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求極限方法

2022-09-11 19:06:07 字數 3408 閱讀 2986

63中國科教創新導刊科教探索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年總第472期

對於大部分學生,尤其是初接觸高等數學的同學而言,極限是一道很難過的關,因為那種「無限逼近」卻又「無法達到」的抽象對於剛剛結束中學數學學習,習慣於具體圖形分析、函式計算的同學來說,在思維上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對於高等數學來講,極限又是相當重要的基礎,不管是函式連續性的驗證,亦或是單側導數的求解,極限都是很重要的乙個環節,它就相當於一條線慣於始終,所以說學好極限,是學好高等數學的乙個起點。

本文將從八個方面,通過利用極限的性質及相關概念和幾個典型例題對常用求極限的方法進行解析。

1 利用極限定義的思想觀察函式的極限

例1 討論當x

時函式y=-x2+1的極限。

我們列出當

x時的某些函式值,考察函式的變化趨勢,如下表所示。列表

64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07年總第472期

科教探索

單。為學好高等數學打好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聶洪珍.高等數學(一)微積分[m].中國對外

經濟**出版社,2002.

[2] 吳傳生.經濟數學——微積分[m].高等教

目前,在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以下簡稱中職生)中,不熱愛乃至厭煩學習的現象較為普遍。究其原因很多,學習動機的缺失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使其積極、主動、自覺地學習,對於扭轉中職校的學風,提高教與學的效率,進而提高中職校向社會輸送的整體人才素質,顯得非常重要。

儘管在教育資源極大豐富、教育渠道交錯的現代教育氛圍下,課堂教學仍是對學生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所以,決不能忽視對課堂教學藝術的研究。

1 創設和諧課堂,調動學生情感

為學生營造和諧的學習環境,有利於激發

學生的興趣,有利於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進而使其產生學習的動機。

緣於多種因素,中職生的入學分數線較低,與普通高中相差甚遠。以筆者所在的江蘇東台市為例,2007年三星級高中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在630分以上,中職校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僅為280分左右(只有少數專業如數控專業的分數略高些)。在這些學生中,大多數都缺少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如果教師講課時,不講究授課藝術、不營造課堂氣氛,這些孩子就更不願聽課,乃至於在課堂上作出一些不遵守紀律的事,課堂教學效果必然也較差。而筆者曾耳聞目睹另外的一些教師講課,情形恰截然不同,課堂上:師生關係融洽、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發問不斷、學教互動連連,教者輕鬆自如、學人興趣盎然。

在這種輕鬆、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學習效果怎樣?是可想而知的。

2 加強直觀教學,吸引學生投入

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直觀教具應有的作用,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例如,理化課程的教學,可以拓寬課堂演示實驗的時間、空間,通過多樣化的演示實驗,創設生動的情景,從而對學生產生強烈的感官刺激;數學課程的教學,可以多製作一些模型,以便幫助學生對有關數學抽象概念的理解;語文、史地等學科的教學,可以製作一些導具、沙盤等直觀教具,以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使課堂教學具有真實、直觀、形象和生動的特點,以求充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還應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例如,語文課程應加強應用寫作的教學;理化課程應加強學生分組實驗和學生課後小實驗的教學;市場營銷學課程應加強市場調研、廣告詞的撰寫等。否則,即使學生將來在分數層面上滿足了畢業條件,但乙個動手能力不強的高職畢業生,將來很難適應工作崗位的需要,也很難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

3 培養創新意識,挖掘學生潛能

我國經濟的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儘管中職生的基礎較差,但他們也有潛能可挖,在教育教學中應注重對他們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並通過這種培養進一步激發和強化其的學習動機。3.1 倡導「質疑」 **,引發思考興趣「質疑」和**是創新的基礎。

在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啟發、指導,讓學生獨立思考、提出疑問,並放手讓他們通過自主或合作的努力去分析、**。在此活動中,教師應及時給以點評和適當鼓勵,讓學生品嚐解決問題後的欣喜。有利於滿足學生的求知慾,促使學生產生心理的共鳴,增強學習興趣。

在指導學生「質疑」、**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敢於發表不同的意見,要提倡一問多答、一題多解、乙個設計多種方案等。引導學生提出新見解、新方法、新方案,注重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3.2 指導「課題研究」, 鞏固學習興趣

學生在平時學習過程中所形成的認識,有時是零碎、抽象和膚淺的,通過課題的研究,不僅有利於滿足學生的探索需求,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於促使學生認識的系統和深化,進而起到鞏固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動力和創新意識的效果。例如:在園林藝術課程教學中,可讓學生研究「某市城鎮總體規劃的美感與不足」、「園林設計與環保」;在物理課程教學中,可讓學生研究「電動車剎車系統的力學原理」、「綠色冰箱與環保」;在電子、電工課程教學中,可讓學生研究「農村住宅室內電路敷設注意的問題」、「電動車動力系統的原理及維護」;在市場營銷課程教學中,可讓學生研究「商品銷售中心理的調適」、「如何取得顧客信任」等。

4 挖掘美學內涵、感染學生情緒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美育功能,引導學生欣賞各學科中的美學因素,為他們營造快樂、輕鬆的學習情境,對於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是很有幫助的。例如,在物理課程的教學中,使學生體會滲透在物理知識背後的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智慧型火花,讓他們學會欣賞物理世界的和諧美、物理公式的簡潔美、物理現象的奇異美等,可以激起他們對物理知識的接受慾望;在語文課程的教學中,引導學生領悟課文中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結構美等美學因素,可以陶冶、淨化學生的心靈;在歷史課程的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樹立唯物主義的歷史觀,啟迪學生對社會美等美的形式的認識、培養他們正確的是非觀念、情感等等。在其它各門學科的教學中,都可以挖掘美學內涵,用美去感染學生,激發他們通過學習來領略各門學科的美妙。

5 注重**應用,激發學生興趣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師應根據學科、教材的特點和中職生的年齡特徵,在教法上不拘一格,靈活多變。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和現代教學**,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好奇願望,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調動、激發其興趣和熱情,使其形成學習的興趣和動機。

另外,中職生學習動機的缺失,與他們缺少應有的責任感、使命感有很大關係。在學科課堂教學中,還應穿插對學生進行理想前途、社會責任感、歷史使命感、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教育。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理想、明確正確的學習目的,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為祖國未來建設而努力學習的熱情,使之產生學習的內在動力,進而提高教與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黃希庭.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社,1997,7.

[2] 陳理宣.走向素質教育的教學觀念和教學

行為[j].教育探索,2003(3).

探索課堂教學藝術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秦永祿1  周國祥2

(1.江蘇廣播電視大學東台學院;  2.東台市梁垛中學江蘇東台  224200)

摘要:目前,在中職生中,普遍地存在著不熱愛乃至厭煩學習的現象,學習動機的缺失是主要原因之一。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促使其積極、主動、自覺地學習,顯得非常重要。

該文從創設和諧課堂、加強直觀教學、培養創新意識等方面,論述了激發中職生學習動機的藝術。

育出版社,2003.

求極限方法

1 約去零因子求極限 例1 求極限 說明 表明無限接近,但,所以這一零因子可以約去。解 2 分子分母同除求極限 例2 求極限 說明 型且分子分母都以多項式給出的極限,可通過分子分母同除來求。解 注 1 一般分子分母同除的最高次方 2 3 分子 母 有理化求極限 例3 求極限 說明 分子或分母有理化求...

求極限的方法

利用函式極限的四則運算法則來求極限 若極限和都存在,則函式,當時也存在且 又若,則在時也存在,且有 利用極限的四則運算法則求極限,條件是每項或每個因子極限存在,一般所給的變數都不滿足這個條件,如 等情況,都不能直接用四則運算法則,必須要對變數進行變形,設法消去分子 分母中的零因子,在變形時,要熟練掌...

求極限方法總結

一,求極限的方法橫向總結 1帶根式的分式或簡單根式加減法求極限 1 根式相加減或只有分子帶根式 用平方差公式,湊平方 有分式又同時出現未知數的不同次冪 將未知數全部化到分子或分母的位置上 2 分子分母都帶根式 將分母分子同時乘以不同的對應分式湊成完全平方式 常用到 2分子分母都是有界變數與無窮大量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