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樂學,給學生以廣闊的思維空間

2022-08-20 18:12:03 字數 3180 閱讀 2294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也曾說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教學過程,是乙個充滿心理活動的過程。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依據小學生認識和掌握知識的規律,以及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徵,利用數學知識的魅力,激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樂學的境界,這是值得我們每位數學教師不斷研究和**的乙個課題。

以學生為主體的核心是以學生的「思維」為主體。為此,必須給學生以廣闊的思維空間。怎樣給他們這個空間呢?

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很好地把這個過程展現開來。讓學生在我們展開的過程中去交流、探索和解決;去體驗、感悟和內化。如果壓縮掉這些過程,所有結論都是老師「講」出來的,把教學變成了「告訴」,那麼,學生就不可能有思維的空間,他們既沒有在思維過程中得到認識上的提高,也沒有機會去交流、探索和解決,更沒有體驗、感悟和內化的過程。

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體驗、感悟和內化的過程,就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過程。因此,重視知識形成過程是我們萬萬不能忽略的。

數學是一門系統性很強的學科,知識間的內在聯絡十分緊密,任何新知識或者因為某種需要而產生,或者因為某種需要,要將原有知識進行延伸和發展,所以,任何新知識都有它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教學中,如果壓縮掉這些過程,忽視學生的直接體驗、感悟,代替學生的認知過程,把結論直接告訴他們,把知識強加給他們,那麼,我們的學生除了只會去記一些結果,去背一些公式、定律,去機械模仿做作業以外還能問什麼?又能去發現什麼?

還談什麼思維訓練。相反,如果我們能結合兒童的認知規律,把教科書上精練的思維結果背後那些看不見的思維過程展現開來,模擬問題的發現過程,把這些過程簡單地、濃縮地再現,並將其設計成具體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這個廣闊的空間中,讓他們動腦、動口、動手,讓所有學生的小腦袋都「轉」起來,「動」起來,「活」起來,讓他們多問幾個「為什麼」,多一些「我想出來啦!」、「我的方法更好!

」等等。讓他們主動參與、認真體驗、積極探索,逐步學會做解決問題的主人。這種學習習慣,這種思維品質也正是將來「創新」的源頭活水。

這樣的教學才是最有魅力和最有效的。下面,結合本人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探索教法,激趣樂學

根據小學生愛新奇,好勝的心理特徵,結合數學教學內容,不失時機地誘發學生學習興趣,會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教「求乙個數比另乙個數少幾」的應用題時,如果把新概念細細講解,學生會感枯燥乏味。因此,巧妙設計準備題搭橋鋪路,讓學生把新舊知識聯絡起來,促使知識正遷移,把前面練習的「求多幾」的問題,改為「求少幾」問題作為嘗試題,通過啟發學生比較,引導他們學習課本上的例題。

然後激發他們試著解答,就能激發學生的情趣。雖然他們不一定都能正確地理解,會出現幾種不同的解法,有著種種的疑惑。此時教師做適當的引導、點撥,啟發他們討論,大膽發表不同的看法,最後教師引導學生歸納解題的思路方法。

這樣做就會使學生親自經歷探索知識過程,充分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使他們體驗到獲取知識的快樂感、成功感,增強他們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二、 動手實踐,激趣樂學

學習本身是一種複雜的思維過程,人的大腦就是思維活動的中樞,而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是啟動大腦思維的動力。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動手實踐,從中獲得知識,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使他們深刻地理解知識並有效地運用。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讓學生去實踐,去動口數 、動口說、動手量、動手畫、動腦想,從大量的感性認識中逐步抽象出數學概念,並掌握概念實質,變枯燥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達到激趣樂學。

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一課時,我改變了教師演示,學生看,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法。而是讓學生各自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直徑3厘公尺、4厘公尺、5厘公尺的圓形硬紙板,獨立做實驗,讓每位同學測量自己手中的三個大小不等的圓的周長,然後再測量直徑,及時組織學生討論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通過親自測量,同學們都明白,從前面的三個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中發現不論圓的大小,圓的周長都是與這個圓本身的直徑的3倍多一些。

最後,教師稍加點撥,學生很快理解了圓周率的意義,自己推出了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通過讓學生具體實踐,動手操作,能不斷地激發著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在參與實踐活動中,學生的抽象思維得到了發展,從而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三、創設情境,激趣樂學

好奇是兒童的天性,懸念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水平,巧妙地設定適當的懸念,創設思維情景,使學生產生新奇感和求知慾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後,提出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如果不等底等高是否存在「2倍」與「一半」的關係呢?然後組織學生討論,同學們經過充分討論後得出:若等底不等高或等高不等底的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不可能存在「2倍」與「一半」的關係。

但如果它們的面積和底一定時,那麼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邊形的高的幾倍或他們的面積和高一定時,那麼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邊形底的幾倍。這樣引導和討論,加深學生對三角形面積的掌握。

四、 開展競賽,激趣樂學

根據低年級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比賽最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面向大多數學生,為學生創設乙個競爭和成功的機會,恰當地開展一些有益的比賽活動,用競爭來消除課堂中常有的枯燥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常有的口算競賽,在每幾分鐘的口算訓練中,我常以「**車」、「搶答」、「奪紅旗」、「接龍比賽」、「自作轉盤口算卡」、「找朋友」、「爭冠軍」、「做醫生」|等形式的比賽練習,對做得好的同學及時給予表揚,採用對問題回答對的或做的對的,來「鼓勵他」鼓掌三下。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消除了學習的疲勞,在樂中掌握知識。

教學任務要靠教學過程來完成,實現短時,高效,省力,低耗的教學效果,關鍵是要優化教學過程。要在教學過程中達到優化的教學效果。實現教與學的最佳結合。

只有這樣才能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形成以教導學,以教促學局面。

1、讓全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人人都要動腦,動口,動手。

2、讓學生主動探尋知識規律,在教師的引導,啟發,點撥下悟出道理,得出結論。

3、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敢於和善於質疑問題,自求解答。

每一名教師必須要轉變教學思想,更新教育觀念,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考慮怎樣才能發揚民主,強化訓練意識,在具體教學環節安排上,少一些灌輸, 多一些引導,點撥,改變那種牽著學生走的狀況,讓學生主動探尋知識規律。

總之,我們只有採取多種多樣,行之有效的形式來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才能使學生覺得學習數學是一件快樂的事,高興的事。因此,這就要求廣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結合小學數學學科特點,刻苦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法,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設和諧,民主,快樂,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樂趣中學到知識,在樂趣中掌握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全面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以趣導學,循序漸進

程清豔新課程標準要求以學生為本,最大限度的引導學生樂學善思。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 有效開發學生的記憶力,加強詞彙積累,是解決學習英語中的困難,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一環。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採用了 以趣導學,循序漸進 的教學方法。首先,通過閱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故事 笑話為切入點,有目的地結合做遊...

給學生以微笑

在教學中,我努力的和這個班級的同學拉近距離,也借助了微笑的力量,每次走進這個班級我都會面帶微笑,也會很隨意的和一些同學聊聊天,漸漸的學生開始和我近了,遇到學生犯錯誤的時候,我只是微笑著把錯誤給他們指出來,讓他們去改正,因為他們接受了我這個老師,所以也很願意去改正錯誤,記得一次我在班級檢查作業,班級裡...

讓學生樂學之我見

為人師表十餘載,在教學上經歷的世事頗多,領略了我和同事勤奮的教學風貌,也目睹學生寒窗苦讀的身姿,然而教也苦,學也苦,什麼時候才能快樂呢?初中時期,十多歲的學生,好似初公升的太陽,應該是朝氣蓬勃,活力四射,在學習中應該湧現無限的激情,然而我看見的是沉悶疲乏的背影,孜孜不倦,奮筆疾書的勞苦,昔日活潑歡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