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盈餘管理實證研究綜述

2022-09-13 09:39:06 字數 3508 閱讀 7167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4202(2010)03-003-02

摘要本文從關公司治理的視角,對國內外關於公司治理與盈餘管理關係的實證研究文獻進行綜述,並比較了文獻的研究結果,展望了未來研究的方向。

關鍵詞盈餘管理公司治理實證研究

一、引言

所謂公司治理是指公司股東通過構建對經理人的激勵和監督機制,著重解決兩者之間委託**問題而形成的、以比較完善的市場運作機制和內部控制機制為基礎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在現代企業中,由於會計資訊會影響企業內部和外部各參與主體的利益,為了保護各自的利益,相關主體(通過其代表)對會計資訊披露行為進行干預。公司治理的質量將會直接影響盈餘管理發生的概率。

如果公司內部和外部存在有效的治理機制,就會對管理當局的資訊披露行為形成有效的監督和制約,從而減少盈餘管理的發生。相反.若公司治理結構不合理,則會使管理者有機可乘,可以根據需要作出選擇性披露,即發生盈餘管理行為。

目前國內盈餘管理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於盈餘管理動機、計量方法和盈餘管理手段上,而對於盈餘管理與公司治理、關聯交易、審計等方面的實證研究較少。本文將就盈餘管理與公司治理方面的國內實證研究文獻做回顧。

二、國內公司治理與盈餘管理研究現狀

(一)公司治理綜合因素與盈餘管理的關係

,但公司治理指標的選擇各異,但主要有董事會特徵、股權結構、管理層激勵以及監事會等幾個主要方面。王生年等人(2009)以公司治理理論為基礎,選取了滬深兩市2001—2023年間的3749個公司年樣本,從股權結構、管理層激勵、董事會特徵與監事會有效性四個方面檢驗了公司治理對盈餘管理的影響。研究發現:

股權集中度與盈餘管理程度顯著正相關,管理層激勵機制尚不完善,管理者薪酬與盈餘管理程度正相關,股權制衡未能制約大股東的盈餘操控行為,董事會的監督職能失效並且監事會形式重於實質。說明了我國上市公司不合理的股權結構是導致盈餘管理的主要原因;董事會、監事會沒有很好地發揮其監督職能。曹廷求等人(2008)利用南開大學公司治理指數2003—,並且這種降低主要是由於董事會、監事會、資訊披露以及利益相關者等公司治理機制發揮作用的積極結果。

黃新建等人(2005)文以我國st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從股權結構、董事會和監事會方面,對盈餘管理與公司治理結構之間的關係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流通股與盈餘管理無相關關係,股權集中度與盈餘管理正相關,獨立董事與盈餘管理負相關,此外.由於我國股權結構相對比較集中,致使股權制衡度與盈餘管理正相關,沒有發揮其約束作用。

(二)公司治理單一因素與盈餘管理的關係

還有大量文獻是以公司治理中的單一因素作為公司治理的替代變數,主要有作為公司治理核心指標的董事會特徵,控股股東,審計委員會等。楊清香等人(2008)以2002-2023年間我國上市公司為研究物件,系統地考察了董事會特徵對盈餘管理的影響。結果發現:

董事會規模與盈餘管理的關係不確定;董事會持股比例與盈餘管理不存在顯著的相關性;董事會會議頻度與盈餘管理呈顯著的正相關關係;獨立董事比例以及審計委員會與盈餘管理呈不顯著的負相關關係;董事長和總經理兩職分離與盈餘管理呈顯著的負相關關係。王穎等人(2006)研究了審計委員會與盈餘管理之間的關係。他們以2023年一2023年**和滬市上市公司年度報告中詳細披露審計委員會成員的77家(2023年16家、2023年25家、2023年36家)公司為樣本,研究發現:

設立審計委員會的上市公司在形式上基本達到了公司治理準則中對人員具體構成的要求;審計委員會的獨立性對盈餘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現階段我國審計委員會的功能尚未完全發揮。余明桂等人(2006)檢驗了中國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是否通過盈餘管理操縱會計報告。實證研究結果發現,存在控股股東的公司的盈餘管理水平顯著高於不存在控股股東的公司,高階管理人員來自控股股東的公司的盈餘管理水平顯著高於高階管理人員來自非控股股東的公司。

控股股東的持股比例和控股股東在上市公司董事會中佔據的席位比例均與盈餘管理正相關,表明控股股東確實具有盈餘管理的機會主義行為。此外,文章還發現,聘請了獨立董事和發行了外資股的公司,其盈餘管理顯著地低於沒有聘請獨立董事和發行外資股的公司。李常青等人(2004)以上海**交易所421個上市公司3年問的1262個觀察值為樣本,對股權結構與盈餘管理之間的關係進行實證研究表明,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與盈餘管理大小成u型關係,管理層持股比例與盈餘管理大小負相關,國家股比例、法人股比例和流通股比例與盈餘管理大小關係不顯著。

(三)公司治理、盈餘管理結合其他相關方面的研究

薄仙慧等人(2009)從盈餘管理的角度研究國有控股和機構投資者的治理效應,以及國有控股與機構投資者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互動作用。研究結果發現,國有控股公司正向盈餘管理水平顯著低於非國有公司;隨著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的增加,只有非國有公司的正向盈餘管理水平顯著降低;國有控股和機構投資者對公司負向盈餘管理水平影響均不顯著。高雷等人(2008)選取滬深兩市2003至2023年(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的資料,採用最小二乘法和二階段回歸方法,對公司治理、機構投資者與盈餘管理三者的關係進行了實證研究。

研究發現:機構投資者在一定程度上參與了上市公司的治理,其持股比例與公司治理水平呈正相關關係,說明機構投資者的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助於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公司治理水平與盈餘管理程度呈負相關關係;機構投資者的持股比例與盈餘管理程度呈負相關關係,說明機構投資者能有效地抑制管理層的盈餘管理行為。王建新(2007)以2023年至2023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結合公司治理理論,對我國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特徵、盈餘管理動機與長期資產減值轉回相互關係進行了實證分析。

研究發現:董事會和總經理兩職合

一、管理層薪酬外部競爭優勢弱化、未設定獨立審計委員會的公司越傾向於長期資產減值轉回進行盈餘管理;具有扭虧動機、配股動機的公司越傾向進行長期資產減值轉回,具有大清洗動機和利潤平滑動機的公司越傾向長期資產減值不轉回;未來收益能力和經濟環境不影響長期資產減值轉回。

三、總結與評價

在有關盈餘管理的研究中,盈餘管理的計量是乙個重要的問題。目前大多數文獻是以操控性應計利潤表徵盈餘管理,但操控性應計利潤的計量模型是國外學者根據國外的資本市場特徵確立的模型,其是否能夠有效運用於計算中國資本市場中的操控性應計利潤還有待研究。因此,如何更準確地計量盈餘管理是今後研究的乙個方向。

在公司治理結構與盈餘管理關係的實證研究方面,國內研究的結論不完全一致,在獨立董事比例與盈餘管理關係方面,有多數研究結果是負相關,但也有研究結果表明他們不相關。在股權集中度與盈餘管理關係方面,有正相關和倒u型關係兩種結論。由此可見,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在制約盈餘管理方面是否發揮了作用,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證據。

參考文獻:

[1]薄仙慧,吳聯生.國有控股與機構投資者的治理效應:盈餘管理角度.經濟研究.2009(2).

[2]曹廷求,錢先航.公司治理與盈餘管理:基於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山東大學學報.2008(6).

[3]高雷,張杰.公司治理、機構投資者與高管變更.會計研究.2008(9).

[4]李常青,管連雲.股權結構與盈餘管理的實證研究.商業研究.2004(19).

[5]王建新.公司治理結構、盈餘管理動機與長期資產減值轉回.會計研究.2007(5).

[6]王生年,白俊.公司治理對盈餘管理影響的實證研究.石河子大學學報.2009(6).

[7]王穎,王平心,吳清華.審計委員會特徵對上市公司盈餘管理的影響研究.當代經濟管理.2006(12).

[8]楊清香,張翼,張亮.董事會特徵與盈餘管理的實證研究.中國軟科學.2008(11).

[9]余明桂,夏新平,鄒振松.控股股東與盈餘管理.中大管理研究.2006(1).

債務契約性質對盈餘管理影響實證研究

摘要 債務契約假設是實證會計理論的三大假設之一,已經被大量實證研究所證明。債務契約的不同性質是否會影響盈餘管理的程度,其差異又有大多,值得深入研究。以2008 2010年間三年中a 場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為初始樣本,研究不同性質的債務契約對盈餘管理幅度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性質的債務契約對於盈餘管理幅度...

債務契約性質對盈餘管理影響實證研究

摘要 債務契約假設是實證會計理論的三大假設之一,已經被大量實證研究所證明。債務契約的不同性質是否會影響盈餘管理的程度,其差異又有大多,值得深入研究。以2008 2010年間三年中a 場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為初始樣本,研究不同性質的債務契約對盈餘管理幅度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性質的債務契約對於盈餘管理幅度...

國內廣告翻譯研究綜述

作者 陳愛娟 青年文學家 2016年第06期 摘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廣告作為一種 手段,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國內許多學者已經從各個方面對廣告翻譯展開了研究,成果豐碩。本文旨在對這些研究成果進行總結歸納,分析國內廣告翻譯的研究現狀,同時指出今後廣告翻譯的研究方向。關鍵詞 廣告 翻譯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