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課程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2022-09-28 14:21:06 字數 3234 閱讀 6230

最新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把「以學生發展為本」作為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研究、勤於動手」,「大力推進資訊科技在教學過程中普遍應用,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也就是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力,又要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學力和創造性學力,從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因此,本人在教改實驗中,就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作了如下幾方面的探索。

  一、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新一輪課程改革很重要的乙個方面是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在教學中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就學習數學而言,學生一旦「學會」,享受到教學活動的成功喜悅,便會強化學習動機,從而更喜歡數學。因此,教學設計要促使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始終處於最佳狀態,從而保證施教活動的有效性和預見性。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教師的真正本領,主要不在於「講授知識,而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全過程中來,經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和動手操作獲得知識」。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注意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特點擊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創設一種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和各種教學情境,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和練習。在課堂上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權利,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久而久之,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激發了對數學的好奇心、求知慾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覺得數學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計算、數字,從思想上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了。

二、變「學數學」為「用數學」

新課程提倡學生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並能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但數學應用意識的失落是我國數學教育的乙個嚴重問題,課堂上不講數學的實際**和具體應用,「掐頭去尾燒中段」的現象還是比比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形成,**、利息、保險、有獎儲蓄、分期付款等經濟方面的數學問題,已日漸成為人們的常識,如果數學教學仍舊視而不見,不管實際應用,恐怕就太不合時宜了。

美國數學家波利亞曾說:「數學教師的首要責任是盡其一切可能來發展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見學知識是為了用知識。

但長期的應試教育使大多數學生只會解答某一種型別的應用題、概念題等,卻不知道為什麼學數學,學數學有什麼用。因此在教學時,我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徵,密切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精心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如教學「圓的認識」後,我有意識地帶領學生到操場上畫圓。有的學生想到兩個人用一根長繩畫乙個圓,有的想到一排人轉一圈畫乙個圓,也有的想到全班人圍乙個圈,沿這個圈畫出乙個圓。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解決「為何現實生活中車輪都做成圓的,而車軸都裝在圓心上」這個實際問題。

再比如教學「統計」時,讓學生統計教室內各種清掃用具的數量、統計學校各年級各班學生人數及男女生人數等,在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同時,也學會了勞動、調查等,真可謂一舉多得。經常這樣訓練,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數學對於我們的生活有多麼重要,學數學的價值有多大,從而激發了他們學好數學的強烈慾望,變「學數學」為「用數學」。

三、變「權威教學」為「共同**」

新課程倡導建立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對我們教師的職能和作用提出了強烈的變革要求,即要求傳統的居高臨下的教師地位在課堂教學中將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師站在學生中間,與學生平等對話與交流;過去由教師控制的教學活動的那種沉悶和嚴肅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真誠和激情。因而,教師的職能不再僅僅是傳遞、訓導、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勵、幫助、參謀;師生之間的關係不再是以知識傳遞為紐帶,而是以情感交流為紐帶;教師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滿倉庫,而是要點燃火炬。學生學習的靈感不是在靜如止水的深思中產生,而多是在積極發言中,相互辯論中突然閃現。

學生的主體作用被壓抑,本有的學習靈感有時就會消遁。

在教學中,我大膽放手,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成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我經常告訴學生:「課堂是你們的,數學課本是你們的,三角板、量角器、圓規等這些學具也是你們的,這節課的學習任務也是你們的。

老師和同學都是你們的助手,想學到更好的知識就要靠你們自己。」這樣,在課堂上,學生始終處於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一節課下來不但學到了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還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發揮。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時,我在學生舉出長方形正方形的實物後,根據學生回答總結「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有四條線段圍成的圖形」。

話音剛落,馬上有學生站起來說:「老師,你說錯了,應該是有四條邊圍成的圖形,他們都有四條邊。」等他剛一說完,另外乙個學生提出反對意見:

「應該是四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每條線段都叫做邊。」「他們還都有四個角,而且都是直角。」…… 我一直在一旁微笑的聽著,最後說:

「嗯,這幾位同學說得很好,老師希望每個同學都能積極思考,踴躍發言。把自己知道的和與我們學習有關的說出來,大家互相促進。」那一段時間這幾位學生學習興趣非常濃,而其他的學生受其影響,上課發言也非常積極。

當然,不是說亂成一團才為妙,但乙個開放的、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課,應該有他們自由表達意見的空間。適度的「亂」,在教師控制之中的「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他們真正參加到教學中,讓他們去創造性的學。四、變「單一**」為「多種**」

21世紀人類進入了資訊時代,以計算機和網路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使我們的教育由一支粉筆、一本教材、一塊黑板的課堂教學走向「螢幕教學」,由講授型教學向創新型教學發展。

如在教學「分數大小的比較」一課時,採用故事匯入,生動形象的畫面,伴以美妙的**,很快讓學生進入教學過程。「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一天,天氣特別炎熱,師徒四人口渴難忍,讓八戒去找西瓜解渴。

不大一會,八戒抱著乙個大西瓜回來了。孫悟空說:」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乙份。

『八戒聽了不高興了,叫喊說:「西瓜是我找來的,不給我六分之一,也得給我五分之一。』悟空樂了,趕緊切了五分之一給八戒。

「(同學們都笑了)這時教師停止故事的**,問:」同學們,你們想知道是什麼原因嗎?(想)學了今天這節課的知識,你就知道了。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適時恰當地選用現代教育技術來輔助教學,以逼真、生動的畫面,動聽悅耳的音響來創造教學的文體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使其重視實踐操作,科學地記憶知識,並且有助於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思考,使教師以教為主變成學生以學為主,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數學教師應該從自己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如何把現代教育技術融入到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去,就像使用黑板、粉筆、紙和筆一樣自然、流暢,使原本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生活化,使學生不僅掌握數學知識,而且喜歡這門學科。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絡,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

新課程環境下,如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新課程在繼承傳統優秀的課程思想,吸取西方先進的課程理念,以及建國以來歷次基礎教育改革的成功經驗和融匯國內最新課程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知識技能的過程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那麼,在新課程環境下,如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呢?一 構...

走進新課堂改變學生學習方式

在新的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 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 持續 和諧地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該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

學生走進新課程的感想

物理存在於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無處不有物理規律在起作用,我們周圍的世界就是乙個物理的世界。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應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激發並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探索物理現象,揭示隱藏其中的物理規律,並將其應用於生產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終身的探索樂趣,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