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當中的「激勵」法

2022-07-07 13:18:04 字數 1363 閱讀 5330

一、激勵不可採用運動方式

許多人喜歡用運動的方式來激勵。形成一陣風,吹過就算了。一番熱鬧光景,轉瞬成空。

不論什麼禮貌運動、清潔運動、以及作家運動、意見建議運動、品質改善運動,都是形式。而形式化的東西,對中國人來說,最沒有效用。

中國人注重實質,惟有在平常狀態中去激勵,使大家養成習慣,才能蔚為風氣,而保持下去。凡是運動,多半有人倡導。此人密切注意,大家不得不熱烈響應;此人注意力轉移,運動就將停息。

運動不可能持久,屢試不爽。

二、激勵不可任意樹立先例

激勵固然不可墨守成規,卻應該權宜應變,以求制宜。然而,激勵最怕任意樹立先例,所謂善門難開,恐怕以後大家跟進,招致無以為繼,那就悔不當初了。

領導者為了表示自己有魄力,未經深思熟慮,就慨然應允。話說出口,又礙於情面,認為不便失信於人,因此明知有些不對,也會將錯就錯,因而鑄成更大的錯誤。

有魄力並非信口胡說,有魄力是指既然決定,就要堅持到底。所以決定之前,必須慎思明辨,才不會弄得自己下不了台。領導者喜歡任意開例,部屬就會製造一些情況,讓領導者不知不覺中落入圈套。

興奮中滿口答應,事後悔恨不已。

任何人都不可以任意樹立先例,這是培養制度化觀念,確立守法精神的第一步。求新求變,應該遵守合法程式。

三、激勵不可趁機大張旗鼓

好不容易拿一些錢出來激勵,就要弄得熱熱鬧鬧,讓大家全知道,花錢才有代價,這種大張旗鼓的心理,常常造成激勵的反效果。

被當作大張旗鼓的物件,固然有扮演猴子讓人耍的感覺。看耍猴子的觀眾,有商興湊熱鬧的,就有不高興如此造作的。一部分人被激勵了,另一部分人則適得其反。對整個組織而言,得失參半。

四、激勵不可偏離團體目標

目標是激勵的共同標準,這樣才有公正可言。所有激勵都不偏離目標,至少證明領導者並無私心,不是由於個人的喜愛而給予激勵,而是站在組織的需要,盡量做到人盡其才。偏離目標的行為,不但不予激勵,反而應該促其改變,亦即努力導向團體目標,以期群策群力,有志一同。

凡是偏離團體目標的行為,不可給予激勵,以免這種偏向力或離心力愈來愈大。領導者激勵部屬,必須促使部屬自我調適,把自己的心力朝向團體目標,做好應做的工作。

領導者若是激勵偏離目標的行為,大家就會認定領導者喜歡為所欲為,因而用心揣摩領導者的心意,全力討好,以期獲取若干好處。一旦形成風氣,便是小人得意的局面,對整體目標的達成,必定有所傷害。

五、激勵不可忽略有效溝通

溝通時最好顧慮第三者的心情,不要無意觸怒其他的人。例如對某乙表示太多關心,可能會引起某丙、某丁的不平。所以個別或集體溝通,要仔細選定方式,並且考慮適當的中介人,以免節外生枝,引出一些不必要的後遺症,降低了激勵的效果。

激勵必須透過適當溝通,才能互通心聲,產生良好的感應。例如公司有意獎賞某甲,若是不徵求某甲的意見,便決定送他一台手提電視機。不料一周前某甲剛好買了一台,雖然說好可以向指定廠商交換其他家電製品,也造成某甲許多不便。

人力資源管理當中有效溝通

企業管理的物件,包含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物質資源是指生產裝置 品牌商譽等,而人力資源包括人所擁有的知識 技能 才華 性格與思想等等。管理是對資源整合的過程,而資源整合需要獲取資訊,獲取資訊的過程就是溝通。在管理活動的眾多因素中,人是整個管理活動過程中最活躍的要素,是統領其他一切因素的靈魂與核心。企業...

激勵員工的108法

非金錢激勵員工的方法 要想帶好乙個團隊,首先要自己具備領導才能及專業素質,學習與提高是必不可少的。現把其中的精華摘錄一些,與大家分享。一 榜樣激勵 為員工樹立一根行為標桿 在任何乙個組織裡,管理者都是下屬的鏡子。可以說,只要看一看這個組織的管理者是如何對待工作的,就可以了解整個組織成員的工作態度。表...

對管理當局舞弊的審計責任

一 美國註冊會計師協會審計標準說明書第82號 以下簡稱sas 82號 於 1997年2月發表,它為審計人員執行財務報表審計過程中就實際舞弊行為問題提供了操作指南,進一步強調在每次審計時,審計人員應當特別評估由於舞弊行為而導致財務報表虛假的風險。sas 82號列示了兩種可能導致財務報表失真的舞弊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