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學生中考題

2022-09-28 02:36:04 字數 3593 閱讀 6028

中考題《愚公移山》專練

一、(二)閱讀下面文段,完成12一15題.(12分)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分)

⑴ 曾不能毀山之一毛毛:

⑵ 河曲智叟亡以應亡:

⑶ 懼其不已也已:

⑷ 無隴斷焉斷:

1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 甚矣,汝之不惠!

⑵ 何苦而不平?

14.從課文學習中知道, 「陰」「陽」二字在和山水名稱相連時,多指和山水相關的方位,如 「河陽」「漢陰」等。我國很多城鎮名稱就是這樣形成的。請分別寫明下列城市所處山水的位置。

(2分)

⑴ 江(長江)陰洛(洛河)陽

⑶ 衡(衡山)陽華(華山)陰

15.在人和山這對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度.愚公認為:子孫無窮,人力無限,而山不加增,人定勝山;智叟認為:人是「殘年餘力」,山卻高大難平,愚公不自量力。

你的看法呢?談談你對二人的評價。(4分)

(二)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

」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

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6.請解釋下面卡片中加點詞的詞義。(3分)

17.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寒暑易節,始一返焉。

18.讀了這則寓言故事後,你從中得到了什麼啟示?請聯絡生活實際簡要談談你的看法。(3分)

三、(09成都)

(一)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 達於漢陰,可乎?

」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 對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雜然相許許: 贊同

b.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荷: 扛

c. 寒暑易節易: 交換

d. 何苦而不平苦: 勞苦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 以君之力 b.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扶蘇以數諫故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c.而山不加增 d. 告之於帝

義不殺少而殺眾皆以美於徐公

3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寫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愚公飽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張,這個主張得到了眾人的熱烈響應,卻遭到了妻子的強烈反對和智叟的無情嘲笑。

b. 愚公在對智叟進行反駁時,信心百倍,理由充足,以「人無窮」而「山有盡」的道理,說得智叟啞口無言,無力回擊。

c. 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顛倒,將大智大勇者命名為 「愚公」,將鼠目寸光者命名為「智叟」,這樣加重了對比的色彩,增強了諷刺的效果。

d. 愚公挖山不止,感動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兩座大山,這一富有神話色彩的結局,包含了對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頌揚。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題。

[甲]愚公移山

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陽,可乎?

」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乙]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

「吾一瓶③一缽④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釋]①鄙:邊境。②南海:指佛教聖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縣東的海上。③瓶:水瓶。④缽;和尚用來盛飯食的器皿。⑤顧:難道,反而。

9.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思。(4分)

①箕畚運於渤海之尾箕畚: ②汝之不惠惠:

③帝感其誠感: ④越明年越:

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懼其不已也/其真無馬邪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

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 d.吾欲之南誨/輟耕之壟上

11.翻譯下面句子。(3分)

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2.對[甲]文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愚公之妻「獻疑」,智叟「笑而止之」,這可看出兩人都堅決反對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見愚公移山受到眾人擁護。

c.文章運用了對比和襯托的寫作手法來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過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

13.甲乙兩文告訴我們乙個共同的道理是什麼?兩文的結尾形式有什麼不同?(3分)

愚公移山教案

21 愚公移山 1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始齔 荷擔 孀妻 箕畚 萬仞 窮匱 2 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1 年且九十 2 吾與汝畢力平險 3 雜然相許 4 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3 下列 之 字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 河陽之北 b 汝之不惠 c 操蛇之神 d 渤海之尾 4 請用 給下列句子劃分節...

愚公移山設計

知識目標 學會本課應認識的生字。能力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做到字音讀正確,停頓恰當,並注意語氣。情感目標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愚公移山的精神。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愚公移山的精神的深刻含義。教學準備 多 課件 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匯入 師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歌嗎?今天老師就給同學們帶來...

23愚公移山

學習目標 1 結合注釋,疏通文意,積累詞語。2 繼續加強誦讀訓練,通過誦讀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培養文言語感。3 理解寓意,質疑。學習重難點 重點 1 結合注釋,疏通文意,積累詞語。2 繼續加強誦讀訓練,通過誦讀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培養文言語感。3 理解寓意,質疑。難點 理解寓意,質疑。學法指導 1 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