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管理 學校管理的新走向

2022-07-07 01:54:03 字數 3562 閱讀 3399

為適應「知識社會」和「文化時代」的要求,針對傳統學校管理模式的侷限性,文化管理已成為學校管理的必然趨勢。學校文化管理是繼經驗管理、科學管理模式之後,出現的一種新的管理模式。它不是對傳統管理模式的簡單否定和取代,而是對傳統學校管理模式的整合和超越。

文化管理是學校管理的必然趨勢

縱觀學校管理的發展歷史,為適應不同時代的要求,曾出現過經驗管理和科學管理兩種傳統的管理模式。學校的經驗管理是伴隨學校的產生而形成的一種管理模式。管理者憑藉經驗和權力來進行管理,其特徵是管理手段行政化,管理方式具有強制性,注重實踐經驗的積累,忽視理論預設,缺乏科學性。

學校的科學管理模式是20世紀初在泰勒、法約爾、韋伯等人的管理理論影響下發展起來的,是對企業科學管理的借鑑。學校科學管理的最大特點是科學性,強調學校的一切管理活動都必須遵循科學規律,注重管理理論與管理實踐的結合,其目的是追求效率最大化。

學校科學管理模式的最大不足,是沒有區分學校管理與企業管理的不同性質,過於強調標準化而忽略人的靈活性和複雜性,過於強調制度的剛性管理而忽略了文化等柔性手段,注重提高效率而忽略了學校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發展人,從而導致了人作為主體在管理中的部分忽視,導致了學校管理中的「物本主義」、「事本主義」、「管理主義」傾向。

為適應「知識社會」和「文化時代」的要求,針對傳統學校管理模式的侷限性,「走向文化的管理」已成為「21世紀的必然選擇」。學校文化管理是繼經驗管理、科學管理模式之後出現的一種新的管理模式。它不是對傳統管理模式的簡單否定和取代,而是對傳統學校管理模式的整合和超越。

從經驗管理到科學管理再到文化管理,三種管理模式的歷史迭變,反映了人類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發展的必然趨勢。

文化管理的核心是「以人為本」

學校文化管理是指以人為出發點,並以人的價值實現為最終管理目的、尊重人性的管理。這種管理是通過管理者與管理物件之間所形成的文化力的互動來實現的。文化管理與以往的科學管理有著顯著的不同。

總的來看,學校文化管理是「以人為本」的管理,強調人在管理中的主導地位,尊重人的價值,想方設法調動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以實現組織目標,以謀求人的全面發展為最終目的。簡而言之,文化管理是重視人、尊重人、依靠人、激勵人、發展人的管理。

學校文化管理是以重視軟要素為重要特徵的管理。傳統的管理靠的是制度、結構、物質等硬要素,管理是直接的、顯性的、剛性的。而文化管理重視人以及與人相關的價值觀、願景、品德規範、團隊精神、組織氛圍、管理藝術等軟要素,以道德和精神引領教職工和學校的發展,管理是間接的、隱性的、柔性的。

當然,學校文化管理是乙個管理系統,它不僅包括管理的軟要素,也包括管理的硬要素,是把學校管理軟要素放到中心位置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系統。

學校文化管理是一種強調非理性因素,主張理性因素與非理性因素統一的管理模式。傳統管理模式強調科學與邏輯等理性因素,在學校管理中把一切都規範化、標準化、程式化,容易導致管理的強制性,妨礙教職工的創造性。學校管理的核心要素是人,而人是具有複雜性和豐富性的主體。

人並非是完全理性的,還有非理性的一面。學校文化管理考慮到人的複雜性,既主張尊重人格,適應人性,強調意志、情感、意識、性格等非理性要素對管理的作用,同時也要弘揚人的理性精神,把管理中的理性與非理性有機統一起來。要準確地把握學校文化管理的內涵,還需要對以下三對關係進行辨析:

學校文化管理與對學校文化的管理。雖然文化管理離不開對文化的管理,但無論是「文化產品及其傳播和共享的管理」或是「對組織文化的管理」,都不等同於文化管理。這裡的文化管理是指一種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而「對組織文化的管理」則是學校管理的主要內容,如同「教學管理」、「德育管理」、「後勤總務管理」一樣。

學校文化管理與學校文化建設。學校文化是繼人、財、物、時間、資訊和空間之後的第七大教育資源和管理資源。學校文化管理要以文化這種管理資源去影響、引導教職工和學校的發展。

因此,建立高品位學校文化是學校文化管理的基礎。學校文化建設與學校文化管理有密切聯絡和諸多方面的交叉重疊,但作為學校管理模式的文化管理,與作為學校文化管理實施重要途徑的學校文化建設畢竟不是一回事。

文化管理與管理文化。文化管理是一種管理模式,管理文化則是一種文化樣式。管理文化主要是指管理思想、管理哲學和管理風貌,其核心是管理的價值觀念。

一定的社會、民族和文化圈的文化,必然會滲透和反映在一定的管理過程中,管理文化其實就是一定文化特徵在管理中的體現。管理是一種文化,管理模式的更迭暗示著人類文化的演進。經驗管理時代有經驗管理時代的管理文化,科學管理時代有科學管理時代的管理文化,但不能說有了管理文化就有了文化管理。

學校文化管理如何實施

建設高品位學校文化。學校文化管理是通過管理的軟要素——「文化力」來發揮管理作用的。因此,自覺進行高品位學校文化建設,是學校文化管理的基礎和重要標誌。

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文化,區別只在於是先進的還是落後的、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低品位的還是高品位的。學校文化建設就是通過繼承、創新和整合,使先進的、高品位的學校文化成為學校的強勢文化、主導文化。從學校文化的形態而言,應從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四個方面進行學校文化建立,增強學校核心發展力。

塑造學校共同價值觀。學校價值觀是學校文化的核心。一所學校選擇什麼、崇尚什麼、追求什麼,外顯為教育行為和校風,內隱的則是學校價值觀念。

學校價值觀為學校全體師生指明了共同的嚮往和願景,影響著師生員工和學校的日常行為、精神追求與發展方向,是學校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德魯克指出:「管理的任務就在於使個人的價值觀和志向轉化為組織的力量和成就。

」學校文化管理就是要塑造正確的共同價值觀,從而實現對教職工的價值引領與精神境界的提公升。

建立和實施共同願景。「願景」包含兩層意思,即願望與遠景。願景是我們想要的未來影象、價值觀,以及達到的目的和完成使命的途徑。

願景是組織未來發展的遠大目標和組織成員的共同願望,而非外加的或短期內就可以達到的目標。願景和價值觀是學校文化管理的根基,共同價值觀是願景的靈魂。學校的共同願景是規範教育行為、凝聚力量、喚起希望、激發內動力,是引領學校發展的巨大推動力。

建立共同願景要選擇的實施策略可描述為五個階段:告知、推銷、測試、協商和共同創造。告知階段是告訴教職工組織的遠景是什麼,傳達資訊的方式要直接、清晰和一致;推銷階段是幫助教職工自發地投入願景之中,而不要操縱他們;測試階段是了解教職工對願景的真實想法,可用問卷和面對面交談的方式,調查教職工對學校發展和能力的看法和希望;協商階段是邀請教職工給組織當顧問,塑造共同願景;共同創造階段是每個教職工開始為他們想建立的願景而工作。

實施共同願景的方法與技巧主要有:以個人願景為學校組織共同願景的基礎;平等對待每乙個人,並彼此尊重;尋求相互合作,休戚與共,而不是意見一致;每個人的意見只代表自己;避免「抽樣」;以團隊學習為基本形式,提煉學校組織的願景宣言。

建設教職工的精神家園。學校文化管理是一種柔性化、隱性化的管理,所以它必須訴諸於師生員工的情感和精神生活。因此,建設精神家園,讓教職工視學校為自己的「家」,視自己為「大家庭」的一員,才能使教職工具有歸屬感,增強學校的凝聚力和教職工對學校的依戀度,進而充分發揮教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建設以歸屬感、相互尊重的價值環境、融洽關愛的心靈空間為基本特徵的精神家園,是學校文化管理實施的重要途徑。

轉變學校領導行為。實施學校文化管理,必須轉變學校領導行為。學校文化管理是以人為本、尊重人性的管理,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激勵人、培育人、發展人,以此實現組織目標,並在組織目標實現過程中,進一步實現人的發展。

學校文化管理中,領導者應該以此為根本出發點,自覺轉變領導行為。領導行為的轉變是以領導觀念的轉變為前提的。學校文化管理中的領導者,首先要轉變重事輕人、重權術輕品德、重他律輕自律、重控制輕激勵、重效率輕價值等觀念,為自覺轉變領導行為奠定基礎。

學校管理的新走向

隨著知識社會的到來,管理物件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以及自主意識和創新意識的增強,學校文化管理正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一 文化管理 對傳統學校管理模式的歷史超越 縱觀學校管理的歷史發展,適應不同時代的要求,曾出現過經驗管理和科學管理兩種傳統的管理模式。學校的經驗管理是指憑藉管理者的經驗和權力來進行管理的一...

學校管理學

一 名詞解釋 1.管理 管理起源於人類群體的協作勞動,關鍵是對人的管理,通過對諸因素的優化組合而產生一種 放大功能 管理的本質就體現為 用人以治事 管理離不開用人,用人是為了治事,即為了完成工作任務,實現組織目標。管理就是由乙個或更多的人來協調他人活動,以便收到個人單獨活動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進行的各...

學校管理學

第一章 導論 一 什麼是學校管理?學校管理是學校管理者通過一定的機構和制度採用不定期的手段和措施,帶領和引導師生員工,充分利用校內外的資源和條件,整體優化學校教育工作,有效實現學校工作目標的組織活動。二 學習學校管理學的意義 是辦好社會主義學校的需要 是學校領導幹部成為真正內行的需要 是發展和提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