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操作的合作教學模式及研究實踐中的體會

2022-07-24 18:00:06 字數 5219 閱讀 8566

21世紀是乙個知識更新的時代。我們要從認知、情感、能力、個性等多方面去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合作學習與小學生素質的發展」這一實驗課題的提出,其目的是要探索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新的教學模式。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實踐,我們將「合作學習教學模式」這一主模式,分成幾種不同的型別。下面我想談談自己對「動手操作的合作教學模式」這一子模式的一些認識。

一、「動手操作」教學模式基本步驟的目的、要求

1.匯入階段

目的:創設情境,誘發參與。

主要包括兩層:一層是準備,另一層是揭題。

(1)準備——提供操作材料。

a.目的:啟用學生原有知識,引起注意期待。

b.要求:

①找準新舊知識的聯絡點,在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確定教學的起點。

②操作的例項和材料盡可能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學生似曾相識的親切感,幫助學生消除思維上的心理障礙。

(2)揭題——明確操作目標。

a.目的:初步感知問題,激發**慾望。

b.要求:

①指導學生操作前,應有明確的操作指導語,給學生的思維和動作定向。

②以獨立操作為主,若操作有困難,可在小組幫助下完成。

③要學會用語言表述出操作過程的結果。

2.**階段

目的:合作**,揭示規律。

主要包括兩層:一層是探索,另一層是歸納。

(1)探索——組織動手操作。

a.目的:嘗試、自學,發展學生思維。

b.要求:

①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去接觸事物及其表象,並引導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

②學生人人動手參與,思維、操作、語言有機結合。

③通過操作,學生自己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並對自己已經解決的知識進行整理歸納,準備小組發言;同時,將尚未解決的知識列出,準備提交小組討論。

(2)歸納——參與小組研討。

a.目的:討論、交流,初步掌握新知。

b.要求:

①教師應根據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分組,提出交流的內容和要求,指導學生開展交流。

②由學生將操作自學中的疑難問題提出,充分討論,交流資訊,開拓思維。

③幫助組內學習有困難的同伴,實現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目標。

④可擴大參與面,特別是遇到較難的數學問題,可在組間或專家組進行研討。

⑤對達成的共識以及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分別歸納整理,準備在全班交流時發表見解。

⑥全班對所學知識進行交流,充分發表各組對問題的看法,不同意見可以爭論,大膽提問,互相學習,完善自己對數學問題的認識和理解。

3.運用階段

目的:實踐體驗,建構引申。

主要包括兩層:一層是鞏固,另一層是深化。

(1)鞏固——指導操作應用。

a.目的:知識內化,獲得成功體驗。

b.要求:

①操作練習題的設計要突出教學重點、難點,要有恰當坡度,可按「鞏固型→變式型→應用型→綜合型」分層次進行鞏固訓練。

②要注意創新意識的開發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③要注意因材施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要求的習題。

(2)深化——促進合理建構。

a.目的:溝通知識聯絡,形成認知結構。

b.要求:

①由學生把操作練習中的疑難問題提出來,組織「二次質疑」,給予充分討論的時間,加強生生之間、群體之間的交流溝通,以求對問題的真正理解。

②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或觀察教師的板書進行歸納,找出規律性的認識,溝通知識之間的聯絡。

③對學生的疑難之處教師應注意給予必要的指導,組織全體學生參與知識的概括、總結,使學生形成認知結構。

三、「動手操作」教學模式的特點

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是在建構主義、社會互賴和人際互動等理論指導下,為完成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的任務和內容,對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發展的各因素,進行優化組合而設計的比較穩定、簡化的活動程式。

其中,「動手操作」的合作教學模式,就是根據集體動力理論和動機理論,把課堂教學活動看成是一種特殊的交往活動,採用分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的方式,通過教師對學生操作的指導和學生間相互的指導,促使學生在操作活動中,發展智力,提高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並在合作過程中,塑造完美健全的人格。這一子模式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1.以需求求參與

參與的本質是學生自身的需要。需要是激勵和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動力。因此,只有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學生才能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

「動手操作』』環節的教學設計要強調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引發學生的心理需要,以此來求得學生的主動參與。反之,組織恰當的操作活動,鼓勵學生進行真正的嘗試,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發現,有利於增強學生主動參與意識。而且學生的操作活動,又使以往一人演示眾人看的被動接受式學習轉變為人人動手實驗的主動探索式學習。

充分利用這些有利因素,可以真正實現由講懂、教會向弄懂、學會的轉變。

2.以活動求能力

能力只有在活動中才能體現出來。沒有活動就看不出誰有能力,有哪方面的能力以及能力的強弱。「動手操作模式」為學生設計多形式、多層次的學習活動,為學生創造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環境和條件,為學生提供有挑戰性的操作情境,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盡情展現自己的才能,增強創新能力,同時發現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揚長補短,促進能力的全面提高。

①作學具,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技能素質。動手操作過程是乙個手腦並用的過程,是培養技能技巧、促進思維發展的一種有效手段。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具演示、學具操作為學生提供參與機會,讓學生動腦動手操作,使全體學生都在動手操作中提高數學的技能素質。

②操作學具,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操作學具的過程是學生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過程,它能以最佳方式使抽象的知識轉化成學生看得見、摸得著、容易理解的知識。這樣引導學生自己從動作中發現、思索、領悟、抽象、概括,獲得直觀的知識,促進了思維的發展。

③操作學具,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直觀演示、動手操作等活動,為學生形成抽象的概念提供了大量而豐富的感性材料,在直觀操作之後,學生在頭腦中已形成了一定的表象,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把直觀操作的過程進行整理和複述,通過口頭語言訓練進行表象加工,這樣不僅使學生掌握了新知,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以實踐求體驗

學生對知識掌握和自身能力的認識,要在解決問題的實踐活動中才能實現。經過自身實踐獲得的知識和經驗才是最有價值的,獲得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利用學具進行操作,容易有所發現、有所認識,能使更多的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4.以合作求成功

合作的乙個重要特點就是為學生提供了全面的活動內容和開放的活動方式,使他們在獨立探索數學知識的同時,能夠與其他夥伴結成緊密的、豐富的合作關係。同時,現代教學論也主張教學要知、情、意相結合。事實上,學生個體的主動參與和學生群體的積極互動是使動手操作活動富有成效的必要條件。

學生在操作中,不僅可以得到教師的指導,還能同桌互相觀摩,互相啟發,這就容易形成學生間的交流,實現課堂上多通道的資訊傳遞。這種關係的形成,不僅有助於學生更深層次的探索和發現,更有利於學生學會做人,獲得多方面成功的體驗。

四、適用「動手操作」教學模式的內容

「動手操作模式」適用於可物化、外顯的數學知識的教學,即適用於能設計有結構、易操作的直觀材料來反映數學實質的教學內容。同時,心理學又告訴我們:「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變的過渡階段。

特別是低年級兒童,他們的思維仍然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援下才能進行。」

因此,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材中,有很多內容適合應用「動手操作」教學模式。具體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認數教學

例如「10以內數的認識」、「11~12各數的認識」、「百以內數的認識」等等,都可以通

過操作,使學生學習按物點數、數的組成、比大小及數序……。

2.概念教學

例如「同樣多、多、少」、「倍」、「餘數」的概念……,以及「加減法的意義」、「乘除法的意義」等等,都可以通過操作學具,使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容易理解的知識。

3.計算教學

例如「10以內數的加減法」、「20以內數的進製加法和退位減法」、「多位數加減法」等等,學生動手操作,對於理解和掌握數的計算法則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數量變化的表象,有利於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較快地掌握計算方法。

4.應用題教學

在教學低年級的應用題時,教師要創造一切可能,讓學生動手操作感知,這樣會獲得比教師詳盡講解或演示更好的效果。例如教學「求比乙個數多幾的數」的應用題……如果能充分利用學具操作,注意演示和觀察的合理協調,則有利於提高學生對數量關係的概括能力。

5.幾何初步知識的教學

例如,「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的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的認識」等等,都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折、量、想,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綜合抽象出圖形的本質屬性,形成概念,達成理性認識。

6.量與計量的教學

例如,長度單位(厘公尺和公尺)、重量單位(千克和克)以及時間單位(時、分、秒)的教學,都可以通過例項,從操作中引出單位,再從具體的計量中,認識單位的進率和化聚,幫助學生建立概念,理解該單位的實際意義。

以上內容均適合應用「動手操作」教學模式。教師應從實際出發,靈活運用此模式,以達到最佳效果。

五、教學策略

1.目標策略——有利於實施「因材施教」

(1)目標分層策略;

(2)合作目標策略。

「動手操作」模式對不同型別學生設計了不同的能力要求和培養策略。如果仔細觀察學生的動手操作活動,不難發現,被認為學習上後進的學生的操作水平不一定差,甚至於會有獨到的方法。特別是操作活動中的小組合作,學生之間可以互相啟發、互相補充。

「動手操作模式不但可以充分展示每個人的才能,提供表現自己的機會,而且使不同的學生能感受到不同層次的成功愉悅,體現了因材施教。」

當然,目標設計要簡明扼要,要能激發學生達到目標的內心需要。因為簡潔明瞭的目標能使學生精神為之一振,迅速行動。例如,我在講「克和千克的認識」一課時,在建立了「l克」的概念後讓學生合作稱出1克花生公尺大約有幾粒。

我採取口頭形式出示目標:「老師想用1克花生公尺做種子發芽的實驗,看哪個組能幫老師最快稱出1克花生公尺大約有幾粒?」這時目標明確,言語中又帶著老師的期望,於是學生馬上開始了合作,很快完成了任務。

特別是在合作的過程中,小組成員合理分工,每人都有機會,這樣的合作目標給學生乙個完整的思維空間,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學習效果非常好。

2.活動策略——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1)活動定向策略;

(2)活動轉化策略。

動手操作是一種發展學生思維的重要教學活動,一種讓學生主動探索獲得知識的重要方法,能通過「變靜為動」讓學生的思維活動更加活躍,思維能力更快提高。因此,應用「動手操作」模式,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是大有益處的。

在教學「除法的初步認識」一課時,我讓學生親自動手分12個圓,要求每份要分的同樣多。有些同學在操作過程中找到了各種不同的分法,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了「平均分」的含義。然後再引導學生觀察,把12個圓平均分成了幾份,每份是幾,從而列出算式,得出除法的含義。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操作

根據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小學生的年齡特徵 能力 心理的發展規律等,制定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操作模式。具體有以下 三階段 四步驟 準備階段。先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此過程盡量由學生自己發現並提出知識的難點,在重點或難點知識中篩選,再殘缺引思,去推測和預計可能的結果。這就要求教師精心設計 引導,無論是重點 ...

校企合作模式及合作意願影響因素的分析研究

摘要 校企合作作為各個國家和地區都重視的內容,對各地經濟發展的貢獻是不可磨滅和替代的。在合作的過程中,企業和高校可以優勢互補,實現人力 財力 物力等多種資源的合理再分配,無論對企業還是高校都有利於提高自身的效率,實現雙贏。對校企合作的研究是一項頗有意義的課題,如果能尋找到與其他國內外學者不同的研究角...

電氣資訊類專業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與實踐

作者 樊曉虹韓耀飛 大學教育 2013年第12期 摘要 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是電氣資訊類專業在地方性高校中所採用的主要教育模式,它以地方產業為依託 面向地方大眾產業,積極構建產學研結合平台,調整專業設定,建設課程體系,建立電氣資訊類實踐教學評估管理體系,使電氣資訊類專業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不斷培養出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