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2022-07-03 17:42:02 字數 3949 閱讀 9534

泰安市泰山區邱家店鎮顏張小學劉冰

小學教育處於教育的基礎地位,使學生受益一生的行為習慣有一些是在小學階段養成的,人一旦養成乙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執行。如果是好習慣,則會終生受益;反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害你一輩子。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必須從小抓起,從點滴做起,必須靠潛移默化、日積月累。

葉聖陶先生曾說:「習慣是從實踐中培養出來的,知道一點做一點,知道幾點做幾點。積累起來,各方面都養成習慣,而且都是好習慣,就差不多了。

」所以,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只有努力拓展教育空間,加強橫向聯絡,把單純的課堂教學擴大為多渠道參與的教育網路,創設全方位育人的環境,才能達到整體優化的效果。

下面就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談一下個人的粗淺認識。

一、提高認識,教師言傳身教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為習慣,哪些行為習慣不能養成,為什麼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要讓學生有乙個正確的辨別能力,並通過與優秀同學相互交流學習經驗,從而和自己進行對比,自己在哪些方面不如別人,以及自己不如他人的原因,讓學生形成共識,從而取長補短,改正自己不良的行為習慣。

1、師生認真學習有關條例,以《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準繩,重點抓學生行為規範養成教育,制訂開展養成教育的具體措施,教育學生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使用文明語言,禮貌待人,養成良好的文明卫生的生活習慣。

2、學生一天的生活中大部分時間與教師在一起,因此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很大。早晨,學校領導、學生代表在校門口迎接學生,師生互相問好;每個星期一舉行莊嚴的公升旗儀式,老師正規的禮儀動作給學生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給學生播撒了文明習慣養成教育的良種。

教師要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就不應該只教書,不育人,不能當「教書匠」。教師應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自我,認真探索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文明習慣的養成教育的規律,把說在嘴上,寫在紙上的「教書育人」切實記在心裡,落實到行動上,自覺站在育人的高度進行教學。

二、根據學齡特點實施分層教育

1、低年級學生,通過各種競賽,通過得小金星,初步養成。

低年級的學生,最缺乏自覺性,很多事情能不能做,都沒有意識。作業時常不做或忘記帶回家;廢紙到處亂扔,自己的課桌下面就像垃圾堆,不管什麼,沒用就扔;教室裡追逐打鬧,當班主任的最頭痛,不管怎麼說都沒用,上課講了,下課就又在教室了跑了。但他們也有自身的特點,就是有好勝心理,也愛挑別人的毛病。

我們正好可以利用這些讓他們形成自律。

我們可用「比比誰最棒」的方法。課堂上,把要求告訴他們:小朋友們,你們都很棒!

但老師不知道,哪個小朋友是最棒的。不如我們來比比看,究竟是誰最棒。老師這裡有一些小金星,你們想要嗎?

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得到,只有達到老師要求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小金星。

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然後你可以布置任務和要求。但剛開始,要求不能過高,從淺入深,逐步提高。同時要讓學生之間進行相互督促,既可以幫助別人改正,也可以提醒自己。

這種方法也可評價學生的課下表現。

然後利用班會課,總結學生一周來的表現情況,指出缺點,對表現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同時分發小金星。老師不要吝嗇自己的讚語,也不要吝嗇小金星,只要有肯定之處,都可以得到,這樣更能提高他們的參與積極性。小金星可以讓學生自己貼到榮譽角上去,這樣更能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自豪感。

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發現小學生的行為都有明顯提高,很多事情無需老師督促,學生之間便會相互指出,然後加以改正。

2、中年級學生,利用天天行為規範,形成自律。

中段年級小學生漸漸的有了自我意識,開始會主動思考,判斷是非對錯。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在他們的大腦裡開始會比較,但出發點大多考慮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指責。他們所想到的還比較片面,有時還不夠成熟,自律能力還不夠強。

此時應當加強他們的行為規範。根據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需要,利用班會課通過學生提議,老師完善,共同制訂「天天行為規範」, 每個學生都有一張,要求每個同學每天看一邊,每天督促自己按「天天行為規範」要求努力做到。經過幾個月的實踐後,每位學生都能自覺的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

看到水龍頭沒擰緊,他們便會主動上前擰緊;看到地面上有紙屑,他們能主動拾起來;看到小同學摔倒了,他們會主動上前將他扶起。由此看出:習慣成自然,好的習慣能使學生受用一生,也能使老師教育管理更加輕鬆。

3、高年級學生,利用榮譽,增強自身使命感。

高年級小學生,已基本上由他律轉為自律。此時,老師會發現他們越來越難管,也越來越難溝通。他們似乎已經習慣於學校的條條框框,習慣於老師的嘮叨不休。

對於行為習慣,他們很少違反,但也不會主動,看到不好的現象也常常事不管己,高高掛起。

對於高段學生,一味說教不行,採用比賽也無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怎麼辦呢?可採用多種方法結合。

學校的競賽,要積極爭先,拿出榜樣作用。同時班級裡開展「班級榮譽,我的責任」活動,以加強每個學生的班級榮譽感,同時把所有責任,讓每個學生承擔。中國有句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但是這種思想,讓人覺得彷彿好壞是所有人的責任,就可以減輕自身的責任,恰恰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沒有責任了。

所以我們班級奉行「班級榮譽,我的責任」,誰犯了錯誤,就要承擔一切責任。班級得到了榮譽,也是你的榮譽。

有了責任,才有動力,才會嚴格要求自己,才能養成自我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教學中,學生行為習慣的好壞,對於教育任務的完成,對於學生的發展都有重大的影響。因此,對於每位教育工作者來說,我們不能只重學生的學業成績,而忽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三、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合力,矯正學生不良行為。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單靠學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家庭和社會也是小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對小學生健康成長起著重要作用。學校要主動與家庭、社群密切配合,擴大學校教育對社會和家庭的影響,以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1、家校配合,構築良好育人環境。日本教育家福澤渝吉說:「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

家庭對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品德的形成,個性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孩子遵規守矩,家長首先要遵守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給孩子樹立乙個良好的榜樣,並注意盡量避免消極言行對孩子的不良影響。

我們主要通過家訪、舉辦家長學校、召開家長會和實行家長開放日等多種形式與家長取得聯絡,指導家庭教育,開展「我和規範同成長」的家校活動。使家長了解並配合學校貫徹落實新《守則》和《規範》,改進家庭教育的一些消極做法,共同構建良好的育人環境。

2、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過程中懂得如何做乙個合格的公民。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人的社會化過程,社會化的過程伴隨人的一生。在這個過程中,體驗是不可或缺的,人只有在社會中,才能感受遵規守法對成長的重要。

因此,學校要善於與周邊的社群單位取得聯絡,組織學生進行實踐體驗活動,充分利用社會為我們提供的豐富教育資源,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全新的感受,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優良品德。比如培訓安全小衛士,讓他們不只在校內,在校外也要起到監督檢查的作用,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和維護公共秩序的工作,讓學生從以往簡單、空洞的說教變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覺地養成了珍愛生命、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好品質。

四、注重反覆,強化訓練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必須依靠學生多次反覆的實踐、尤其是對小學低年級學生,他們自製能力差,一些良好學習習慣易產生也易消退,所以,對他們要嚴格要求,反覆訓練,直到鞏固為止。同時設計一些簡單、易行、有意義的活動,讓他們通過努力,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悅。實驗證明,一項行為習慣至少要經過21天不間斷的訓練才能形成。

可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須長期堅持,反覆訓練。

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要求來引導學生行為的自覺性。每週可以提出切實可行的行為要求,及時將本週學生行為與規範要求相對照。並且每月根據學生實際更換新的目標,鼓勵學生對照目標找出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同時,教師要取得家長的支援和配合。平時,可以通過「**」、「家校聯絡卡」的方式及時與家長進行交流,對孩子在家的行為提出要求,使家長有的放矢地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只有當某種良好的行為或動作通過強化訓練,已經滲透到他的每乙個細胞、每一滴血液和每一根神經中的時候,才能達到「自動化」的程度。

這個時候他們的良好行為習慣才能算真正養成了。我們只有立足於「知」「行」統一的原則,在課內外進行有機結合,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將行為習慣教育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各個細節,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優良品德。

談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三 全員議事,有效防範不良行為,逐漸形成良好習慣。對待班裡犯錯誤的同學,全班成員開會議,對所犯的錯事進行分析,議論,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粗暴的批評。讓同學自己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他人,對班級造成傷害,能夠自覺地改正錯誤,使每個同學樹立集體榮譽感。在這種氣氛中每當班裡有犯錯誤的同學,他們都能主動承...

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培養計畫

小學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計畫 俗話說 嫩枝容易彎也容易直。這說明了加強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的重要性。也正如現代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所說 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擬訂本計畫 一 指導思想 養成教育是我們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

談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3 儀式觸動 小學低年級學生情感體驗具有直接性和情境性,當引起學生產生某種情感體會的事物,出現在眼前的時候,就會產生某種情感體驗。如小學生剛入隊時,站在隊旗宣誓,那莊嚴隆重的入隊議式,會令每乙個孩子回味無窮。這時教師適當點撥引導 我們已是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了,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每週的公升旗儀式也是對...