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模擬試題與答案

2022-08-30 20:39:02 字數 5531 閱讀 6107

單項選擇

1.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 ③ )的過程。

①交往互動 ②共同發展 ③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

2.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學會( ② )。

①教教材 ②用教材教

3.演算法多樣化屬於學生群體,( ② )每名學生把各種演算法都學會。

①要求 ②不要求

4.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 ③ )

①聯絡生活學數學 ②培養學習數學的愛好 ③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5.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解決問題的教學要貫穿於數學課程的全部內容中,不再單獨出現( ① )的教學。 ①概念 ②計算 ③應用題

6.「三維目標」是指知識與技能、( 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數學思考 ②過程與方法 ③解決問題

7.《數學課程標準》中使用了「經歷(感受)、體驗(體會)、探索」等刻畫數學活動水平的( ① )的動詞。①過程性目標 ②知識技能目標

8.建立成長記錄是學生開展( ③ )的乙個重要方式,它能夠反映出學生發展與進步的歷程 ①自我評價 ②相互評價 ③多樣評價

9.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乙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②)的過程。

①單一 ②富有個性 ③被動

10.「用數學」的含義是(②)

①用數學學習 ②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 ③了解生活數學

11、下列現象中,(d)是確定的。

a、後天下雪 b、明天有人走路 c、天天都有人出生 d、地球天天都在轉動

12、《標準》安排了( b )個學習領域。a)三個 b)四個 c)五個 d)不確定

13、教師由「教書匠」轉變為「教育家」的主要條件是(d)

a、堅持學習課程理論和教學理論  b、認真備課,認真上課

c、經常撰寫教育教學** d、以研究者的眼光審閱和分析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

14、新課程標準通盤考慮了九年的課程內容,將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分為(b)個階段。 a)兩個 b)三個 c)四個 d)五個

1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d)

a)《標準》並不規定內容的呈現順序和形式

b)《標準》提倡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現知識內容

c)《標準》努力體現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

d)2023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後,制訂了中小學各學科的「教學大綱」,以逐步取代原來的「課程標

多項選擇

1、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acd),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

a、基礎性 b、科學性 c普及性 d、發展性

2、學生學習應當是乙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abc)也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a、動手實踐 b、自主探索 c、合作交流 d、適度練習

3.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abc)。

a、組織者 b、引導者 c、合作者 d、評價者

4.符號感主要表現在(abcd)。

a、能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量關係和變化規律,並用符號來表示;

b、理解符號所代表的數量關係和變化規律;

c、會進行符號間的轉換;

d、能選擇適當的程式和方法解決用符號所表達的問題。

5.在各個學段中,課程標準都安排了(abcd)學習領域。

a、數與代數 b、空間與圖形 c、統計與概率 d、實踐與綜合應用

是非題1、內容標準是內容學習的指標。指標是內容標準的全部內涵。(×)

2、提倡有教育價值的數學,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戰性的。  (√)

3、《標準》提倡讓學生經歷「數學化」與「再創造」的過程,形成自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

4、新課標只提倡關注知識獲得的過程,不提倡關注獲得知識結果。(×)

5、《標準》提倡採取開放的原則,為有非凡需要的學生留出發展的時間和空間,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6、數學學習的主要方式應由單純的記憶、模擬和練習轉變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

7、教師應由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轉變為知識的傳遞者和合作者。(×)

8、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不需要轉變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9、數學學習評價應由單純的考查學生的學習結果轉變為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以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況,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10、數學學習評價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個性傾向。(√)

11.新課標強調「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於其他目標的實現為前提」。( √)

12、課程標準認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 √)

13、《課標》中,對於應用問題,選材強調虛擬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

14、新課程從第二學段(4——6年級)開始使學生接觸豐富的幾何世界。(×)

15、在內容的選擇上,課程標準刻意追求內容的完整性和體系化。(×)

16、課標對教學要求有所提公升的內容有估算、演算法多樣化、各類知識的應用等(√)

17、合理應用數學的思維方式解決實際問題,也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最佳途徑。(√)

18、課程標準在數學學習內容的結構上,將「量與計量」的內容併入「統計與概率」或「數與代數」等領域。(×)

19、課程標準在數學學習內容的結構上,將「應用題」拆分到加、減、乘、除等基本的運算中,結合「數的運算」抽象和理解數量關係。(√)

20、經驗既是知識構建的基礎,知識是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

填空題1.新課程的「三維」課程目標是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為了體現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新的數學課程首先關注每乙個學生的情感、(態度 )、(價值觀 )和一般能力的發展。

3、內容標準是數學課程目標的進一步(具體化)。

4、內容標準應指關於(內容學習)的指標

5、與現行教材中主要採取的「(定義)——定理——(例題)——習題」的形式不同,《標準》提倡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現知識內容

6、數學學習的主要方式應由單純的(記憶)、模擬和(練習)轉變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

7、改變課程內容難、(窄)、(舊)的現狀,建設淺、(寬)、(新)的內容體系,是數學課程改革的主要任務之一。

8、從「標準」的角度分析內容標準,可發現以下特點:(基礎性)(層次性)(發展性)(開放性)。

9、統計與概率主要研究現實生活中的(資料)和客觀世界中的(隨機現象)。

10、在第一學段空間與圖形部分,學生將熟悉簡單的(幾何體)和(平面圖形),感受(平移)、(旋轉)、(對稱現象),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11、課程標準中增加的內容主要包括:(統計與概率)的有關知識,(空間與圖形)的有關內容(如位置與變換),(負數),(計算器)的初步應用等。

12、數學教師應由單純的知識傳遞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數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13、數學教學應該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

14、數學學習評價應由單純的考查學生的(學習結果)轉變為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以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況,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15、「數與代數」的內容主要包括:數與式、(方程與不等式)、(函式),它們都是研究數量關係和變化規律的數學模型。

16 、課程標準拋棄了將數學學習內容分為「(數與計算)、(量與計量)、(幾何初步知識)、(應用題)、(代數初步知識)、(統計初步知識)」六個方面的傳統做法,將傳統的數學學習內容充實、調整、更新、重組以後,構建了「(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個學習領域。

17、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實現人人學 (有價值) 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18、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 (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 基礎之上。

19、《標準》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總目標,並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四個方面作出了進一步的闡述。

20、「空間與圖形」的內容主要涉及現實世界中的物體、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外形)(大小)(位置關係) 及其變換,它是人們更好地熟悉和描述生活空間,並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21、數學課程的總體目標包括(圖形的熟悉)、(圖形的測量)、(圖形與變換)(圖形的位置)。

22、綜合實踐活動的四大領域(研究性學習)、(社群服務與社會實踐)資訊科技教育和勞動與技術教育。

23 、「實踐與綜合應用」 在第一學段以(實踐活動)為主題,在第二學段以(綜合應用)為主題。

24、與大綱所規定的內容相比,課程標準在內容的知識體系方面有(有增有刪),在內容的學習要求方面有(有公升有降),在內容的結構組合方面有(有分有合),在內容的表現形式方面有(有隱有顯)。

25、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數與式、方程與不等式、函式)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

26、「資料統計活動初步對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

27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

28.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是(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9.教材改革應有利於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主動探索知識的發生與發展

30、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的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

簡答題1、與現行教材中主要採取的「定義——定理(公式)——例題——習題」的形式不同,《標準》提倡以什麼樣的基本模式呈現知識內容?

答:「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

2、數學課程標準規定課程的總體目標包括那四部分?

答: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

3、新課標設定了那四個領域的學習內容?

答:「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

4、「空間與圖形」主要涉及哪些內容?

答:「空間與圖形」的內容主要涉及現實世界中的物體、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外形、大小、位置關係及其變換,它是人們更好地熟悉和描述生活空間並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5、內容標準的基礎性體現在哪兩個方面?

答:一是內容的基礎性,二是「標高」的基礎性。 這種基礎性的「標準」,是

對「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的註解,也正是教學中面向全體的「標高」

6、第二學段(4—6年級)的空間與圖形部分,將學習那些知識?

答:學生將了解一些簡單的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徵,進一步學習圖形變換和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發展空間觀念。

7、第一學段(1—3年級)中,學生將熟悉哪些常見的量?

答:(1)熟悉元角分。(2)熟悉鐘錶,了解24時計時法。(3)熟悉年、月、日。(4)熟悉克、千克、噸等重量單位

8、課程標準中教學要求有所降低的內容有哪些?

答:較大數目的整數、多位小數和分數的四則運算,整除、約數和倍數、素數和合數等。

9、新課標理念下的數學學習評價應怎樣轉變?

答:應由單純的考查學生的學習結果轉變為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以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況,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個性傾向。

10、怎樣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呢?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 著重體現了六個基本理念。進行課程標準理念下的教學研究,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思考 第一,如何更新我們小學數學教學觀念,包括學習觀和教學觀等。第二,如何改善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學策略,如討論 和激發學生思考的教學策略,以改善學生課堂學習環境。第三,要對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案例進行研究...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試卷

一 填空 30個空 1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 全面 持續 和諧 地發展。2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 基礎性 普及性 和 發展性 是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3 教師是數學學習的 組織者 引導者 與 合作者 4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 認知發展水平 和 已有的知識...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解讀

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標準的研製與修訂,對我國數學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了體現義務教育的普及性 基礎性和發展性,新的數學課程首先關注每乙個學生的情感 態度 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發展,使學生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絡,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本次講座即帶領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