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心理健康個體輔導案例分析報告

2022-08-05 01:21:06 字數 2978 閱讀 8340

一、案例簡介

本案例的研究物件是我校五年級的學生張濤,男孩,13歲。在校表現一般,平時上課開小差,有時不完成作業,學習成績較差。情緒偏激,經常頂撞父母和老師。

二、案例分析

1、觀察和他人反映:

看上去很正常,可是詢問他問題時,總表現出一種不配合的態度,有時甚至表露出敵視的神情。

據張濤爺爺說:張濤同學在家只與母親有極少的語言交流,與父親基本無話可說,對父親的態度「就像對待仇敵一樣」。在家不聽話,不學習,總是看電視打發時日。父母越是管得嚴,他越是對著幹。

我從與張濤爺爺的幾次談話中得知,他對父親的反感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第

一、父親不理解也不尊重他。例如他身體不舒服,卻強迫他去鍛鍊;成績不好就經常當著親友的面數落他,讓他感到無地自容,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

第二、父親的期望值太高,切望子成龍心切,給他帶來巨大的壓力。

第三、,父親在生活上要求太嚴,也較為刻板。例如每天一定要洗頭、洗澡等,讓他感到有點不可理喻。

2、心理社會發展歷史

主要因素:父親太不近人情,讓他無法忍受。

促使因素:父母的高期望和高要求。

附加因素:母親則沒有主見,無論什麼事都對父親言聽計從,一點也不懂得為他著想。

社會文化因素:父母教子方法及學生自身成長中的個性修養存在問題。

3、評估與診斷

經過多方了解,細心觀察,查閱書籍,認真揣摩。我認為這是一例較為典型的由於家庭教育方法不當而引發逆反心理問題的個案。

逆反是指孩子對父母的意願做出相反反應的行為和態度。父母讓做什麼就不做什麼。追其緣由,往往是由於孩子看待事物較為極端和片面,對父母的很多行為不能形成正確的認識,父母的教育方式跟不上青少年心理發展的要求,親子間缺乏溝通造成的。

案例中父親的專橫、不尊重、期望值過高等都引起張濤的極大不滿,進而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當這種壓力不斷積蓄、沉澱,但又找不到渠道排解時,便在感情上對父母的教育產生牴觸情緒。但是父母並沒有意識到,反而認為這是孩子不聽話的表現,因此對他更加嚴格要求。

隨著時間的推移,類似的生活事件一再重複出現,終於使得張濤的不滿情緒逐漸外化為敵對行動,最終造成逆反心理。具體表現為: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不論父母的要求是否正確,他都只有一種態度——與之對著幹。

因此,要做好張濤的心理輔導工作,必須解決下面兩個問題:

第一,改變張濤不合理的認知和思維方式。

第二,幫助家長改變錯誤的教育習慣和教育方式。

三、輔導過程

1、方案設計

目標:希望通過輔導,能改變張濤對家庭的逆反心理,從而改善他與家庭的關係,進而幫助他提高學習成績。

步驟:幫助張濤分析自己不良行為的現狀及可能引發的不良後果;幫助家長改變教育觀念和教育習慣;自我檢討並提出各自的期望;為張濤創造良好、民主的家庭教育環境;為張濤提供學習幫助。

輔導方法:情感溝通、就事論事、用技巧說話、眾志成城、激勵機制。

**時間:整個過程約九周,分三個階段進行。

2、實施過程:

第一階段:創設條件,向雙方滲透輔導理念。(約1周)

(1)了解張濤與家庭關係的現狀,幫助他認識自己的錯誤。

幾次的接觸,我已經取得了他的信任,基本上成長無話不說的朋友。他坦然承認自己對父母尤其是父親極為不滿,自己的所作所為,目的就是為了激怒父母。有時甚至把成績差作

為一種報復的手段。面對他的坦言,我又以乙個爺爺的身份向他說明父母的良苦用心。告訴他從客觀上說,父母的教育確實存在一定的問題,但自己的看法也不完全正確。

引導他正確地看待父母的教育,傳播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他意識到自己行為和態度的錯誤之處。

(2)幫助家長改變教育觀念和教育習慣

在對家長的幾次家訪中,我告知張濤已經表示願意改善與他們的關係,並婉轉地指出他們教育方法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建議他們找時間與張濤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家長認同我的看法,覺得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問題,表示願意接受我的建議,向張濤檢討自己的錯誤,並請求我協助共同教育。

第二階段:家校合作,實施行為輔導措施。(約6周)

本階段為整個輔導過程的關鍵所在,共分為三步進行。

第一步、家庭會談。

會談有我、張濤及其父母參加。我安排張濤首先發言。他談到了對父母反感的原因和一些具體的生活片段,還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同時,我也要求他做了自我檢討。然後我安排其父母向張濤檢討了自己的錯誤,並提出了合理的要求。儘管張濤一時間未能接受,但他表示可以嘗試改變自己的行為和態度。

整個過程氣氛較好,雙方都表現出積極的合作態度。

第二步、布置家庭作業。

事後,我分別對雙方提出如下建議:

給父母的建議:

給孩子的建議:

第三步、為張濤提供學習幫助。

測驗、考試成績不理想、不完成作業等問題是父子倆衝突的導火線,所以我幫他制訂了學習計畫,並特意安排兩個品學兼優的男生專門幫助張濤解決學習上的困難,其中乙個與他同桌,並叮囑兩人平時多與張濤談心,了解他的思想動態,同時適當開導他。

剛開始的時候張濤並不合作。但是經過大約差不多四周的時間,家長來電告知張濤與家庭的關係開始出現轉機,願意由父母陪同去買衣服,書籍等東西,在家會完成作業,與父親的關係沒有那麼緊張了。

第三階段:鞏固輔導效果。(約2周)

為了鞏固取得的成果,我決定採用激勵機制。在與張濤的閒聊中要求他說出自己的兩個願望。他說希望能有一台mp4學習英語。

我把此事告知其父母,他們表示完全能夠滿足。我和他們商量後對張濤提出如下要求:第一,想辦法進一步改善與父母的關係。

第二,努力學習,爭取提高成績。他表示同意。事後我幫他制訂了複習計畫,並監督他是否努力完成。

此後,張濤在學習方面表現出來的積極性比以前有較大的提高。

四、輔導效果

學期快結束時,對張濤的心理和行為輔導已經進行十周了。據父母反映,張濤頂撞父母的情況基本消失,與父親也有了一定的交流。由於家庭關係的改善,他的學習成績雖然仍不太理想,但是有了較大進步,所有的課程都由原來的不及格變為及格,基本上符合預定的目標。

父母也兌現承諾,買了mp4。家庭關係進一步改善,張濤也終於走出了逆反心理的誤區。

點滴的進步讓我欣喜,但良好的親子關係的形成不是朝夕之事。張濤短期的良好表現能否持久並伴隨一生,仍需觀察、追蹤、指導。我堅信在持之以恆的正確引導幫助下張濤同學一定會成為品行皆優的好少年。

心理健康個體輔導案例分析報告

從以上現象表明,小劉的種種行為是由以下情況造成 1 大人對孩子的溺愛,使孩子自理能力差,沒有敬重的態度,凡事都自由散漫。2 脾氣暴躁,平時少言寡語 父母不在家,爺爺奶奶不懂孩子的需求 不與他人過多交流,容易與別人產生牴觸心理。3 自制力差,看到別人好的東西自己也想擁有,看到別人吃零食自己也想吃,沒有...

小學生心理健康與輔導案例分析

案例9分析 明明今年上二年級,他的父母為了使明明養成良好的做作業習慣,制定了評價表,上面寫著 你今天的作業習慣是 優,良,中,差。剛開始明明的父母還挺關注孩子的表現,並認真填寫評價表,只要孩子表現好,都會加以表揚,並答應當天完成得好,可以看一會兒電視,如果一星期連續5個優,還給玩電腦遊戲1小時。可不...

小學生心理健康輔導案例

面對自卑怯懦的學生 董某是我班一位六年級的女同學,她長著一對會說話的大眼睛,個子高高的,成績上游,中等智商,非常靦腆,性格內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課從不主動舉手發言,老師提問時總是低頭回答,聲音聽不清,臉蛋漲得緋紅。下課除了上廁所外總是靜靜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發呆,老師叫她去和同學玩,她會衝你勉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