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心理學作業之心理物理學方法

2022-09-01 11:54:04 字數 4988 閱讀 1344

傳統心理物理法

1、最小變化法

特點:探索從感覺不到到感覺到的轉折點和從感覺到到感覺不到的轉折點

1、刺激是由遞減和遞增的兩個系列組成

2、遞增和遞減系列交替出現

3、每個系列的起始點不同

4、每個系列的轉折點就是該系列的絕對閾限

5、每個系列絕對閾限的算術平均值就是絕對閾限

閾限的測定

1、絕對閾限的測定

實驗過程:刺激由遞增和遞減兩個系列組成,每次呈現刺激後讓被試報告他是否有感覺,尋找被試由一類反應到另一類反應的轉折點,即在多重刺激時,由有感覺變為無感覺,或由無感覺變為有感覺。每乙個系列的轉折點就是該系列的絕對閾限。

當被試說不清時,意義與之前的判斷相反。

閾限計算:轉折處對應的兩個刺激強度的中點就是閾限,絕對閾限就是系列所有閾限的平均值。

2、差別閾限的測定

實驗過程:用極限法測定差別閾限時,每次要呈現兩個刺激,讓被試比較,其中乙個是標準刺激,即刺激是固定的,其強度大小不變;另乙個是比較刺激,又稱變異刺激,即刺激的強度按由小到大或由大而小的順序排列。標準刺激在每次比較時都出現,比較刺激按照遞增或遞減系列與標準刺激匹配呈現,直到被試的反應發生轉折。

被試以口頭報告方式表示四類反應,當比較刺激大於標準刺激時記錄為「+」;當比較刺激等於標準刺激時記錄「=」;當比較刺激小於標準刺激時記錄「—」;表示懷疑可記作「?」.

閾限計算:在上限和下限之間的距離為不肯定間距,取平均上下限的不肯間距的一半為差別閾限。不肯定間距的中點為主觀相等點,理論上應與標準刺激相等,但實際上兩者有一定的差距,這個差距被稱為常誤。

誤差及其控制

習慣誤差:被試因習慣於由原先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覺或感覺狀態,而對新的刺激作了錯誤的判斷。

期望誤差:被試因過早期望將要來臨的刺激而導致錯誤的判斷。

採用遞增遞減交替進行的設計能抵消這兩種錯誤。

練習誤差:由於實驗多次重複,被試逐漸熟悉了實驗情景,對實驗產生了興趣和學習效果,導致反應速度加快和準確性逐步提高的一種系統誤差。

疲勞誤差:由於實驗多次重複而發展的疲勞或厭煩情緒,導致被試反應速度減慢和準確性逐步降低的一種系統誤差。隨時間的進展,練習可能使閾限降低,而疲勞可能使閾限公升高。

採用遞增、遞減系列按照abba的順序交替呈現,且遞增和遞減各自所有的次數相等,整個系列的在前在後的機會均等的設計抵消了上述兩種誤差。

變式——階段法

階梯法與極限法的區別在於把遞增和遞減刺激強度的程式連續進行。當被試報告感覺不到時,主試就按一定梯級來增加刺激強度;而當增加到被試感覺到時,又按一定的梯級來減少刺激強度。這樣,實驗可以出現預定的轉折點,各種折點平均數就是感覺閾限。

2、平均差誤法

特點: 1、要求被試判斷什麼情況下比較刺激與標準刺激相等,直接給出主觀相等點, 且這個主觀相等點落在不肯定間距之內。被試的反應不是口頭報告,而是調整的等值。

2、被試積極參與,實驗過程中由被試本人調整刺激的變化,通過漸增與漸減兩個系列求出剛剛不能引起和剛剛能引起感覺的刺激值,然後取其平均值作為感覺的絕對閾限。

3、刺激量的連續變化的。

4、在接近閾限時,被試可以反覆調整刺激,以減少刺激的起始點對結果的影響, 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閾限的測定

1、絕對閾限:平均差誤法求閾限時,只要設想標準刺激的強度為零來調節比較刺激,使比較刺激的大小變化到剛剛覺察不到或覺察到,然後平均比較刺激每次的值即可。

2、差別閾限:

實驗過程:實驗者規定以某一刺激為標準刺激,然後要求被試調節另乙個比較刺激,然後使後者在感覺上與標準刺激相等。客觀上不可能使比較刺激完全一樣,於是每一次比較都會的到乙個誤差。

計算差別閾限的方法

a把每次調節的結果與標準刺激之差的絕對值平均起來作為差別閾限

b把每次調節的結果與主觀相等點之差的絕對值平均起來作為差別閾限,這裡的主觀相等點等於各個比較刺激的平均值。

誤差及其控制

動作誤差:被試動作方式不同過高或過低估計比較刺激的反應傾向

空間誤差:如果是視覺呈現刺激,易出現因刺激呈現方位不同所造成的空間誤差

時間誤差:標準刺激與比較刺激如果在時間上先後出現,又易於產生時間誤差等系統誤差

控制方法:abba法

三、恆定刺激法

特點:1、所使用的刺激恆定不變,適合不能逐漸調整的刺激;

2、刺激隨機呈現,機會均等,因此能避免學習誤差和期望誤差;

3、統計時此種方法要求出引起反應的總體次數,而不是某種平均值;

4、實驗前要預備實驗選定的刺激範圍並準備好刺激呈現的隨機順序表;

閾限的測定

1、絕對閾限

一般步驟:a、確定自變數,包括刺激的數目與強度等

b、確定反應變數,一般是被試對呈現刺激的「有」或「無」的報告

c、絕對閾限的計算,一般可採用直線內插法、平均法、平均z值分數法、最小二乘法或spearman分配法來確定

2、差別閾限

一般步驟:a、確定自變數,即確定標準刺激和幾個比較刺激的強度範圍

b、確定反應變數,即被試對標準刺激和比較刺激的關係反應。可以有兩種,一種是三類反應,一種是兩類反應

誤差及其控制

時間誤差:標準刺激與比較刺激如果在時間上先後出現,又易於產生時間誤差等系統誤差

控制法:abba法

變式:分組法:將比較刺激按照與標準刺激的差別的絕對值分組,一組一組地與標準刺激進行比較;

對數單位法:比較刺激選擇在標準刺激的兩側,按照對數等級選取,適合差別閾限大的領域;

單一刺激法:標準刺激只在其實呈現,之後只不斷呈現比較刺激,讓被試對他們憑印象進行判斷

訊號檢測論

一、 由來:訊號檢測論是資訊理論的乙個分支,研究的物件是資訊傳輸系統中訊號的接受部分。它最早用於通訊工程中,即借助於數學的形式描述「接受者」在某一觀察時間摻有噪音的訊號從噪音中辨別出來。

二、 基本原理

1、 基本概念

訊號和噪音是訊號檢測論中最基本的兩個概念。訊號也就是刺激,對訊號檢測起干擾作用的所有背景都是噪音。

訊號總是伴隨噪音,在噪音背景上出現。如果正確檢測出噪音背景上的訊號,就稱為擊中,也即對訊號的正確肯定;如果沒有檢測出混雜在背景中的訊號,則稱為漏報,即漏報訊號;如果正確判斷了背景中沒有訊號,則為正確否定;如果把無訊號報告成有訊號,則稱虛報。

2、 前提假設

假設一:重複呈現同一刺激並不產生相同的感覺量。

假設二:被試在決定某一感覺是有訊號或噪音引起時,是根據自己的主觀標準來判斷的,這個判斷標準可以受訊號呈現的先定概率和對反應的獎懲辦法的影響。

3、 最大優點:

能夠把人的感受性和他的判斷標準區分開,並以獨立資料來分別表達它們。

4、 理論基礎——統計決策理論

從統計學觀點看,從噪音中接收訊號是乙個統計判斷過程。從假設檢驗的觀點出發,判斷訊號有無,需要檢驗這樣兩個統計假設的真偽ho假設,也叫零假設,即沒有訊號存在的假設;h1也叫備擇假設,即訊號存在的假設。於是,在被試的有或無的判斷中,存在四種可能,即擊中、漏報、正確否定和虛報。

5、 最優決策原則四種結果

a、 擊中:當訊號出現時,被試報告為「有」

b、 虛報:只有噪音出現時,被試報告為「有」

c、 漏報:當訊號出現時,被報告為「無」

d、 正確拒絕:當無訊號而只有噪音出現時,被試報告為「無」

三、 兩種獨立指標

1、 辨別力指數d』

辨別力指數d』也就是被試的感受性,它等於集中率p對應的z分數與虛報率p對應的z分數之差。

2、 判斷標準β

做出決策的分界線,人根據最優原則主觀劃定標準,對應決策過程,roc曲線上點的切線斜率

四、 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線

對於已經形成分布印象的訊號,如果我們將擊中率作為虛報率的函式,當決策過程標準由保守向大膽方向移動時,我們將得到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線,曲線上各點反映著相同的感受性,它們都是對同一訊號刺激的反應,不過是在幾種不同的判定標準下所得額結果。

五、 訊號檢測論的應用

1、 有無法;當呈現刺激之後,讓被試判定所呈現的刺激中有無訊號,並給予口頭報告。

一般步驟:

a、 事先選定sn刺激和n刺激

b、 規定sn和n出現的概率

c、 以隨機方式呈現sn或n,要求被試回答是sn還是n

d、 根據被試判斷的結果來估計p(y/sn)和p(y/n)

2、 評價法:也叫多重決策法,呈現刺激的方式同有無法一樣,要求被試根據自信度給出更細膩劃分有無等級評價,得出評價將是乙個從有到無的連續體

3、 迫選法:被試判斷之前,訊號和噪音都呈現數次,讓被試再對他們進行判斷。一般多用二項迫選法,即呈現一次噪音一次訊號

心理量表法

1、 量表的型別

a直接量表和間接量表

以測量的方式來劃分,直接量表就是可以直接測量所要測量的事物特性。間接量表是借助於測量另一事物來推知所要測量事物的情況。

b命名量表、等級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

命名量表也叫稱名量表,只是用數字來代表事物或把事物歸類。

等級量表也叫順序量表,是將物件的某一屬性排出順序和等級。

等距量表有相等單位,可以測量物件之間的差別,但是沒有絕對零點

比例量表是既有絕對零點又有相等單位,因此,它既可以測量物件之間的差別,還可以確定他們之間的比例。

2、 感覺比例法與數量估計法

a感覺比例法

感覺比例法又叫分段法,它是製作感覺比例量表的一種直接的方法。感覺比例法的基本邏輯是:通過物理量引起的感覺量的加倍、減半或按照某一特定的比例變化來建立的物理量與心理量直接關係的量表。

感覺比例法的操作步驟;

(1) 首先呈現乙個閾上物理刺激作為標準刺激,然後讓被試調節另外乙個比較刺激,並隨時判斷該比較刺激所引起的感覺量是標準刺激所引起的感覺量的一半、一倍還是指定的某一比例,這樣可以獲得某一強度的比較刺激所引起的不同感覺量的關係的量表;

(2) 在比較刺完畢後,可以變化標準刺激的強度,然後再選擇乙個比較刺激進行調解,從而產生不同物理刺激強度所對應的不同比例感覺量的關係量表;

(3) 通過上面的比較,就可以建立物理量和心理量之間關係量表

b數量估計法

數量估計法是製作感覺比例量表的一種直接的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主試呈現乙個標準刺激,並規定其乙個主觀數值,然後讓被試以這個主觀值為標準,把其他同類但強度不同的主觀值放在這個標準刺激的主觀值關係中進行判斷,並用乙個數字表示出來。

實驗心理學儀器方法

實驗心理學實驗室儀器裝置要求 1 乙個心理實驗室的房間 2 電腦20 30臺 3 實驗心理儀器如下 本儀器可測量大小常性,檢驗距離線索對大小常性的影響,學習用匹配法測量大小常性,也可以製作心理量表。主要技術指標 1.兩個在黑背景上的白色等邊三角形,三角形面積大小可調,其高度調節範圍 65 165mm...

實驗心理學注意

1 請大家每節課提前進入實驗室 2 共18個實驗平台,每2 3人為一組,自行分組,安排好之後本學期不再變動 3 請勿在實驗室電腦上插u盤 4 實驗過程中請將手機調成靜音,並注意保持安靜 5 實驗前請仔細閱讀指導語並按照要求進行實驗 6 實驗結束後請關閉電腦 7 值日生打掃衛生後關閉窗戶,拉好窗簾後再...

實驗心理學複習

名詞解釋 1.個人空間圈 p436 當個體間相互作用時,試圖保持圍繞身體周圍看不見的空間範圍,也即個體在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小空間範圍 身體緩衝區。2.零相關標準 p323 指被試的信心和他們的思維認為準確性沒有關係。3.心理負荷 p457 是由輸入符合 個體努力和工作績效三部分構成 工作性質上區分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