽默風趣的童謠

師:相對於歌謠的輕柔來講,童謠,我們應該怎麼讀?

生:有節奏的。活潑的。

師:是嗎?那咱們分角色一起有節奏地讀一讀,男生,女生,齊讀。(出示童謠,齊讀)

師:這活潑風趣的童謠又給作者帶來了什麼呢?

生:勤勞……展開了想象的翅膀……

師:是啊,從天上引到人間,這是多麼廣闊的想象空間哪。

師:明月當空,我沉浸在母親的歌謠、童謠、謎語、故事編織的芳香的音韻裡,而母親則沉浸在如水的月色裡。齊讀這句話。

(出示句子)「玉石雕像」(點選)看到過嗎?

生:潔白無瑕,美麗……

師:作者為什麼用玉石雕像來比喻母親,兩者有什麼關聯?

生:很美……神聖……聖潔的母親……

師:此時,母親與月光已融為了一體(板書:月光)讓我們一起深情凝望這尊玉石雕像,這輪皎潔的明月。

(引讀:當明月已至中天,母親……;當芳香的音韻走進我的心頭,母親……;當我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母親……)

三、悟「啟蒙」

1.體悟結尾。

師:一路走來,一路芳香,一路深情。母親不識字,卻……(點選出示結尾)咱們再好好地來讀讀這位不識字的啟蒙老師。

生:齊讀

師:母親用歌謠、故事、童謠、謎語等為我開啟了民間文學的寶庫,開啟了混沌的童心,讓我擁有了(板書:濃郁的詩情),成長為母親一生的驕傲。

2.課外拓展。

師:認識一下文中的「我」(點選出示孫友田簡介+頭像)

師:「我」的成長,我在文學道路上取得的成就,點點滴滴都離不開母親的啟蒙。母親不(再讀結尾)

3. 練筆提公升。

師:我長大了,母親卻老了。已成為著名詩人的「我」,每當月光朗照之夜,記憶的潮水就會暗漲,無盡的思念在筆端流淌。融進你的感悟,幫作者完成下面的小詩。(練習)

交流促悟。(點評:難忘那輪明月;寫到我心裡去了;真是我的知音哪)

師:感謝孫友田,感謝母親,感謝月光,讓我和同學們共同經歷了一次美妙的心靈之旅。我非常願意享受同學們學文後讀題的感覺。

生:月光啟蒙

板書月光啟蒙

唱歌謠混沌講故事豁然開朗

民間文學唱童謠濃郁詩情猜謎語

月光啟蒙教學反思

陳瀟 月光啟蒙 是蘇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五年級下學期新編入的一篇課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 煤礦詩人 民間文化作家孫友田的 月光母親 改編的。課文語言樸素,但充滿情真意切。分析題目,月光 啟蒙 母親 三者缺一不可,其中 啟蒙 又是教學的重中之重。其一,編者把原文題目 月光母親 改為 月光啟蒙 並在課後練習...

《月光啟蒙》教學反思

月光啟蒙 是一篇淳樸優美 感情真摯的散文。作者回憶了自己童年時,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親唱民謠 童謠和講神話故事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母親啟蒙教育的感激 懷念之情。在本次教學設計中,因為是第一課時,主要以初讀課文解決字詞障礙,並重點學習 唱歌謠 部分。在課堂教學中,環節比較清晰,也達到了這節課的教學目...

月光啟蒙教學反思

昨天做了學校公開課,我選擇了 月光啟蒙 這是著名作家 詩人孫友田寫的一篇敘事散文。文章回憶了母親在美麗寧靜的夏夜,伴著明月星光,為兒時的 我 唱歌謠 童謠,講神話故事 說謎語的動人情景。言美情濃 飽含 詩情 詩意 是本文最大的特點。教學中,我充分利用了多 教學手段,從美入手,以讀解文,以情促讀,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