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藥菌預防標準操作規程

2022-07-20 11:18:04 字數 1185 閱讀 6618

多重耐藥菌(mdros)預防與控制標準操作規程

一、醫院應提供人、財、物的支援,預防和控制多重耐藥菌的傳播。

二、醫務人員應接受多重耐藥菌傳播的危險及預防措施的教育和訓練,掌握並實施預防和控制多重耐藥菌傳播的策略和措施。

三、應強化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以減少耐藥菌以及多重耐藥菌的產生和篩選。

四、應建立多重耐藥菌感染(定植)病例監測與報告制度。

1、微生物實驗室應使用標準的實驗室方法,確定目標微生物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esbls。多重耐藥菌腸桿菌科細菌、多重耐藥(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vii)r(pdr)一ab]和銅綠假單胞菌[mi)r(pdr)一pa]、產碳青黴烯酶kpc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其他腸桿菌科細菌、萬古黴素耐藥腸球菌(vre),以及新出現的如萬古黴素中介(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visa(vrsa)]等多重耐藥菌。

2、應建立機制確保微生物實驗室在檢測到異常的耐藥模式時能夠迅速通知感染控制人員或臨床科室主任。

3、有條件的醫療機構應制定並完善微生物實驗室,儲存所選擇的多重耐藥菌以便於進行分子生物學分型,從而可以驗證是否存在醫療機構中的傳播或描述其流行病學特徵。

4、至少每年向臨床公布一次臨床常見分離菌株的藥敏情況。

5、各臨床科室應加強對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定植)病例的監測工作,並按照醫院感染病例報告時限的要求上報醫院感染管理部門。

五、預防和控制多重耐藥菌的傳播。

1、設立醒目的藍色隔離標誌,並通報全科醫務人員,以防止耐藥菌的交叉傳播。

2、應嚴格實行接觸隔離,具體內容詳見《接觸隔離標準操作規程》。

3、醫務人員應相對固定,包括護工和保潔人員。

4、強化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接觸患者前後、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後、摘手套後立即洗手及衛生手消毒。

5、加強診療環境的衛生管理。使用專用的物品進行清潔和消毒,對患者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裝置設施表面,應當每班進行清潔和擦拭消毒。出現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藥菌感染暴發時,應當增加清潔和消毒頻次。

被患者血液、體液汙染之處應立即消毒。

6、患者轉診之前應通知接診的科室,以便採取相應傳播控制措施。

7、患者標本連續2次(間隔應大於24 h)耐藥菌培養陰性或感染已經痊癒但無標本可送,方後解除隔離。

8、在有流行病學證據顯示多重耐藥菌的傳播與環境**相關時,對環境如物品表面、公用設施進行取樣培養。

9、如果採取以上控制措施,但傳播仍然繼續時,該病區應暫停收治患者,對環境進行徹底清潔消毒和評估。

預防多重耐藥菌感染措施培訓計畫

培訓目的 加強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預防和控制,提高措施執行力培訓方式 全員培訓 針對性的臨床科室現場培訓培訓內容 一 與多重耐藥菌感染管理的相關規範和指南 1 2006年衛生部 醫院感染管理辦法 2 2008年衛生部 關於加強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3 2009年衛生部 醫院感染監測規範 4...

對多重耐藥菌感染預防與控制的總結

為進一步加強我院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降低發生我院醫院感染的風險,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落實執行我院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控制的各項措施,重點加強接觸防護,手衛生規範,強調醫務人員要認真做好多重耐藥菌的隔離防護措施,從而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2011年共監測鮑曼不動桿菌88例,分別為呼吸道感染6...

初始汙染菌檢驗標準操作規程

如有兩個相鄰稀釋級的平均菌落數在30 300之間,則先計算兩稀釋級菌落數的比值。高稀釋級的平均平板菌落數 稀釋倍數 比值 低稀釋級的平均平板菌落數 稀釋倍數 當比值 2時,則以2個稀釋級的平均菌落數均值報告。當比值 2時,則以低稀釋級的平均菌落數乘以稀釋倍數報告。如各稀釋級平均菌落數均在3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