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型決策方法

2022-09-15 07:15:05 字數 1386 閱讀 3036

(一)直觀法

直觀法是一種簡單的確定型決策方法.其特點是利用一二個單項指標作為決策選擇的主要依據。

例1 某企業需選購一種機器,以滿足年產10000個產品的要求。市場上有三種型別的機器可供選擇,即a、b、c、三種,具體條件是a種機器需20萬元,年產產品10000個以上,該產品用a機器生產其單位成本為100元;若用b種機器需投資30萬元購買,年產產品也為10000個以上,但單位產品成本可降為90元;若用c種機器需投資15萬,但年產品僅為6000個,故需購買2臺c機器才能滿足年產10000個產品的需求,但單位產品成本為95元。該產品的單位產品**為110元,問選用哪種機器好?

我們可運用投資**期作為這一問題決策的主要指標,故有:

a機器投資**期(年)=投資額/年產品數×(單價-單位成本)

20萬元/10000×(110-100)元

2(年)

b機器投資**期(年)=30萬元/10000個×(110-90)元

1.5(年)

c機器投資**期(年)=15萬元×2臺/10000個×(110-95)元

2(年)

從上述計算看,b種機器投資**期最短,僅用1.5年,故應選b種機器進行產品生產。

(二)兩種方案比較法

即通過求經濟臨界點的辦法來比較兩個方案進行決策。

例2 設有二個投產方案,甲方案需總固定資本500萬元,其單位可變成本為2200元;乙方案需總固定資本1000萬元,其單位可變成本為2000元,問當年產量為4萬件時,採用哪種投產方案經濟效果好?

首選作圖(見下圖):

圖中,s甲為甲方案總成本,v甲為甲方案可變成本(b甲為單位變動成本),f甲為甲方案總固定資本;s乙為乙方案總成本,v乙為乙方案可變成本(b乙為單位變動成本),f乙為乙方案總固定資本;q0為臨界點產量。

其次,求q0。因為在q0有s甲=s乙,故

f甲+b甲·q0=f乙+b乙·q0

q0=f乙-f甲/b甲-b乙=1000萬元-500萬元/2200元-2000元=2.5(萬件)

根據上述計算可知臨界點產量為2.5萬件,因要求年產量為4萬件,故採用乙方案比採用甲方案好,因為乙方案的總成本此時小於甲方案的總成本。

(三)成本與收入比較法

即用總成本與總收入進行比較,求出盈虧點時的產量,進行相應的決策。

例3設一可能生產方案如被採納後,其單位產品的**(p)為2200元,需總固定成本(f)為500萬元,單位可變成本(b)為2100元,問當年生產多少件產品時,採用這個方案才能盈利而不虧本?

首先作圖(見下圖):

圖中,r為總產品銷售收入,q0為盈虧臨界點產量,s為總成本。

其次,求q0。因為在q0點有r=s,故

p·q0=f+b·q0

q0=f/p-b=500萬元/2200元-2100元=50000(件)

即只有當計畫產量超過5萬件時才能盈利,否則就會虧本。

非確定型決策方法

非確定型決策方法 決策者對未來的情況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無法確定各種情況可能發生的概率,再這種情況下的決策稱為非確定型決策。例 某企業為了開發一種新產品有四種方案可供選擇 1 在原有基礎上改建一條生產線 2 重新引進一條生產線 3 與協作廠家完全聯合生產 4 與協作廠家部分聯合生產,即請外廠加工零...

不確定型決策方法及案例

不確定型決策方法又稱非確定型決策,非標準決策或非結構化決策,是指決策人無法確定未來各種自然狀態發生的概率的決策。不確定型決策的主要方法有 等可能性法 保守法 冒險法 樂觀係數法和最小最大後悔值法。等可能性法 也稱拉普拉斯決策準則。採用這種方法,是假定自然狀態中任何一種發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通過比較每...

人事決策的方法

根據收集資訊和整合資訊方式的不同,可劃分八種人事決策方法 1 完全判斷法 收集資訊時,採用的是主觀判斷的方式,而在做人事決策時,也是用主觀判斷的方式。臨床法主要靠的是評價者的經驗,易受人的主觀因素的影響,但卻是許多企業實際在用的人事決策方法,一是因為這個方法簡單易行,二是因為對其它方法缺乏認識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