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生產地質工作管理辦法

2022-09-21 13:33:06 字數 3899 閱讀 8381

第一條為了加強礦山生產地質工作,合理地開發和利用礦產資源,保證採掘(剝)作業的正常進行,盡可能延長礦山服務年限,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以下簡稱公司)礦山生產地質工作。

第三條生產地質是在生產勘探基礎上隨著採掘(剝)工程進展,進一步查清開採塊段地質變化,為月(旬)採掘(剝)作業計畫,單體設計和計算礦石開採損失貧化等提供可靠資料。

第四條礦山處是公司礦山地質管理工作的專業職能部門,對礦山的地質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和考核。

第五條原始生產地質編錄是礦山地質編錄工作的一部分,是在礦山生產和工程施工過程中,對所揭露的地質現象及時、準確、全面、系統地進行觀察、素描、採集樣品、照相和描述,並彙編成原始地質資料的工作。

第六條原始生產地質編錄物件包括露天採場具有代表性的掌子面,影響礦石品級或質量的構造或夾石帶,與設計或生產勘探對比礦岩界線發生變化的地段,所有掘進的沿脈巷道、切割巷道、採准巷道、溜井等。

第七條編錄的內容主要有礦岩性質、產狀、火成岩、構造等。編錄的形式主要有素描圖、文字描述、實物標本、照相。

第八條露天採場掌子面素描圖的比例尺以能正確反映所描述的地質現象和兼顧統一性為原則,一般為1∶50~1:500。編錄時間可以與爆破測圖或月驗收同時進行,必要時要單獨進行。

當礦床地質條件複雜時,除了根據炮孔巖粉推測礦岩界限、品級型別外,還應另外編制穿鑿礦岩接觸界限拋空的小剖面圖。

第九條井下礦地質編錄應符合下述要求:

(一) 素描圖的比例尺一般採用1∶100。

(二) 掌子面素描圖應標出座標網、通過採場的剖面線、測點編號及三維座標等。

(三) 開採中礦體的形態變化、礦石型別、品級、礦岩接觸關係、構造及產狀要素。

(四) 編錄地點有剖面線通過時應勾畫草圖,以便驗證與修改原地質剖面圖。

(五) 對開採邊界要詳細檢查,確定未採下礦石損失,對圍岩混入礦石造成貧化的狀況應詳加記錄。

(六) 根據所揭露的地質情況,應及時指導巷道掘進方向和礦石的開採。

第一十條按採掘(剝)進度及時進行編錄,並整理編錄卡,依據原始編錄按月及時填圖,修改地質平面圖。

第一十一條每個生產塊段或水平在開採將要完畢時,應著手根據礦山全部地質測量資料,編寫礦山開採完畢後的地質報告,隨同申請降段或降段檔案,一併上報審核。

第一十二條原始地質編錄介質、提交及存檔要求

(一) 上報礦山處的原始地質編錄有修測的地質平面圖,按季度修測上報一次,圖紙介質為cad或mapgis電子版和紙質版;隨降斷申請附的地質報告及平台地質平面圖。

(二) 各礦山留存並備查的原始地質編錄除上述(一)中要求的圖件外還包括各類素描圖。

第一十三條生產地質取樣的目的主要是確定礦石的質量,為準確圈定礦體、劃分礦石品級、儲量計算、礦量管理、生產礦量的損失貧化及指導礦山採掘(剝)生產提供依據。

第一十四條生產地質取樣主要指化學取樣,包括樣品採取、樣品加工或處理、分析測試。

第一十五條生產地質取樣按照生產過程和取樣目的分為採場取樣、採出礦石取樣。

(一) 採場取樣

在露採平台或地下開採的採准、切割巷道、回採工作面取樣,以便進一步圈定礦體,查明礦石質量,進行礦石質量管理,為礦山採掘(剝)生產提供依據。

1. 露天採場取樣

(1) 在典型掌子面或礦石質量變化頻繁處取樣,取樣方法採用刻槽法,垂直礦體走向,斷面規格(5-10)cm×(2-5)cm,樣長一般1-2m,品級變化處、具有分帶構造、礦化特點不同處要連續取樣。

(2) 一般情況下可以在穿爆孔取樣,取樣間距10-15m,特殊情況加密至5-7m,乙個爆孔為乙個樣。在現場拌勻縮分後送化驗室。

2. 坑內採場取樣

一般在採准、切割巷道或回採工作面取樣,取樣規格垂直礦體走向,斷面規格(5-10)cm×(2-5)cm,樣長一般1-2m。

(二) 採出礦石取樣

採礦爆破落礦後在爆堆上取樣,取樣方法採用網格法或揀塊法,網點間距一般0.5m。採出礦石取樣是計算礦石採出品位的依據。

第一十六條取樣要做好取樣記錄,取樣記錄表要用統一格式,並在測量人員的配合下測繪取樣位置以便進行綜合地質編錄。

第一十七條樣品加工是對原始樣品進行破碎、過篩、拌勻。

(一) 加工樣品用「切喬特」計算公式(即重量法)。

(二) 嚴格按照工藝流程加工樣品。

(三) 採場樣應於12小時內提出化驗報告,其它樣應於48小時內提出化驗報告。

第一十八條接收樣品記錄、委託單、化驗結果記錄臺帳及化驗報告單等,應系統進行登記,妥善保管,以便檢查。

第一十九條及時依據取樣化驗結果,繪製並修改地質品位平面圖。

第二十條根據礦山生產建設的需要,隨著採掘作業的延伸,地質條件的變化,如發現礦石體重有變化時,可重新申請體重測定,測定方法執行相應技術標準,測定結果經有關部門認定後並批准使用。

第二十一條儲量計算中礦石工業指標、邊界品位、礦體最小可採厚度、夾石剔除厚度、有害元素的含量等主要指標均應採用最新的礦山建設(包括擴建、技術改造、完善設計)設計中採用的指標,或者集團公司內控標準和年度計畫中下達的指標。

第二十二條儲量分類應參照最新被批准的礦山建設(包括擴建、技術改造、完善設計)設計所採用的勘探報告分類方法。如果要進行儲量公升級則參照國標gb/t17766-1999的規定進行套改。

第二十三條礦體邊界線、零點邊界線、可開採邊界線、礦石品級和型別邊界線、儲量級別邊界線等要與最新採用的礦山建設(包括擴建、技術改造、完善設計)設計或其所依據的地質報告及生產勘探所採用的邊界線一致,實際製圖中不能以顏色對照區分時可參照有關圖例標準以線型區分,並在圖例中標註。

該類邊界線與實際不符需重新修測時要視實際情況採用直接法、有限外推法或無線外推法。

第二十四條生產地質儲量計算主要的基本引數有平均品位、面積、斷面距離、體重。

平均品位:當礦化比較均勻,樣品數量較多且樣長和樣品間隔接近相等時可採用算數平均法,反之則要採用加權平均法。

面積:生產地質勘探中儲量計算多採用水平斷面法,或考慮生產實際情況,儲量計算面積可用乙個水平的面積近似代替計算塊斷面積。

體重:在沒有批准使用重新測定的體重之前,應採用礦山建設(包括擴建、技術改造、完善設計)設計或其所依據的地質報告及生產勘探所採用的體重。

第二十五條生產地質儲量計算方法採用開採塊斷法或水平斷面法。

第二十六條儲量計算要有對應的儲量計算圖,過程用儲量計算**方式進行,塊斷編號、面積、體積、體重等主要引數要對應,以便檢查核對和存檔。

在紙質圖上用求積儀求面積要按照使用求積儀的要求進行,至少圈定兩次且兩次誤差在規定範圍內。

第二十七條綜合地質編錄是對各類原始地質編錄資料進行系統整理、綜合歸納與研究的工作,通過這一工作,編制必要的圖表等資料,以便分析研究礦床地質特點和變化規律,得出礦床的整體概念,並作為編制礦山開採設計和礦山生產的重要基礎資料。

第二十八條生產地質綜合地質編錄的內容包括圖件、**及必要的文字說明。具體有綜合地形地質圖、儲量(驗收量)計算圖、品位分布圖、儲量(驗收量)計算表及必要的文字說明。

第二十九條綜合地質編錄內容要求

(一) 圖件內容要符合地質、測量規範製圖要求,具體包括:

1. 內容完整、全面,精度達到要求。

2. 圖紙清晰、整潔、美觀。

3. 設計境界、礦權境界(如圖幅內能反應)、地層、構造、岩漿巖、礦岩界線、礦石品級界線、開採界線等主要內容齊全。

4. 代號、圖案與所依據的礦山建設(包括擴建、技術改造、完善設計)設計或其所依據的地質報告及生產勘探所一致,新增代號、圖案符合地質、測量製圖規範。

5. 圖幅、圖框規範,座標網格及其座標標註完整。

6. 圖例完整,與圖紙內容一致。

7. 圖籤規範,要有主管工程師或領導的簽字。

(二) 文字編錄簡明扼要,符合地質報告的結構。

(三) **內容完整,表圖對應,並註明計算公式。

第三十條綜合地質編錄介質、提交及存檔要求

綜合地質編錄介質包括電子版和紙質版兩種,電子版用cad或mapgis軟體繪製。各礦山每月向礦山處提交上月綜合地質編錄圖件電子版和紙質版各乙份,儲存相同版本各乙份以備檢查。

第三十一條工程地質的基本任務是查清礦區內工程地質條件,為分析和處理可能出現的工程地質問題提供基礎地質資料。

第三十二條工程地質的主要內容

礦井生產地質工作管理技術標準

礦井生產地質工作是指礦井移交生產後的開拓 掘進 回採期間的地質工作。生產地質工作必須堅持現場觀測和綜合分析並重的原則。實見資料必須準確 完整,資料必須有理有據,並在實踐中不斷檢驗 修正和完善。生產地質工作的內容包括 礦井地質條件分類 原始地質觀測與編錄 資料整理及綜合分析 三書 編制 地質預報 採後...

礦山分廠惡劣天氣生產管理辦法

一 目的 為了確保礦山安全生產,結合近期礦山露天生產面臨的雨 霧等惡劣天氣較多,同時為了切實做好礦山分廠的 冬季五防 工作,提高分廠對惡劣天氣的應變能力 組織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把惡劣天氣對生產可能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以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特制定以下管理措施。二 適用範圍 雙峰海螺礦山分廠 三 當班生...

礦山職工餐廳管理辦法

為加強礦山職工餐廳管理,提公升經營水平,建立安全 清潔 健康的職工就餐環境,切實解決職工就餐問題,特制定本辦法。一 必須建全內部組織,合理分配人員,完善管理程式,實施規範 科學 有序化管理 二 餐廳從業人員必須體健貌端,品行良好,持健康證上崗,患有家庭遺傳或傳染病史人員嚴禁從事餐廳工作 三 服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