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科學教學設計

2022-10-09 01:24:03 字數 1483 閱讀 9812

一、基本情況分析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由「生物與環境」、「光」、「地球表面及其變化」、「運動和力」四個單元組成。《生物與環境》單元從內容上分三個部分:通過「綠豆種子發芽和生長」、「蚯蚓的選擇」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環境的關係。

第二部分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生態群落中生物之間的食物鏈和食物網,並通過生態瓶的製作、觀察,**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關係。第三部分內容,是把以上認識拓展到自然界,通過典型事例的分析,認識到保護大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學生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並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2、已有知識、經驗: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大部分學生的科學常識缺乏,科學**能力也較弱。

家長和某些教師偏重於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科學情感。

二、教學任務及目標

1、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過程與方法技能,如觀察、記錄、簡單實驗等,本冊將引導學生經歷更為完整的**過程。

2、通過學習讓學生強調實驗前後的推測、解釋要有充分的依據。

3、掌握控制變數實驗的技能,並學習實際控制變數實驗。

4、運用模擬實驗**自然事物發生的原因、變化及規律。

5、面臨幾次較長期的觀察研究活動:能用線條、符號、圖畫、文字等方式記錄觀察現象,用柱狀圖、折線圖處理資料,並認識到重複實驗的意義。

優分率:70%左右; 及格率:95%左右

三、改進教學的具體措施

1、首先加強教師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閒時間,認真學習科學課程標準、科學教材,認真鑽研科學教法學法,盡快成為一名合格的科學教師。

2、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盡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乙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採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3、充分利用好學校的科學實驗室,盡可能的去科學實驗室上課,做到「精講多練」,多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穫。

4、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充套件到活動課程,擴充套件到家庭和社會。

四、教改專題和實驗設計

第一階段:啟動階段。工作是進行文獻調研、籌備組織隊伍,組織初期培訓,使教師理解該項目的含義。

第二階段:探索階段。組織教師初步設計面向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測驗量表。

第三階段:具體實施階段。工作從安排小範圍的實驗班和對比班開始,然後根據研究目標和內容制訂具體的實施方案,按照實施方案正式開展研究與試驗。

第四階段:深入研究、總結歸納階段。要按方案繼續開展實驗,並及時圍繞研究目標和內容收集資料、總結經驗,提煉歸納,初步歸納出以培養小學生創造性思維為核心教學評價體系。

歸納出符合我校教學情況的教學設計理論與方法體系,組織驗收並逐步向其他學校推廣經驗,擴大本實驗研究的影響。

五、教學進度表

五上科學教學反思 全

種子發芽實驗 一 教學反思 食物鏈和食物網 教學反思 種子發芽實驗 二 教學反思 蚯蚓的選擇 教學反思 觀察綠豆芽的生長 教學反思 製作生態瓶 教學反思 改變生態瓶 教學反思 維護生態平衡 教學反思 光和影 教學反思 光是怎樣傳播的 教學反思 光的反射 教學反思 陽光下的影子 教學反思 光與熱 教學...

年教科版科學五上《設計製作小賽車》教學設計

一 教學分析 本課是五年級上冊科學第四單元的最後一課,是學生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進行知識整理和運用的一課,重點指導學生設計製作小賽車,體驗設計和製作的過程,並在此過程中指導學生應用他們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教材上有三個大活動,第一,了解工程師是怎樣設計真正的賽車的 第二,具體地對學生設計小賽車進行指導 第...

五上科學試卷

6 光的多少與強弱與溫度的高低沒有關係。7 地球表面的很多變化都是在流水 風 冰川 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緩慢地進行的,是我們在短時間內難以覺察的。8 地球上海洋多,陸地少 9 所有的光源在發光時都會發熱 10 皮影戲 手影遊戲都是利用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原理。三 選擇題 20分 1 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