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幼兒園美術教育研究

2022-10-06 10:42:08 字數 4711 閱讀 7882

主講:袁碧清

參加物件:幼兒園全體教師

時間:2023年10月14日

(一)回歸生活的幼兒園美術教育內容與資源研究

1.解讀生活,幼兒美術教育內容多元

生活,《漢語大字典》解釋有:①生存、活著;②生涯、生計;③人類的各種活動,如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等;④泛指日常的飲食起居;⑤工作、手藝。美國教育家杜威先生在《經驗與自然》中指出:

「生活是指一種技能,一種無所不包的活動,其中包括機體,也包括環境。」我國教育家陶行知認為:乙個有生命的東西在乙個環境裡生生不已的就叫生活。

人生就是要「活」——要「生活」。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類生活不僅是個體的生存狀態,還是個體在寬鬆自由的環境中通過不斷的實踐活動,體現自我價值的過程。

對年幼的個體來說,生活是籠統的,不分化的,幼兒在生活中吸收身體和心理成長的一切必需因素,沒有生活就沒有幼兒的生存和發展。幼兒生活既是文化生活,更是人化生活,是一種具有自然屬性的生活;是一種日常生活;是兒童的存在方式,是兒童的成長和發展過程。解讀生活,我們將美術教育與幼兒生活緊密結合,源於幼兒的經驗生活,關注幼兒的現實生活,探尋幼兒的精神生活,讓美術教育回歸生活、透視本真。

(1)源於幼兒經驗生活

杜威曾經說過:「學習應成為兒童真正生活的地方,並從中獲得他所感到高興和有意義的生活經驗,教育應該是生活的本身,而不是生活的準備。」幼兒作為乙個獨立的個體,年齡小,知識經驗貧乏,幼兒必須通過自己的操作、嘗試和體驗,積累經驗,建構新知。

源於幼兒經驗生活的美術教育活動,孩子們更為感興趣,他們往往會調動全部的熱情和智慧型去探索,去發現,去嘗試。

在課題研究中,老師們一方面通過實踐活動:參觀、旅遊、勞動、遊戲……給幼兒以親身體驗,獲得直接經驗;另一方面利用各種資源幫助幼兒擴充套件經驗,廣泛收集**、**、錄象、書籍等,讓孩子獲得更多的間接經驗。當孩子的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不斷互補,他們的感受也越來越豐富,這就為表現和創造作好鋪墊,使幼兒的美術充滿了活力與魅力!

例:大班活動「奇趣植物」,為了讓孩子親身去感受生活,體驗生活。我們帶著孩子們第一次去買菜、第一次去買水果、第一次去植物園,孩子們覺得既新鮮又有趣,直觀的認識和觸控使許多植物的形狀、特徵、顏色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腦海裡。

於是我們設計了活動「植物精靈的舞會」。以孩子前期積累的各種植物的經驗為基礎,鼓勵孩子大膽表現各種常見的植物:有寫生畫《蔬菜大聚會》,有蔬果創意《蔬果大變身》,有手工裝飾《植物朋友》,有拓印活動《好玩的蔬菜印章》,有藝術插花《奇趣植物》……乙個個造型閃爍著孩子們的無限創意,一幅幅作品浸潤著孩子們對「植物朋友」的無限愛意。

(2)關注幼兒現實生活

生活是一面多稜鏡。幼兒的現實生活既是豐富多彩的,又是複雜變化的。由於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現實的生活中,他們常常會遇到許多問題:

有個體的困惑,有同伴的無助,也有社會上一些熱點、焦點問題。在課題開展中,我們關注幼兒的現實生活,敏銳地捕捉孩子們的興趣點,及時生成新的美術教育活動。

(3)追尋幼兒精神生活

南師大教授劉曉東在《兒童精神哲學》一書中認為:「兒童具有生動的精神世界,兒童的精神世界包括真、善、美。」在孩子的視野裡,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誠如童話一般:

花草、動物、石頭與河水,身邊的萬物隨時都可能開口,每一樣都是有生命的、有情感的。關注兒童的生活,我們更應關注兒童的精神生活。這種生活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生活,而是一種想象的生活和未來生活。

兒童的美術是兒童心理世界的真實流露,是他們內在精神生活的外部顯露。孩子們通過繪畫等形式將內在的流動著的思想以及感受:悠閒、歡樂、抑鬱、哭泣等等一一表現出來。

作為老師,我們要理解幼兒的美術,了解其獨特的創造心態、感受模式、構成規律、造型機制等,這些與幼兒的認知、道德等形式一起構成了兒童的精神整體。美術教育的意義主要不在於技巧訓練,而是以它為手段,使幼兒的那種活潑、自由、純真的天性得以解放。因此,在美術教育中,我們追尋幼兒的精神生活,選取與幼兒的生命律動合拍的物件,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心靈感受,讓美術回歸幼兒的童真。

例:《味道小精靈》、《酸酸甜甜就是我》、《嫦娥奔月》、《長大後的我》、《我想》……乙個個生動鮮活的活動恰似一簇簇絢麗的火花,點亮孩子們智慧型的星空,綻放於他們的精神家園!

2.選擇生活,整合幼兒美術教育資源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家庭、自然、社會都是幼兒美術教育的寶貴資源。四季輪迴、百鳥爭鳴、鮮花如豔、千姿百態的自然材料、隨處可見的瓶瓶罐罐、包裝紙盒、畫布毛線、金屬光碟等廢舊用品以及周圍生活中的文化廣場、博物院等,都是幼兒美術教育的有效資源。在課題研究中,我們選擇生活,從幼兒的生活體驗、主題教育活動、地方特色文化、優秀藝術作品等多個方面深入挖掘,整合優秀教育資源,使活動更具生活性、地域性、時效性和藝術性。

(1)以自然環境為基礎的動態開發

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羅丹說:我們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發現美的眼睛。

我們設計了「美在**」調查表,通過觀察記錄、集體交流討論。孩子們發現的自然美各式各樣:翠綠的樹林、俊秀的狼山、曲徑通幽的公園、蜿蜒流淌的濠河水、絢麗多彩的彩虹、翩翩起舞的蝴蝶……走進大自然,其色彩、線條、形狀、質料、聲音等無處不是美。

美源於自然,源於生活。我們課題組老師嘗試選擇葉子、種子、花卉、竹子、石頭、瓜果、蔬菜、貝殼等各種各樣的自然材料開展美術活動。活動中教師處處做有心人,發動家長、幼兒共同收集材料,調動各種感官,讓孩子們充分體驗,幫助孩子深入、細緻地了解材料的特徵屬性,引導孩子大膽想象,創造一幅幅充滿童趣的美術作品。

例:《有趣的葉子》自然界植物品種繁多,其葉子形態也各異。為了讓孩子真正感受葉子的美與趣,利用秋遊、日常散步、外出參觀等活動讓孩子觀賞植物的葉子。

活動中,孩子們驚喜於每一片葉子的與眾不同,愛不釋手地收集一些葉片,回園仔細欣賞其奇特的形狀、天然的葉脈肌理及豐富的色彩。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將葉子分類、壓平儲存,進行拼貼、拓印等創作活動。拼貼活動中,孩子們自由想象、隨意拼擺、自主貼上;拓印活動中,孩子們又大膽嘗試,用滴流、滴灑顏料的方法做好背景,拓印葉子。

此外,孩子們還用葉子做出小裙子、小手鍊等裝飾瓶子娃娃、稻草人等。在這一系列活動中,他們真正體驗到葉子的美與趣。

其實,除了自然材料,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廢舊物品:報紙、包裝盒、瓶子、小木棍、易拉罐、篩子、磚瓦等等,用心發現,精心設計,也是美術教育的奇特資源。「叮鈴鐺啷」風中搖曳的五彩風鈴是大班孩子用廢舊的果凍殼、小勺、瓶蓋等材料創作的;憨態可拘的瓶娃娃是中班孩子用各種各樣的瓶子、毛線、廣告紙裝飾而成的;稚趣可愛的小動物是小班寶寶用蛋糕盤、紙團貼上、拓印的;黑白分明、形態各異的恐龍打戰、孔雀公主、飛鳥蝴蝶等是孩子們用廢舊鑰匙拓印添畫的佳品……生活中隨意丟棄的廢舊物品在孩子的小手擺弄下皆成了愛不釋手的玩具、成了熠熠生輝的藝術品。

(2)以主題教育活動為中心的線性開發

隨著整合教育理念的深入,主題活動已經滲透於幼兒園教育之中。在課題研究中,我們圍繞某乙個主題教育活動,以它為中心,進行線性式的美術教育資源的開發,讓集體教學、區域遊戲、主題牆飾、家園互動等都呈現藝術的美。

(3)以地方文化特色為背景的發散性開發

南通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人文歷史孕育了獨特的「江海文化」,清新雅緻的藍印花布、有空中交響樂之稱的的南通板鷂、別有韻味的南通方言等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地域文化特色,為我們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教育資源。我們把南通地域文化中的美術元素提煉出來,整合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使孩子們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又提高了美術素養。

南通號稱「博物館之城」,有沈壽紀念館、風箏博物館、藍印花布藝術館等,我們經常組織孩子參觀各種展館。例:圍繞風箏,我們組織開展了參觀活動「風箏博物館」、美術鑑賞「南通風箏」、繪畫活動「風箏」、親子活動「製作與放飛風箏」等,在風箏博物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與家長密切合作,做出了心儀已久的風箏,在操場、在體育公園快樂放飛。

(4)基於優秀藝術作品的點狀開發

美術創作**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優秀的美術作品不僅是人類生命中某個經典時刻的寫照,也是藝術化的生命感受,更是讓幼兒感知具體美術語彙和表達感受的良好素材。選擇合適的美術作品,引導幼兒從不同角度欣賞,充分感受不同媒介、不同表現手法的不同效果及不同的情感表現,讓美在心中內化、昇華,從而提公升審美情趣,提高審美素養。

(二)回歸生活的幼兒園美術教育方法與途徑研究

1.體驗生活,幼兒美術教育方法靈活

在美術教育中,我們嘗試運用不同的繪畫工具、材料及表現技法,如摺紙添畫、棉籤畫、印章畫、手指點畫、吹畫、版畫、漿糊刮畫等趣味形式開展美術教育活動,採用靈活多變的遊戲激趣法、觀察引導法、循序漸漸法、小組合作法、線索啟迪法等教學方法,激發幼兒對美術的興趣,讓幼兒在輕鬆活潑的活動中,感知、體驗幼兒美術教育的樂趣。

(1)遊戲激趣法

遊戲是兒童的生活,兒童通過遊戲來展現其潛在的精神。教師要善於運用遊戲的情境來感染和調動幼兒。如:

情境表演、**錄影、童話故事、變化魔術等活動都是幼兒喜歡的遊戲,在這些寬鬆、有趣的遊戲中,不僅兒童的興趣不知不覺地被激發,而且更易於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表達出來。

例:小班活動《小雞總動員》。活動開始,老師以遊戲「猜一猜蛋殼房子裡住著誰呢?

」引出情境,激發活動興趣;然後引導幼兒觀察小雞的外形及裝飾特徵,「小雞寶寶身上美麗的點點是怎麼變出來的?怎麼才能把小雞寶寶打扮得更漂亮呢?」;接著鼓勵幼兒嘗試用紙團、樹枝、吸管、蔬果印章等多種材料裝飾小雞身體。

在整個活動中,老師為幼兒創設了乙個「情境化」、「遊戲化」的多元**環境,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調動了幼兒已有的經驗,他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豐富的想象,大膽地進行探索發現、創新製作,體驗到美術活動和成功的快樂!

(2)觀察引導法

美術活動是視覺藝術活動,離不開觀察。引導幼兒觀察生活,尋找周圍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回憶最喜愛的動畫片裡的人物或動物形態特點,啟發幼兒通過觀察抓住事物的特徵,並把自己的感受和聯想表現出來,使他們的畫面生動而充滿兒童情趣。

例:大班活動《斑點魚》。為了讓幼兒細緻地觀察、了解魚,老師設計了乙個多**動畫,在美輪美奐的動畫中,孩子們對點彩畫——斑點魚有了更直觀的了解。

」、「你喜歡它的哪種花紋?」、「你能變出什麼花紋?」,通過問題的層層深入,帶領孩子們細細觀察、品味,提高美術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幼兒園生活化主題課程研究之我見

作者 丁寧 讀寫算 2018年第13期 摘要 隨著教育觀念的轉變,我們重新認識了生活 遊戲和幼兒園課程的關係,把生活化的課程理念滲透到主題教育活動中,以幼兒的現實生活為背景,將知識與生活進行有機整合,幼兒的日常生活出發,從幼兒的興趣出發,以推動幼兒的發展,更好地體現了 以遊戲為幼兒園基本活動 的思想...

幼兒園大班教育活動的生活化與遊戲化的實施

教育活動生活化的實施 杜威在 我的教育信條 中指出 教育是生活的過程,而不是為將來生活的準備。生活就是發展,不斷發展,不斷成長就是生活。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主張,將兒童的學校生活,自然生活 社會生活,三者有機聯絡在一起,有助於教育的一致性與完整性,發揮兒童的主體性。將教育活動融入一日生活的各種活動與環...

美術課堂教學的生活化研究

三 注重生活體驗,將童味引進課堂 美術教學內容,只有結合學生的興趣 愛好 生活 體驗,並進行有機融合,才能使學生對美術知識理解得更加透徹 深刻,才能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新課改下的美術課堂教學,理應注重美術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體驗相結合。有效的結合,大致有以下幾個優點。第一,美術教學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