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教學設計

2022-07-31 14:36:06 字數 3739 閱讀 3777

【教材目標及重難點】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這節內容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③)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調節》中的第二節《生長素的生理作用》。這節內容包括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及嘗試運用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兩部分。《生長素的生理作用》一節是繼《生長素的發現》之後,闡述生長素作用以及應用的關鍵一節。

在知識方面,學生已知道什麼是植物激素,理解了植物發生向光性的原因以及生長素的產生、極性運輸和分布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本節課重點講解《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概述植物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能力目標: 讀懂模式圖、示意圖和曲線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驗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並體會科學理論在生產踐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的特點及其類似物在生產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的特點

【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主要利用多**現代教學手段,以及實物演示。

(2)自學導思法:導讀(課前預習),課堂中導思、導議、啟發學,導練(課後反饋)。設定情境,引發學生的認知矛盾,激發學習動機;精心設計提問,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法:自學導思的方式和學生的**性學習有利於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還培養了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精神。

【教學流程】

【教學設計思路 】

總體思路:利用形象資源創設具體是實物的場境,使學生身臨其中,親自感受,在經歷中感知教材、領悟方法,在探索中引發問題,在交流中提公升認識、拓展思維。

一、溫故知新,以「矛盾」巧妙引入

教師活動: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生長素的發現,下面同學們一起回顧一下有關知識。

學生回答: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彎曲部位:

尖端以下的部分;合成生長素的部位:胚芽鞘尖端及具有分生能力的組織;生長素的作用部位:尖端以下的部分;生長素運輸方式:

主動運輸(極性運輸)。

創設情景,提出問題:大螢幕展示向光生長的植物。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引起植物向光生長的原因。請大家回想一下,植物為什麼具有向光性?

學生思考回答:單側光照引起生長素在植物體內的分布不均勻,使向光一側的生長素濃度低,背光一側的生長素濃度高,所以背光一側的細胞生長快。

教師評價,繼續設問:生長素有什麼作用呢?

學生回答:促進植物生長。

教師評價,轉折過渡:生長素不僅具有促進植物生長的作用,還具有其他的一些作用,今天我們來學習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及其特點。

二、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1、生長素生理作用曲線分析

教師活動:通過多**課件展示「問題**」給出的生長素濃度與所起作用的關係曲線圖,觀察根、莖、芽三種器官對不同濃度生長素反應曲線圖,然後提出問題:從圖中可得出生長素濃度與所起的作用有什麼關係?

小組討論,匯報交流:不同的生長素濃度對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不同:既能促進生根,也能抑制生根;既能促進長芽,也能抑制長芽。

在一定的濃度範圍內促進生長,超過這一範圍則抑制生長。即具有兩重性。

教師活動:歸納學生的結論,材料表明在一定濃度範圍內隨生長素濃度公升高促進作用逐漸明顯,達到一定濃度時促進作用最強,即生長素的最適濃度,超過最適濃度後促進作用逐漸減弱,橫軸以下抑制作用,與上一節的內容似乎有點矛盾,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激發學生**其原理的學習慾望。教師以問題形式引導學生讀圖、分析**中隱含的資訊,理解了生長素在濃度較低時促進生長,在濃度較高時抑制生長,甚至殺死植物,從而引出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兩重性的特點。

2、生長素生理作用的兩重性

教師點撥,繼續設問:接著給出生長素濃度為10-6 mol·l-1 時 ,生長素對根、芽、莖的作用曲線圖,提出第二個問題:對於不同器官來說,10-6 mol·l-1的生長素所起的作用分別是什麼?

小組討論,匯報交流:分析圖表,思考生長素對不同器官的作用

教師活動:大螢幕給出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濃度反應的示意圖,提問:(1)相同濃度的生長素對根、芽、莖的作用是一樣的嗎?

(2)10-6 mol·l-1生長素的濃度對根、芽、莖這三個器官的作用分別是什麼?(3)根、芽、莖這三個器官的最適生長素濃度分別是什麼?請大家觀察生長素濃度與根、芽、莖的生長與抑制關係的座標圖,回答這三個問題。

小組討論,匯報交流:觀察、討論、交流,得出結論。植物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根》芽》莖,根的最適濃度大約:10-10 mol·l-1;芽的最適濃度大約:10-8mol·l-1;莖的最適濃度大約:

10-4mol·l-1。

教師點撥,歸納總結:對同學們的回答做出鼓勵性評價,並作出總結:同一濃度的生長素作用於不同器官時,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性大小依次是:

根﹥芽﹥莖,從而加深對生長素作用兩重性的理解;另外不同濃度的生長素作用於同一器官上時,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得出不同細胞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大小:幼嫩細胞》衰老細胞)。引出:

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既能促進生長,又能抑制生長;既能促進發芽,又能抑制發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又能疏花疏果。

三、生長素作用兩重性舉例

1、頂端優勢的現象和原理

教師活動:例項分析1:通過多**展示校園中松柏等塔形**,讓學生認識頂端優勢。

提問:大家看螢幕上的圖會發現離頂芽越近的側芽受抑制越明顯,請大家想一想,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請大家從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作用具有兩重性知識思考原因。

小組討論,討論匯報:聯絡所學知識,分析頂芽和側芽的生長素濃度,判斷生長速度,了解頂端優勢形成原因。

教師活動:用動畫演示頂端優勢產生的原因(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大量地積累在側芽部位,使側芽的生長受到抑制),得出頂端優勢的概念。提問:

(1)行道樹每年定期修剪,有什麼意義?對於行道樹而言,長的高和長的寬,哪個更重要? (2)那麼實際的農業生產中,什麼情況下需要去除頂端優勢,什麼情況下要保留頂端優勢呢?

接著給出生產生活中解除和利用頂端優勢的例項,如:樹木修剪、棉花摘心、樹木粗壯等,進一步加深對頂端優勢的理解和應用。

2、植物莖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的原因

教師活動:例項分析2:通過多**展示種子萌發後,根總是向地生長,而莖總是向上生長的多****。

小組討論,討論匯報:為什麼會出現莖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呢?引導學生分析解釋。進一步提出如果是在太空的空間站中生長,植株會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課外**活動:學生分組進行調查,還有哪些例項能體現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哪些例項不能體現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

課堂練習

1、植物主杆生長迅速而側枝生長相對緩慢,是由於

a 側芽缺乏生長素b 側芽產生生長素過多

c 側芽受光照少d 側芽積累生長素過多

2、在棉花栽培過程中,需要摘心(打頂)使側芽的生長素量( )

a 增加,以抑制其生長b 增加,以利其生長

c 減少,以抑制其生長d 減少,以利其生長

3、頂端優勢現象的原因是( )

a、頂端陽光充足有利於生長 b、頂端蒸騰作用強,水肥多

c、頂端產生生長素多促進生長 d、頂端產生生長素向側芽運輸,抑制側芽生長

4、據圖回答問題:

(1)圖中植物根的生長現象稱為____ __,莖的生長現象稱為

(2)圖中a、b、c、d四處,生長素濃度較高的是_____處;細胞生長速度較快的是_____處。引起這種變化的原因是

【板書設計 】

第2節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一、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1、生長素生理作用曲線分析

2、生長素生理作用的兩重性

二、生長素作用兩重性舉例

1、頂端優勢的現象和原理

2、植物莖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

【鞏固提高,布置作業】

課時作業24

【教學反思 】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教學設計

一 教材分析 可以說本節內容是第一節 生長素的發現 的乙個延續,通過第一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生長素的產生 運輸和分布的特點,尤其是在 生長素的發現中,初步掌握了生長素促進生長的作用,生長素是否還具有其他的作用?有何應用?這種作用有何特點?這都是第一節課留下的懸念,這種懸念在第二節課中給出了回答,...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教學設計

一 教學分析 1 教材分析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是人教版必修3 穩態與環境 第3章的第2節,是第1節 植物生長素的發現 的乙個延伸和拓展,闡述生長素生理作用及生產實踐應用的關鍵一節,也為第3節的學習做了知識儲備。本節課通過對資料 曲線 圖形等材料的分析,介紹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引導學生對生產 生活中的...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1 概述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和頂端優勢。2 嘗試 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3 說出生長素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2 能力目標 1 通過觀察 分析圖表,總結生長素濃度與生長素作用的關係,鍛鍊學生分析能力和語言組織的能力。2 運用所學知識作為依據,分析生產 生活實際 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