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時習之》教案

2022-10-09 17:42:04 字數 4835 閱讀 9038

教學目標:

1、誦讀重要篇章,梳理重要的文言知識

2、體悟孔孟提倡的學習態度

重難點:

1、體悟孔孟提倡的學習態度

2、體會本章節中比喻手法的好處

教學過程:

11、1·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乙個有德的君子嗎?」

【評析】宋代著名學者朱熹對此章評價極高,說它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本章這三句話是人們非常熟悉的。歷來的解釋都是:

學了以後,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也高興嗎等等。三句話,一句乙個意思,前後句子也沒有什麼連貫性。但也有人認為這樣解釋不符合原義,指出這裡的「學」不是指學習,而是指學說或主張;「時」不能解為時常,而是時代或社會的意思,「習」不是溫習,而是使用,引申為採用。

而且,這三句話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後相互連貫的。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學說,要是被社會採用了,那就太高興了;退一步說,要是沒有被社會所採用,可是很多朋友贊同我的學說,紛紛到我這裡來討論問題,我也感到快樂;再退一步說,即使社會不採用,人們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這樣做,不也就是君子嗎?

(見《齊魯學刊》2023年第6期文)這種解釋可以自圓其說,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讀者在理解本章內容時參考。此外,在對「人不知,而不慍」一句的解釋中,也有人認為,「人不知」的後面沒有賓語,人家不知道什麼呢?當時因為孔子有說話的特定環境,他不需要說出知道什麼,別人就可以理解了,卻給後人留下乙個謎。

有人說,這一句是接上一句說的,從遠方來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訴他,他還不懂,我卻不怨恨。這樣,「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講述的」了。這樣的解釋似乎有些牽強。

總之,本章提出以學習為樂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反映出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這些思想主張在《論語》書中多處可見,有助於對第一章內容的深入了解。

12、2·11 子曰:「溫故(已經過去的)而知新(剛學到的知識),可以為師矣。」

【譯文】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這樣就可以當老師了。」

【評析】「溫故而知新」是孔子對我國教育學的重大貢獻之一,他認為,不斷溫習所學過的知識,從而可以獲得新知識。這一學習方法不僅在封建時代有其價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認的適應性。人們的新知識、新學問往往都是在過去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因此,溫故而知新是乙個十分可行的學習方法。

13、2·15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迷惑,糊塗),思而不學則殆(「怠」,精神困倦無所得)。」(名句)

【譯文】孔子說:「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穫;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

【評析】孔子認為,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和思不能偏廢。他指出了學而不思的侷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學的弊端。主張學與思相結合。

只有將學與思相結合,才可以使自己成為有道德、有學識的人。這種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動中有其值得肯定的價值。

14、2·18 子張學干祿((干祿:幹,求的意思。祿,即古代官吏的俸祿。

干祿就是求取官職),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少)尤(過錯);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譯文】子張要學謀取官職的辦法。孔子說:「要多聽,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說,其餘有把握的,也要謹慎地說出來,這樣就可以少犯錯誤;要多看,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餘有握的,也要謹慎地去做,就能減少後悔。

說話少過失,做事少後悔,官職俸祿就在這裡了。」

【評析】孔子並不反對他的學生謀求官職,在《論語》中還有「學而優則仕」的觀念。他認為,身居官位者,應當謹言慎行,說有把握的話,做有把握的事,這樣可以減少失誤,減少後悔,這是對國家對個人負責任的態度。當然這裡所說的,並不僅僅是乙個為官的方法,也表明了孔子在知與行二者關係問題上的觀念,是對上一章「知之為知之」的進一步解說。

15、5·15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敏捷、勤勉)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譯文】子貢問道:「為什麼給孔文子乙個『文』的諡號呢?」孔子說:「他聰敏勤勉而好學,不以向比他地位卑下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給他諡號叫『文』。」

【評析】本章裡,孔子在回答子貢提問時講到「不恥下問」的問題。這是孔子治學一貫應用的方法。「敏而好學」,就是勤敏而興趣濃厚地發憤學習。

「不恥下問」,就是不僅聽老師、長輩的教導,向老師、長輩求教,而且還求教於一般看來不如自己知識多的一切人,而不以這樣做為可恥。孔子「不恥下問」的表現:一是就近學習自己的學生們,即邊教邊學,這在《論語》書中有多處記載。

二是學於百姓,在他看來,群眾中可以學的東西很多,這同樣可從《論語》書中找到許多根據。他提倡的「不恥下問」的學習態度對後世文人學士產生了深遠影響。

16、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07四川13題名句⑵5分且有韓愈《師說》中擇師標準4句: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譯文】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品德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為借鑑,改掉自己的缺點。」

【評析】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受到後代知識分子的極力讚賞。他虛心向別人學習的精神十分可貴,但更可貴的是,他不僅要以善者為師,而且以不善者為師,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這段話,對於指導我們處事待人、修身養性、增長知識,都是有益的。

17、8·17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譯文】孔子說:「學習知識就像追趕不上那樣,又會擔心丟掉什麼。」

【評析】本章是講學習態度的問題。孔子自己對學習知識的要求十分強烈,他也同時這樣要求他的學生。這「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其實就是「學而不厭」一句最好的註腳。

18、9·4 子絕四——毋意(同臆,猜想、猜疑),毋必(必定),毋固(固執己見),毋我(這裡指自私之心)。

【譯文】孔子杜絕了四種弊病:沒有主觀猜疑,沒有定要實現的期望,沒有固執己見之舉,沒有自私之心。

【評析】「絕四」是孔子的一大特點,這涉及人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念。人只有首先做到這幾點才可以完善道德,修養高尚的人格。此句似與一種病句型別同,把意思說反了,如:

睡眠有四忌,一忌臥處不能當風……

19、9·19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土筐),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譯文】孔子說:「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這時停下來,那是我自己要停下來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雖然只倒下一筐,這時繼續前進,那是我自己要前進的。」

【評析】孔子在這裡用堆土成山這一比喻,說明功虧一簣和持之以恆的深刻道理,他鼓勵自己和學生們無論在學問和道德上,都應該是堅持不懈,自覺自願。這對於立志有所作為的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對人的道德品質的塑造。

20、15·3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譯文】孔子說:「賜啊!你以為我是學習得多了才一一記住的嗎?

」子貢答道:「是啊,難道不是這樣嗎?」孔子說:

「不是的。我是用乙個根本的東西把它們貫徹始終的。」

【評析】這裡,孔子講到「一以貫之」,這是他學問淵博的根本所在。那麼,這個「一」指什麼?文中沒有講明。

我們認為,「一以貫之」,就是在學習的基礎上,認真思考,從而悟出其中內在的東西。孔子在這裡告訴子貢和其他學生,要學與思相結合,認真學習,深切領悟。

21、15·31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譯文】孔子說:「我曾經整天不吃飯,徹夜不睡覺,去左思右想,結果沒有什麼好處,還不如去學習為好。」

【評析】這一章講的是學與思的關係問題。在前面的一些章節中,孔子已經提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認識,這裡又進一步加以發揮和深入闡述。思是理性活動,其作用有兩方面,一是發覺言行不符合或者違背了道德,就要改正過來;另一方面是檢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標準,就要堅持下去。

但學和思不可以偏廢,只學不思不行,只思不學也是十分危險的。總之,思與學相結合才能使自己成為德行、有學問的人。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組成部分。

22、一暴十寒(比喻做事沒有恆心)與專心致志(致:盡。志:志向,志趣。把心思全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精神集中)

孟子曰:「無或乎王之不智也。雖(即使)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同「曝」,曬)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為數(技術,技巧),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弈秋,通國之善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其中的)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即「惟弈秋是聽」,只是聽弈秋講)。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因為)是(這個人)其智弗若(不如,不及)與?

(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那個人嗎?)曰:非然(不是這樣)也。

」【譯文】孟子說:「大王的不明智,沒有什麼不可理解的。即使有一種天下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又凍它十天,沒有能夠生長的。

我和大王相見的時候也太少了。我一離開大王,那些『凍』他的奸邪之人就去了,他即使有一點善良之心的萌芽也被他們凍殺了,我有什麼辦法呢?比如下棋作為一種技藝,只是一種小技藝; 但如果不專心致志地學習,也是學不會的。

弈秋是全國聞名的下棋能手,叫弈秋同時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乙個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話;另乙個雖然也在聽,但心裡面卻老是覺得有天鵝要飛來, 一心想著如何張弓搭箭去射擊它。這個人雖然與專心致志的那個人一起學習,卻比不上那個人。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那個人嗎?

回答很明確:當然不是。」

【讀解】勸學對聯有:「貴有恆何必三更睡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暴十日寒」。這裡所說的王,趙歧注為齊王,指當時有人怪齊王不明智而孟子不曾輔佐,孟子因此而作解釋。

一暴十寒,或者如俗語所說「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努力少,荒廢多,很難奏效。因此,貴在堅持,責在有恆心。

世間萬事莫不如此。即以生活小事而論,無論是練習寫毛筆字,寫日記還是練習晨跑,堅持冬泳,真正能夠持之以恆的有多少人呢?至於孟子所舉到的圍棋,在他的那個時代也許的確只是雕蟲小技,但在我們今天,可已是了不得的盛事了。

所謂「曠代棋王」,所謂「棋聖」,其桂冠已大有與聖人比肩之勢。當然,這是題外話了。

論語鑿度 1 子曰 學而時習之

論語鑿度 1 1 子曰 學而時習之 1 1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鑿 有朋自遠方來 有作 友朋自遠方來 陸德明 論語釋文 有 或作 友 非。學 非僅僅為求知識,古之所謂 學 乃是有位者之事,其學有所謂禮樂射御書數之說 孔子之所謂 學 仍然有此士...

關於學習的勵志名言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

關於學習的勵志名言 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 古今中外有學問的人,有成就的人,總是十分注意積累的。知識就是機積累起來的,經驗也是積累起來的。我們對什麼事情都不應該像過眼雲煙。不要企圖活在別人的激勵中,自勵才是最有效的激勵方式。沒有人能真正改變你,只有你自己才能改變自己。2 苦難是一筆財富,它會錘煉人的...

教案格式課時教案,

教案格式 課時教案,推薦 第 次課授課時間 年月日 教案1 課題 2 教學目標 包括 知識目標 能力目標 情感目標 3 教學重點 難點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解決辦法 教學方法及學生活動設計 4 教學方法 主要指課堂提問 討論 啟發 自學 演示 演講 辯論 難點的突破 重點的突出 例題的選擇等。5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