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縣小學科學常規教學基本要求 8。30

2022-09-09 05:30:05 字數 5048 閱讀 5668

一 、小學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

1.小學科學課程面向全體學生。

科學課程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義務教育階段的科學課程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每位學生都能獲得良好的科學教育。無論學生之間存在著怎樣的地區、民族、性別、經濟和文化背景的差異,或者個體條件的不同,科學課程都應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和發展的機會。

小學科學課程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為宗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發展他們的科學思維和語言能力,還要使學生獲得科學**的有關技能和方法,以及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善於思考、求真務實、互助合作、保護環境和呵護健康的生活態度。認識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係是科學課程學習的重要內容。

科學課程要著眼於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係,讓學生了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會對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科學技術的應用必須考慮科學道德和倫理的選擇。

2.小學科學課程以**式學習為主要的學習方式。

**式學習不是一種單一的、刻板的教學過程,而是一組具有自己獨特特點的有效教育方法,不僅在科學教育裡能夠運用,而且在其他課程的教學中也能發揮很好的作用。但是,**式的學習方式和科學課程有著天然的聯絡,因為**是科學家探索和了解自然、獲得科學知識的主要方法。以實證為基礎、運用數量分析和邏輯推理,公開研究結果,接受質疑,不斷更新和深入,正是科學研究的特點。

**式學習方式的主要特點是學生親自收集和獲取資料和資料, 有時也包括運用已經證實的第二手資料;在實證的基礎上進行邏輯推理和思考,聯絡自己的經驗和有關的理論,做出判斷和結論;通過交流、討論、辯論和再思考,逐步建立起對科學概念的理解,而不僅僅是依靠講授來接受科學概念。**式學習需要在教師引導、組織和支援下進行。

小學科學課程要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式學習的機會,引導學生親歷科學**的過程。在小學科學課程中也需要採用其他形式的教學方法,如講述、示範、觀摩,利用廣泛存在於學校、家庭、社會、大自然、網路和各種**中的多種資源進行科學學習。

3.學生是主動的學習者。

近幾十年來的學習科學研究揭示了兒童發展和學習過程的許多規律。研究表明,兒童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強大的學習能力,教育需要為他們的發展提供機遇。學習科學研究還表明,只有在學生主動學習的情況下,學習過程才能有效地發生,包括概念的擴充套件和建構以及錯誤概念的抑制和轉變。

學生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學會調節自身的學習;能夠獨立和合作學習,克服學習過程中的困難,並逐漸意識到自身的思維過程和學習的策略與方法,成為乙個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的學習者。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應該成為教學活動的中心。要充分估計學生的學習能力,保護他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熱情,尊重他們的經驗差異和學習特點,為他們設定合適的學習途徑和評測方法,引導他們主動地**。

4.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以學生為中心組織教學活動,並不意味著學生自發地和自主地**,更不意味著降低教師在學習活動中的作用,而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習科學研究不僅揭示了兒童的發展潛能,還證明了學生的學習環境,包括家庭、學校、教師、同伴和社群文化會對學生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當學生進入學校以後,教師成為他們學習環境的重要提供者。

在**式學習活動中,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組織和支援作用,讓學生主動而有目的地進行**式學習。教師需要通過自己的示範和與學生的互動,以及組織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討論和辯論,將學習引向深入。

二、學生的觀察能力與教師的教學設計

(一)有序的活動觀察

科學始於觀察,始於學生的好奇心,怎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首先,在觀察之前,要給學生提出具體明確的目的、任務和要求。其次,要在觀察中及時指導。比如要指導學生根據觀察的物件有順序地進行觀察,要指導學生選擇適當的觀察方法,要指導學生及時地對觀察結果進行分析和總結。

第三,要科學地利用直觀教具和現代**技術,以便讓學生深入的觀察。第四,要努力培養學生濃厚的觀察興趣。

觀察時的要求和策略

1.學習科學觀察的順序,學會仔細的觀察,進行比較、對比和分類。

材料的準備很重要,運用多種感官,方法觀察外部特徵的基礎上再研究內部特徵,結構。觀察方法也很重要,由表及裡,由外到內,根據外部特徵及內部特徵進行比較和分類。

2.運用概念圖和模型幫助學生觀察和比較。

3.學習有目的、有意義的觀察,觀察關鍵問題,有活躍思維參與觀察,把觀察和要研究的問題結合起來。

4.設法改變某些事物,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所發生的變化,盡可能用多種方法進行觀察,會使學生的研究更為深入。

5.觀察是**的乙個環節,要和學生的語言發展以及其他能力的培養結合起來。

學生的觀察能力對學生獲取知識是很關鍵的。

(二)怎樣進行教學設計

真正考察物質的特徵和特性,一定要通過合理的教學設計進行對學生有意義的培養,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形成才有可能。

教學設計是乙個系統,包括以下要素: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條件、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活動。

教學過程是乙個動態的,生成的過程。

教學設計所經歷的基本過程有以下幾個方面。

1.研讀教材

讀教材包括內容、結構、關聯,背景資料。

研究教材包括主要概念,教材編寫思路。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靈活運用。

2.分析學生的認知水平

(1)學生原有與本課內容相關的概念水平

(2)解決本課認知的概念水平

(3)已建立的關聯概念

(4)學生已有的學科關聯知識

(5)學生可能從其他渠道獲取的知識

3.觀察實驗材料的研究分析

(1)按照教材提供的方法組織材料

(2)獲取第一手材料

(3)方便掌控實驗時間

(4)觀察重點的可見度高

(5)操作的難度適宜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材料

4.設計教學過程

(1)設計教學方案框架

(2)根據教材的不同要求確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並選擇教學材料,教學手段來設計教學過程。

三、如何了解學生的前概念

前概念是學生學習新知識之前,他們的心裡並不是一張白紙或空瓶子,而是充滿了影響學生觀察和理解的各種形式各種層次的原有概念這就叫前概念。

1.小學生的前概念有哪些特點

小學生的前概念的特點是有些正確,有些錯誤,對錯糾纏一起。

2.學生前概念的形成**於日常觀察,對有些問題沒有前概念(太空,宇宙等)。

3.了解學生前概念的教學意義。

(1)有利於確定教學的起點。

(2)便於因材施教,對症下藥。

4.了解學生前概念的課堂策略。

(1)畫圖

讓學生畫圖畫,表達他們對某個事物的看法。畫圖的好處有以下幾個方面。

a 展示學生原有的想法。

b 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

c 展示學生的學習效果。

d 展示學生對概念的前後對照。

e 幫助學生準確表達。

(2)畫網狀圖

a 學生畫乙個網狀圖,顯示想到的與教學主題相關的所有詞彙。

b 畫網狀圖的活動可以由每個學生獨立完成,或者由學生集體討論來完成。

(3)概念圖

向學生講授與教學主題相關的關鍵詞,並插入連線詞,以顯示這些關鍵詞之間的關係,最好把關鍵詞寫在小紙片上,每張紙上寫乙個詞,以便在搭建時能夠將其移動。

(4)進行**

學生們用畫圖或文字說明當某個事件的條件改變時會出現什麼情況,

了解前概念的意義是有教學設計,有教師思考的過程在裡面,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相應的一些策略的改進,有針對性的,有目的性的,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前概念發生根本的轉變,建構科學的,正確的概念,這樣的教學才有效。

四、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的科學記錄

科學記錄就是用科學的方法記錄一些科學的完整的記錄。

(一) 科學記錄哪些內容

1.記錄學生的想法和**

2.可以幫助他們回顧、比較、分析、總結。

3.記錄實驗資料。

4.記錄實驗結論。

5.記錄在過程中的發現

(二)科學記錄的一些表現形式

科學記錄應該選擇自己的方式記錄,包括圖畫、**、筆記、曲線圖、文字、日誌、圖表、圖形、日記、列表、報告、其他等。

(三)集體記錄單呈現的內容

1.呈現課題和要研究的內容

2.彙總學生的想法

3.記錄學生的實驗設計方案

(四)如何設計記錄單

1.記錄單設計的原則

記錄單要針對教學內容表現學生學習的過程。

a 需要學生進行猜想並驗證的記錄。

b 需要學生長週期記錄現象變化的記錄。

c 需要直接觀察發現特徵的記錄。

d 需要完成實驗設計的記錄。

e 需要對實驗結果作出分析和總結的記錄。

2.記錄單中必要的組成要素

a 觀察或實驗活動名稱。b 參與人員姓名。c 觀察或實驗活動時間。d 表現學生學習過程的內容。

3.使用記錄單需要注意的事項。

a 用記錄單要充分的交流。b 用記錄單要關注記錄的可靠性。c 記錄單的使用需要教師的指導。e 記錄單要給孩子恰當的記錄空間。

4.用記錄單要充分的交流。

a 使用記錄單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整理記錄和組織語言。

b 對學生不清楚和模糊的發現要啟發其再探索。

c 在學生交流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語言,並給予正確的語言指導。

五、小學科學課程評價的原則與方法。

1.什麼是教育評價:

教育評價是指在系統地、科學地、全面地蒐集、整理、處理和分析教育資訊的基礎上,對教育的價值作出判斷的過程,目的在於促進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

2.科學教育評價的目的和意義。

評價應以《標準》為依據,體現課程基本理念,從全面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出發,建立評價主體多元,評價內容全面,評價方式多樣的評價體系,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學習科學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學習,改進教師教學。

3.評價內容的全面化。

(1)對標準中規定的科學概念和科學概念之間的聯絡的掌握。

(2)對**能力的增強。a 提出適合**和調查的問題。b 通過觀察真實事件或其他方式收集的證據。

c 根據自己的想法或發現作出**。d 找出並收集有效的資訊。e 與教師或學生討論自己正在觀察或調研的事情。

f 通過書面和口頭方式用自己理解的恰當的科學語言表述**步驟和自己的想法。g 提出用檢測自己或他人的方法看是否可以找到支援這些觀點的證據。h 恰當而自信地運用測量儀器和其它裝置。

i 能盡可能自己解決問題。z 用證據來評估不同觀點的評價所在。

4.科學態度的發展。

(1)對科學**表現出好奇和興趣。

小學常規教學基本要求

2015年9月修訂 為規範教學管理,落實教學常規,根據保康縣教研室及鎮中心學校常規教學基本要求,結合本校實際,特制定本要求。一 計畫 以學校教導室學期初制定的 三備安排表 為準撰寫,組織計畫 教導 教研組 少隊 班務 必須服務生本課堂中心工作,重點寫清工作任務及完成任務的具體措施。學科教學計畫要求內...

教學常規基本要求

石板鎮樂意小學教學常規基本要求 一 備課 一 要求所有學科都要認真備課,其中縣統考學科必須寫教案。二 備課要做到 五備 即 1.備課程標準要認真研讀課程標準,尤其要了解和熟悉課程階段目標 2.備課程資源要仔細鑽研教材,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特別是身邊鮮活的教學資源 3.備學情要深入了解和分析學生的實際情...

教學常規基本要求

澗小學2012年2月 一 教學計畫 1 每個學期開學前,教師必須通讀自己所教年級教材的全部內容,了解每一冊教學內容的前後聯絡,把握整冊教材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的重點 難點,制定好本學期相應的教學計畫。教導處於開學後的第一周進行檢查。2 教學計畫一般包括 1 對本班學生的基本情況分析。2 本冊教材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