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慧型理論對大學生就業的啟示

2022-08-27 05:09:04 字數 4242 閱讀 3538

摘要:多元智慧型理論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並且指出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優勢智慧型,因此人人都有充分發展的可能性。這個理論對於現在就業困難的大學生而言是極具有指導意義的。

建立和諧社會需要多元人才,多元智慧型理論倡導人的和諧發展。在大學生就業遇到困難時,也應該用多元智慧型理論來指導學生,做到人盡其才。

關鍵詞:多元智慧型理論;大學生;就業;啟示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21-0281-02

引言多元智慧型理論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並且指出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優勢智慧型,因此人人都有充分發展的可能性。這個理論對於現在就業困難的大學生而言是極具有指導意義的。

筆者曾經讀到一則名為《戰勝命運的孩子》的小故事。它講的是:有兩個孩子,乙個喜歡彈琴,想當**家;乙個愛好繪畫,想當美術家。

但事與願違,想當**家的那個孩子突然失聰了,而想當美術家的孩子突然失明了。兩人為此都痛哭流涕,埋怨命運的捉弄。恰巧有一位老人得知了二人的遭遇,便勸導失明的孩子:

「你的眼睛雖然看不見了,但耳朵還是靈敏的,為何不改學彈琴呢?」他又對失聰的孩子說:「你的耳朵雖然聽不見了,但你的眼睛還是明亮的,為何不改學繪畫呢?

」兩位孩子聽了老人的勸導後,心裡一亮,為之一振。通過努力,最終失聰的孩子成了美術家,而失明的孩子成為了**家,二人都飲譽天下。後來他們又遇到了那位老人,拉住老人連連道謝。

老人笑著對他們說:「不用謝我,該感謝你們自己的努力。事實證明,當命運堵塞了一條道路時,它常常會留下另一條道路。

」由這則故事,筆者想到大學生的就業困難問題,如果各位遭遇就業難的學子能感悟到人各有所長,能在就業時發揮自己的優勢智慧型,此路不通總有彼路通,那就業會難嗎?

一、多元智慧型理論簡述

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博士於2023年《智力的結構:多元智慧型理論》一書中,把人的智慧型別分成八種:語言-言語智慧型、邏輯-數學智慧型、視覺-空間智慧型、肢體-運動智慧型、**-節奏智慧型、人際智慧型、自知-自省智慧型、自然觀察者智慧型[1]。

gardner強調其多元智慧型理論的核心是突出學習者的實踐和創造能力,促進學習者的身心的全面發展,而不是傳統意義上單純的智商的發展。這一論斷還認為,每個人身上除了明顯的一兩種優勢智慧型外,還存在其他的潛在智慧型。並且這些潛在智慧型具有整體性、差異性、實踐性和開發性四個重要特徵。

該理論為我們多方面、高效率地培養人的素質提供了新的理論支撐,給予了我們多方面的啟示,其中就包括對大學生就業難的啟示。

二、大學生就業難的體現及原因

(一)大學生就業難的體現

據統計:2023年全國應屆大學畢業生實現就業人數297萬人,2023年實現就業人數351萬人,2023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率僅僅為70%。2023年全國需要就業的大學畢業生總數達710萬人,其中包括2023年的611萬大學畢業生以及2023年畢業後未就業的近100萬人。

由此可知:高校畢業生的數量一年年地不斷增多,而就業率卻與之不成正比。

(二)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1.畢業生就業供給與需求矛盾突出。每年高校畢業生畢業時的總體供給與社會需求的矛盾,實質上是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不配置的矛盾的體現。

第一,中國現正處於人口高峰期,大量的新增年輕勞動力等待就業。「中國現有人口近13億,人口基數大,新生勞動力增長過快,遠遠超過創造就業崗位的速度。未來勞動力資源的自然增長每年可以建立兩個海南省,這對大學畢業生就業產生很大影響。

」[2]因此,出現了畢業生數量增長過快,而就業崗位的數量滯後,從而導致了經濟的高增長與就業增長脫節的困難局面。

第二,隨著高等教育的飛速發展,在短短幾年內,中國高等教育進入了大眾化時代。近代最具權威的高等教育本質三段理論是由美國社會學者馬丁·特羅提出的「精英」、「大眾」、「普及」的教育階段論。根據馬丁·特羅的理論,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低於15%的屬精英教育階段,毛入學率大於15%小於50%為大眾化階段,毛入學率大於50%的為普及階段。

按照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速度,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天津等省市,其毛入學率2023年就已經達到了15%,比國家計畫提前實現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歷史性跨越[3]。高等教育大眾化,使「量」的擴張很直接,人們很容易感覺得到,這也讓每個孩子都能實現大學夢。但「質」的變化則較為複雜,它包括:

教育觀念的改變、教育成功的擴大,培養目標和教育模式的多樣化,課程設定、教學方式與方法、入學條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與社會的關係等一系列的變化。教育大眾化允許中國普通高校進行大規模擴招,但由此引發的直接結果就是高校畢業生人數的激增。因此在社會人力資源需求沒有得到明顯增長的前提下,就產生了供需的矛盾,而這個矛盾對畢業生就業的影響是巨大的。

第三,社會發展區域的不平衡。沿海發達地區為大學畢業生提供了優越的生存環境和較好的發展前景,因此畢業生大量湧入,成為人才輸入的主要省份。但是另一方面,這些地區的人才聚集,競爭很激烈,所以很多學生不能順利就業。

但是即使有些學生在那些地方處於失業狀態,他們也不願轉變觀念,去競爭較小的地方如西部地區就業。與此同時在西部地區,卻存在大量的崗位找不到合適的畢業生來工作。因為有些大學生認為西部雖然土地遼闊,但是地處內陸,在先進文化、先進技術和海外資金的引用上和沿海城市相比都處於明顯的劣勢。

並且交通不便,教育水平低下,人的素質不高,工資待遇差。這些因素都讓一些大學生從心底排斥去西部就業。

2.大學生主觀認識的錯誤。首先是大學生的職業價值取向和就業觀念不恰當。

比如有些大學生自認為他們自己是天之驕子,是社會的精英,這樣的「精英情結」很強地束縛了他們就業的觀念,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一些現狀。而有些大學生片面地認為只有到大城市、大企業集團才能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一味地追求物質待遇和地域條件,缺少艱苦奮鬥的精神和強烈的責任感。還有一些大學生受社會亞健康文化影響,加上不注重自身的修養,求職時過分看重休息時間和工作是否輕鬆。

還有少部分大學生仍然認為工作存在高低貴賤之分。自古以來的「官本位」和現今社會「薪金第一」的觀念,在社會上引起了對工作貴賤的劃分。這種劃分給大學生帶來的影響十分深遠,因而大學生對「貴」崗位趨之若鶩,對「賤」崗位避而遠之。

這種現狀給目前並不樂觀的就業形勢更加增添了不少困難。

另外,據調查:大學生在選擇工作時,在單位的選擇上,選擇黨政群體、科研機構和外資企業的人數佔到總人數的63%,而選擇大中學校、鄉鎮企業、集體企業的人數卻只佔到7%。在選擇地區時,選擇大中城市的有95%,而選擇農村、小城鎮的僅有5%[4]。

其次,大學畢業生自身的素質與用人單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由於各方面的原因,一些大學生在學校裡經常逃課,有些即使身在教室,也沒有用心聽講。有些大學生,甚至把打工賺錢當成了自己的「全職」,而把學習當成了「兼職」。

因此他們對所學的專業課程一知半解,更不用說在其他課程方面積累廣博的知識。再加之他們本身年齡不大,社會知識和經驗不豐富,因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強,語言表達能力不足,導致了在應聘時不能也不可能充分展示自己,從而與許多任務作機會失之交臂。

3.用人單位設定的各種就業障礙。比如,很多用人單位特別是企業在招聘時往往要求面試者有二至三年的工作經驗,而許多應屆畢業生卻因達不到這一要求而被拒之門外。

另外,有些用人單位存在著重學歷而輕實踐的傾向。此外,還有些用人單位存在用人唯親,而非用人唯賢的現象,「蘿蔔招聘」就是其中的特例。所謂「蘿蔔招聘」,是對「量身定製」招聘幹部的一種形象比喻,也指為有關係的候選人量身定製的招聘條件或者職位,來達到讓關係戶成功應聘的目的。

儘管「蘿蔔招聘」的手段和用意全社會人人心知肚明,但是當事單位解釋和回應起來都還是「理直氣壯」,不是巧合就是程式合法。還有的因為「人才匱乏,急需人才」,甚至連「解決夫妻孩子兩地分居」也搬了出來作為理由。所以這些也都導致了畢業生就業的不順利。

4.高校自身的一些問題。一些高校的辦學理念和裝置落後,專業的設定與市場供求脫節,從而導致了大學生畢業之後不能順利就業。

另外,在畢業生就業工作指導這一塊上,部分高校不夠重視。就業指導往往臨近畢業時才進行,而有些就業指導僅僅是介紹職業,並且在某種程度上還只是脫離實際的泛泛之談。

5.社會壁壘。近些年來,畢業生的擇業多元化,自主擇業已成主流,但是戶籍、檔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學生就業的障礙。

許多大學生在面對「非本市戶口免談」的職位時,由於沒有這一紙戶口,而失去許多好的工作機會。

多元智慧型理論對人能實現各方面的發展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撐,大學生的就業實際上也是一種從學校到社會、從理論到實踐的人際智慧型發展。因此在大學生就業時社會要打破壁壘,學校要做好就業指導,家庭要提供智力和財力支援,大學生自己要務實,選擇適合自己優勢智慧型的崗位,這樣才能順利就業,並使自己得到充分的發展。

[1]何莉.我國多元智慧型理論應用研究綜述[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11):67-68.

[2]徐亞輝.多元智慧型:呼喚教師行為變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9):29-30.

[3]張揚,應若平.中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研究[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6):5.

[4]孫紅永.大學生結構性失業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教育與職業,2007,(12):176-177.

對大學生就業成本的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成本就業形勢 隨著近些年來我國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的不斷攀公升,大學畢業生的數量已經突破以往百分之十幾的增長幅度,變為跨越式 遞進式的增幅。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乙個重要的研究領域。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大學生就業成本也日益增加,而所謂大學生就業成本是指在校大學生從尋找工作開始到找到工...

對大學生就業難的感想

信管1201 盧欣藝 為了製作關於如何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 蒐集很多關於大學生就業和企業需要的人才的資料。並且對當前的就業形勢有了一定了解,也確定了自己想要培養的能力。關於大學生就業難,從網上蒐集的資料顯示,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生產率已逐步替代了勞動生產率,生產知識的經濟與用知識生產的經濟正在悄然改變著...

英國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的啟示

作者 劉桂華 教育與職業 綜合版 2010年第06期 就業能力是英國高等教育的主題。早在1963年,英國的 羅蘋斯報告 中就強調高等教育應該具有的目標是 提供適用於勞動領域的通用技能方面的教學。與國外相比,我國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的起步較晚,因此,深入了解國外高校的成功經驗,對提高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