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學習中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培養策略

2022-08-29 14:33:10 字數 2311 閱讀 9512

溫州市龍灣區教師發展中心朱虹

中小學資訊科技課程是為了適應資訊時代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而設定的一門必修課程,它以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和資訊科技操作能力為主要目標,與傳統課程相比具有鮮明的操作性、實踐性和創新性。在多年的教學指導實踐中,筆者發現中小學生對自身學習能力的看法(學習的自我效能感)不但影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影響學生對學習的投入程度和努力程度。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的自我效能感,是當前中小學資訊科技教學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中小學資訊科技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內涵

自我效能感是2023年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在《自我效能:關於行為變化的綜合理論》中提出的。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學習動機研究的深入和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自我效能理論,並在諸多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但中小學資訊科技課程是一門新課程,自我效能感在該學科中的應用尚未得到深入研究,目前尚無共同認可的定義。我們一般參照班杜拉的理論,,它包括兩個相對獨立的構成因素,即資訊科技學習能力的自我效能感和資訊科技學習行為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屬於主觀判斷範疇,有正確與錯誤、高與低之分。

因此,廣大中小學資訊科技教師既要引導學生對自己進行正確的主觀推測,又要著力培養他們的學習行為,提高其學習能力,有效激發和培養他們的資訊科技學習自我效能感。

二、影響中小學資訊科技學習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

根據班杜拉的研究,並結合多年的資訊科技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影響中小學資訊科技學習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資訊科技學習的成敗經驗。班杜拉指出,成功的學習經驗,對自我效能感的影響是最大的。不斷成功的資訊科技學習會使學生建立起穩固的自我效能感,不斷激發內在的學習動力,它不會因一時的挫折而降低,反而會泛化到類似的任務中去。

相反,多次失敗的學習經驗會降低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第二,同學的替代性經驗。當學生看到與自己資訊科技水平相仿的同學通過努力取得成功時,就會增強自我效能感,認為自己也能完成同樣的任務;反之,看到類似同學的失敗,則會降低自我效能感,覺得自己也不會有取得成功的希望。

第三,教師的評價和建議。資訊科技教師積極的評價和建議,可以使學生相信自己的能力,有效地激發自我效能感,促成學生建立行動的目標,完成以往不曾完成過的任務。

第四,學生的生理和情緒狀態。如果學生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情緒高漲,積極的狀態可以增強自我效能感。反之,如果學生身體疲乏、精神萎靡、情緒低落,消極的狀態則會削弱自我效能感,低估自己的能力。

三、中小學資訊科技學習自我效能感培養的有效策略

結合以上對影響中小學資訊科技學習自我效能感主要因素的分析,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是非常必要的。在多年的教學實踐指導過程中,我們逐步歸納出了以下五種比較有效的培養策略。

1.因材施教,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體驗成功

親身經歷的成功體驗對獲得自我效能感的影響最大。培養學生自我效能感,關鍵在於讓他們擺脫以往失敗所造成的心理陰影,不斷增加成功的體驗。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幫助每位學生挖掘學習的潛能,使他們經過努力達到目標,並從自身的不斷進步中強化成就感,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進而增強其自我效能感。

這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注意把握好以下三點:任務是學生可以達成的,要符合最近發展區理論,讓學生「夠一夠、跳一跳」能達到;任務是分層的,要符合不同學生的基礎情況,讓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機會;任務是具體的,具體、明確的任務比含糊不清的任務更能激發學生的行為,從而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2.替代經驗,幫助學生形成自我效能感

替代經驗通過兩種方式發生作用。第一,當學生看到與自己水平相近的同學取得成功時,他會增加自己的信心。這種替代經驗使他相信自己處於類似的活動情境時也能獲得同樣的成就水平。

第二,學生可以通過從同學那裡學到解決問題的策略或方法,了解解決問題的條件,以增強自己行為的有效性,從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3.歸因訓練,引導學生學會積極歸因

心理學家韋納通過成敗歸因的研究,提出個體成敗歸因的因素主要有能力、任務難度、運氣和努力。學生對成敗因素的不同歸因方式,不僅會影響活動的積極性,而且會影響其自我效能感。因而,在資訊科技學習中引導學生掌握合理的歸因方式,並進行適當的歸因訓練,對於提高學生自我效能感尤其重要。

4.多元評價,有效激發學生自我效能感

心理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認為每個人的智力都是由八個部分構成的,只是每種智力在智力總和中所佔的比重不同而已。因此,立足學生的綜合發展,採用多元評價和激勵性評價,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5.關注情緒體驗,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學生的情緒狀態也會影響其自我效能感的形成,當學生心情處於過分緊張狀態時,獲得的自我效能感要比心平氣和時差得多。為此,我們要為學生營造乙個有利於體驗成功的寬鬆、和諧、平等、自由的環境。

班杜拉說過:「在學校培養起強烈自我效能感的學生,當他們走出校園之後,就能以他們自己的創造性為基礎,進行卓有成效的自我學習。」有效地培養和提高中小生資訊科技學習的自我效能感,能使學生建立起行動的自信,最終走向成功。

初中學生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激發學生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1 教師就得幫助學生設定合理的學習日標,減少學生失敗的機會通過增加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自信,從而提高學生自我效能感。2 把課堂表現優秀的和課堂表現較差的學生分在一組,這樣就會增加課堂表現較差的學生體驗成功的機會,從而增強這類學生的自我效能感。3 發現學生的天賦,並在他們遇到困...

芻議高中生資訊科技自我效能感培養策略

作者 康紅為 中國資訊科技教育 2011年第06期 摘要 目前在資訊科技教學中面臨很多問題,比如學生資訊科技課學習動力不足,覺得自己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往往在課堂中或在學業考試 現緊張 焦慮等情況,這些都是缺乏自我效能感的表現。因此怎樣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是當前資訊科技教師要面對的主要問題。...

中學生資訊科技學習現狀問卷

同學們好,為了了解大家對資訊科技課程的認識狀況,我組織了這次調查。該調查 資料只做統計分析使用,希望得到大家的配合,填寫乙份真實的問卷!1.你家配備電腦嗎?a.有 b.無 2.你從何時起開始使用計算機?a.小學 b.初中 c.高中 d.更早 3.你認為一周應該有多少節電腦課 a.一節 b.兩節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