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學生的創新之火

2022-07-26 13:06:03 字數 1701 閱讀 9116

新縣中心小學房立芝

創新,是國家興旺發達的靈魂,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陶行知老先生曾經說過:「天天是創新之時,處處是創新之地,人人是創新之人。

」在基礎教育階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動手能力,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在科技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點燃學生的創新之火,我粗淺地認為,應該注重以下幾點:

一、注重思想素質,培養創新能力

在科技課中注重思想素質教育,既可以培養學生創新的興趣,又有利於培養科學精神。

(一)有利於激發學生創新的興趣。

今天的小學生,是明天的建設者,必須在他們中間培養掌握科學技術的勞動者,這是未來經濟的需要。這就要通過科技教學活動,鼓勵他們探索真理,培養他們學習科技、掌握科技的情趣和志向。例如:

在《創造發明技法》一課中,內容涉及到火藥的發明。我就組織學生討論:為什麼中國古代科技成就輝煌,國富民強,可在近代,卻訂下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呢?

通過討論,學生理解了科學技術對人類的影響重大,從而激發了他們創新的興趣。

(二)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愛迪生曾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科技史上每一次偉大的發現、發明和創造的背後都有一串浸滿血、淚、汗的腳印。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脫離勞動,怕髒、怕累的現象普遍存在。

而在科技課堂上的動手操作,能使學生逐步養成勤勞的美德,為他們日後攀登科學高峰做了必要的準備。

二、注重思維能力,培養創新能力。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要在吃透教材上下功夫,在教材中挖掘具有創新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思維發散。例如學習《**報警器》一課時,對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根據設計**報警器的原理,你能再設計乙個報警器嗎?

」這時大家興趣高漲,思維被充分調動,經過小組討論,學生設計了好幾個很有創意的方案。

學生質疑問難,本身就蘊含著創新的火花,也是創新的起點。大膽生疑、勇於解疑、不恥下問,這是科學家的一種優秀品質,所以,教師應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孩子的有些問題,在大人看來,也許是幼稚的,老師不應冷潮熱諷,而要耐心地解釋,呵護他們可貴的對事物的好奇心。

三、注重實踐操作,培養創新能力。

(一)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型在他們的指尖上。」這說明,好動是兒童的天性。

科技課中,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讓他們動手操作,既投其好動之所好,又大大地激發了他們愛科學的興趣,何樂而不為呢?

(二)有利於溫故而知新。

實踐出智慧型,實踐出真知。注重實踐操作有利於學生溫故知新。例如:

在學習了《組合發明法》一課後,啟發學生:「你能根據所學的知識,設計乙個主體附加組合的作品嗎?」鼓勵學生回去自己準備材料設計,並且在下一節科技課上組織大家操作、評比。

乙個星期後的那節科技課上,孩子們各顯所能,精心構造。有的學生把廢品變成了學具、有的學生給家裡的電水壺裝上了發音器,還有的學生製作了簡易酒水壺。通過動手操作,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又有了新的收穫。

四、注重科技活動,培養創新能力。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很艱鉅的任務,僅利用一周一節的科技課是很難奏效的。作為科技教師,應當善於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各樣的科技活動,通過活動,促進學生學習科學知識,掌握方法,形成創新能力。讓科技活動成為「小發明家的搖籃」吧!

科技課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上有著重要的作用。如果我們每位科技老師都能夠真正把學生當作具有潛能的生命體,那麼一大批具有創新能力、創新精神的人才,必將脫穎而出,我們教育工作者也將無愧於時代的呼喚,為民族的振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本文獲江蘇省「教師教育」**二等獎、市**一等獎)

點燃學生創新之火

作者 林輝練 求知導刊 2018年第23期 摘要 發展智力 培養能力是教師教學過程中要實現的主要目標之一。教師要想使學生充分 高效地獲得知識,學會學習,就要潛心研究教科書,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文章從三方面進行闡述 一是教師要當好編劇和導演的雙重角色,二是給學生插上創新的翅膀,三是讓...

用情感點燃學生熱情之火

廣東省雷州市唐家鎮高家小學卓榮 我愛班主任工作,更愛那群天真活潑的兒童,因為在他們身上有我付出的愛,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裡,有我播下的智慧型種子,明天將會開花 結果 幾十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使我深深地體會到,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對學生必須有真摯的愛心,只有用情感,才能點燃起學生熱情之火 一 有愛心,樂意挑重...

用友誼之火點燃2019

寧縣一中校園記者站第一採訪小組採錄稿 為了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團隊精神和集體凝聚力,展現高中生積極向上的風貌,由寧縣一中校園記者站主辦的攜手共贏2013友誼籃球賽於2012年12月27日下午課外活動拉開了帷幕。此次比賽由高二級文理班的同學為大家呈現,在賽場上參賽運動員積極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