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春業務學習材料之六

2022-08-15 14:42:08 字數 3993 閱讀 8901

如何寫**: 視野要大切口要小

評委們的希望和建議(摘要)

日前,記者就讀者關心的問題採訪了浙江省優秀教育教學**評選活動的評委們。

當評委談到給寫**的教師提好建議時,大家極為熱情,紛紛拋玉。

方展畫說教師寫**文章切口要小,不要動不動就是素質教育、均衡化之類的,而是應該從學校教育教學的實際出發,把素質教育、均衡化這些巨集大命題具體化。其次,不要求全求大,一篇**不可能窮盡所有問題或一攬子解決所有問題。**不是乙個筐,什麼東西都往裡面裝。

周谷平說教師寫**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視野必須要大,要盡可能了解別人的研究成果,吃透自己運用的理論,爭取在自己的文章中進一步完善選用的理論;而選題角度要小,這樣才可以挖掘深刻。周志毅說,教師寫**應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態。

要注意觀察和思考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學工作,從中發現研究的問題,因為課堂是教師最好的實驗室。教師要善於獨立思考,打破思維定勢,不人云亦云。這樣才會有創新。

試談教學**的撰寫

一、教學**的常見型別

(一)方法型教學**——介紹具體教學方法和經驗。

這是一種介紹具體教學方法和經驗的**。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通常會摸索出一種新穎而有效的操作方法,或者是探索出一些具有普遍意義的經驗。應該說,任何乙個有一定教齡的教師,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都會有自己的好方法和好經驗。

當這種方法和經驗相對成熟時,我們就可以通過總結和提煉把它寫成教學**。寫作方法型**的一般流程為:

1.闡述運用方法的依據 ——闡述背景,解析概念;

為什麼要運用這種方法?依據是什麼?任何一種新穎方法的運用,不可能憑空捏造,總會有一定的背景。

背景通常有兩種:現實背景和理論背景。現實背景是指當前教學中的實際情況和客觀存在;理論背景是指新的教學理論和思想。

方法介紹之前,應該把它扼要地寫清楚。寫清楚背景,有助於增強**的現實針對性,有助於增強方法的實用性。如果這種方法所涉及的概念比較冷僻,還有必要對概念作些詮釋, 以便讓讀者一讀開頭就能明白。

2.介紹方法的實施過程 ——重在操作,講求層次;

這是教學**的重點部分,必須對方法作詳細的敘述。敘述時要力求邏輯嚴密,層次清晰,盡量用操作性的語言,直接寫明怎麼做。比如「每週向學生推薦2篇美文」,如果換成「經常用美文陶冶學生情操」, 看起來更加有文才,其實操作性大大削弱了。

力求讓讀者讀起來方便,學起來、用起來也方便。

3.陳述方法實施的效果 ——用事實說話,切忌大而空;

一種科學而新穎的方法實施後,往往會取得理想的效果。作為方法型的教學**,有必要把效果陳述出來,以引起讀者的關注。效果有顯性和隱性兩種,對顯性的效果,能夠用資料說明的,盡量用資料;對有些無法用資料說明的,可舉例說明,選擇一兩個典型事例。

陳述效果時,最忌諱的是光說些大而空的話,比如「提高了積極性,激發了興趣」。用事實說話,是這一部分的關鍵。

4.陳述需要注意的事項 ——簡明扼要,交代清楚。

一種新的方法在實施過程中,肯定會碰到一些想象不到的問題,所以筆者在介紹某種方法應該把在實施前、實施中、實施後要特別注意些什麼交代清楚。這樣既可以避免讀者學用走彎路,又可以給人一種很真實性、很便於操作的感覺。

對於處於教學第一線的教師來說,最喜歡看的就是方法型的教師教學**,因為它最實用,學了馬上可以在自己的實踐中運用;最容易寫的也是方法型教學**,因為它來自自己的實踐,都是自己曾經做過的和想過的,寫起來比較順手。如何使方法型教學**上公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如何使介紹的方法更有普遍的指導性,這是寫作方法型教學**的關鍵所在。

(二)觀點型教學**——闡明一些有一定警示意義或指導意義的新的觀點和想法 。

這類**一般的寫作流程為:

1.根據現狀提出觀點

觀點總是通過對現狀的分析提出來的,它是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之上的,因此,可以先羅列一些現象,陳述一二個具體事實,然後從現象和事實中概括出自己的觀點來。這裡的現象和事實必須具有典型性,不是個別的偶然的;觀點必須是旗幟鮮明的,不要含糊其辭,當然也不能絕對化或極端化。

2.擺出依據分析觀點

光有觀點是沒有說服力的,只有通過具體的論證,才會使觀點站立起來,才能為讀者接受。這一部分就是論證觀點。這部分是**的重頭戲。

論證通常有理論依據或事實依據。理論依據就是用邏輯思維進行推理、演繹或概括,常常要引用一些名人的觀點作為佐證;事實依據就是擺出看得見摸得著的事實。一般而言,依據越充分,就越有說服力。

「中高年級閱讀教學正面臨著全新的挑戰」這個觀點,作者就是從如下幾個方面來論證的: 1課內分量明顯增加;2.課外閱讀要求提高;3.

課文理解難度加大;4、文字內涵豐富多元;5.知識分布鬆散無序。對這些依據,作者自然都作了詳細分析,或舉例說明,或用統計數字,或運用對比等。

我看了感到非常有說服力。

3.得出結論指出對策

經過詳盡論證後,往往要有一段結論性的論述。這段陳述,可以是觀點的重申,可以是主要觀點的概括,可以是觀點的延伸,也可以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和希望,還可以提出一些新的思考。這段文字不必多,但必須集中、有力。

觀點型教學**是表達個人思想觀點,特別是全新的觀點, 此類**的觀點必須鮮明, 不要怕有不同意見而不敢直說觀點,關鍵是要能自圓其說。不能表達得含含糊糊,這是觀點型教學**的大忌。

(三)隨筆型教學** ——教學案例、課後反思、心得體會等。

隨筆簡短、隨意、取材方便、形式活潑,寫起來又不必占用大量的時間,十分適合處在第一線的教師寫作。

1.敘述事例引出想法;

教育隨筆往往是由乙個具體事例作為由頭。對這個事例的要求是:真實、生動、有新意。

真實,就是事例必須是生活當中確實存在的,是自己所見所聞甚至是經歷過的,而不是隨意捏造的,或者道聽途說的;生動,是指事例有一定的故事性,而且比較有趣,或者有經典細節的,可讀性較強,不是那種平淡無奇的老生常談;有新意,指的是事例能折射出某種新的動向、新的意識,或者是一種新的現象的端倪。

2.旁徵博引深入分析;

不要就事論事,只作簡單的判斷,說這個現象好或不好,簡單的判斷是容易的,但這是沒有說服力的。要透過現象看實質,作深層次分析,挖掘出潛伏在現象背後的根源。分析要開啟思路,從多方面簡述,以增強文章的深度和廣度。

3.照應開頭表明態度。

隨筆教學**最重要的特點是:立意新穎性,材料生動性和語言活潑性。

二、教學**的素材積累

經常聽老師說,**不知道寫什麼,無從下筆,我想關鍵是缺乏素材。所謂厚積薄發,「厚積」是基礎,沒有**於實踐的經驗教訓、資料統計等等素材的積累,想要寫出比較有價值的**,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些素材源於何處?

如何去發現這些素材呢?還是那句古話——「處處留心皆學問」.

(1)課堂教學——它是教研工作的主陣地,也是素材最重要的**,這不但是乙個教學實踐的過程,還是乙個發現問題的過程;

(2)課後反思——經常對課的成敗得失進行及時總結,以便進一步研究;

(3)作業記錄——從學生作業中不但能發現具有共性的問題,提示我們教學教研的改革方向,而且學生中也會有許多新穎解題思想,值得教師學習;

(4)調查反饋——調查可以用談心、問卷等多種形式進行,從中所反饋的資訊是難得的寫作素材;

(5)**爭論——在日常**問題的過程中,持有不同觀點的人發生激烈爭論是常有的事,從中往往加深了對問題的理解程度。

當然,光有實踐經驗是不夠的,必須上公升到科學、系統的理論高度,所以我們還要善於學習、參考——學習專家理論,參考同行經驗。

三、教學**撰寫的文稿規範

1.在沒有特殊規定的情況下,文稿應採用a4紙型和電腦打字稿,頁邊空白採用電腦預設設定,文字 「段落」設定成1.5—1.25倍之間的行距。

2.文章的標題字型大小一般應在2號以上;如果有主副標題,應體現兩者的字型字型大小差異;作者署名宜採用4號或小4號楷體;正文宜採用5號宋體字 。標題應該採用與正文不同的字型。

3.文章各級標題的序號應該採用「一、」「(一)」「1.」「(1)」「①」五級,這五級的中間序級可以跳過,但不可以倒置。

一般情況下,第一級標題可居中,其他標題左起空兩格。各級標題的字型字型大小宜有所區別,同一級別的標題的字型字型大小應該保持全文一致。

(1)以下的文章不需要摘要和關鍵詞。

(2)文章的摘要是對文章主要觀點、論證框架、研究發現的高度概括和提煉,是文章的提綱性內容,而不是文章的背景或導引,一般為正文篇幅的十分之一。

(3)沒有摘要就不要關鍵詞,有了摘要也不一定要關鍵詞,關鍵詞主要作用是便於讀者檢索,通常在標題中挖取或提煉,必須是詞或片語,不可以是句子。

業務學習材料

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 摘要 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 合作 的學習方式,其共同特點就是使學生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不是權威的教授者,而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語文課堂一開始就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堂每個環節都很重要,但要讓學生自始至終處於積極的自主學習狀態,引人入勝的匯入是非常重要的...

業務學習材料

時間 2011年12月講座人 周明莉 什麼是真正 用教材教 之一 用教材教 時下已成為教師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教教材 與 用教材教 在語意上並無多大差別,但 用教材教 反映了教材觀的轉變,即視教材為主要的課程資源 教學線索,啟用了教師的專業自主性,讓教師以教材開發者的姿態,將個人特質 教學經驗 ...

教師業務學習材料

另一方面,好課堂 的學習氛圍是催人奮進的。教師為學生的學習創造的是乙個敢於質疑 追問的環境,設定的是乙個勇於合作 參與的情景,讓學生一進入這樣的課堂,就會產生一種條件反射 主動學習 積極合作,善於發現 提出並解決問題。學生學會了在適當的時候要教師提供幫助,教師也掌握了幫助學生的最佳時機。3.掌握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