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優補差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2022-08-30 21:30:06 字數 4722 閱讀 8205

教育理論中「因材施教,量力性原則」和前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班內分組理論」,採用「感化──轉化──優化」是培優補差工作中強有力的教育手段。實施分層教學,在班級中挖掘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好拔尖補差工作。在學生中形成"趕、幫、超"濃厚的學習氛圍,使每個學生都學有所長,學有所用。

從而讓優生更優,差生不差,共享成功。

一.思想方面的培優補差。

1.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經常和學生談心,關心他們,關愛他們,讓學生覺得老師是重視他們的,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從而根據學生的思想心態進行相應的輔導。

2.定期與學生家長、班主任聯絡,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課堂等各方面的情況。

二.有效培優補差措施。

利用課餘時間和晚自習,對各種情況的同學進行輔導、提高,「因材施教、對症下藥」,根據學生的素質採取相應的方法輔導。具體方法如下:

1.課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訂正,優等生解決難題。

2.安排座位時堅持「好差同桌」結為學習對子。即「兵教兵」。

3.課堂練習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必做題」—基礎題,第二層:「選做題」—中等題,第三層「思考題」 --拓廣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

4.培優補差過程必須優化備課,功在課前,效在課上,成果鞏固在課後培優。培優補差盡可能「耗費最少的必要時間和必要精力」。備好學生、備好教材、備好練習,才能上好課,才能保證培優補差的效果。

要精編習題、習題教學要有四度。習題設計(或選編習題)要有梯度,緊扣重點、難點、疑點和熱點,面向大多數學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於鞏固「雙基」,有利於啟發學生思維;習題講評要增加資訊程度,圍繞重點,增加強度,引導學生高度注意,有利於學生學會解答;解答習題要有多角度,一題多解,一題多變,擴充套件思路,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變通性;解題訓練要講精度,精選構思巧妙,新穎靈活的典型題,有代表性和針對性的題,練不在數量而在質量,訓練要有多樣化。

三.在培優補差中注意幾點:

1、不歧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縱容優秀的學生,一視同仁。

2、根據優差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學習方案,比如優秀生可以給他們一定難度的題目讓他們進行練習,學困生則根據他們的程度給與相應的題目進行練習和講解,已達到循序漸進的目的。

3、經常與家長聯絡,相互了解學生在家與在校的一些情況,共同促進學生的作業情況,培養學習興趣,樹立對學習的信心。

4、對於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要及時地檢查,並做出評價。

5、不定期地進行所學知識的小測驗,對所學知識進行抽測。

四、落實培優補差方案

我們針對學生知識殘缺不全,基本解題方法不熟悉的特點,在面向全體學生採取知識點逐一過關的基礎上,主要採取六個分層落實教學常規,實現共同提高。

1、學生分層。

以班為單位,根據學生現有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將學生分為a,b, c三層。其中a層學生:成績優秀,基礎紮實,學習自覺,有能力獨立完成作業,有嚴密的邏輯思維和綜合解題能力。

b層學生:成績中等,上課能聽懂,能獨立完成基礎知識題目,但綜合能力欠缺,邏輯分析思維尚未成熟,主動性積極性較好。c層學生:

基礎不紮實。表現為:計算能力弱,領悟能力差,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意志不堅定。

根據自願,學生可在層間流動,也可腳踏兩層。

2、備課分層:

備課是課堂教學的基礎。因此,我們堅持通過集體備課來明確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堅持在集體備課時,突出對培優補差的討論和研究,經過分析學生的能力增長點、思維障礙點,對不同層次學生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

備課內容以學案和教案呈現出來.學案供學生使用,內容主要有:考綱要求,基礎知識整合,重點熱點**,鏈結中考,總結歸納,課後練習五部分.

其中基礎知識整合,重點熱點**,課後練習都以培優補差為出發點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由淺入深,梯度合理,可供不同層次學生選用。教案供教師使用。任課教師根據所教班級實際情況,圍繞教學目標,編寫教學設計,主要內容有:

教學內容、重點難點、課堂範例、**點的設定、方法規律、作業布置、課後反思等。

3、授課分層:

分層授課的主要理念是:以學生為本,低起點,小步子,多活動,快反饋,讓不同層次學生都有思考和回答問題的機會,讓各個學生在課堂中都能嘗試成功。

分層授課模式是:基礎知識整合→嘗試**→分層點撥→歸納小結→布置作業。

課堂教學中,我們交叉採用平行推進和分層推進授課。對於基本知識回顧、基本技能訓練和課堂歸納小結,無論哪個層次學生都必須參與,同步進行;對於重點知識的延伸拓展,並把所學知識遷移到習題中時,不同層次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概念理解和不同要求的**。

4、作業分層

對於作業,我們堅持做到:分層設計、統一要求、不同批改。

(1)分層設計:可為c層學生設計基礎題,重在判斷、了解;b層學生除了做c層學生的基礎題,還配以簡單的例題變式練習;a層學生除完成 b、c層學生布置的題目外,主要從思想方法和能力培養上設計具有綜合性、開放性、討論型的試題,使學生在自我消化的過程中感到學無止境。

(2)統一要求:平時,我們在學校分配的時間內要求學生按時作業,按時收繳,做到有練必交,有錯必糾;做好限時訓練,變學堂為戰場,做到平時練習考試化,並要求學生建立錯題檔案,及時領悟內化、查漏補缺。

(3)不同批改:

對於不同層次學生的作業採取不同的批改方式。對c層學生盡量採用面批,及時指導,做到日清週結,幫助他們提高;對a、b層學生的作業,我們採取初改或者輪改的方式,批改後,要求他們互相對照獨立完善,鼓勵他們自主鑽研,力求更優。

6、輔導分層

分層複習在課堂中並不能徹底進行補差培優工作,課外輔導是對課堂複習教學的補充和完善。我們利用學生自習課時間,分別對c層學生和a層學生在課堂中尚未解決的問題進行輔導,而且側重點不同:對c層學生側重於興趣、信心、願意學習等意識教育;對a層學生側重於培養綜合運用能力和解題方法技巧的指導。

一、指導思想:

教育應「以人為本」,教育的目的和功用首先在於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和性格,其次在於發展智力、智慧型,培養人才。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發展,體驗學習的快樂,進步的樂趣,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我們根據教育理論中「因材施教,量力性原則」和前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班內分組理論」,採用「感化──轉化──優化」是培優補差工作中強有力的教育手段。實施分層教學,在班級中挖掘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好拔尖補差工作。

在學生中形成"趕、幫、超"濃厚的學習氛圍,使每個學生都學有所長,學有所用。從而讓優生更優,差生不差,共享成功。

二、目標要求:

1.培優主要以擴大學生知識面,培養學生靈活的思維及發展多種能力為目標,為一些特別聰明的學生提供專門的學習資源,以滿足他們特殊的發展需要;補差則重在幫助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提供特殊幫助,採取分層、分組、個別輔導的方式,幫助他們查漏補缺,彌補基礎知識的不足,在補差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2.認真組織相關的學生參與活動中去,使50%的學生參與到培優補差活動,通過培優補差,使90%的學生能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培優補差的學科成績均有較大的提高。

3.學校教務處應制定教師培優補差目標責任書,讓輔導教師明確培優補差的基本目標。

4.輔導教師應認真制訂各科培優補差工作計畫,確定培訓人、培訓內容、培訓時間。

5.每次輔導要有詳實的輔導記錄,並把每週的輔導內容在輔導前交教務處存檔。

6.重點做好文科數學和政史地四科的培優補差工作

7.定期對培訓的學生根椐不同的要求進行考試和檢測,及時了解培訓情況。

8.教務處定期對輔導情況實施督查。

三、實施方法:

1.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一般地說,基礎都比較牢固,而往往缺乏某些方面的能力,所以我們要注重培養優等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分析理解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等,從而使之成為全面的高素質人才。學習能力困難的學生:

一般地說,他們的主要問題是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以及基礎知識掌握等方面存在問題,因此輔導的重點就在於對他們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特別是基礎知識進行輔導。引導他們養成求知、求學的虛心學習態度。對於學習能力相對困難的學生,老師決不鄙視和歧視他們。

在心理上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

2.學校應結合期中、期末、和三月統考對班級學生進行認真的摸底排隊,對班級學生的學習、思想等基本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3.實行優秀生偏科掛鉤輔導制:針對每個優秀生較弱的學科,由科任教師掛鉤輔導,掛鉤教師應認真負責,有詳細的輔導計畫,有具體的措施,有紮實的培訓內容,有專門的培訓時間,認真落實各項工作,確保掛鉤輔導工作卓有成效。

4.學校對優秀生採取優惠照顧的制度。凡列入學校優秀學生行列的,可在擇優評先、享受助學金等方面受到優惠。

5.學校對優秀學生採取獎勵制度,凡學期成績優秀者都能得到學校的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

6.學校定期舉行成績提高快的學生學習交流會,交流學習經驗和心得,共同提高。

7.學校定期舉辦學科競賽活動,為優秀生營建乙個「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

8.參與培優補差的教師在每次備課和每天的課堂教學工作中,對於學習能力較強和較困難的學生都要顧及到。不能讓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也不能讓學習能力困難的學生掉隊。

9.每週至少利用乙個課時的時間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給予他們一定難度的**知識,以激發和保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至少利用乙個課時的時間對學習能力困難的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輔導。

10.每位科任教師對優秀生的偏科和部分成績欠佳的學生要加強輔導的針對性,採取切實有力的措施查缺補漏,要特別注意作業的面批、試卷的面改;在作業落實工作上,注意加快作業批改的速度,縮短作業批改的週期,加大訓練頻率,提高訓練效果,粗批細評,突出訓練,落實講評,跟蹤到位。

11.對輔導的學生每兩個星期進行一次測評,以此反饋得到學生在這段時期的輔導效果,並為下次輔導找出輔導方面和依據。

四、考評辦法:

1.學校教務處對此項活動實行量化考評,在學期末學校應對培訓教師進行考評,對完成任務的在考評積分中給予體現。對於表現突出的,學校將給予公開表揚和物質獎勵;對於有突出貢獻的培訓教師,學校應給於重獎。

2.對於在此項活動中敷衍了事,不認真的教師,在學校會議中給予公開批評,並限期進行改正。

關於培優補差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鄰水金鼎實驗學校高中部 一.思想方面的培優補差。1 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經常和學生談心,關心他們,關愛他們,讓學生覺得老師是重視他們的,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態度 學習習慣 學習方法等,從而根據學生的思想心態進行相應的輔導,這是培優補差的前提。2 科任教師定期與學生家長 班主任聯絡,...

培優補差措施

為適應現代教學改革的需要,為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為全方位 多渠道 多層次挖掘學生多方面的因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優等生全優,並提高中等生的學習成績,幫助差生取得適當進步,讓差生在教師的輔導和優生的幫助下,逐步提高學習成績,並培養較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本期的數學教學結合本班實際特制定如下培優輔差...

培優補差措施5

付店鎮中心小學培優補差措施 在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中,我們不僅應重視轉變差生的理論方法的探索與研究,還應充分認識 優生 的 優 與 缺 所以根據本校學生實際情況特制定培優補差方案,雙管齊下,共同提高教學質量,打造質量名校。一 針對特點對症下藥 每乙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因為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由於種種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