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學習材料

2022-05-20 08:42:06 字數 3388 閱讀 2947

時間:2023年12月講座人:周明莉

什麼是真正「用教材教」 之一

「用教材教」時下已成為教師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教教材」與「用教材教」在語意上並無多大差別,但「用教材教」反映了教材觀的轉變,即視教材為主要的課程資源、教學線索,啟用了教師的專業自主性,讓教師以教材開發者的姿態,將個人特質、教學經驗、教學才能融入到對教材的加工、改造之中。

歷史地看,過去我們也反對照本宣科,追求用活教材,現在提倡「用教材教」,似乎是舊話重提,但其中的必要性卻不容小視。社會與教育的發展在為教學提供新條件的同時,也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學更加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要求教材多樣化,要求教學手段不再只是一張嘴巴、一支粉筆。

因此,傳統的話題勢必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尋求新的詮釋與表達。

目前,有種觀點認為,「教教材」與「用教材教」是教師教學水平提高的兩個階段。論據一是目前尚有不少教師的教學連忠實執行教材還沒做到,論據二是「教教材」要作為「用教材教」的基礎。這樣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

但需要明確的是,它只是舉出了特定背景下的真實個案,不能據此認為它就概括出了教師提公升教學水平的一般規律。同時,我們也確實應當先深入教材,再跳出教材,否則難免會出現對教材的誤讀和背離。

事實上,要有效地用教材教,除了正確理解、準確把握教材之外,還必須深入分析學生的學習特點,了解他們的真實情況。教材再好,通常也只能根據一般情況為教與學提供乙個思路和一種設計方案,不可能完全適應每個學校、每個班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用教材教,要求教師具備解讀教材、解讀學生的智慧型。

解讀教材、解讀學生與加工教材,都可以在備課過程中,即在課前一次完成,實際的備課過程,也常常是將三者結合起來進行的。不能因為它們需要分別展開研究,就聽任目前的教學停留在「教教材」的水平上。同時,對三者的鑽研應該是教師永無止境的追求,都有待深化,需要經驗的逐漸累積,不必人為地限定先熟悉教材、教教材,再加工教材、用教材教這樣的階段。

任何時候,調整、加工教材都是教師的權利,也是教師備課的內容之一。

如何「用教材教」?需要**和解決的問題很多。這裡筆者僅就使用新教材以來教師在課前預設環節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討論。

複習鋪墊的設計。現在新編的教材,基本上不再出現新知識前的複習、準備或過渡內容。以致有教師問:是不是數學課堂上不要需要複習環節了?

教材直接以問題開始,有利於擴大思維和探索空間,有利於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新問題的基礎上聯想回憶出已學知識。當然,如果學生自己聯想有關知識有困難,或者出現夾生、遺忘現象,教師先行組織複習也是可取的。

新授前設定複習、準備環節的初衷,一是為了通過再現啟用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相關知識;二是為**鋪設台階,分散新授的難點。第一點無可厚非,問題在於第二點。以往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常常鋪墊暗示過度,或者人為地設定了一條狹窄的思維通道,學生無須**,或稍加嘗試,結論就出來了。

這顯然不利於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發展。但我們也不必就此因噎廢食。應當承認,這類教學鋪墊有很多合理的成分。

比如,教迴圈小數前,很多教師喜歡先以學生熟知的一年四季周而復始的例項,讓學生感知「依次不斷重複出現」的週期現象,以此作為同化新知識的認知框架。有了這一鋪墊,原本很抽象的迴圈小數,通過學生自發的模擬,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難度。

教學手段的選擇。一般認為,選擇教學手段的依據是教學內容、學生以及教師自身的特點。除此之外,還應考慮什麼?

以教學長方體的認識為例。現在多數教材提供的現實模型是城市建築、冰箱、紙盒等**,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考慮到農村和邊遠地區,給出的素材裡還有長城的**和其中一塊放大了的磚。教師可以選擇乙個或幾個實物抽象出長方體的圖形,並進一步介紹長方體的面、稜和頂點等。

目前在有條件的學校,教師大多採用多**課件演示長方體的形狀。此外,還能選擇什麼教學手段呢?30年前筆者在江西教學時,曾用當地的白蘿蔔作為教具。

在東北,教師的創意是讓學生用小刀削土豆。在上海,老師們讓學生用小刀削橡皮泥。這不正是因地制宜選擇教學手段最生動的詮釋嗎?

鞏固練習的補充。經常聽到教師抱怨新教材配備的練習偏少。不可否認,教材需要修改、完善,但教材不是題庫,面對減輕學習負擔的社會訴求,教材中的習題必須嚴格精選。

因此,即便改進之後,還會眾口難調。比如20以內退位減法,可以用「破十法」,也可以用「連減法」。諸如此類的針對性練習,教材難以一一提供,只能由教師為學生「量身定製」,自行補充,當然教學參考書可以也應該給予提示。

此外,學生的學習有缺漏必須彌補,同時要滿足學有餘力的學生興趣拓展和提高的需求,教師適當的增補練習,也是因材施教的內涵之一。另外,一些鄉土素材、社會時事、學校正在開展的活動,等等,都可以用來編成數學的實際問題,使數學應用練習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和時代的脈搏。

什麼是真正「用教材教」之二

「用教材教」就是用好用活活用教材

在一次「同課異構」專題教研活動中,5位教師分別執教了蘇教版小學數學「用一一枚舉的策略解決問題」這一內容。

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例1是「王大叔用18根1公尺長的柵欄圍成乙個長方形羊圈,有多少種不同的圍法?」例2是「訂閱《科學世界》、《數學樂園》和《七彩文學》雜誌,最少訂閱1種,最多訂閱3種,有多少種不同的訂閱方法?」現場教學中,共有4位教師把例1和例2的素材進行了改編,把例1的素材改為王大叔「圍花圃」,例2的素材改為王大叔「選花苗」,只有一位教師沿用教材進行教學。

聽課的老師認為後一位教師的例題素材與眾不同,是對教材進行了改編,而前4位教師如出一轍的改編卻被認為是教材的本來編排。

改編的教材「反僕為主」尷尬了誰?仔細研讀教材,我們不難發現,兩道例題注重選用有趣的、有現實背景的素材,旨在調動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同時啟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活動能力。以例2為例,「訂閱雜誌」與「選種花苗」,哪個素材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

更容易喚起學生的興趣和經驗?顯然是前者。4位教師在改編教材時只注重從「教」的層面,認為用「圍花圃」和「選花苗」的情境,容易組織教學內容,有利於教師進行教學,這折射出教師「以教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價值取向。

教師如此熱衷於改編教材,一方面說明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對於「用教材教」意識的提公升,另一方面也說明教師對教材認識的形式化和表面化。在實踐中,教師該如何真正落實「用教材教」呢?在我看來,「用教材教」至少包含3個層面的含義,即用好、用活與活用教材。

用好——尊重教材

筆者曾經讀過乙個教師的備課反思:「雖然我每天課前都備課,但對教材挖掘得很不夠。很多時候,在講解某乙個知識點時,突然想起了還有另外乙個內容應該補充,但由於事先沒有準備,只好課後查閱完再補充。

該趁熱打鐵的時候老師沒詞了,這是多麼尷尬的事啊!」這是常態課堂中部分教師呈現出的真實圖景。課前「吃」不透教材,課堂上徒留遺憾與尷尬。

因此,讀懂教材是教師必備的基本功,讀懂教材是使用教材、有效教學的基礎。

如何「吃」透教材、讀懂教材?具體到一節課,教師要從以下5個方面入手研讀教材:了解教材整體結構及前後聯絡,明確例題的地位和作用,弄清習題與例題的關係,揣摩插圖的編排意圖,鑽研提示語和旁註。

做到「五讀俱全」,即讀懂問題情境,讀懂每一道習題,讀懂教材內容的結構,讀懂教材的呈現方式,讀懂教材的旁註、留白。

教學離不開教材,「用教材教」的第一層含義就是要用好教材,準確把握教材的編寫意圖,在教學中力求還原教材編寫的本意,深入感悟教材資源,實現教材自身價值的最大化。

業務學習材料

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 摘要 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 合作 的學習方式,其共同特點就是使學生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不是權威的教授者,而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語文課堂一開始就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堂每個環節都很重要,但要讓學生自始至終處於積極的自主學習狀態,引人入勝的匯入是非常重要的...

教師業務學習材料

另一方面,好課堂 的學習氛圍是催人奮進的。教師為學生的學習創造的是乙個敢於質疑 追問的環境,設定的是乙個勇於合作 參與的情景,讓學生一進入這樣的課堂,就會產生一種條件反射 主動學習 積極合作,善於發現 提出並解決問題。學生學會了在適當的時候要教師提供幫助,教師也掌握了幫助學生的最佳時機。3.掌握 好...

教師業務學習材料

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不斷更新教育教學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技術,提高自己的乙個重要途經。教師不僅要重視基礎理論的學習,更要特別重視掌握 診斷性 研究方法,重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的發展,突出對課堂教學和實際情境與自身教育經驗的分析與反思。一 什麼是教學反思 反思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