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的繼承》教學設計

2022-10-09 14:21:02 字數 1822 閱讀 5052

漳州一中吳寶燕

一、課程設計指導思想與理念

貫徹新課程要求,尊重、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開設良好師生互動的課堂。在教學資料的選取,教學環節的安排上,遵循「三貼近」原則,即「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理解生活,熱愛生活,更好的融入生活,讓學生深刻體會政治原來政治課與我們的生活聯絡得如此緊密,它就是在講我們的生活,讓學生樂學、易學,愛上政治課。

二、教學內容及教材分析

1、《傳統文化的繼承》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組3《文化生活》第二單元第四課第一框題內容。本框題分為三個目:(一)傳統文化面面觀,(二)傳統文化在今天,(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圍繞「傳統文化的繼承」這條主線,分別分析什麼是傳統文化,為什麼要繼承傳統文化;怎樣認識傳統文化的特點和雙重作用;如何正確對待傳統文化。

2、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解析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闡述繼承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道理。

3、本框題地位:我們今天享有的文化,是在世代傳承和創新的基礎上形成的,而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只有善於繼承吸取傳統中精華的東西才能更好的發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讓我們看的得更遠。所以如果我們不理解繼承,不理解繼承的意義,那也不能準備把握文化的發展和創新。

可以說這一框是學好下一框和下一課的鋪墊,本框對整單元甚至整個文化生活的學習都非常重要。

三、學情分析

1、在「韓流」、「日潮」等外來文化的強烈攻勢下,不少學生盲目崇尚外來文化,追捧外來文化,甚少****的傳統文化,不了解該如何對待傳統文化。通過本框的學習,從直觀的賞析入手,讓學生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思辯中進一步明確該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形成正確的觀點。

2、高二學生經過中學階段的學習,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接觸了解了不少的傳統文化,具備一定歸納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有了一定的生活體驗,能夠自主地分析現實生活中的一些文化行為。這為教師引導他們通過分析傳統文化的一些具體內容從而形成正確的認識提供了一定的基礎。

3、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在體驗,感受中形成、歸納知識點。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介紹傳統習俗、傳統建築、傳統文藝、傳統思想在現代社會生活各方面的延續及其影響,讓學生了解文化的繼承性。

分析傳統文化的相對穩定性和鮮明的民族性,解析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傳統文化對社會與人的發展的積極作用,而一成不變的傳統文化則會起阻礙社會進步、妨礙社會發展的消極作用。嘗試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明確乙個民族、乙個國家只有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克服傳統文化的消極作用,才能興旺發達的道理;闡述繼承傳統文化,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的正確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培養分辨傳統文化中精華與糟粕的能力,通過對「傳統文化對社會與人的發展的作用」,以及「繼承傳統文化、發揮傳統文化積極作用的正確態度」的分析,嘗試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

2、過程與方法

從學生生活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入手,通過豐富的**,資料,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增強感性認識。開展**性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討論中形成觀點,掌握知識。 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形成正確的觀點、態度,並且能學以致用。

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體現新課改學生主體地位。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賞析生活中的傳統文化,分析當代中國傳統文化對社會的進步和人的發展的積極作用,領悟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激發學生熱愛傳統文化、學習傳統文化、繼承傳統文化的熱情。樹立正確「看待傳統文化價值的態度」。

五、教學重點、難點

文化的雙重作用;辯證看待傳統文化;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文化繼承觀。

六、教學方法和手段

教學方法:**法、討論法、引導法、講授法

教學手段:多**

七、教學過程

傳統文化的繼承教案

一 教材分析 本框教材依據 課程標準 的要求,圍繞 傳統文化的繼承 這條主線,分析什麼是傳統文化,為什麼要繼承傳統文化,怎樣正確對待傳統文化,內容與現實聯絡非常密切。在教學時適當補充一些 文字和課外資料,引導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繼承,樹立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繼承傳統文化的能力。除了...

4 1傳統文化的繼承教學設計 hong

教學內容 第二單元第四課第一框教案第課時第周日期 月日主備課 劉彩紅 傳統文化的繼承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傳統文化的含義 傳統文化繼承性及其表現 傳統文化的特點 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 2 能力目標 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 的本領 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辯證觀察和認識問...

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繼承

作者 丁玉娟 速讀 下旬 2018年第08期 當前,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對外文化交流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產生濃厚興趣,紛紛從世界各地紛至沓來,吸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我們的祖先用文字記載了長達五千多年的光輝歷程,形成了中國文明輝耀於世界的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