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

2022-07-09 20:57:04 字數 1169 閱讀 3294

教育教學經驗

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要真正落實到現行的課堂教學當中,就必須要**課堂上學習問題的生成、提出、**、解決的教學策略。這不僅僅是科學家所要做的事情,也不是自然科學課上所要做到的事情,而是我們的師生在課堂上都要做好的事情

我們很有必要對「**」來乙個重新的認識。以往,談到**,就會想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把**的過程變成乙個封閉的完美的過程。其實,這只是一種理想化的模式,在實際操作中會出現許許多多的變式,而且這個封閉的過程本身是不夠科學的。

人類對自然界的探索和對自身的認識是乙個永遠沒有終點的思維旅程,它只有思維的軌跡,只有階段性的驛站,但沒有最後的那個站頭。所以,我們的課堂教學。一定要打破一堂課上完,所有問題都解決的傳統觀念,允許課堂的開放,允許帶著沒有解決的問題走向社會和生活的大課堂去作開放式的**。

最近讀過一篇文章很受啟發,題目是《沒有問題才是個問題》。文章認為,學生應該帶著問題走進教室,帶著更多的問題走出教室,也就是說,以問題為紐帶的教育才是優質教育。最近看了語文特級教師王菘舟的錄影課《只有乙個地球》,發現它就體現出了這種先進的教育理念。

王老師在初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去發現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因為時間關係,他只給學生八次提問的機會,他則逐一簡要的板書了這八個問題。接著他引導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歸類,其中有些問題是有聯絡的或是同一類的,這樣問題就集中了。其中還有乙個問題老師直截了當地指明,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超出了課文的範圍,希望同學們能夠課後尋找閱讀相關的課外書來幫助思考解決。

在教師引導學生對問題梳理後,學生學習目標就更明確了,然後就是學生自主的讀書、**和討論。最後,教師再引導學生審視黑板上的那些問題,把已經解決的問題一一擦去,最後發現還剩下兩個問題沒有解決,老師則啟發學生帶點問題、帶點思考離開課堂,到課外的大課堂中去探尋,這對自己的學習更有利。

這堂課上得十分成功,也給我們深刻的啟迪。真實地帶一點問題離開課堂,這並不會讓課堂留下什麼遺憾,也不會影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相反,那些在一堂課上放縱式地讓學生提了許多問題,又想在一堂課上解決所有問題的做法,倒很值得人去反思。

新課程理念認為課程資源是豐富的寬廣的,但在一定範圍內,課程資源也是有限的相對的。在課堂上,我們的課程資源主要是教材,教師和學生,可能還有其他的教學輔助設施等,但要解決各類問題,必須要提供與問題解決相關的各類資訊和背景資料,這就容易產生解決問題所需資源的豐富性多樣性和課堂現存資源的有限性單一性之間的矛盾,在這樣的情況下,讓師生都帶著一些問題離開課堂是最明智最合理最有效的做法。

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

自主 合作 的學習方式要真正落實到現行的課堂教學當中,就必須要 課堂上學習問題的生成 提出 解決的教學策略。這不僅僅是科學家所要做的事情,也不是自然科學課上所要做到的事情,而是我們的師生在課堂上都要做好的事情。我們很有必要對 來乙個重新的認識。以往,談到 就會想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把 的...

讓學生帶著興趣走進物理課

摘要 興趣支配著學生的注意力,又調節著情感,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入手,注意採用各種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實現基本的教學目的和要求。上好起始課,培養學生興趣 激發興趣切入點,使師生彼此心理相容 善於設疑,激起學生興趣點,以問題為觸發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

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

圓的周長 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三年級上冊學習了周長的一般概念以及長方形 正方形周長計算,並初步認識了圓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學生初步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的開始,也是後面學習圓的面積以及今後學習圓柱 圓錐等知識的基礎,是小學幾何初步知識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進一步培養學生動手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